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隋-第3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指挥大军向甘洛城发起了反攻;试图与费曜东西夹击;夺回甘洛城;以确保显仁宫侧翼之安全。

李风云指挥联盟军队一面阻击从东都而来的费曜;一面向显仁宫发起了猛烈攻击;围魏救赵;迫使李浑不得不放弃反攻甘洛;收缩防守。

双方连日激战;不断向战场增兵;战斗规模越来越大;战况越来越激烈;决战态势摆得很好看;但双方实际上都有心保存实力;谁也不愿在形势尚未明朗之前拼个你死我活;于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伊阙战场的气氛越来越诡异;只要不是痴儿都能看出战场背后必定隐藏了无穷玄机。

中土的驿站系统在两代皇帝不遗余力的建设下;传递速度已经达到了一个全新高度;尤其在两京及其周边范围内;传递速度更是惊人;而这两年中土都发动了对外战争;非常时期驿站系统尤其是连接辽东和东都的驿站路线;在朝廷不计代价的投入下;传递能力更为强悍。

六月初四上午;距离杨玄感在黎阳发动兵变仅仅一天时间;东都各大政治势力的“大佬”们无一例外都接到了来自黎阳的密报;虽然杨玄感在发动兵变之前已经封锁了黎阳及其周边的所有驿站;但他封锁不了无处不在、无孔不入的内奸和暗探;更封锁不了四通八达的水陆运输线;结果他初三在黎阳举兵;初四东都就知道了;接下来这一消息将在发达的驿站系统的传送下;短短时间内传遍中土。

崔处直接到黎阳密报后;第一时间找到了崔赜。李风云的预测再一次应验;虽然这让崔氏对李风云更有信心;对李风云的暗实力有更高评估;但随之而来的却是对自家前途的担心;对河北人乃至山东人在这次风暴中可能遭受的损失忧心忡忡。

“马上告之白发。”崔赜沉默良久;抬手冲着崔处直摇晃了两下;“风暴已起;危机已至;局势已失控;我们有心无力;只能审时度势;顺势而为;请他务必小心谨慎。”

崔处直微微颔首;想了一下;问道;“是否与白发继续保持联系?”

崔赜断然摇手;“告诉他;断绝联系;维持默契。”

崔处直犹豫了片刻;说道;“我们受困城中;若对城外一无所知;岂不难作决策?”

“我们既然被困;除了固守待援外;还能做甚?还需要什么决策?”崔赜自嘲一笑;“我们若能守住东都;保住越王;便能保住崔氏;反之;崔氏必遭重创;所以我们没有选择;守住东都保住越王就是我们的决策。”

崔处直不再坚持;马上转移话题;“是否告之莘公;让他有所准备?”

黎阳剧变;仅一河之隔的荥阳郑氏焉能不知?只是崔氏积极主动地告之郑氏;与沉默不语;产生的结果是不一样的。

荥阳郑氏座落中原;三足鼎立时期它在地域上属于山东;统一后它在地缘上又与河洛毗邻;而在政治上它又与关中韦氏走得近;并以姻亲来加固彼此之间的盟友关系;大运河开通后荥阳郑氏又处在南北结合部;一定程度上给它带来了更多更大的权利;但与之相伴的却是政治风险的大大增加;所以荥阳郑氏在这场风暴中的立场实在是难以推断;如果考虑到山东人的利益;它要与崔氏共进退;如果顾及到河洛贵族集团;它就要给杨玄感以支持;如果从皇统争夺的角度来看;它就必须兼顾韦氏利益给关陇人以帮助;如果从荥阳郑氏本身立场来说;他必须维持大运河畅通;必须坚定支持圣主和东征;唯有如此他才能维持家族的权力和财富;如此复杂的利益纠葛;不要说外人眼花缭乱难以判断;就是荥阳郑氏自己也是瞻前顾后难做决断。

崔氏主动向郑氏告之黎阳剧变;等于是从山东人的利益出发;有强烈的劝说荥阳郑氏服从山东整体利益的意愿;而郑氏迫于这种压力;在做出决策的时候必然有所兼顾;这对崔氏来说就是好事了;朋友总比陌路、总比敌人好。



第四百三十八章终酿大祸





崔赜和崔处直随即“兵分两路”;一路去拜会观国公杨恭仁;一路则去卫府向莘国公郑元寿报警。

杨恭仁复出是因为崔赜;而崔赜之所以请出这位“大神”;是迫不得已的破局杀招;也是顺势而为之举措。东都一旦有陷落之危;杨恭仁和宗室力量肯定要挺身而出;肯定要为保护国祚而战;但那时杨恭仁即便与崔氏结盟;也会保持相当距离;以免形成“站队”之嫌;把自己过早卷进皇统之争;然而崔赜提前“出手”了;乘着危机还没有彻底爆发;东都局势还能控制;杨恭仁还能借助越王杨侗之名义独揽东都军政大权;并借助这一权力提前为坚守东都做好准备的前提下;把杨恭仁成功“请”了出来;由此事实上造成了杨恭仁在皇统之争中“站队”之嫌疑;为越王杨侗争夺皇统赢得了先机;更重要的是为崔氏维护既得利益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今日博陵崔氏深陷皇统“旋涡”之中;崔氏的兴衰成败;山东人的未来;都已经与皇统争夺牢牢捆在一起;崔氏所辅佐的赵王杨杲、越王杨侗若有一人问鼎;则崔氏和山东必定迎来新的辉煌;与之相对应的则是关中韦氏的兴衰成败;关陇人的未来;亦与齐王杨喃、代王杨侑密切相联。在这种政治大背景下;新一轮皇统之争;实际上就是博陵崔氏和关中韦氏之争;就是山东人和关陇人之争;实质上就是改革派和保守派之争。

杨恭仁做为宗室政治集团的新一代领袖;当然不愿过早“站队”;不愿在自己尚未“消化”父亲杨雄和叔父杨达留下的政治遗产;尚未完全掌控宗室及其周边政治力量;立足未稳、羽翼未丰之际;就把自己卷进这种险恶的政治博弈中;但形势不由人;计划赶不上变化;东都局势的恶化速度远远超过了杨恭仁的预料;这足以说明两京各大政治集团非常有默契的要置东都于死地;一旦东都在未来的风暴中变成了废墟;那遭受重创的就不仅是圣主和改革派;还有杨氏国祚和统一大业;甚至于国祚覆灭、统一崩溃都有可能。无奈之下;杨恭仁不得不打落牙齿和血吞;明知崔赜在设计利用自己;在给自己挖坑;也只能眼睁睁地跳下去;就算自掘坟墓也认了;毕竟与国祚存亡比起来;个人损失实在是不足为道。

崔赜“得了便宜”就不能“卖乖”了;要拿出诚意来合作;要把杨恭仁的“站队”嫌疑落到实处;要让他真正变成越王杨侗的支持力量;为此崔赜竭尽全力配合杨恭仁;帮助杨恭仁实际控制东都大权;而杨恭仁也接受了崔氏的合作诚意;毕竟合作不是结盟;从坚守东都守护国祚这一目的出发;精诚合作还是必须的;但即便如此;杨恭仁也罢;崔赜也罢;依旧没有守住东都的把握和信心。

当崔赜把杨玄感于初三在黎阳举兵;并下令南下攻打东都的消息告诉杨恭仁之后;一股强烈的不祥之感就迅速占据了杨恭仁的全部身心;让他在愤怒之余更有一种大势已去的绝望;虽然他早有预料;早有猜测;但那毕竟是预料;是猜测;是想像中的假设;而不是无情残酷的事实。

杨恭仁在黎阳也有“眼线”;也不断传来各种消息;只是这一次他的“眼线”显然没有崔氏的“眼线”起作用;如此重大消息竟然没有在第一时间传递过来;不过杨恭仁现在已无心追责;他迫切想知道的是河内军队是否会倒戈;河内豪门世家是否会背叛;杨玄感的大军是否会在河内畅通无阻;风驰电挚般直杀河阳;然后渡河而来;兵临东都;打自己一个措手不及。

屋内的气氛很沉闷;很压抑;本来就酷热难当;现在就更热了;杨恭仁汗流不止;崔赜亦是大汗淋漓。

杨恭仁率先打破了沉默;“某想知道……”杨恭仁神情严肃;目光锐利;口气更是冷厉;“河北是什么立场?”

崔赜一边摇着蒲扇;一边不假思索地说道;“黄台公目前正在……”

“黄台公代表不了河北。”杨恭仁毫不客气地打断了崔赜的话;“如果黄台公的意志就是河北的意志;那这两年来河北贼为何屡剿不平;河北局势为何每况愈下?河北贼如此猖獗;杨玄感当然要善加利用;两者狼狈为奸;沆瀣一气;一拍即合;这是显而易见之事。”

崔赜当即做出决断;以不用置疑的口气说道;“某可以代表黄台公;代表博陵崔氏做出承诺;河北绝对忠诚于圣主。”

杨恭仁顿时松了一口气;眼里悄然掠过一丝欣慰之色。河北的位置至关重要;一旦河北支持杨玄感;河北人全力阻截圣主回师平叛;则杨玄感就能在东都战场上赢得更为充足的时间;如此则给两京各大政治集团赢得了更多的攫利机会;如此则东都难以坚守;国祚难以保全;战乱和分裂必将接踵而至;黑暗再临中土。

“某知道黄台公目前正在河间剿贼。”杨恭仁说道;“如果黄台公接到杨玄感举兵叛乱;黎阳失陷;永济渠中断之噩耗;遂日夜兼程南下平叛;至少也要十天左右的时间;也就是说;他至少要在十五日前后才能抵达黎阳;向黎阳发动攻击。”

崔赜频频点头;同意杨恭仁所说。

但杨恭仁说到这里脸色就难看了;低沉的语气中带着几分悲怆;“某可以肯定;未来十天左右的时间内;东都乃至京畿局势将发生惊天动地的变化。杨玄感肯定能杀到东都城下;这一点毋庸置疑;某根本无力阻止;某唯一能做的就是把忠诚于圣主的军队留在城内;与他们一起守住东都。另外齐王肯定能兵临通济渠;陈兵于天堑防线之外;而某同样无力阻止齐王进京;某唯一可以指望的就是郇王和安阳公;寄希望于他们把齐王阻御于京畿之外。还有代王;他肯定要兵临潼关;西京的军队肯定要做出支援东都之态势;但你知道;西京的军队一旦进入东都战场;整个东都局势就失控了;东都在各方势力的激烈博弈中可能不战而溃;而东都一旦失陷;皇统就必然更迭;内战就必然爆发;生灵涂炭;到那时我们就万死莫赎其罪了。”

崔赜心领神会。杨恭仁提出了三个条件;迟滞杨玄感的进京速度;阻御齐王进京;想方设法阻止代王进京。这三个条件都很难办到;尤其阻止代王进京;阻止西京军队进潼关;那根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高都公已经到了河阳;武牙郎将高毗也即将抵达临清关;而温城司马氏等河内豪门在东都形势尚未明朗之前;尤其在河北人坚决忠诚于圣主的影响下;绝无可能冒着身死族灭之风险支持杨玄感;所以河内方向的防御还是相当坚固。”崔赜说道;“不过杨玄感为了以最快速度杀到东都;不会只选择河内一个攻击方向;一旦攻击受阻;必然就近渡河;然后由大河进入洛水。杨玄感手上有大量船只;可以轻而易举把军队送进京畿;所以某认为;洛水防线才是我们最大的软肋所在。”

洛水防线本来由右骁卫将军李浑负责卫戍;现在因为贼帅韩相国攻陷了伊阙口;突破了京畿防线;李浑及其主力鹰扬都去京畿南部的伊阙战场了;导致洛水防线的防守兵力数量大减。几天前杨恭仁调整京畿防御部署;为加强荥阳虎牢关的防守力量;再一次从洛水防线抽调兵力;而补充给洛水防线的都是刚刚建立的京畿地方军;其战斗力可想而知。

杨恭仁一言不发。他的防御重点是京畿东西两个方向;是阻止齐王和代王进京;是把东都危机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因此杨玄感肯定能杀到东都;肯定能与贼帅韩相国会合;但只要齐王和代王不进京;数万精锐卫府军不进入东都战场;仅凭杨玄感和贼帅韩相国的军队;根本就拿不下东都。这是显而易见的事;崔赜当然清楚;之所以抓住杨恭仁的“软肋”;就是明确告诉他;自己也没有办法迟滞杨玄感的进京速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