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联合国的建立立刻就涉及到了包括南斯拉夫、土耳其、华夏的三大安全问题。11月底,安理会在纽约召开会议,讨论这三国的和平问题。
“独联体应该立刻停止侵犯南斯拉夫主权的一切行动!”英国人第一个向苏联开炮。
紧接着第二个开炮的是美国,他要谈的是土耳其问题:“苏联对土耳其的侵略时不可容忍的,这种赤果果的战争行为必须得到阻止。”
至于第三个开炮的是法国,之前戴高乐已经在不少问题上得罪了英美,所以必须在一些比较次要的问题上向英美做出补偿,当然,以戴高乐的尿性让他去得罪苏联也不可能,所以他要谈的是华夏问题:“和平协议被完全破坏,现在联合国应该想方设法的制止内战继续,否则华夏人民将继续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
一连三个问题全部涉及到苏联,那么苏联又是怎么应对的呢?对于南斯拉夫问题,苏联或者说独联体的答复是:“独联体始终是在维护科索沃的和平,挑起武装冲突的是南斯拉夫人民军,他们在科索沃制造了大量的流血事件,独联体维和部队始终是在维护和平,保障阿族的基本生存权利不受侵犯。对于此类在联合国成立之前的维和行动,怎么能够单方面袒护南斯拉夫而将其称之为侵略呢?对此独联体绝不接受和坚决反对!”
至于土耳其问题,苏联就说得更加直接了:“土耳其是纳粹耳的同情和支持者,是盟国的敌人。作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直接成果,联合国应该坚决站在打击法西斯势力的立场上处理国际问题,而现在让苏联政府很遗憾的是,美国政府显然不是这么看待这个问题的,其实不折不扣的纳粹同情者,这是莫大的讽刺!”
而华夏问题上,苏联的表态是:“我们欢迎法国政府的和平声明,也确实希望华夏的两党能够停止内战恢复和平。我们热切的希望法国政府能够在这问题上继续努力,苏联政府将同法国政府一起携手致力于华夏的和平事业。”
简单点说吧,对于英国和美国发起的动议,苏联直接是一票否决,而对于法国人的提议,苏联是敞开手臂表示欢迎,谁让法国人的这动议根本就是一个空洞、纯粹的嘴炮,完全没有任何约束意义呢?
联合国注定只是一个维护大国利益的工具,大国与大国之间的根本利益冲突说到底也是联合国没办法解决的,最终看的还是国家实力。实力到了没有联合国一样能达成目的,实力不到你在联合国里称王称霸也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就拿当前世界最紧要的几个问题,南斯拉夫问题、土耳其问题、巴勒斯坦问题、华夏问题来说,哪一个是联合国能够解决的?
犹太人就很清楚这个道理,之前的二十多年,本古里安可是充分领教了国家社会中大流氓的风采,他也相当的希望以色列能变成类似的大流氓。当然,本古里安也知道这永远是不可能的,犹太民族和巴勒斯坦以及东普鲁士太小了,世界争霸这个舞台轮不到犹太人。
不过本古里安也不会灰心丧气,对他来说就算当不成国际大流氓也可以当地区小流氓嘛!而现在就是犹太人成为地区小流氓的一个重要机会。苏联是明确表示支持,美国人虽然跟英国人关系很好,但是那是其他问题,在中东问题上,美国人依然要拆英国人的台,谁让这货跟阿拉伯国家关系太紧密了,为了石油山姆大叔必须要让阿拉伯人知道谁才是老大。
“停战协议已经快要到期,我想知道各项准备工作进行得如何了。”
在以色列总理战略会议上,本古里安向自己的将军们提出了问题。老达扬第一个站出来回答道:“部队已经准备完毕,弹药充足、士气高昂,请您下命令吧!”
下什么命令呢?自然是对阿拉伯军队开火的命令,经过近五个月的准备,犹太人人民解放军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原来的民兵武装变成了地地道道的正规军。全军分为五个步兵师和四个机械化旅,总兵力高达十万人。而阿拉伯联军现在却仅仅有五万人左右,双方的差距十分明显。
不光是数量上双方差距明显,在人员素质和武器装备上,双方更是天差地别,现在的犹太人民解放军主力都是经历过二战的东普鲁士老兵,数年的战争磨砺下来,他们已经是精锐的士兵。而对面的阿拉伯联军则是一群乌合之众,双方的军事素质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至于武器装备,阿拉伯联军几乎是一水的英式或者法式装备,大部分使用的都是英军二战淘汰下来的垃圾。李恩菲尔德步枪、布伦机枪是主力,缺少火炮和坦克,是一支典型的轻步兵。
而以色列人这边,武器装备不能说有多好,但绝对是二战主流水平,SKS步枪、T34坦克,其火力水平绝对是二战东线的标准配置。而这种配置水平绝对在当时的世界上来说是相当高了,不要说欺负阿拉伯人,就是遇上了苏联红军、英军和美军也有得打。
反正犹太人这边是厉兵秣马等待开打,只不过他们很聪明的将这种企图掩盖了起来,反而不断地释放烟雾弹来迷惑艾德礼和阿拉伯联军。
在国际上犹太人是大声呼唤和平,不断地向外界表示所追求的最高目标就是犹太人在巴勒斯坦的自治,完全没有谋求独立的野心。本古里安是频频出访英美,是不断地渲染和平的重要性。反正一眼看去,谁都以为犹太人不准备继续打仗,准备一和平的方式解决问题。尤其是随着停火协议的有效期来临之时,犹太人是愈发的积极了,在联合国安理会斡旋的框架下同阿拉伯国家积极接触,试图继续延长停火协议。
这一套是相当有迷惑性的,而就在全世界都以为新的停火协议即将达成的时候,犹太人突然动手了!12月1日,三个月前签订的停火协议失效的那一刻开始,犹太人从海法、特拉维夫突然出击,向着巴勒斯坦纵深发展,一个装甲旅长驱直入,打得阿拉伯联军屁滚尿流,一举夺回了包括耶路撒冷在内的大部分巴勒斯坦地区,并积极地向黎巴嫩、叙利亚方向进攻。
截止到12月底,占领了巴勒斯坦全境,并夺取了戈兰高地,尤其重要的是在西奈半岛全歼了英军的一个步兵团,制造了极其轰动的效应!
顿时英国人就坐不住了,在艾德礼的要求下,作为当月的安理会轮值主席国的美国宣布召开安理会紧急会议讨论巴勒斯坦问题。
“犹太人的行为是不可接受的,这是赤果果的挑衅!”
英国人几乎就是在骂街了,是强烈的要求以色列单方面撤军,否则就要犹太人好看。至于美国人也是口头上严厉地警告了以色列一番,威胁如果以色列不立刻终止武装挑衅行动,就必须要付出沉重的代价。
问题是这没有卵用,因为苏联是站在以色列这边的,直接一个否决过去英国人就算白叫唤了。反正安理会在巴勒斯坦问题上是雷声大雨点小,或者说光打雷不下雨,口头上的警告和谴责出了一堆堆,但是实际上的行动几乎等于零。
这么折腾了半个多月之后,英国人实在是忍无可忍了,艾德礼不得不宣布向埃及增兵。而美国人也宣布对以色列进行贸易禁运。看上去英美是要动真格的了,但实际情况却完全不是那么回事。比如说英国人所谓的增兵,因为财政极其困难,艾德礼仅仅是象征性向埃及增加了一点驻军,实际上这点儿兵力就是九牛一毛根本就起不到什么大作用,可以说象征性远远大于实际。而且因为之前犹太人表现出了成建制的消灭英军的能力,艾德礼是特别要求埃及的英军务必小心行事,以保护苏伊士运河为首要任务,如果犹太人没有主动挑衅,不得擅自开火。
至于美国人的贸易禁运那就更加搞笑了,这个贸易禁运只涉及到武器、石油、钢铁,但不涉及医药、粮食以及其他机械配件或者零件。
谁都知道犹太人的武器是从苏联进口的,石油、钢铁制品也是苏联给的,压根就不是从美国买的。这样的禁运管什么用?而真正对犹太人有意义的医药和粮食以及零配件则不在禁运之列,这管什么用?
说不客气点,这是美国政客既要照顾英国情绪又要给国内的犹太财团一个交代的折中搞法,说白了也仅仅只具有象征性意义。
艾德礼的“胆小怕事”和美国人的“中庸之道”直接导致了犹太人在巴勒斯坦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占领了巴勒斯坦全境,并且控制住戈兰高地之后,犹太人暂时放缓了出击的脚步,开始对内部进行消化整合,而他们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种族隔离政策,兴建了一批集中营似的村落,将巴勒斯坦人统统关了进去。另外就是赶紧的从波兰以及中东欧国家引进犹太人,去填补巴勒斯坦人留下的“空缺”,仅仅三个月之内就有接近三十万犹太人涌入了巴勒斯坦。并且这种爆发性的移民政策还是持续性的,可以预见未来几年内以色列的犹太人可能会突破五百万大关。
当然,话也要说回来,英国人虽然吃了大亏,一时半会儿表现得拿犹太人没办法,但是这不代表他们就不想讨账。实际上英国人正在积极的做准备,一边向阿拉伯国家大规模的出口武器装备换取石油,另一边也在积极地做美国和法国的工作,准备在中东问题上三家统一步调。而这一切就给未来的第二次中东战争埋下了伏笔。
以色列的问题暂时说道这里,再回过头去看土耳其问题,随着红军的增援部队抵达,华西列夫斯基再次恢复了攻势,在亚洲这一侧发动大规模进攻,迫使土耳其人将大量的兵力调集在这一侧,给伊斯坦布尔的城市攻防作战减轻压力……(未完待续。)
603希特勒
希特勒烦躁的在狭小的牢笼里走来走去,他被关在这个笼子里已经差不多半年了,这半年是他有生以来最长的煎熬。
小小的牢房环境倒是不差,甚至说是牢房但其实是个小别墅,只不过元首根本没有办法远离这幢别墅,在别墅里他想做什么都可以,看书、听音乐可以算是自由。但是让元首觉得煎熬的是,无论他在做什么,周围都会跟着至少三个狱卒。这三个人形影不离的看着他,会阻止他的任何试图打探消息或者逃跑的举动。
是的,最最让元首苦恼的就是生活中缺少政治,没有报纸、没有收音机,听不到任何新闻,他不知道现在世界的局势,德国怎么样了,苏联又如何了,以及英美究竟在做什么,这一切他统统不知道。
希特勒不是没想方设法的去探听消息,但是这没有任何作用,因为这幢别墅里的所有人都不搭理他,没有人会回他的问题,更没有人跟他说话,元首有时候都怀疑自己是不是和一群聋哑人生活在一起。
当然,希特勒也不是没有想过抗争,对他来说从来就不缺乏抗争的勇气,只不过抗争没有任何意义,不论他怎么折腾看守他的人都没有任何表示,反正只要他不逃跑,对方简直就是任由他折腾。这让元首有种一拳打到空气里的感觉。
反正希特勒是挺郁闷的,因为他不知道自己在哪里,也不知道究竟是谁软禁了他,自然的更不用提搞清楚对方究竟为什么要这么做了。
这一天晚上,元首像往常一样看完了《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某个章节,他放置好书签,像之前那几个月一样将书放在床头,拉上被子准备睡觉。对他来说这可能是又渡过了的乏味的一天,只不过让他没有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