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景帝微微领首,很是赞同这话:“三大北患中,以前最强盛的是东胡,如今是匈奴,西羌却从来没有强横过。可是,西羌虽然不强,对华夏的危害却是极大。与胡人之战,华夏有攻有守,秦开曾大败东胡,赵武灵王,蒙恬曾大败匈奴。唯有这西羌,让华夏束手,秦始皇也只能把西羌逐出陇西之地,却不能大败之。”
微一停顿,叹口气道:“这都是因为西羌山高林密,道路崎岖,不便大军征伐。东胡已灭,若是大汉再把匈奴击破,那么,大汉最大的威胁便是西羌了。要对付西羌,难啊!”
要对付西羌不是难,是很难。之所以难,并不是征伐之难,而是有力使不上,再强大的实力。再善战的军队,都无能为力。
“皇上所言极是”。东方朔很是赞成这话:“正是因为如此,在下以为,当趁此之时,把西羌收了,免得为祸华夏
“哦!”景帝很感兴趣,问道:“东方先生可有妙计?”
“妙计不敢,只有一点愚见东方朔再次把谋划说了一篇。
“妙!妙!妙”。景帝一连用了三个妙字,欢喜得眼睛都眯到一起了。
“在下初入西羌,已经取得西羌王的信任。若是大汉再给一批军械,那么,西羌对在下就会更加信任,要收西羌就容易多了东方朔说出此次来长安的用意。
“军械?这不是问题,你要多少给你多少,只要西羌能到河西之地便成景帝想都没想,满口答允:“你要什么样的军械?”
“西羌不能炼铁,连青铜武器都没有多的,不少兵士还在使用木棒、石块作武器,不需要给他们铁兵器,只需要给些青铜武器便可。”对此事,东方朔是深思熟虑的。“铁兵器还是要给些,不能太多,就百十件吧,算是大汉送给西羌王的礼物刘彻接过话头。
“太子说得对!如此一来,西羌王必然欢喜,对先生更加信任。”景帝很是赞成刘彻的提议。
西羌缺铁,铁兵器对他西羌王来说,比黄金还要珍贵。更别说,还是汉朝打造的,他一定会珍视。对东方朔就会更加信任。
“太子英明!”东方朔对此议,也是赞同。
“嗯”。景帝沉思着道:“就算有了我们的军械,西羌能打过匈奴吗?”
“皇上,西羌能不能打过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让西羌走出大山。”东方朔明亮的眼中精光闪烁,比起九天之上的烈日还要明亮:“就算
过。我也不能让他们打胜仗。”盟“为们”景帝有些不解了。
“西羌性直,把恩怨看得极重,只有他们打败了,大汉才有机会。”东方朔点到的止,并没有明说。
“东方先生大才,方有如此妙计!,小景帝大笑起来,极是欢畅,脸上泛着红光:“如此一来,西羌必然为大汉所有。东胡、匈奴、西羌,为害华夏的三大北患,全为大汉所收,大汉之强盛,亘古罕见!哈哈!联无憾也!”
东胡、匈奴、西羌,这三大边患,一个王朝只要能处理掉一个,那么这个王朝就会成为后人颂扬的王朝。汉朝要是把这三大边患都处理掉了,怜然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强盛的王朝之一,为后人颂扬。
历史上,汉朝正是把这三大边患都处理掉了,这是汉朝的后人颂扬的原因所在。汉武帝击破匈奴后。北方最大的威胁解除,汉朝就可以解决东胡和西羌。汉武帝派兵收了辽东之地,设有“平辽将军”一职。
那时候,汉武帝收的是辽宁一带,东北最富饶的地方之一。这里是东胡的重地,没有了辽东之地,东胡就大为削弱,成了汉朝的附庸。尽管还没有正式纳入版图。
至于收西羌,那是在汉宣帝时候才开始进行。汉武帝虽然击破了匈奴,却是国力损托太大,不得不休兵罢战。与民休息,下了《弃轮召诏》。这一休息,就是二十多年,汉朝的国力再次恢复到了汉武帝最强盛时期的水准,汉宣平决定征伐四夷,完成汉武帝想做而没有做的伟业。对西羌大举用兵。
名将赵充国,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对西羌大举用兵,还取得巨大成功的名将。从此以后,西北用兵,就成了中国历史的主旋律,进而有了青海这片土地,再后来,就把西藏也给收了。
说到底,是从汉武帝开始的。尽管有很多人骂汉武帝,却不能抹煞他对历史作出的贡献。
周阳的到来,扇动蝴蝶的翅膀,历史发生了改变,收西羌之事,提前好几十年就在谋划。
景帝洗雪了平城之耻,高后之辱,收了百越,平了东胡,取得的功业让人目眩。若是再把击破匈奴,平定西羌的基础打下,那他必然是中国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圣君,即使死了,也没什么好遗憾的。
接下来,三人商议了一阵细节,以及协调配合之事。
东方朔提出来,汉朝给的军械,不能一次性全给,要拖下去,今天给一点,明天再给一点,拖他个三五年方才给齐。如此一来,既可以防止西羌突然变强,威胁到汉朝,又能把西羌拴得死死的。
对这提议,景帝当然没说的。全部答应了。
商议完了,景帝派人把东方朔送去馆驿歇息。
“太子,适才你问到鬼门,联没给你释疑,现在就就给你说说,鬼门中事景帝打量着刘彻,很是欣喜的道:“鬼门,是战国名家鬼谷先生创立的学派
“鬼谷先生?”刘彻大是惊讶。鬼谷子是数百年前的人物,尽管早已辞世,却因为他的名声太大,仍是为汉人所敬仰。
鬼谷子一生教出了多少纵横天下的奇才,孙脑、庞涓、苏秦、张仪、商鞍,哪一个不是大名鼎鼎的人物?哪一个不是纵横天下的人才?战国一代,就是鬼谷子的门人纵横天下的时代,推动了历史的发展。
这些人人才,还仅仅是为人熟知的人才,还有多少不为人知的人才?
鬼谷先生辞世后,他留下的学术,多少人在研读,多少人在运用?韩非是法家集大成者,他的思想就来源于鬼谷子,尽管他是荀子的弟子。
鬼谷子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他的名气,在汉朝依然响亮如昔,刘彻乍听之下,哪能不惊的。“鬼门和墨家,是战国时代的天下显学,执天下学术之牛耳!”景帝接着解释:“鬼谷先生与墨子本是好友。却是各行各的道。鬼谷先生隐居在鬼谷,培养人才,这才有孙脑、庞消、张仪、苏秦、商鞍这些纵横天下的奇才。而墨子却是建了一座墨家庄园,作为墨家的根基。墨子主张非攻兼爱,广招门人弟子,不仅个个精通百家之学,还身手了得,除暴安良,扶危济弱,被赞为“政侠”
微一停顿,道:“战国之世,政侠出山,轰轰烈烈,四方云动,列国诸侯侧目。如今,政侠虽存,却不再是以前的政侠,他们只是为千古名世守一方净土,称为“万古堂。商鞍、孙脑、白起,他们都终老于万古堂中
“商鞍未车裂?白起未自创于杜都?”刘彻的眼睛猛的瞪大了。
商鞍车裂于咸阳,白起自创于杜邮,史书记载得明明白白,刘彻乍闻之下,哪能不惊的?
“不仅商鞍未车裂,白起未自别于杜邮,就是旯错也没死。”景帝的话更加惊人。
“晃错没死?”刘彻骇然不已,猛的跳起来,眼睛瞪得滚圆一脸的难以置信。
,
第二十七章 千古伟业
酬七国点乱赶,刘潦打起“诛旯错,清君侧”的旗号红”,酬叛阴谋粉饰成忠义之举,景帝在巨大的压力面前,不得不把晃错腰斩于市,诏告天下,要七国罢兵。七国不允,其阴谋昭然若揭,先前的反对声浪不复存在,周亚夫趁势进兵,方才建功。若是景帝不把七国的阴谋揭露,周亚夫能不能在三个月内平定七国之乱,谁也说不清。
景帝不可能骗刘彻,刘彻连一点怀疑的念头都没行。可是,旯错之诛是天下皆知的事情,景帝竟然说晃错没死,要刘彻不惊讶都不统
“呵呵!”景帝把刘彻的震惊样儿看在眼里,不由得笑了:“联还没那么糊涂!若不如此,难以揭露刘海的阴谋。只可惜了,晃错再也不能出仕。只能隐居在墨家。哎!联每每思之,愧对先生啊。”
晃错是景帝的老师,景帝很小的时候。两人就在一起,读书习字,谈论天下大事。旯错对景帝既是臣又是父,关爱倍至,两人的感表非常深厚。
“原来如此!”刘彻从震惊中清醒过来,一脸的笑容:“可是,父皇为此耍背上骂名!后人不明真相,会讥嘲父皇的。”
“讥嘲?呵呵!”景帝笑了:“总比杀了晃错的好。这点骂名,联还不在乎。再说了,如今,联有长城大捷的胜利,洗雪了大汉的耻辱!收了百越之地,平定了东胡,这可是秦始皇想做而没有做到的事情,后人提起联,一定会赞叹。这事,不过是一桩小事罢了。”
景帝击破匈奴,洗雪平城之耻,高后之辱,再收了百越之地,平定东胡,其功业非常了得,成为名垂千古的明君不是问题。这是帝妾的追求,景帝的心情大好,不住拈胡须,站起身来,不住的踱了起来。笑道:“呵呵!”
笑声欢畅,发自内心,容光焕发,仿佛年青了二十岁。
“墨家的政侠,是华夏的守护力量,你一定要善待。”景帝面对刘彻,脸色一肃,道:“容周阳回来,你和他一道,去一趟墨家。那里有很多存留的东西,秦孝公、商鞍、韩非、张仪、苏秦、秦昭王、李斯、蒙恬、王剪、白起、孙胜、秦始皇、先帝,都去过,还留下了墨宝。秦始皇以为北方的胡人,若与华夏一战,必败无疑。他的说法和周阳不谋而合,他们都认为,华夏最大的优势不是地广人众,物产丰饶,而是华夏拥有先进的文明,发达的技艺。”
说到这里。停了下来,不住点头,赞叹一句:“真是让人信服的见解!独到,新颖,这么多人去过墨家,只有秦始皇如此以为。而事实也证明了此点,周阳之所以能取得长城大捷,除了他用兵奇诡以外,还有华夏精良的装备。别的不说,就说弩,若是匈奴也有强弩,周阳再会用兵。在当时的情形下,也不可能取得长城大捷。”
数年前那一战,汉军兵力不占优,骑兵短少,无法与匈奴正面硬憾。周阳之所以决心打那一仗,最大的依仗便是弩阵。若是匈奴也有强弩,能摆弩阵的话,周阳无论如何不能取得胜利,兴许还会伤亡惨重,甚至全军覆没。
“周阳初次上朝,联口问他匈奴之事。他的说法竟然与秦始皇不谋而合,联就试试他,没成想。不愧是将门虎子,深通兵道,这才给联委以重任,取得了长城大捷,收百越,平定东胡的伟业!”景帝回想起以前的事情,脸上带着笑容,极是欢喜,笑呵呵的道:“联的眼光不错吧?”
“父皇识人的眼力,孩儿佩服万分!”刘彻忙道。
景帝的好心情依在,手一挥,笑道:“联这辈子最大的手笔,不是平定七国之乱,不是击败匈奴,收百越,平定东胡,而是启用周阳。委他以重任!想当初,联要委他重任时,多少人不以为意,以为联疯了,就连母后也在反对。可是,联用对了这个人!有了人才,便能有功业!太子,你要记住这点。”
“父皇放心,孩儿记下了!”刘彻躬身领壬。
“周甄马上就要班师回朝了,献俘一事,准备得怎么样了?”景帝打量着利彻。
“禀父皇,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