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兵在1917-第14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军官们发出了一阵哄笑,罗科索夫斯基的玩笑驱散了些许密布在众人心头的阴云,不过很快罗科索夫斯基就正了正脸色,继续说道:“此外,通过大踏步的后撤,我们赢得充足的构筑防线的时间,相信敌第一和第二坦克集群穿越白俄罗斯进入俄罗斯需要一定的时间,不过这并不是说我们就可以高枕无忧,敌人之前的突进速度想必大家都已经见识到了,放任他们突击,恐怕只有死路一条!”

罗科索夫斯基的意思很明白,必须要想尽一切办法在德军前进路线上制造麻烦,必须让德国人走慢一点。李晓峰发问了:“此前不是已经预留了部分阻击部队吗?他们还不够?”

罗科索夫斯基很肯定的回答道:“那是肯定不够的,敌人不缺乏长驱直入的决心,而且他们应该也清楚,如果不能在寒冷的冬季到来之前结束战斗,那么他们很难守住现有的战线。我判断他们会尽可能的向莫斯科方向突击,一般的小股阻击部队,要么直接碾压要么就会置之不理。仅靠陆军是没有办法完全拖住敌人的!”

“那你想怎么做?”

“空军完全可以大有所为,”罗科索夫斯基回答道,“我希望方面军能出动足够多的空中力量去打击敌人,不光要打击敌人集结和开进中的部队,重点还要攻击交通线和各种物资集散地。根据我的判断,随着敌人继续深入,他们能获得的空中掩护将越来越少!”

罗科索夫斯基的判断没有错,占领卡林科维奇挺进到戈梅利一线之后,古德里安获得的空中支援是少得可怜,相反,每一天他都要一次次接受红色空军的问候,被摧毁的坦克以及其他车辆是一天比一天多,很多时候,他只能命令部队分散开进。因为一旦集结就会遭到红军的重点打击。甚至古德里安都开始考虑要不要白天休息夜间行军了。

他不止一次的向博克抱怨道:“从日出开始,布尔什维克的战斗机、轰炸机和攻击机就不停的在我的头上肆虐,而我们的空军却迟迟不见踪迹,我需要空中掩护,否则不等冲到莫斯科,我的坦克和汽车就要被俄国人全部摧毁了!”

德国空军其实也挺委屈,原因很简单,他们也遇上了腿短的问题,不管是BF109还是FW190都无法深入到俄罗斯境内,就算勉强飞过去了,燃油也所剩无几,根本停留不了几分钟。

“就不能尽快的抢修野战机场吗?”古德里安暴跳如雷了。

可是可以,但红军不会允许德国人这么轻而易举的抢修野战机场,从卡林科维奇到布良斯克这一线,都是红空军的重点扫荡区域,顶着空中轰炸修机场可不是件容易事。更何况罗科索夫斯基还留下了不少正规“游击队”跟德国人捉迷藏。

总而言之,古德里安想要在短时间内获得足够的空中支援那绝对是痴心妄想,也该让德国装甲部队尝尝没有空中掩护的滋味了。

在德军被红空军虐得欲仙欲死时,罗科索夫斯基没有松懈,紧张的在布良斯克布防。用他的说法是:“空军只能迟滞敌人,而不可能真正的挡住敌人。要想守住布良斯克,陆军必须抓紧每一秒钟抢修工事。

而在这方面,李晓峰给了他大量的帮助,调配了一大批工程机械支援建设,挖壕机、拖拉机和载重汽车加起来足够上千辆,日夜不停的在布良斯克周边进行土方作业,据说挖出来的土方都足够填满基辅水库了。

十月末,经过一段艰难的行军,古德里安的部队终于越过了俄罗斯边境,对于希特勒来说,这值得大书特书,因为这意味着“伟大的德意志军队已经踏上了消灭布尔什维克的最后征程”,戈培尔也大肆鼓吹什么:“打下莫斯科,回家过圣诞。”

但只有真正踏上了俄罗斯土地的古德里安才知道,这一段路他走得有多艰难,而未来的路恐怕也远不是那么好走的,他在日记中写道:“俄国人的抵抗很激烈,大量的游击队活动在我军周边,稍有疏忽就会送命。尤其是敌人的狙击手,其活动十分猖獗,我不得不抽调一部分部队去围剿他们,不过跟这些土生土长的俄国土著相比,我的小伙子不熟悉地形,每每都是事半功倍。”

不光是游击队和狙击手让古德里安头疼,越来越低的气温也让他忧心忡忡:“天气越来越冷,而士兵们大部分都穿着的是秋装,这点单薄的衣物根本无法抵御俄罗斯的寒风,不少部队中已经开始流行感冒,这真不是个好兆头!”

最最让古德里安头疼的还是补给问题,交通线被红空军掐得死死的,不管是燃油、弹药还是食品都基本供应不及,一部分部队已经断炊了。哪怕是古德里安命令部队去俄国人那里想办法也意义不大,红军撤退的时候拉走了一切能拉走的粮食,拉不走的也全部就地焚毁。德军只能去俄国农村抢劫,而这样的行为除了制造更多的游击队和抵抗分子,对缓解粮食危机意义不大。

最后古德里安忧心忡忡的总结道:“敌人是有计划的撤退,并进行坚壁清野,这和1812年俄国人的战术没有什么两样,我们的命运会比拿破仑更好吗?实话实说,我不知道……”

与此同时,红军这边却是士气高涨枕戈待旦,罗科索夫斯基亲自去抓各部队的训练和备战工作,又有李晓峰源源不断的提供充足的物资,红军战士们已经迫不及待的要同德国佬好好的较量一番了。

10月29日,古德里安的装甲集群顶着这个冬天的第一场雪艰难的到达了维哥尼奇,此时布良斯克已经遥遥在望了,按照希特勒的说法:“俄国人已经崩溃在即了,德意志取得胜利仅仅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但是时间却对德军很不利,抵达维哥尼奇的当天,古德里安就有一半的坦克趴窝了,一部分是汽油耗尽,而另一部分则是被冻住了。他再一次给博克发了电报,强烈的要求尽快提供给他充足的燃油、食品和过冬的衣物,否则他的部队将被冻成冰棍!

博克也实在没办法,因为维持补给线畅通实在太费劲了,别说是古德里安那边,就是攻击明斯克的第三坦克集群,燃油和弹药都是时断时续,博克也只能将皮球往上踢。

而此时,德国国内是什么状况呢?用一个词形容就是歌舞升平,广大人民群众没有一点生活在战争年代的感觉,过着幸福而平静的生活。

这不是开玩笑,德国在二战中进行战争动员其实很晚,在1943年开始才进行全面动员,之前大量的物资和资源都被用来保障平民的生活,也就是大量的战争资源被浪费掉了。

而另一边,苏联却是早早的就全面的动员,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是降低到了最低标准,所有的工厂和资源都用来保障赢得战争去了。

可能有同志要说,希特勒这是抽风了吧?其实一点儿都不疯,纳粹之所以能在德国站稳脚跟,重要的原因就是大量的社会资源向民生领域倾斜,在1943年之前,德国老百姓(不包括犹太人)的生活过的相当不错,和魏玛共和国时期相比,那就是天堂,自然的纳粹的支持率才会那么高。

更何况,希特勒本人恐怕从来没想要打一场全范围的世界大战,他那一套都是建立在短期速胜的闪电战上,就是要用最快的速度击败对手,然后从对手那里掠夺资源填国内的坑。

谁想到,苏联不是波兰也不是法国,被揍得鼻青脸肿也不投降,再加上历史上有美国的援助,愣是变成了消耗德国的黑洞……(未完待续。)

203人心

1941年10月下旬,当德军改变攻击重点,集中优势装甲力量向着布良斯克方向迅猛突击的时候,围绕着布良斯克,双方将爆发一场血战。

按照希特勒的要求,古德里安的第二装甲集群和克莱斯特的第一装甲集群将组成一个尖锐的矛头,一举捅穿苏联的肚子,向着莫斯科进军。

在后世的战史界,将德军的这次攻势作战行动称之为“冬季攻势”,而德军自己却将其称之为“西风”,用希特勒的说法:“从德意志刮去的西风将横扫苏联,将比极地的北风更加凌冽,将彻底的冻死邪恶的布尔什维克魔鬼们。”

可见小胡子对“西风”计划是充满了期待和信心的,只不过究竟是西风更凌冽还是北风更刺骨,那只有双方在战场上分个高下了。

在古德里安顶着呼啸的北风艰难地向布良斯克“挺进”时,李晓峰并没有坐在他的司令部里,从来就闲不住的某仙人决定去一线视察,实际观察一下一线红军的状况,并给将士们打气鼓劲。

说实话,某仙人的这个决定让罗科索夫斯基和卢金等一干高级将领是很牙疼,他们更希望某人老老实实的呆在司令部,而不是去危险的一线乱逛,用罗科索夫斯基的话说:“安德烈同志,您对本次战役太重要了,离开了您的支持,我们根本没办法开展布良斯克战役。作为您的下级和朋友,我由衷的希望您还是留在司令部比较好!”

只不过李晓峰却不答应,对他来说,能杀伤他的武器根本就不存在,去前线装逼,既可以了解实际情况,还可以刷声望,不利用一下实在太可惜了。

眼看苦劝无果,罗科索夫斯基也只能由着某仙人的性子来了,不过他依然建议道:“那么请将警卫营带上,这还不够,再抽调一个坦克连护卫您吧!”

李晓峰依然拒绝,而且理由十分冠冕堂皇:“方面军现有的装甲部队十分宝贵,不要随便调动了,我听说之前哪怕是到了最危急的时候,康斯坦丁同志你都拒绝鲁莽的投入装甲部队。现在我不过是去前线视察一下,自然更不能轻易调动装甲部队了!至于警卫营也不必跟着,格鲁乌的同志们经验十分丰富,能确保我的安全,宝贵的兵力还是用在加强防御上吧!”

李晓峰很有逼格的走了,只留下苦笑着对视的罗科索夫斯基和卢金,对于这位有些特立独行的上级,他们实在是没辙。

虽说没带坦克连也没带警卫营,但某仙人毕竟是政治局委员,出行的派头再小也小不到哪去。两辆MBLT36前导,四辆BTR39紧随其后,将某仙人乘坐的特制版的BTR40要员车护卫得严严实实。甚至在天空还有两架西3直升机随时待命,一旦陆上交通不畅,立刻就能从空中将某仙人接走。总而言之,这种阵仗不比托洛茨基当年在内战中去一线的排场小。

一路走走停停,某仙人就像其他高级领导一样深入基层嘘寒问暖,一股子苏联版新闻联播的即视感是扑面而来。不过这种装逼也不是完全没有好处,有些时候,李晓峰都不自觉的认为自己跟朝鲜金三胖下基层的状态很像,除了红军战士们没有像棒子们那么感情丰沛,动不动就嚎啕大哭。

到了当天下午,李晓峰到达了此行的终点——维戈尼奇。在这座小城市外面大约十公里的地方就是德军的前锋,战斗随时有可能在这里打响。

负责驻守维戈尼奇的是第16集团军一部,兵力大概有一个团,总体而言该团的工作十分到位,在极短的时间内在城外构筑了三条防线,反坦克壕、地雷阵和铁丝网将维戈尼奇包围了起来,每一处火力支撑点都得到了加强,尤其是在第一线配置了大量的无后坐力炮和火箭筒,算是初步缓解了第16集团军缺乏反坦克炮的尴尬。

李晓峰在阵地上走走看看,时不时会抓住战士们聊一聊生活,问一问过冬的衣物和被褥是否充足,谈一谈伙食是不是能让人满意,反正大部分问题都跟军事无关,看得出某人更关心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