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东方,差不到二十里路程”亲卫忙回答。
“二十来里?”米特拉达梯眼珠差点砸在地上,怒视着亲卫,喝斥起来:“你们就这么办事的?敌人都接近我们了,你们才发现?”
“伟大的王,我们发现这支军队时,有四十里路程,可是,他们行军速度太快,我们赶回来禀报,他们就赶了不少路程。”亲卫额头上已经冒出冷汗了。
“那也不行”米特拉达梯并非无能之辈,他精通兵法,深知四十里的路程,对于一支训练有素的骑兵来说,不过一会儿功夫罢了:“你们应该在百里以外,不,两百里以外发现”
“伟大的王,这附近除了我们,还能有谁呢?”亲卫硬着头皮回答。
这话一出,米特拉达梯没话说了,这可是他说的,他自大了,他的军队能不自大么?一时疏忽,让这支军队都快接过他了才给发现,也不能全怪手下。
“他们有多少人?”米特拉达梯强忍着怒气,问起了紧要处。
“很多很多”亲卫额头上的汗水又冒出来了:“他们卷起的烟尘,遮天蔽日,他们的行军队伍,一眼望不到头。至于详细的数目,我们也不清楚。”
“这么多?”米特拉达特先是一惊,随即一抹冷笑出现在嘴角:“管他是谁,我要让他知道马其顿方阵的厉害传令,列阵迎敌”
他说的马其顿方阵,就是人类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军阵,亚历山大大帝父亲菲力组建的,亚历山大正是凭着这方阵远征万里,灭国数十,打到印度阿三的恒河流域了。
亚历山大创造了一个神话,令无数人为之疯狂,在他死后,很多人仿效他的军队,组建马其顿方阵。米特拉达特,就是其中之一。正是借着马其顿方阵的厉害,米特拉达梯才有今日之辉煌。
他的军队训练有素,一声令下,开始列阵。此时的米特拉达梯无心处理那些俘虏,只是叫人把他们押了下去,这让俘虏们长舒一口气,总算暂时拣了一条命。
马其顿方阵,以64名甲兵组成一排,128人组成一连,256人组成一营,1024人组成一团,4096人组成一师(即初级方阵)。
初级方阵跟现代的师相同,是自成体系的多兵种作战部队,它除了重步兵外,还包括(满编的情况下)2048名轻装盾兵,1024名辅助兵和一个1024人的骑兵团,总计8192人。
每个联合方阵由四个初级方阵组成,相当于现代一个小型的军或野战军,约32;000人。这就是亚历山大典型的远征部队的编成情况。
方阵的核心是步兵,他们右手持马其顿长矛,左手持圆盾。马其顿长矛长十三四英尺,差不多两丈长短。左手里的圆盾,既保护自己的左侧,同时还要保护同伴的右侧。
马其顿方阵就是一个步兵军阵,长矛是其取胜的关键,每当遇敌,一个敌人就要面对十几二十支长矛的攻击,哪能不败的。
在这些核心步兵以外,还有骑兵,还有轻步兵,以及辅助兵种。
骑兵不用说的,护卫两翼,防止敌人从左右两侧进攻。他们的利器也是一根长矛,那是冲锋时用的,用来冲乱敌人的阵势。长城大战时,周阳给汉军骑兵配长矛,其用意与马其顿方阵中的骑兵一样。
轻步兵是为了保护矛手,因为在战场上,说不定有敌人冲到近前,矛太长,矛手就失去了优势,这时候,轻步兵就有了用处,可以厮杀。
辅助兵种主要是弓箭手、掷矛兵,还有投石机,是辅助马其顿方顿阵的。
马其顿方阵就是一个合成军阵,光靠一个兵种不可能取胜,是以,需要这些辅助兵种。
西方的军阵中,有一个非常特殊的兵种:掷矛兵马其顿方阵、罗马军团都有这个兵种。
方阵一列成,只见数万人列出的庞大军阵,威势不凡,一片人潮马海,最显眼的就是不计其数的长矛组成的矛林,这是马其顿方阵的核心,威力最大的部分。
当年亚历山大大帝东征,他的方阵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这样说,若无马其顿方阵,就没有亚历山大的辉煌。
一旦冲杀起来,就是一座移动的矛山,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米特拉达梯的军队训练有素,极是精锐,是当时罗马帝国在东方的两大劲敌之一,这阵势列出来,让人热血沸腾,米特拉达梯看在眼里,喜在心头,心想有如此了得的方阵在手,管你来自东方的哪里,照杀不误。
“隆隆”就在米特拉达梯欢喜不已之际,只听东方巨雷滚滚,还有冲天的烟尘。
“来了”米特拉达梯久历战阵,一听便知这是蹄声。竖起耳朵倾听一阵,心头惊疑起来,能有如此威势的军队,不是一般的军队,绝对是训练有素。
可是,他们来自哪里呢?在东方,就没有听说过有什么大国,有什么厉害的人物,更没听说过训练有素的军队。在东方,只有落后的部落,不开化的民族,奇了的怪了
“他们来自哪里?”米特拉达梯的将领们,不是吃素的,能征善战之辈,也听出来了,不由得大是奇怪,代米特拉达梯问了出来。
“来自东方”米特拉达梯回答。
“东方?东方没有这样的军队呀”
“从未听说过东方有什么了不得的军队”
一众武将议论纷纷,却是茫然无知,猜测越来越离奇。
“在东方,倒是有一个国家……”
“一个传闻中的国家,叫中国”
“难道来自中国?”
“不可能亚历山大当年就是要征服中国,却不知道中国在哪里”
“中国在万里之外,怎么可能来到这里?”
一众人想来想去,最后想到了中国。亚历山大当年东征,就是要征服中国,却是没有找到中国,遑论征服了。
久而久之,他们认为中国并不存在,是给人胡乱编造的。当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香料给运了进来之后,他们终于相信中国是存在的。至于在哪里,却是没有一个人知道。就连西方有史以来最为著名的学者,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亚里士多德都没有弄清楚中国的位置,更别说他们了。
他们猜对了,来的正是周阳统率下的汉军。自从张骞见到周阳后,周阳就决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西进,把米特拉达梯干掉。
米特拉达梯的国家很大,是亚细亚地区的霸主,控域极广,物产丰饶,若是能控制住的话,就是很好的战略基地。汉军赶来,可以在这里进行补给、休整,可以从这里出发,再向地中海,往罗马进军。
是以,周阳毫不犹豫的率领汉军出发了。一千多里路对于汉军来说,不算一回事。去岁的龙城大战,汉军在冰天雪地里行军,那是何等的艰苦,在如此用兵之季里行军,根本就没有难度。
更重要的是,张骞已经摸清了道路,汉军前进更加方便。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香料,对于沿途的部落来说,那是来自天堂的宝物,汉军用来换粮草,他们是一万个乐意。
再者,汉军军纪严明,只要不攻击汉军,汉军也不会对付他们。这些部落之间相互仇杀,你打我,我打你,军队没有纪律,和强盗差不多,军纪严明的汉军就是他们心目中的神,赞扬之声不断,更有些部落请求保护。
这是宣扬大汉威德的良机,周阳自然是不会错过,在允许的范围内,为部落排忧解难,安抚他们,有些用武力镇压掉。如此一来,这些部落开始请求归降,周阳没二话,完全同意。同时告诉他们,长安是天堂,他们要是愿意的话,可以去长安看看,保证不虚。
长安在哪里,这些部落不知道。可是,只要告诉他们,那里盛产丝绸,那里的丝绸遍地都是,他们无不是乐意去。
丝绸之路,为何叫丝绸之路,而不叫香料之路、茶叶之路、瓷器之路,就是因为丝绸的影响很大,很受欢迎。
为了感谢汉军,这些部落送牛羊、送金银,汉军又成了暴发户了,收到的金银宝石多不胜数。有了这些东西,不用愁没有粮草,只需要赶到大城市里,一定会买到粮草。
这进军是异常顺利,一路进军,一路凯歌,不知道有多少部落慑于汉军之威,请求归降。周阳没统计,只是知道一天没有十几个部落请求归附,太阳是不会下山的。
“得得”
一个骑手,骑着一匹高大的骏马,驰了过来。来到近前,一拉马缰停了下来,叽哩咕噜一通,周阳跟马胡学了些沿途的语言,听得明白。
这人说的是:“伟大的王问你们,是从哪里来的?”
周阳用胡语回答:“我们来自东方伟大的古国,中国”
“中国?”这人立时就尖叫起来了,声音尖细刺耳,比起太监的声音还要让人难受:“中国?你们来自中国?不可能伟大的亚历山大大帝都到不了中国,中国人不可能来到亚细亚不可能不可能”
亚历山大东征,在西方人眼里,是一个伟大的奇迹,至今无人能超越。就连在他们心目中跟神明一般存在的亚历山大大帝都做不到的事情,中国人能做到吗?
“让他瞧瞧”周阳很是理解他的惊讶之情,手一挥,大声下令。
汉军停了下来,赶来上百匹战马,上面驮的全是美丽的丝绸,在阳光下,绚丽多姿。
“看见了?这是何物,你不会不识得?”周阳手中的马鞭朝丝绸一指。若周阳给他解释的话,就是费尽口水,他未必相信,用西方人都识得的丝绸,就方便多了。
“丝绸美丽的丝绸天啊,这么多的丝绸我撞大运了,竟然看到这么多的丝绸”这人尖叫之声不绝于耳,神情夸张,脸上泛着红光,眼珠都快裂开了,胸口急剧起伏,不住吞口水,恨不得把这些丝绸抱在怀里。
丝绸,那是东方古国,中国的标志,让西方人疯狂的东西。可是,丝绸近乎传说,只有大富大贵的西方人才能见到丝绸,才能享用丝绸。
当然,胡商运到西方的丝绸是天价,即使富贵之家,也是珍惜万分,拥有不多。这人一下子见到这么多的丝绸,他感觉世界变了,他好象给泰山压住一般,呼吸困难。
“我相信,你们来自东方古老的古国,中国”这人惊疑半天,方才反应过来,紧屏着呼吸,好不容易镇定下来,又是一通尖叫。
“他们来自中国来自中国”这人不等周阳说话,拨转马头,尖叫声一路,回去禀报。
“哈哈”程不识拈着胡须,畅笑起来:“大帅的话,不如丝绸管用要用嘴来说,费尽口舌,他也不一定会信。”很是感慨,不住摇头。
“是呀”周阳也是感慨万端,这一路行来,说得最多的词就是丝绸。遇到的胡人,周阳说中国,他们不知道,只要周阳说盛产丝绸的国度,他们就知道,那是东方的神秘国度。
“得得”一阵急骤的蹄声打断了周阳的思绪,定睛一瞧,只见米特拉达梯带着他的大臣,一脸的不信之色,匆匆赶来。
很明显,适才那人的话他们不相信,拥有这么多丝绸的事情,他们没有听说过。即使那些胡商,也不可能有这么多丝绸。
“真是丝绸”
“好多好多”
“天啊,我眼睛看花了”
紧接着,一阵惊讶声响起,就是米特拉达梯也是双眼放光,一双眼睛在美丽的丝绸上溜来溜去,哪里移得开了。
刘姥姥进大观园,也比你们强吧用不着这么夸张周阳把他们的样儿看在眼里,很是惊讶。这是一国之主呀,就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