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巨浪-第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於冀醇侗鸱值揭惶鬃≌胫爸螅≌珊>栈兀峁└乱蝗谓炀幼 �
  沿途,白佑彬见到了好几栋还在施工的住宅。
  显然,海军总参谋部没有迁过来,恐怕就是因为提供给总参谋部将领的“家”还没有建好。
  “少尉,我们到了。”
  下车后,白佑彬看了眼旁边那栋三层高的别墅。虽然看上去并不豪华,但是其位置却是整个住宅区最好的。坐北朝南,不但能够鸟瞰整个港湾,而且位置也最高。毫无疑问,这里就是海军元帅的“家”。
  “少尉,请吧!”
  别墅内的装饰古朴古色,家具看上去有点陈旧。白佑彬并不知道,这里的很多家具都有着数百年的历史,而且都是历任海军元帅使用过的。比如,门边用来陈放相册的橱柜就是当年陈渊洋元帅用过的!
  除了家具之外,挂在墙上的装饰品也很有海军的特点。正门正对着的,就是当年帝国海军“皇权”号战列舰的腾龙舰徽,后来的海军军旗就是在此基础上演变而来的。左侧墙壁上的那面雄狮浮雕,则是当年帝国海军从西班牙皇家舰队的旗舰上俘获得来的,西班牙王室徽章。右侧的三面徽章,则是帝国海军历史上最有名的三名元帅的旗舰的舰徽。
  陈设在客厅四周橱柜里的,主要是帝国海军获得的勋章,以及一些重大战役后缴获的,具有重大象征意义的战利品。比如,那个铜铸罗马数字“Ⅳ”,就是帝国海军攻入伦敦之后,从伦敦塔的大本钟上拆下来的。那把镶有大量珠宝的佩刀,则是当年郑成功在战场上缴获的奥斯曼皇室佩刀!
  显然,这里简直就是一座帝国海军历史博物馆!
  只是,诺大的别墅内,就只有白佑彬与那名上尉军官两个人。
  就白佑彬所知,陈锦宽的妻子卫荣华不像其他海军将领的亲属一样,放弃工作,在家相夫教子。虽然比起丈夫,她在帝国的名声并不响亮,但是作为《帝国日报》的总编,卫荣华不但是个不折不扣的女强人,还常年居住在京城,很少与丈夫住在一起。
  另外,陈锦宽的两个儿子,一个女儿也早已成年,都在外成家立业,没有随他一起居住。
  想到这些,白佑彬也觉得元帅挺可怜的。这么大一把年纪了,不但将青春奉献给了海军,还要继续为海军服务,连合家团圆都成了奢望。说白了,到了陈锦宽这个年纪,谁不想儿孙满堂,谁不想全家团聚呢?
  “少尉,不用拘束,就像在自己家里一样吧。”上尉副官很懂得人情世故。“你先自己招待自己吧,元帅很快就回来,我去准备晚饭。”
  “那就麻烦你了!”
  “这是应该的。对了,书房在那边,如果你觉得无聊的话,可以去书房坐坐。”
  白佑彬朝书房的大门看了一眼,然后点了点头。
  上尉副官离开后,他并没有去书房。说白了,这里不仅仅是陈锦宽的家,还是陈锦宽办公的地方之一。就算书房里没有什么机要文件,在主人不在的情况下,擅自进入书房都是非常不礼貌的行为。
  没过多久,白佑彬就听到了外面传来的刹车声。
  很快,陈锦宽与另外一名年轻军官风风火火的走了进来。白佑彬也在此时站了起来。
  “我就说嘛,你肯定先到。”陈锦宽呵呵一笑,主动走了过来。“怎么样,听说你一路上都不舒服,是不是晕船?”
  “元帅见笑了,只是太累。”
  “累就好,累就表示你过得很充实,没有浪费青春。呵呵……”陈锦宽放声笑了起来,“走,我们到书房去谈。小张,你去帮小李,晚饭准备好了之后来叫我们。”
  “是!”另外一名副官立即去了厨房。
  见到陈锦宽那精干的样子,白佑彬甚至怀疑,元帅到底是不是六十多岁的老人。或者说,元帅是不是有什么祖传秘方,可以随时保持精神抖擞的样子。
  进了书房后,陈锦宽先倒上了两杯咖啡,随即就去拿来了一个信封。
  “少尉,这是身份证明。”
  接过信封,白佑彬感到沉甸甸的。里面装着由王国栋中将签名,并且盖有帝国海军学院印章的毕业令,另外还有一对海军少尉军官的肩章。
  “从现在开始,你就是名副其实的海军少尉了。不过,看样子,你已经为自己定做了军装。”陈锦宽从白佑彬手里拿过了肩章,并且动手佩带在了白佑彬的肩膀上。“本来,这事应该由王国栋做的,不知道现在由我这个老头子代替他,会不会让你感到委屈。”
  “元帅,你说笑了。”
  “呵呵,年轻人就是年轻人,处处都比我们这些老头子灵活得多。”陈锦宽一边笑着,一边在白佑彬的肩膀上拍了两下。“不错,确实有帝国海军军人的风范。只是,你这套衣服是在狮城做的吧?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应该是在罗记裁缝店定做的。”
  “元帅,你怎么知道?”白佑彬惊讶的张大了嘴巴。
  “当年,我的少校军服就是在他那里做的,看这裁减手法,还有缝制的工艺,我就知道。”陈锦宽一边所着,一边坐了下来。“坐着说,别客气。罗记裁缝店在狮城算是小有名气,可是比不上帝国的名家。明天,我就派人到杭州去,在徽商成衣馆为你定做两套军服。那才是真正的大家,保证会让你满意。”
  “元帅,这个……”
  “放心吧,不用你掏钱,你的服役着装费还在我这里呢!”
  听到这,白佑彬不由得苦笑了起来。
  帝国海军军官的军服都是各自定做的,不是统一发放的。海军只发放着装费,而刚毕业的学员就将领到第一笔着装费。
  显然,陈锦宽是在慷他人之慨。





    正文 第二十章 关键技术
     更新时间:2009…5…9 21:31:58 本章字数:4051

  与当初在帝国首辅府吃的那顿饭一样,帝国海军元帅家里的晚饭也很简单。
  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帝国就开始为军政要人配备专业厨师,也就是所谓的营养师。不管是首辅,还是海军元帅,或者陆军元帅,其日常生活都由营养师安排。目的只有一个,尽量保证要人身体健康。
  对六十多岁的老人来说,清淡的饮食是健康的基础。
  只是,对二十来岁,生龙活虎的年轻人来讲,清淡的饮食不但没有半点吸引力,还让白佑彬觉得元帅的生活太清贫了。
  饭后,两名副官收拾餐桌的时候,两人又去了书房。
  不多时,张姓副官送来了一参茶。
  “没办法,这是规定的健康饮食。对了,”陈锦宽放下了勺子,“你要来一碗吗?我让小张给你……”
  “元帅,你太客气了,我喝咖啡!”白佑彬有点哭笑不得。
  连这样的细微末节都要规定,看样子,陈锦宽在生活方面确实没有多少自由啊。
  “那我们边喝边聊。”陈锦宽端着汤碗走了过来,“知道这次来海军司令部的目的吗?”
  白佑彬点了点头,放下了刚刚端起来的咖啡杯。
  “江洪波确实够机灵,我都没有想到,他会派你过来。”陈锦宽也放下了还剩了一小半参汤的汤碗。“他那点小九九,你不说我都知道。其实,加强南洋舰队的实力,一直是帝国海军的重点工作。只不过,江洪波连舰队里那点屁事都摆不平,还想与李玉民争权夺利,他也太不自量力了。”
  听到这,白佑彬不但百口难辩,还隐隐感到了一丝寒意。
  显然,陈锦宽认为白佑彬是来替南洋舰队,或者说是替江洪波拉人情关系的。很明显,陈锦宽不是那种不分轻重,不辨是非,任何时候都将人情世故放在首位的人。另外,在陈锦宽这番话里还有两层意思,一是江洪波在南洋舰队的表现让陈锦宽不太满意,主要就是没能压住手下那几个支舰队司令。其次就是李玉民很有来头,很有背景,连陈锦宽都有所顾忌,凭江洪波的能力,很难超越他。
  “不过,既然来了,那就做好本职工作吧。”说着,陈锦宽从茶几上的烟盒里拿出了一根特制的香烟。“你在海军学院学的是枪炮专业吧?”
  白佑彬立即点了点头。
  “你对帝国海军的装备有什么看法?”
  “这……”
  突然而至的问题让白佑彬有点措手不及。
  如同所有的老牌海上强国一样,帝国海军战舰的火力一直领先于世界。毕竟,正是帝国海军的坚船利炮为帝国开辟了大量殖民地,轰开了其他国家的大门,打开了海外市场,从而造就了辉煌数百年的“日不落帝国”。
  不管在工业基础,研发能力,以及实际装备方面,帝国海军的火炮技术都是世界一流的。这也是白佑彬当初选择枪炮专业的主要原因。
  大战后,签署《华盛顿海军军备条约》的时候,就是因为帝国的海军火炮技术领先于其他所有国家,所以军备条约中对各型战舰主炮口径的限定有两套标准,即西方国家采用英制单位,帝国则采用公制单位。
  具体表现上,战列舰主炮的限制方面,西方国家为十四英寸(约和三百五十六毫米)。帝国则为三百五十毫米。重巡洋舰方面,西方国家为八英寸(约和二百零三毫米),帝国则为二百毫米。轻巡洋舰方面,西方国家为六英寸(约和一百五十五毫米),帝国则为一百五十毫米。
  显而易见,帝国海军受到的约束更为严厉。
  只是,几毫米的差距,对于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火炮技术的大明帝国来说,影响并不是很大。
  另外,决定火炮威力的不仅仅有口径,还有身管倍径,以及弹药性能。
  “怎么,不好说吗?”
  “不,不是!”白佑彬长吸了口气,说道,“元帅,在我看来,后条约时代,帝国海军完全不用与敌人争一时之高低。”
  陈锦宽微微一笑,示意白佑彬继续说下去。
  “条约作废之后,各国肯定会建造更大,更强的战列舰。随着战列舰的吨位不受限制,其防护能力将迅速提高,帝国海军现装备的三百五十毫米口径的主炮肯定难以对付新式战列舰。问题是,火炮并不是口径越大越好。”稍微停顿了一下,白佑彬又说道,“上次大战的残酷事实证明,优秀的战列舰并不仅仅强调某项,或者某两项性能。只有火力、防护与速度合理搭配,才能拥有出众的性能。在现行技术条件下,战列舰的吨位不可能无限制的提高。如果考虑到建造成本,以及批量建造的压力,更不应该一昧求大,大规模战争中,数量往往比质量更加重要。因此,我觉得,在满足了基本性能要求的前提下,帝国新式战列舰的主炮口径不一定要超过对手,更不值得为了火力而牺牲其他重要性能。再说了,提高火力,特别是穿甲能力,靠的也不仅仅只是主炮口径。”
  “看来,你是‘均衡派’的军官!”
  白佑彬微微一愣,随即就笑了起来。
  战后,帝国海军军官中,就未来主力舰的发展方向出现了三种不同的流派。
  一是“保守派”。该派军官认为,帝国海军不同于日本,英国等国家,有其固有的重点防御方向,且作战范围明确,海外基地众多,所以帝国海军的主力舰仍然应该按照战前的思路发展,在适当牺牲速度的前提下,强化火力与防护。
  二是“防护派”。该派军官认为,帝国面对的敌人众多,且美国海军实力强大,帝国要想在未来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