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茶经残卷-第1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木清香曾说过,以前喝过虾河的水,而虾河是流出去,不是流进来。也就是说,虾河不可能改道,水源也未枯竭,它肯定要从这里流出山外。李小北找出一把砍刀,披荆斩棘,一路为我们开道。听了我的分析,李小北回头说森林植被太厚了,在山崖上当然看不到河流了。这里虽然山围岭绕,但一条河要流出去,不一定要经过森林,或许还有更小的河谷。

我总觉得不放心,因为地图上的虾河是从森林流出山外的,还经过了山谷的入口处。可我们一路走来,除了在锅庄附近见过虾河,就再也没见过了。迄今,皮制地图记录的内容都没有出错,惟独虾河流了一半就没影子了。如今已经走过两个路标了,穿过这片大森林后,我们就会看到最后一个路标,也是目的地——六峰茗殿。

刚才野兽冲撞,把森林的草木藤萝弄得东外西倒,我们脚下踩着绿泥白雪,走到天黑了都还在森林外缘。太阳被铅云遮住后,森林就被黑暗吞没了,点了两盏风灯都不够用。我怕会在森林里走散,哪个人又忽然不见了,所以就叫大家都把手电带身上,落单后一定要开手电。

森林里虽然不起风,但很潮湿,睡在地上容易得病。我们找到一个地方,有一块平整的黑石,烧暖了它后才铺了毯子坐上去。火堆烧得很旺,火星不停地跳出来,我们丝毫不顾忌会否引起火灾。这种地方没有火光做保护,很容易引来野兽,虽然森林里不大可能再有凶猛的野兽了。

火烧起以后,李小北就捧了一些树叶上的白雪回来,用来烧热汤喝。我们从背包里拿出几块很厚的干饼,当热汤烧好以后,就一边喝淡而无味的热汤,一边吃糟糠一样的大饼。这种饼是梅子茶从客栈里带出来的,李小北嫌太难吃了,一路上没完过一块饼。这两天翻山越岭,每个人都消耗了很多体能,李小北再也坚持不住了,抓起大饼,不停地抱怨很难吃,可一口气又吃了五块。

梅子子茶吃了一点东西,倒头就呼呼大睡,话不多一句,估计在为失明的事苦恼着。我虽然也很疲倦了,但总不敢睡着,生怕一闭眼就有大蛇过来吞人。吃完饭后,李小北又喝了几口酒,他也很快就进入了梦乡。

在深山老林里睡觉,没人守夜肯定不放心,木清香一早就主动请缨,要给我们三个大男人放哨。我实在太困了,就没有虚伪地要抢下守夜的任务,可辗转反侧了好一会儿,怎么都睡不着。尽管森林里连虫叫声都没有,但我觉得黑暗的丛林里有很多人在窥视着,如芒在背,哪里能睡得安稳。木清香看我不停地转身,把火堆扒了扒,问我在想什么。我干脆坐起来,直言睡不着,要不请她敲晕我好了。

“你杂念太多了,当然睡不着。”木清香对我说。

我把雪绒帽摘下,挠了挠痒痒的头发,同时说道:“发生了这么多事情,怎么还能睡得着?难道你不想知道那些野兽为什么自杀,那十几条蛇影是怎么回事吗?”

“我想。”木清香诚实道,“可就算再想,又能如何,不也一样一无所知。”

“我可没你那么厉害,脑子要想,哪能控制得了。”我辩解道。

我总觉得有一肚子话要说,每每和木清香交谈时,又说不出什么深层的内容。我瞄了森林里的深处,那里就像黑洞一样,光都照不进去。森林里除了呼噜声,没有虫叫,偶尔有几阵风吹过森林顶上,刮起一阵阵哗啦的声响。恍惚之间,我甚至觉得森林的每一棵树木都睡着了,只有我和木清香还保持清醒。

绞尽脑汁,我好不容易想到一个话题,问木清香是怎么认识李小北的。木清香不避讳,有话直说,告诉我那是在一个夏天,李小北和他现在的老婆去找一个古窖。话头刚起,寂静的森林里就有一个沉闷的嘣嘣声飘出来,好像离我们不远。在森林外时,我们附近就一直有怪声传出来,可四周又没有别人。我不能确定现在的声音是不是白天遇到的,但森林里又没有别人,谁会没事跑到这里溜达。

仔细听了听,那森林好像是有人在敲空心的木箱,我紧张地想,难道森林里有坟墓,棺材里的死尸想要跑出来。我拿起手电,想要搜寻声音的源头,可手电范围竟照不到那里,环绕了一圈什么都没看到。木清香站了起来,准备走入森林里,我见了就急忙阻止她。

“你疯了,别去,去了就回不来了。”我说道,“这种鬼把戏见多了,早过时了,你可别那么容易上当。”

木清香不以为然,淡淡地说道:“没事。”

“这还没事,你不会在开玩笑吧?”我上火道,“它在骗你去过去,你见识也不少了,不会没遇到过吧?”

…文…“你难道忘了?”木清香转身问我。

…人…“忘什么了?”我不明白地问。

…书…“在厦门岛的时候,我不是跟你说过,你也亲眼见过吗?”木清香目不转睛地望着我。

…屋…我皱起眉头回忆,当即恍然大悟,再听那沉闷的嘣嘣声,终于明白木清香为什么执意要去寻找声音的源头了。

卷五《蒙顶神香》37。护玉古船

我猛然想起来,在厦门岛时,我和木清香曾被困在地下空间,后来通过六声求救暗号才脱困。

六声求救,是很久以前在收茶人之中流传一种求救方法。以前社会动荡,收茶人要做生意谈买卖,难免要去山村里收茶,不可能总坐在家里。有些地方民风彪悍,不时地有谋财害命的事情发生。鉴于此,收茶人摸索出了一条经验,他们通常不会把钱财带在身上,而是先存放在某处安全的地方。

如果收茶人倒大霉,被歹徒擒住了,他们就用三寸不烂之舌稳住歹徒。在去取钱的路上,要是遇到同道中人,收茶人就会打出六个声响,每个声响都会拖得比较长。这方法救了很多收茶人,去取钱的路上一般都会遇到同行,因为收茶人到山里收茶时是倾巢而出的,那时是收茶采茶的季节。

六声求救法缘自于陆羽的一首诗作《六羡歌》,诗中写道:“不羡黄金罍,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暮入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此诗本来无题,因诗中有六个羡字,故而取名《六羡歌》。

当然,收茶人打出六声求救后,并不一定会得救。自古道,无奸不商,有的收茶人恨不得递把刀给歹徒,好快点了解同行的性命。现在已是和平年代,这种打家劫舍的事情早就消失了,六声求救暗号也只有老古董才知道了,这也是祖父以前告诉我的。

我理解木清香的举动,但又觉得费解,毕竟这里是深山老林,谁会用六声暗号叫救命呢。这里又没茶农,哪个茶人会到这里收茶,打这个暗号不是找死吗,根本不会有人听得懂。我断定这是一个蛊惑人心的陷阱,除了我们不会再有别人,更不会有蠢得像猪的茶人在这里打暗号。木清香脑子转不过来,竟不知死活地要去救人,到时候可别中了妖物的圈套。

我叫木清香别去,现在到处黑得要命,手电都穿不透林里的黑暗,去了八成就回不来了。我说话的声调太高了,李小北先醒了过来,紧跟着梅子茶也迷迷糊糊地问怎么了。当知道森林里有人在求救,李小北就和木清香一样,笨得要马上去救人。只有梅子茶和我觉得不妥,还是装没听见的好。

平日里,木清香冷若冰霜,此刻却正义凛然,反过来教训我:“鬼神之说太不可靠了,倘若真被你说中了,也只能认了。现在已经接近终点,小姨在这里都设了很多道障碍,每一处玄异的地方都得查个水落石出,以免后患无穷。六声求救肯定离我们不远,否则不会那么清晰,如果真有茶人在求救,你是鸡还是不救?”

我被问得哑口无言,没想到话头不多的木清香伶牙俐齿,争论起来头头是道。如果真有茶人在求救,我肯定二话不说,豁出性命都要救人。横竖一死,我不再犹豫,立即找了几把刀藏在身上,要和木清香一同前去。李小北也想跟去,但我怕人都走了,没人照顾梅子茶,因此就叫他留下来看着火堆。

李小北不甘心道:“为什么不是你留下?”

我苦恼地说:“现在别争这些啊,你留下来把火烧得旺一点,对我们帮助可大了。等我们回来时,还得靠你的火堆指引方向。在海航时,你的火堆就如岸上的引航灯一样重要,懂不懂?”

梅子茶也劝道:“小李,你就留下来吧,我眼睛看不见了,没办法保住这堆火啊。”

李小北是个明事理的人,他也知道有人留守营地比较重要。如果出了状况,他还可以给我们伸援手,一起跑过去,全军覆没了怎么办。好在声源离我们不远,这说明我们可以隔空喊话,随时报告行踪。可我怕惊扰了暗处的妖物,所以我们约定不到危急时刻,绝不大声喊话,只晃一晃手电或者风灯,以示平安。

木清香和我一样,都带了几把刀在身上,想必她也担心求救的可能不是人类。森林里的声音很难确定位置,有轻微的回声在干扰。古树的树根盘根错节,几乎都露出了地面,且比大象腿还粗一倍,害得我们每一步都必须跨度很大。我走出十多步,又回头向李小北他们晃了晃手电,(W//RS/HU)而他们也摇了摇风灯,表示收到了信号。

在向西走出几十米后,木清香和我就停住了脚步,眼前的一切让人叹为观止。原来,森林里真的有一条河,只不过这条河已经干了。我们的面前有一条河道,河里早就没水了,只有一层很厚的黑色泥沼。因为森林挡住了阳光,河道的淤泥还很湿润,但长出的野草却很少。这条河道有十多米宽,沿途还留有很多挖掘的痕迹,可能这是一条人工运河。

这种运河并不稀奇,西南山区里经常能看到。古时,西南是兵家必争之地,有时建造陵墓、或者储备军饷时,就直接开出一条不大不小的运河。西南之地,挖运河和背夫比起来,自然是挖运河要划算。毕竟,有时要运一些巨大的石料,重达千斤是很平常的事情,但背夫却无能为力,而且山道上也不适合运送。

刚想到这儿,木清香就拍拍我,示意她找到了一艘古船。那种古船就如现代的一艘游艇,但在古时已经算得上很大了,平民百姓很难在这种艰险的环境里挖河,甚至造出一艘船来。我听得真切,那六声求救就是从古船里发出的,也许求救的人就在古船里。

这艘古船斜立在黑色的泥沼里,绝对已有上百年的历史,也许超过了千年。直到我走到近处时,这才意识到它不是一艘普通的古船,而是一艘护玉古船,历史极可能超过三千年。木清香也有些吃惊,这种古船并不多见,一来早就被毁,而来船木腐朽成灰,早已不存于世了。

说起护玉古船,这就和古蜀国有关了。3000多年前,正是三星堆文明的青年期,古蜀国迈入玉器时代的大门。此时,在世界范围内,古巴比伦、古印度、古埃及的人已经开始制造青铜礼器,用于祭祀。然而,对于玉器,他们显然还不得要领。

在玉器时代,成都平原上的古蜀国是一个重要的玉器中心。蜀人采玉之处有几个地方,其中就包括邛崃山脉。采玉是一件极其辛苦的劳作,当时铁器尚未出现,少量的青铜器只是用于祭祀,还不曾用到生产上。一批又一批古蜀人从三星堆、金沙都邑出发,在古蜀王的强迫下,背井离乡,踏上采玉的征途。

从山上开凿下来的玉,只是一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