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执宰大明-第12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也与武举选才的标准有关,武举毕竟不是文举,不需要太过深邃的文化知识,只是进入讲武堂以及讲武堂所属学院的一个选拔而已,他们所要掌握的技能要在讲武堂和讲武堂所属学院里学习。
  而且,与通常的朝鲜科举不同,大明的新式武举题目多由填空题、选择题和判断题组成,实行分数制,故而成绩一目了然,从上而下择优录取,这样就最大限度地避免了人为因素的干扰,令考生们心服口服。
  实际上,那些前来参加朝鲜科举的学子,无论是两班子弟还是平民子弟很早就知道了大明新式武举这种新颖独特的形式,因此备考的时候接触过,不至于面临考题手忙脚乱。
  朝鲜武举恩科的成绩很快就出来了,金承璧从众多应试的学子中脱颖而出,以总分第一的成绩力拔头筹,成为了朝鲜并入大明后的第一个武举魁元,给汉城的两班贵族挣了不少颜面,使得金宗瑞喜笑颜开,对金承璧期望甚重。
  正统十二年三月,李璆带着李稷和黄喜等人的家眷随着刘坤宇前往京城,李云天亲自将他们送到了城外。
  伴随着李璆的离开,李氏王朝在朝鲜王国的统治正式落下了帷幕,朝鲜掀开了新的历史篇章。


第1388章 请旨

  正统十二年十月,几艘大明水师的三桅战船缓缓驶进了天津卫的军港。
  当注意到被护在中间的一艘三桅战船后,在码头值守的水师武官连忙翻身上马向上司进行了禀报。
  很快天津卫水师的统兵官率领着一众部下急匆匆地赶来,在一艘靠岸的三桅战船前列队相迎。
  当然了,这艘三桅战船就是大明水师的旗舰“明扬号”,李云天的专属战船,它的出现意味着李云天的到来。
  李云天本想来年再从朝鲜回来,不过正统帝催得紧他只好提前回京向正统帝复命,正统帝此举也是无奈,由于内廷和文官集团之间的激烈权斗使得大明多项国策难以执行,正统帝希望李云天能从中斡旋。
  与李云天一起前来的还有进京觐见正统帝的李稷、黄喜、柳尚民、崔闰德和金宗瑞,届时他们将在京城的新家与家人团聚。
  李云天在天津卫住了一晚,第二天一早就起程前往京城,所谓近乡情怯他一离开京城就两三年,既渴望见到家人同时又感到愧疚。
  紫禁城,乾清宫。
  正统帝皱着眉头望着手里的奏折,近来内廷和文官集团对于是否向江南商贾增税争执不断,吵得不可开交。
  与前些年的情形不同,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内廷的羽翼逐渐丰满不再是孤军奋战,朝廷中的一些官员为了仕途已经投靠了内廷,这使得内廷在朝堂上也有了发言权。
  随着大明社会的蓬勃发展,江南商业越来越繁荣,大明税局去年在江南征收了数百万两白银的商税,这在以前简直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由于商事的繁荣,内廷认为商人从商业买卖中赚取了太多的利润,不利益国家的发展,应该拿出多余的部分使得国家发展其他事业。
  文官集团自然是大力反对了,认为内廷此举是在与民夺利,有悖太祖皇帝的遗训,而且认为内廷此举动机不纯,有趁机从中攥取利益的嫌疑。
  说起来户部现在可是肠子都悔青了,原本大明的税收统归户部管辖,后来李云天提出设立税局专门负责大明商税时户部的人不以为意,因为商税只占大明税收的一小部分,起决定作用的是农业税。
  所以大明税局成立的时候户部的人并没有放在心上,等到李云天宣布税务改革提高商税税率并且大力清查偷逃税款的行为后,户部的人惊讶地发现商税其实才是一块不折不扣的肥肉,而且很惊讶那些商人会老老实实地交纳税款。
  除了商贾畏惧李云天的威名外,更重要的是李云天制订了一套行之有效并且十分完善的税收制度,大明税局并不是孤单存在的,与大明商局相辅相成,两者共同维持着商业秩序的发展。
  正是因为大明的商税归大明税局管辖,名义上隶属内阁但说白了也就是讲武堂在管理这一块,收上来的商税讲武堂留下一部分,剩下的交给正统帝的内库来发落,可谓是正统帝的小金库。
  管理正统帝内库的人自然就是内廷的宦官了,故而文官集团说内廷的人心怀叵测,想要从中谋取私利。
  内廷得知文官集团抨击后自然不甘示弱,指出文官集团的人沽名钓誉,暗中与江南的那些富商大贾相勾结,从中谋取了大量的利益,这才阻止增税一事。
  围绕着是否增加商业税收,内廷阵营与文官集团阵营的人展开了激烈的交锋,双方唇枪舌剑,你来我往,把京城的官场搅得一塌糊涂。
  正统帝自然是愿意增加商税,他知道大明商税繁荣不希望钱被那些商贾赚了去,而是想要用到百姓的身上,但他又无法开这个口只能由内廷的人来代劳,进而遭到了文官集团的强烈反对。
  “禀皇上,忠王爷来了,现在殿外恭候传召。”就在正统帝眉关紧缩的时候,一名内侍走了进来,躬身禀报道。
  “快请!”正统帝闻言先是微微怔了一下,随后一脸欣喜地吩咐道,他终于盼来了一个能给他解忧的人。
  “拜见皇上。”片刻之后,身穿黑色蟒龙袍的李云天快步走进了殿里,躬身向正统帝行礼。
  “忠王勿需多礼。”正统帝见状连忙起身离开龙椅,笑着搀扶起了李云天,“朕日盼夜盼,终于把忠王等来了。”
  “皇上,臣本该早日回京但被朝鲜的琐事所耽误,还望皇上恕罪。”几年不见正统帝已经到了弱冠之年,不再是以前那个少不更事的少年,李云天微笑着请罪。
  “忠王回来就好,回来就好!”正统帝不以为意地笑了笑,然后冲一旁的内侍吩咐道,“传朕旨意,让御膳房备宴,朕要给忠王接风洗尘。”
  那名内侍自然不敢怠慢,一躬身后一路小跑着去御膳房传旨,正统帝已经好久都没有这么开心过了,他可不想扫了正统帝的兴致否则后果可不是他所能承担起来的。
  正统帝已经从刘坤宇那里知道李云天在朝鲜耗费了不少心血,进而使得朝鲜顺利并入了大明,如果大明再多出几位像李云天这样的能力卓绝的忠义之臣来他就勿需为江南商界是否加税一事而烦恼了。
  “忠王,你看看这些奏章,朕被它们烦得日夜不宁。”等那名内侍走后,正统帝让人把摆在御案上的奏章拿来交给李云天,不无苦笑着说道,要想驾驭朝臣可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他现在终于体验到了帝王其实也有无奈的时候。
  “皇上,臣觉得商税数年前才定下来,不宜现在提升。”
  李云天早就知道这件事情,翻阅了几道奏章后沉吟了一下,有条不紊地向正统帝说道,“这些年来商事日益繁荣,臣觉得商人们也应该为国家尽一份力,毕竟国家国家,先有国才有家。”
  “如今大明万物俱兴,朝廷正是需要用钱的时候,臣觉得可以向商人们开征‘城建税’,一半留地方,一半交由税局,用以地方上的建设事宜。”
  说着,李云天的嘴角流露出了一丝笑意,“大明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皇上日理万机,给那些商人们提供了一个优越的经商环境使得他们得以过上富贵的日子,他们理应为国效力。”
  “话虽如此,可朝堂上有些人却并不这么看,只想着自己的那一亩三分地!”正统帝闻言连连点着头认为李云天言之有理,不过他并不认为那些商人会有这种觉悟,再加上朝堂上的文官集团与江南的那些商贾关系密切,因此冷冷地说道。
  “皇上,臣看了这些奏章,反对增税者主要是担忧与民夺利,依臣之见是他们多虑了,根据税局和商局的统计,近些年来江南商贾每年的获利都增加了近三成,而普通百姓很多都难以温饱。”
  李云天知道正统帝的担忧,于是微笑着劝慰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商人既然占用了市面上的资源获取丰厚的利润,那么自然也要为之做出贡献,毕竟皇上胸怀天下,是为万民谋福!”
  “忠王如果早来几天,朕也不会为此事烦恼了。”正统帝闻言不由得笑了起来,他这时才想起李云天掌管着大明的商局和税局,而这两个衙门正是用来制衡商人的,因此增税是否与民夺利自然李云天最有发言权了。
  “皇上,虽然商人为国效力乃天经地义之事,不过那些钱毕竟已经进了他们的口袋,因此臣觉得应该给他们一些奖赏,方能使得此事水到渠成。”
  李云天见正统帝的心情变得舒爽,于是沉吟了一下后说道,他必须要照顾到那些商贾的利益,不能强行推动此事以免闹出什么乱子来。
  “此事就交由忠王去办,朕实在是被他们烦够了。”正统帝闻言微微颔首,笑着向李云天说道,心中感到一阵没来由的轻松。
  “皇上,臣有一事想请皇上恩准。”李云天自然不会推辞这件事情,事实上他是最好的解决这次争端的人选,随后语峰一转躬身向正统帝说道。
  “忠王有话尽可直说。”正统帝觉得有些意外,不由得笑着说道,想知道李云天要做什么。
  “皇上,臣近来收到了西域和南洋的奏报,虽然我大明已经站稳了脚跟但当地的局势并不怎么稳妥,故而臣想趁着壮年时巡视一遍西域和南洋的疆土,力保西域和南洋领地的安稳。”
  李云天向正统帝一躬身,郑重其事地说道,这并不是他突如其来的想法,而是没去朝鲜之前就有的念头,只不过朝鲜事务紧急所以他放弃了,如今正好是巡视的最佳时机。
  大明在南洋和西域的疆土可谓是李云天打下来的,因此他自然要比别人更要关注这两个地方的局势,所以有必要亲自去巡视一遍,解决当地实际遇到的困难。
  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南洋泛指大明的海外领地,因为要到这些海外领地需要下南洋前往故而以南洋代之,包括波斯湾在内。


第1389章 意外的相见

  “哦?”正统帝得知李云天想要巡视南洋和西域的大明疆土后不由得吃了一惊,万万没想到李云天会有这样的想法。
  要知道大明在海外的领土距离京城有数千里之遥而且路途跋涉,李云天贵为大明的亲王完全没有必要亲身前往,万一发生了什么意外可就大事不妙了。
  “皇上,此事臣经过慎重考虑,南洋和西域之地固然已在大明的治下,但对当地的百姓而言我大明毕竟是外来者,因此一时间恐怕很难接受大明的统治,这就使得有些地方战乱不断。”
  李云天知道正统帝对此颇感意外,于是躬身解释道,“臣这次去就是要向当地的百姓宣扬皇上的恩泽,化解当地的矛盾,使得当地能够长治久安。”
  “皇上,臣已经过了不惑之年,再过几年恐怕就是想巡视也是有心而无力了。”说着,李云天向正统帝重重地一躬身,“还望皇上成全,让臣在有生之年能够给巩固大明边疆敬献一份心力。”
  李云天踏入仕途的时候正统帝还未出生,如今正统帝已经过了弱冠之年,他已经在官场上摸爬滚打了二十多年,成了朝堂之上不折不扣的“老臣”。
  虽然李云天的模样显得年轻,看上去只有三十出头的样子,但实际年龄在那里摆着,等过了知天命之年的话要再想远行可就要掂量掂量了。
  李云天之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