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乎,一大帮人跟在列宁的后面,边走边聊,笑眯眯的往外走。李晓峰也不客气,厚着脸皮钻进老革命堆里,有一搭没一搭的陪着说话。
这时候天色已经很暗了,没办法,冬季的彼得格勒黑夜不是一般的长,下午五六点就很暗了,当一群人说说笑笑的走出斯莫尔尼宫时。李晓峰又一次见到了下午那个曾经很眼熟的女人,此时,她站在大门的一侧,正眯着眼睛往这边看。
如果是平常,李晓峰说不定就忽略了这个瞬间的动作,但是在那个女人望过来的时候,不知怎么地,那种很熟悉的感觉又涌了上来。而且她的这个动作让李晓峰陡然生出一种很危险的感觉。
李晓峰有些迷茫,因为这个女人怎么看都弱不禁风,跟危险都不沾边啊!某仙人觉得如果换做一个膀大腰圆抱着机关枪或者火箭筒的抠脚大汉,那说危险还过得去。一个一阵风就能吹到的女人,哪里危险了?
当时,李晓峰告诉自己,你丫的这是神经衰弱了,属于开会过多的后遗症,竟然会怕一个娘么,不够被人嘲笑的。
李晓峰一面安慰着自己,一面随着人群往大门方向走,列宁的专车已经停在那里了,不出意外的话,导师大人这是准备立刻回家了。这一下,某人又有些着急了,之所以跑到导师大人身边来,这货是准备侧记旁敲的捞一点好处的,可这人多势众的,他根本没办法开口。导师大人如果就这么上车走了,他不是白开了几天的会?
李晓峰这时候真想把身边这些不开眼的货色全部撵走,可是周围哪个不是老革命,一票的中委和候补中委,谁撵谁还不一定呢!
在这个现场,暗自捉急的不止李晓峰一个,站在大门方向的卡普兰比某仙人要着急得多。作为一个刺客,这一天她已经等了很久了,在十月革命攻陷冬宫,当社会革命党临时政府被推翻的那一刻起,她就决心杀死列宁。
作为一个铁杆的社会革命党拥趸,16岁那一年,她就亲自组织策划并实施了对沙俄基辅行政长官的暗杀行动。虽然那一次行动她失败了,而且被当局判处了终身苦役。不过卡普兰并不觉得这是一个打击,甚至觉得这是一件极大的幸事,在狱中,她结识了印象她一身的重要人物——玛利亚。斯皮里多诺娃。
很眼熟是不?没错,就是那位著名的社会革命党左派的女革命家,这位斯皮里多诺娃其实也是够奇葩的,作为社会革命党左派,她带出了一个铁杆极端的右派——卡普兰。正是这个女人射向列宁的三发子弹,改变了俄国的历史,也改变了布尔什维克的历史。
一代人杰列宁身负重伤,正直壮年的他身体迅速的垮了下来,五年之后,仅仅54岁的他就撒手人寰,他的逝世,直接导致了布尔什维克内部后来激烈的斗争,导致了布尔什维克在一条极端的路上越走越远,直到最后完蛋。当然卡普兰自己也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年仅28岁的她,被枪决于克林姆林宫,而且被挫骨扬灰。
卡普兰眯了眯眼睛,尽可能的在人群里搜索列宁的身影,早年的苦役生涯给她造成的最大痛苦,就是摧毁了她的视力,年纪轻轻的她已经是高度近视,这给她的刺杀行动造成了极大的困扰。
是的,卡普兰几乎无法从人群里将列宁分辨出来,看什么都一片模糊的她,可不敢赌运气,机会只有一次,如果她不能将子弹准确的射入列宁的胸膛,那么一切都是白搭。
卡普兰告诉自己必须冷静,她知道按照列宁的习惯,他将独自一人乘车离开,等到他上车的一刹那,那就是动手的最好机会。卡普兰慢慢的调匀了呼吸,尽可能的让自己显得正常,她决不能在动手之前就被发现。
人群慢慢的向汽车方向移动,而卡普兰也开始缓缓的向同一个方向走动,作为一个高度近视,她必须站在足够近的位置,才能瞄准列宁。
场面近乎于窒息,至少在斯莫尔尼宫外面的诺维科夫紧张得都屏住了呼吸,他的手心全都是汗,心脏随着人群和卡普兰的脚步缓缓的跳动,双方每接近一步,他都紧张得要死,生怕下一秒钟,卡普兰就被发现或者拦住。
不过他的担心似乎有些多余,被愉快气氛所笼罩的列宁一行人,完全没有留意到近在咫尺的威胁,他们欢快的讨论着政治问题,畅谈着革命的未来,气氛很热烈,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这里面也只有李晓峰依然是三心二意,或者说是烦躁不已,他已经开动了脑筋,但是根本就想不出混上导师大人座驾的借口,随着距离越来越近,他也不可避免的越来越烦躁。
怎么办呢?
李晓峰抬起头望了汽车一眼,再过几秒钟,导师大人就要上车离开,要不哥么直接去导师大人的住所窜门?这个办法不是不行,但是李晓峰不喜欢这么做,他更希望间接的提醒导师大人别忘了自己的功劳,让他没皮没脸的去跟导师大人要官要好处,他觉得丢人。
列宁站在了车前,最后同身边的同志握手告别,下一秒钟,他可能就会拉开车门,做进车里,这时候李晓峰实在是忍不住了,他喊了一声:“列宁同志……”
列宁很自然的转过身来,他注意某人很久了,因为他能看出某人一直是憋着话的,不过某人一直都没有开口,他自然也不会主动开口去问。没办法,某仙人要脸,列宁这个大导师更加得要脸不是?
万一某人是开口要官,或者提一些让他很为难的要求,列宁是答应呢还是不答应呢?前面说过了,列宁对于怎么处理某人的功绩问题也是非常头疼的,论功行赏某人资历太浅也太年轻,可是不论功行赏又有些说不过去。所以列宁暂时也只能装傻,干脆装作不知道。不过他心里也有了决断,大不了在局外补偿某人一点,或者干脆的,如果某人提出了什么不太过分的要求,就顺水推舟的答应。
所以,此时,当李晓峰出声之后,列宁下意识的认为某人是准备提要求的,虽说这个场合不太合适,但列宁也觉得,人多反而有好处,这种场合你小子恐怕不太可能提出太过分的要求,而且如果你不识趣,提出了太过分的要求,我也好拒绝。
可能有同志要说,列宁这个思考方向错了吧!如果某人提出过分的要求,私下里才好拒绝,才好做说服工作吧?一般情况下,这是对的。但是某人的情况特殊啊!
列宁是觉得自己理亏,换做私下的场合,没有外人的时候,如果某人向他提出过分的要求,他还真不好直接拒绝。而公开场合就不一样了,人多借口好找啊!
他可以顺水推舟的说:“你小子提要求的场合不对,在同志们面前提,我如果就这么答应了你,那其他的同志会怎么想?你得注意影响是不是。所以当时我只能拒绝你的要求,不然你开了这个头,大家伙都公开提要求,我怎么处理?这样吧,这一次你吸取教训,以后有什么要求私下里先沟通,你这回的要求我就不能答应了。下一次优先照顾你!”
列宁的策略是对的,但是他完全没有想到的是,李晓峰并不是提要求,只听见他喊了导师大人一声之后,中间稍微有一个小的停顿,可是后面的话马上就变成了:“小心!列宁同志!”
列宁还没反应过来,李晓峰就像大鹏展翅一般的扑了过来,随即他耳边传来了三声清脆的枪声——砰砰砰!
这三声枪响就像往风平浪静的湖面里丢了一块大石头,短暂的沉默之后,人群里发出了一片惊呼:
“有刺客!”
“卫兵!”
“保护列宁同志!”
应该说这片咋咋呼呼的声音来得有点晚,纯粹就是马后炮,就像像历史上卡普兰刺杀列宁时的情况,一片混乱,场面乱糟糟的,直到凶手大摇大摆的跑出了斯莫尔尼宫,才想到去捉拿刺客。
应该说历史上的卡普兰恐怕根本就没有逃跑的意思,如果她真的要跑,早就逃掉了。历史上的她有一种以身殉道的美感,当时她溜溜达达的走出了米海尔松工厂的大门,靠在厂区外谢尔普霍夫大街边的一棵树,异常冷静的看着愤怒的工人和水兵向她涌过来,甚至这个时候她还有闲心的整理了一下自己的高跟鞋,然后从随身携带的包包里掏出香烟点上了一支。
不过,这是历史上的情况,而现在,情况完全不一样了,米海尔松工厂没有门岗和守卫,可是斯莫尔尼宫有,听到枪声之后,特科警卫立刻就包围了上来,不出意外的话,卡普兰就会被当场拿下。
这时候,埋伏在斯莫尔尼宫外接应卡普兰的诺维科夫和谢苗诺夫就发挥了作用,几乎在卡普兰枪响的一刹那,他们一个发动汽车,另一个拔枪向门岗射击,顿时场面变得更加的混乱了……(未完待续。)
187斯莫尔尼宫的枪声(下)
多年以后,庆祝苏联建国20周年的纪念影片《列宁在1918》中最经典的镜头就有某仙人舍身挡枪子的这一幕,而且影片的重要配角,一直跟在列宁身边的小伙伴瓦西里也直接换成了以某仙人作为原型的安德烈。
反正这部影片在全世界无产阶级中引起了极大反响,堪称当时主旋律的巅峰代表作品。而在当时已经贵为政治局委员的某仙人对这部影片却颇有微词。
原因是,导演米哈尔。罗姆为了突出戏剧效果,为了表现出无产阶级伟大的阶级情谊,让影片中的安德烈同志悲壮的牺牲在了女特务卡普兰的黑枪之下。
没人愿意莫名其妙的被人咒死,反正当时李晓峰都有心将导演罗姆送去集体农场劳动改造了。可是导师大人和斯维尔德洛夫都喜欢这个调调阿,某人胳膊拧不过大腿,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不过再过了十几年,等到了某仙人当政的时候,每一年纪念苏联建国、纪念十月革命的重头大戏就没有了《列宁在1918》的影子,这部当年获得无数赞誉的史诗级影片直接被扔进了仓库的犄角旮旯,取而代之的则是由某人亲自撰写剧本的《列宁在十月》。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所有人可能都想不到,当年某人之所以在最后关头呼唤导师大人,一开始的目的并不是提醒和警告,这货真是只是想死皮赖脸的混上导师大人的汽车,好私下里捞一点好处。
不过当时,李晓峰话到了嘴边,可是他眼角的余光却看到了震惊的一幕,眯着眼睛的卡普兰几乎已经将手枪掏了出来,恐怕在下一秒钟,她就会无情的射杀导师大人。
说时短那时长,就这么一刹那的功夫,李晓峰脑子里灵光一闪,他终于想起来为什么会觉得卡普兰眼熟了,这个神态,这张脸,不就是大名名鼎鼎的刺杀了导师大人的“英国女特务”卡普兰吗?
瞧哥这点记性,尼玛都给狗吃了吧!这么有名的事件竟然忘记了,反正当时李晓峰真想随手就抽自己几个大嘴巴。不过这真心不能怪某仙人马虎大意,实际上这货是特别提醒过自己一定要注意1918年的几件重头大戏的,一个就是捷克军团的叛乱,另一个则是列宁遇刺。
只要处理好了这两件事,俄国的局势就不会变得像历史上那么糟糕,而布尔什维克后来的党内斗争也不会变得那么残酷和激烈。
应该说某人是特别留心了的,可是这厮就忘记了一点——蝴蝶效应。他的出现,多多少少的已经改变了不少历史,很多历史上有名的时间也变得似是而非。比如说卡普兰刺杀列宁,历史上是1918年8月30日。可是现在,就整整提前了半年多!
李晓峰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