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隋-第4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路上走得更远赢得更多机会。你卫文升蓄意阻挠代王建功目的何在?居心何在?你以这种强硬姿态公开介入到皇统之争中;必将得罪整个关陇本土贵族集团;你可考虑到了它的严重后果?

双方各怀其利、各执一词、各不相让;再加上宗室和山东人同样不愿意代王杨侑率军出战;但同时又不愿意站在改革派一方与关中本土权贵撕破脸;只能从中“和稀泥”;结果非但无助于解决问题;反而让局面更为混乱。

六月十四日;清晨;东都再来急书;樊子盖急报;偃师失陷;偃师都尉来渊投敌;武贲郎将周仲全军覆没并投敌;河南令达奚善意五千大军临阵倒戈;杨玄感势如破竹挡者披靡;已兵临白司马坂与裴弘策对峙;距离东都北郭的上春门仅剩十几里路程了;与此同时;贼帅韩相国突破了西苑防线;杀进了积翠池;沿着积翠池南北大堤疯狂攻击;距离皇城已近在咫尺了。东都形势已非常危急;樊子盖请求西京;火增援;万万不能耽搁时间;一旦有所贻误支援不及;则后果不堪设想。

西京震惊。

杨玄感的攻击度太快了;摧枯拉朽一般无人可挡。依照这一形势进行分析和推演;东都守不住了;失陷已成定局。杨玄感在东都的优势太明显;河洛人蜂拥响应;京畿应者云集;再加上东都卫戍军纷纷倒戈;城内内应无处不在;东都的大门就像洞开一般形同虚设。东都失陷;越王杨侗只能率残军退守河内;已经无法给西京大军以有力配合;而杨玄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陷东都后便能横扫京畿;一旦其兵临潼关;西京就十分被动了;退一步说;即便杨玄感未能及时夺取潼关;但他依然可以据崤山之险、扼函谷而守;同样能能让西京大军止步于函谷关外;只能望东都而兴叹。还有更可怕的;那就是齐王杨喃;一旦齐王杨喃看到东都失陷;自己有了夺取皇统的机会;则必然与杨玄感联手;以图殊死一搏;到那时形势就一不可收拾了;只要齐王杨喃进入东都登基称帝;则二次东征必然功亏一篑;内战必然爆;统一大业也就面临崩溃之危。

然而;东都形势越是糟糕;未来趋势就越是不堪;对圣主和改革派来说就越是被动;所以卫文升、萧造和袁充等人的态度也就愈强硬;这时候妥协让步就等于拱手交出主动权;任由对手操控;形势会对圣主和改革派更加不利;一旦关陇本土权贵倒戈;转而支持齐王杨喃;与杨玄感狼狈为奸、沆瀣一气、同流合污;则大事去矣;分裂和战乱必将席卷整个中土。

卫文升一咬牙;拿出了自己的“底线”:代王杨侑必须留守西京;支援东都的军队人数必须达到两万五千人。

危急关头;宗室大臣杨则和山东籍大臣郭文懿、明雅、卢楚、李长雅、崔民令没有选择余地;只能义无反顾地支持卫文升。

司隶大夫裴操之果断支持卫文升;没办法;他必须表态了;他可以肯定裴弘策要大败于白马山坂;极有可能被杨玄感杀得片甲不留;这对裴弘策本人和河东裴氏都十分不利。裴弘策傲慢自大、狭隘自私的性格造成了危机时刻他在东都的“孤立”处境;而战场上的失败必将进一步加剧他在政治上的“孤立”;虽然河东裴氏目前与圣主和改革派之间的联盟关系比较牢固;但矛盾和冲突是事实存在的;一旦东都的保守势力利用裴弘策这个“缺口”向河东裴氏展开疯狂反扑;不但裴弘策岌岌可危;河东裴氏亦会受到打击;如此则事态就严重了。所以出兵东都一事不能耽搁了;河东裴氏必须旗帜鲜明地支持卫文升了。

形势对关陇本土权贵不利了。

中立派旋即见风使舵;司农少卿独孤机、太常丞元善达、卫尉少卿宇文儒童等马上给了卫文升以谨慎支持;虽然支持的力度不够;但态度很明显了;他们也不愿意看到内战的爆;看到统一大业的崩溃。

关陇本土权贵无奈之下;只有妥协。

代王杨侑和部分中枢大臣留守西京;卫文升和部分中央官员支援东都。

支援东都的军队人数增加到两万五千人;增援河右的军队还是一万;留守西京的卫戍军锐减到五千人;另外京兆内史府将在最短时间内征募五千关中青壮以补充西京卫戍之不足。

军方统帅则一分为三;右屯卫将军柳武建和右御卫将军李仁政率一万大军增援河右;西北籍的武贲郎将和武牙郎将均随之出征。右武卫将军皇甫无逸和武贲郎将令狐德润率五千大军留守西京。监门直阁将军庞玉率部分西京禁卫军;虏姓武贲郎将豆卢贤、斛斯万寿、武牙郎将长孙无傲以及关中籍的武贲郎将张俊、武牙郎将梁元礼;还有山东籍的武贲郎将崔师、武牙郎将郭臻则各率本部人马随卫文升支援东都。

至此;卫文升和西京改革派在这轮博弈中艰难“胜出”;依旧掌控了主动权;但能否逆转当前东都劣局;则必须抢在杨玄感之前杀进函谷关;否则一切都迟了。



。。。

。。。

第四百八十四章韩相国的怨愤

六月十四;上午;杨玄感兵临上春门;誓师于上春门外;“我身为上柱国;家累钜万金;至于富贵;无所求也。今不顾灭族者;但为天下解倒悬之急耳”

这次誓师中;杨玄感振臂高呼打倒独夫民贼;却依旧不提新皇统的建立;这让大部分追随者在惊讶之余颇为忐忑;也愈焦急。没有新皇帝;就没有“大义”;就没有号令天下的大旗;这对兵变的未来十分不利。

同日上午;东都留守樊子盖下令;斩杀裴弘策。东都震惊;贵族官僚无不惊骇;东都军民更是股战而栗。

紧接着越王杨侗在杨恭仁、樊子盖的陪同下;巡视了皇城的东、南两城;鼓励卫戍将士们浴血奋战;誓守京师。

杨恭仁急书河内;请河内郡做好越王和中央退守河内之准备;又命令武贲郎将李公挺;不惜一切代价确保盟津和邓津两条渡河通道的安全;又急告荥阳太守郇王杨庆、荥阳都尉崔宝德和虎牢守将刘长恭;请他们在坚守天堑防线的同时;务必确保虎牢之安全;千万不要让杨玄感攻陷了虎牢。虎牢失陷;杨玄感的大军进入荥阳;便与齐王杨喃形成了夹击之势;天堑防线就无力阻挡齐王进京了。

同日上午;李风云出现在了积翠池北大堤战场上。韩相国闻讯;飞马来见。

韩相国本来对杨玄感还抱着一丝希望;毕竟在豫州战场上;他迫于形势和家族重压;向李风云妥协了;虽然不至于背叛杨玄感;但先是被李风云玩弄于股掌之间;后又对李风云惟命是从;甚至把李密都直接抛到一边不予理睬;所以很多事很多做法他都违背了对杨玄感的承诺;某种意义上也算背叛了杨玄感。只是他本心并不想背叛杨玄感;他还是想追随杨玄感;李风云就是一个土鳖;和鸿鹄一般的杨玄感根本没有可比性;就算韩家长者的忠告有些道理;然而事实不容置疑;难道李风云这个土贼还比杨玄感这个高大上的贼更有前途?

杨玄感来了;李密也去见了;一夜过去了;现在太阳都快到头顶了;但依旧音讯全无;这说明什么?说明韩相国在杨玄感的眼里毫无价值;纯粹就是一把刀;一个工具。狡兔死;走狗烹;如今这狡兔还没死;自己这个走狗就被抛弃了。韩相国非常寒心;最后一丝希望碎裂了;他终于意识到自己在杨玄感这等高高在上的豪门权贵的眼里;不要说有什么地位了;就连一条狗都不如。

看到李风云;韩相国开口就问;“蒲山公可曾回来?”

李风云面无表情地摇摇头。

“越国公现在在哪?”

“正在上春门誓师。”李风云说道;“誓师完了;蒲山公就会回来。”

韩相国怨气更盛;我拼死拼活从宋州杀到豫州;从豫州杀到京畿;没有功劳也还有苦劳;再说没有我突破伊阙杀进京畿;吸引了东都注意力;你能这么顺利这么快地杀到东都城下?结果我在你眼里一钱不值;狗屁不是。我有自知之明;没资格加入你的决策层;但如此盛大的一个誓师大会;你好歹也邀请我一下;象征性地安慰我一下吧?你这未免太过薄情寡义了吧?

韩相国暗自咒骂了几句;调整了一下情绪;问道;“皇帝是谁?”

这事他非常关注;杨玄感兵变的目的就是更迭皇统;换一个皇帝;而这个皇帝的人选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兵变的成败。皇帝选得好;各方势力都支持;兵变就成功了一大半;反之;皇帝选得不好;人人唾弃;即便你杨玄感有通天彻地的本事;也休想逆转乾坤。

李风云摇摇头;“据某所知;这次誓师;只字未提皇统更迭。”

李风云对上春门外的誓师实际上一无所知;但他可以肯定杨玄感不会提到皇统更迭;因为杨玄感的目标是西京;是关中;而不是眼前这个看上去一鼓可下的东都。现在他担心的不是杨玄感怎么做;而是齐王杨喃能否看清形势、守住本心;能否信守承诺、遵守约定;如果齐王杨喃控制不了自己的**;拒绝不了他人的蛊惑;执意进京抢夺皇统;那就麻烦了;最终不但害了他自己;还有可能把联盟这几万将士一起葬送;至于韩相国这零零碎碎上十万的宋豫义军更是无力挣扎;只能做殉葬品了。

虽然在他记忆的历史中;韩相国和这支义军队伍并没有杀进京畿;仅仅止步于豫州的襄城就溃败了;韩相国也被砍下了头颅;但那毕竟是死在卫戍军和地方官府的手上;如今却要死在他的手上;这让李风云无法接受。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这完全背离了他试图改变历史的初衷;只是如今若想拯救这支队伍却是千难万难;李风云当真是欲哭无泪;感觉自己是不自量力;作茧自缚。

韩相国吃惊了。如果说杨玄感在黎阳举兵之初不立新皇帝倒也说得过去;现在到了东都城下;他还是不立新皇帝;那就说不过去;未免让人浮想联翩了。难道他还想等到攻陷东都之后再立新皇帝?那假如东都迟迟攻不下来呢?岂不把他迟迟不立新皇帝的弊端无限放大;以致于搬石头砸自己的脚;自取其祸?

韩相国迟疑了片刻;问道;“在你看来;东都还能坚守几天?”

李风云微微一笑;意味深长地说道;“东都能坚守几天某不知道;但某知道;你我为确保退路肯定要保存实力;而要保存实力就不会倾尽全力。既然我们虚张声势;虚应故事;那越国公就只能靠自己的力量拿下东都了。”

韩相国望着李风云意味深长的笑容;耳畔回响着李风云语含双关的言辞;蓦然脑际灵光一闪;豁然顿悟。

我想保存实力;杨玄感何尝不想保存实力?拿下东都不过是一个开始;接下来他要面对的是圣主和几十万远征军;而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杨玄感若想把自己的实力膨胀到与圣主抗衡的地步;实在是太难了;所以他要想尽一切办法扩展实力;而在攻打东都的过程中因为有我韩相国在前面冲锋陷阵;他理所当然要保存实力了;如果他把自己打得伤痕累累奄奄一息;接下来怎么办?

但是;如果在攻打东都的过程中;我和李风云保存实力;杨玄感也保存实力;那如何攻陷东都?攻陷不了东都;这场兵变也就失败了;那下场岂不很惨?

韩相国越想越是害怕;眼里不由自主地掠过一丝惊栗。

李风云不动声色;云淡风轻;耐心等待韩相国拔开笼罩在东都战场上的迷雾。

忽然;韩相国冲着李风云深深一躬;“请明公指教。”

李风云抬手指向西方。

韩相国愣了一下;眼前骤然一亮;脱口惊呼;“西京?”

杨玄感的目标是西京?是关中?韩相国拿着这个答案立即进行倒推;很快;许多之前让他疑惑的地方都有了合理的解释。怪不得杨玄感迟迟不立新皇帝;怪不得杨玄感要一头扎进东都这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