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虎啸-第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实利。

李啸回给吴三桂一个同样灿烂的微笑。

这个战乱之世,清名终有一天会如同垃圾一般被人踩在地上,而只有积极扩大自身实力,才是在这乱世中立足壮大的不二法门。

当年,一代名帅戚继光尚可为保住练兵之成果而与朝中司礼监掌印大太监冯保结义,今朝,吴三桂尚能为救父与自身功名而认高起潜为义父,自已一个小小总旗官,为何不能投靠高起潜以获得更快更好的发展呢?

况且,自已治下的军队,现在都在自已牢牢掌握之中。自已不过做了个效忠高起潜的表面承诺而已,却能得到功名与粮饷军资的实益。与这样的实际所得的利益相比,个人的所谓清名,又算得了什么,自已又何乐而不为呢?

李啸最终选择了要实利。

“承蒙高公公对在下如此青目以看,在下岂能拂逆公公之意?”李啸脸露笑容,缓缓而答。

“好好好!高义父果然慧眼识人,我吴某也果然没看错,李啸你是个识实务之人。”吴三桂一脸灿烂的笑容。

“高公公不是在招远县视察吗?如何得知我昨日战胜陈友德一事。”宾主几人重新觥筹交错之际,李啸以一种不经意的语气问道。

“监军大人的耳目遍布登州,自是早已知晓。”吴三桂同样淡淡地回答道。

李啸不由得心下一凛,随后暗自松了口气,看来自已作出投靠高起潜的姿势是完全正确的选择,毕竟在这登州之地,自已的全部举动都在这个大太监的监控之下,眼下自身实力弱小,若拂逆了此人,怕是有不测之祸。

“吾妹自给李啸你送武器后,一直在你高龙堡,却不知道她眼下情况如何?”吴三桂停下筷子,面带笑容地缓缓问道。

李啸还未回话,一旁的上官云杰插话道:“吴将军你就放心吧,贵妹有我李总旗,哦不,应该是李百户的悉心保护下,一切都安好,吴将军勿为挂念。”

吴三桂大笑,眼中却满是深意:“还望李啸你好生爱护吾妹,我这妹子为人豪爽直接,若有言语不周得罪之处,还望你李啸多多包容。”

“之菡本性单纯,明朗爽快,是个好女孩,李某自会珍惜,请吴公子放心便是。”李啸的回答,同样充满了深意。

“那就好!吴某代吾妹谢过了,来,我们一起为新晋的李百户干一杯。”吴三桂举杯喊道。

“咣”,三只酒杯,在三人爽朗的大笑声中,碰在了一起。

第七十六章正式晋升

吴三桂是个细心之人,他在与李啸、上官云杰两人饮宴之际,同样也让手下安排好下李啸那些押送士兵好好地吃了一顿酒食。

宴后,李啸、上官云杰辞别吴三桂,随后将3000两的卖刀剑得钱与高起潜的2000两赏银加在一起,付给那些武器铺工匠,并告诉他们,余款等过几天朝廷赏银到了再付。

两人出登州大营出来,日头已是偏西。返程路上,李啸与上官云杰骑马走到队伍的最前方,后面押送的军兵则拖着空荡荡的板车跟随。

一脸微红的上官云杰打个了饱嗝,脸上却显现出不满之色,他喃喃地说道:“这朱大人啊,为人恁地不大方,官位舍不得给,也就算了。我军打了这么个大胜仗,居然粮草军械都一点不给,实实让人可叹。”

李啸闻言,只是轻轻一笑。其实他心里知道,这个朱大典,名义是统率剿匪全军,负责军中一切大小事物安排,但实际情况是,军械粮草之类大事,全是由监军高起潜在负责管理。一味苟责朱大典,也未免有失偏颇。

眼下,自已表明了投靠高起潜的态度,应该说,是现阶段一个极明智的选择,虽不指望他会立刻对自已如何升赏提拔,至少在粮草供应上,不会再将李啸军与其他来援卫所军一样,视为无物。李啸对这一点,极有信心。

李啸心下明白,大明官军这混乱无序的后勤管理体系,其实是很难保证军队作战需求的。自已以后一定要争取后勤供应自经自足,军械盔甲武器等等也要实现自已能生产满足军需,这一步工作,等自已回马耆山之后,要当成重点来抓。

李啸平视前方,对牢骚满腹的上官云杰说道:“朱大人亦有难处,粮草军械亦非他一人说了算,我等不必太过计较。”

接下来的几天里,李啸除了安排部队继续操练,反复演练阵形改换与兵种配合外,还重点做了两件事,就是整修好了两大间废弃的房间,一间,是作为医疗所,由仁心医铺伙计徐肃带着6名辅兵在里面疗治伤员。另一间则是忠烈祠,里面祭祀着李啸军自建军以来,牺牲的军兵牌位。

这忠烈祠按李啸的要求,布置得庄严肃穆,一张整洁干净的大木桌上,整整齐齐地摆放的牺牲的几十名军兵牌位,并按牺牲时间,排列得极有秩序。木桌前方,则放着各类祭祀供品,又点了三根大香,左右点着两根长明白色蜡烛,在人员方面,李啸则安排了两名伤残后失去作战能力的士兵负责每日的点香上供打扫。

这间简陋的忠烈祠建好后,李啸带着全堡所有人过来给牺牲的军士祭祀,李啸亲致祷词,叩首祭奠,很多军士都惊讶地看到,自已这位在战场上勇猛无敌的最高指挥官,在给这些战死的英魂洒酒祭拜时,竟然泪流满面。

这位新任百户的眼泪,有如魔法药水一般,一下子便将那些粗糙的军汉的心灵给抓住了。

宁静庄严的祭拜场所里,顿时开始有人窃窃私语。

“想不到,咱们这样以前最低层无人过问的卫所底层士卒,死了便如草木般的人,今日竟也有祠堂可入,还有上官这样痛哭祭拜,他娘的,真是死了也值了!”

“老子这条命,就全交给李百户了,日后死了,家属得抚恤银子,尸身有人好生埋葬,自已也日日有香火祭祀,老子纵死一百次,也是毫无怨言!”

“是啊,生前吃饱穿暖,有战功便有赏赐,战死后又有抚恤有祭祀,李百户对咱们这些厮杀军汉这般看重,没得说,老子就认李百户了,他叫俺干甚俺就干甚,就是叫俺去死,俺眉头都不皱一下。”

闪闪的烛光映照着每一张充满了激动佩服神情的脸,每个人都用一种崇敬的眼神看着自已的最高指挥官郑重地给军士牌位躹躬行礼。

吴之菡站得离李啸颇远,但这并不妨碍她将热烈而欣赏的眼光投给神情肃然专心祭拜的李啸。

无情未必真豪杰,李啸为战死军士流下的泪水,同样深深打动这个单纯而豪爽的姑娘。

吴之菡认定,这是个英勇顽强,却又有情有义的男人。

这样一个优秀的男人,似乎在不知不觉中,在朝夕相处时,已将自已柔软的心房全部填满。让呆在高龙堡内的自已,仿佛只愿无时无刻都想和他在一起。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那么地让自已牵挂不已。

自已应该是爱上他了。

只是,为什么他看不穿自已的心思呢,他表面上那么彬彬有礼,却总有一种和自已保持距离的感觉。

这个呆瓜究竟在想什么呢?

是不是要在某一天,自已要主动一点。。。。。。

哼,我就不相信,我吴之菡捉不住这个在情感上呆头呆脑的木瓜。吴之菡双目微嗔,银牙轻咬,心下暗暗想道。

其实现在的李啸还是有太多的事情要做,顾不上她这些小小的心思。现在的李啸,现在最担心一件事。

那就是叛军副统帅李九成率军来袭该怎么办?

李啸清楚地记得,孔有德在给陈友德的回信中说了,会派叛军副帅李九成来支援朱高山残余叛军。这件事让李啸十分重视,这几天,他都让张行猛将哨骑派得很远,只是,登州城叛军却没有半点动静。这让李啸心下颇为奇怪。

这了几天,李啸另从包围朱高山的鳌山卫所军得到消息,由于陈友德军的精锐已被李啸一举击灭,朱高山上的饱受饥寒之苦的叛军登时心气俱丧,余下的几百人已全部下山投降那些围山的明军。至此,陈友德全部兵马皆已被消灭。

李啸判断,登州城中的叛军应该是从某些渠道,已得知了陈友德覆灭的命运,故而没有再派出援军。

这个判断让一直厉兵秣马积极备战的李啸有些失落,只是他绝不相信,历史已因为自已这次小小的歼灭战而全部改变。他记得明史中清楚记载,李九成最终还是突围而出了,也许,自已只是让李九成的突围变得更晚了些。

真实而沉重的历史,不会因为自已这个小小的穿越客的一点小作为,而轻易地发生改变,自已在这个明末之世,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一周的时间迅速过去了。

这一天下午时分,朱大典派两名亲随家丁前来通知李啸,关于他升赏奏请,朝廷已经批准。另外,诸如张行猛、雷傲、上官云杰等均亦各有升赏,要他们明天便去登州大营领取官身与赏银。

李啸跪地受命,随即设宴款待两人,两人酒足饭饱后,李啸又一人给了十两银子,两人略一推辞,便大笑接过,随后出堡回营复命。

次日清晨,一轮喷薄的朝日驱散了多日的阴寒,将李啸、张行猛、雷傲、上官云杰四人的脸庞映上灿烂的红光,张行猛雷傲二人皆一脸得意的喜色,上官云杰脸上亦是微带笑容,三人眼神热切地望着四人小队中驱马在最前,同样意气丰发的李啸。

他们庆幸自已跟对了人,包括曾为百户的上官云杰,每个人都仿佛从李啸那自信沉毅的脸上,看到了晋升与发财的机会在不断向自已招手。

“出发!”双眼跃动着奕奕光彩的李啸将马鞭一挥,大声喝道。

一路烟尘飚起,四匹马在官道上踏出隆隆的声响,伴随着各人的放声大笑,惊飞了路旁树上的鸟儿。

入得登州大营,几人牵马而行,李啸心下还在踌躇是要不要先去刘泽清那里,正犹豫间,忽远远地听得有人在唤他,李啸望去,见正是昨天来通知他的那两名家丁,李啸暗喜,忙与身后三名将领一同快步牵手赶上这两人,随后,便随二人入得一大帐之内。

李啸注意到,朱大典这顶帅帐与其他帐篷明显不同,这顶帐篷座地面积极大,全为厚实蚕丝精棉缝制的帐身,极其保暖与防风,帐顶上一面鲜艳的大纛正在阳光下迎风飞舞,上面绣着一个巨大的“朱”字。

四人进得帐来,李啸一眼瞥见,山东巡抚朱大典身着正三品的文官常服,正在帐中上座正襟危坐。李啸率众正欲下跪行礼,上面传来朱大典的一声轻唤:“各位免礼,都起身吧。”

朱大典从座位上走下来,把几人都好好地端详打量了一番,他看到几个人都是虎背熊腰,彪悍精壮的汉子,不由得连声赞道:“果然,强将手下无弱兵,都是健壮的好军汉。”

李啸拱手道:“朱大人过誉,吾等何以克当。叛军荼毒山东,残害百姓,我等身为大明官军,自当挺身而出,上报皇恩,下护黎民,纵死沙场,亦丝毫无憾。”

朱大典捋须大笑:“好好好,李啸你有这护国爱民之心,本官心下甚慰。来人啊,将李百户及各位将领的官衣告身拿来。”

很快,亲随们将各人的官衣告身纷纷拿来,李啸等人见状,不觉都站得笔直,人人都一脸神情肃然。

朱大典亲自接过李啸的官衣告身,转身对李啸温和地说道:“李啸,你设得巧计,全灭陈友德500精锐,战功可嘉!本官已得朝廷之恩令,特擢升李啸为正百户,赏银200两,绸绢二十匹,以为嘉赏。望李百户今后更需尽心戮力,报效朝廷!”

李啸跪地,叩谢迎赏,随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