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长时间没有这么轻松愉快了,自从谢家被抄后,好长时间了,每次谢明珠踏上回娘家的路,心情总是无比沉重。
谢无涯在隋朝就是重臣,谢家高门大户富贵满门,其母也出自名门,她本身又是谢家嫡长女,从祖母到父母,无一不极宠她,虽尊贵不比公主,却也是金枝玉叶娇贵无比。
等到出嫁后,夫家地位尊崇,婆母极疼爱她这个唯一的嫡亲儿媳,她又连着生下两个嫡子一个嫡女,受尽夫家长辈的宠爱。等到隋亡唐兴,自己的娘家夫家皆是有功之臣,地位更加尊贵,公公成了大唐开国第一权相,她在贵妇们心中的地位比有些宗妇公主还要高一些。
她的丈夫裴逊极为聪明能干,虽然品级不高,却是吏部有实权的官员,也是呼风唤雨的人物。最关键是丈夫待她极好,她不喜爱有庶子庶女,他虽有几房妾室通房,也有一两个颇为得宠的,却不给她们生子的机会,就连极重子嗣的公婆都不得不由着儿子的性子,京中的贵妇没有不羡慕她。
可以说,除了对丈夫时不时留宿小妾房中心有幽怨之外,她的人生可以说是十分顺利和幸福的。如果太子李建成顺利继位,裴家就是有功之臣,丈夫更会因为是太子心腹官运亨通扶摇直上,她的人生将会越来越好,前途如花似锦般灿烂。
可是有了玄武门事变,有了谁也不能预料的秦王杀兄屠弟逼父退位,短短几个时辰,朝局全变了过来,裴家地位虽然尴尬,好歹太上皇李渊尚在还能护得一时,公公和丈夫官职也依旧,但是父子俩在朝中却由人人巴结变成人人避之不及了。
因为受不了那些贵妇们态度上天翻地覆的变化,她甚至连门也不愿再出。
最可怜的是她的娘家,一夜之间抄家入狱,包括她的老母亲,举家从云端坠入尘埃生死难料,而她除了担忧和哭泣,却什么办法也没有,什么也不敢做,生怕娘家已败,稍有不慎又会致祸夫家,只要裴家不倒,好歹还能避护一点。
还好,新皇上看在生父谢无涯的面上开恩赦免了谢家人,虽贬为庶民,却逃出了性命,这已是不幸中的万幸了。那时全家逃出命来,惶惶如丧家之犬,如果不是明澈在祖坟旁值下的祭祀田宅,恐怕连安身之所也没有。
她不得不顾着娘家,偷着塞银子,送吃的穿的和药材,送可靠的奴才照顾亲娘,却又怕被新皇忌讳不敢做得太多,最为难受的就是那种不知大祸何时临头的感觉,不知何时生死一瞬间的感觉,夫妻不敢让儿女知道,怕吓坏他们,更不敢让老人知道,怕他们更加忧心,常常夜半背着人抱在一起哭泣,那段可怕的日子,那种日夜惶恐不安的感觉,简直还不如一刀子来得痛快。
还好,那把一直悬在他们头顶的利刃终于去掉了,终于没有落到他们一家头上,终于可以大口的呼吸、大声地说话了,虽然风光大不如以前,但生活已没了危机,心头已没了恐慌,终于可以过上正常的生活了,还有比这更好的吗?
背景离乡怕什么?又不是举家逃难,而是跟着丈夫上任去做一方父母官,说是历练,何尝不是以退为进,等待下次回京后重新取得皇上的信任谋得更好的前程?
虽然这些天恢复来往的贵妇们都对她将要离京去外地或真或假地表示同情和不舍,虽然剑南道在贵妇们眼中差不多算是蛮夷之地,哪里比得过京城富贵繁华。但她却是无比高兴的,压抑了太久,她实在很想出去好好自由自在地生活一段时光。
这一切虽说主要托福新皇上过人的气量和求贤若渴的心情,但她的弟媳周长生关键时候聊聊数语的点拨也功不可没,才让他们从当局者迷的困境里走了出来。
公公与丈夫听了弟媳对于时局的见解后,立即召集几个信得过的幕僚商议整整一夜后,终于想出了出奇制胜的对策。公公以退为守,从权利最大的尚书令主动求退到权力次一等的门下侍中一职,并推荐皇上最心仪的人选任尚书令,虽然权力有所削弱,却仍是大唐三省相国之一,仍处于权力核心,他原来拥有的、以为就要全部失去的权力和地位守住了一大半。
关键是裴家重新取得了皇上的信任和倚重,还与新任尚书令房玄龄成了至交,为裴家以后的发达兴旺和两个儿子的仕途畅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就是房玄龄不想记着裴家的好都不行,朝中上下谁都知道房玄龄是因他的极力举荐才当上人人向往的尚书令,等同恩师,一个人若不记恩师之情,还是有举荐之功的恩师,以后在朝中就别想做人了。
而丈夫以退为进,去地方任职不但升了品级还多了资历,也将会通过距离和时间渐渐平息皇上心中剩下的那点成见,等再有机会杀回京城,将会有一个更好的前程。
自从知道很快要离开京城后,子琛一直很不高兴,哭过闹过无用了,渐渐沉默下来,眼里对大人有了一种深深的抗拒和失望。
她感觉得到这几年来家里沉闷压抑的气氛,家里几乎不再来客,父亲日日皱着眉头,母亲很少出门交游访友,就更不能带她出去了,祖母也没有心情象以前那样娇惯她,她觉得自己的生活已不再象以前那样,却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后来大人们却忽然高兴起来,父母亲不再愁眉苦脸,消失几年的客人和贵妇们纷纷上门,母亲又带着她东游西逛了,生活似乎恢复了以前,她也恢复了从前的娇纵和活泼。
可是没几日,母亲就告诉她们一家,除了大哥裴子骏,全部要跟着爹爹去剑南道的绵州上任了,她当然不想去那个劳什子剑南道,离家那么远,这一路坐下去,天天呆在马车上,多无聊呀,可不把骨头坐散架子?谁不知道她裴子琛最怕长时间坐马车?
而且听说那里接近蛮夷,到处都有山,想必那里的女子也和蛮夷女子差不多一样丑陋野蛮了,自己去了连个朋友也没有,还听说那里人说的土话她根本就不懂,吃的也和京中不一样,虽然祖母派了最好的厨子和绣娘跟着,但也吃不到京中好多美食,不能及时穿上京中最流行的新衣,多沮丧呀,她才不想去呢!
可是这一次没有一个人肯随着她的性子来,她再怎么撒娇哭闹都没有半点作用,所有的人都咬死了,她非去不可,就连最宠她的祖母也不肯松口,只是找了做菜最合她口味的厨子和最会给她做衣服的绣娘,许以重金让人家跟着,还特许她把最喜欢的丫头和嬷嬷都带上,并承诺每年多派几次人去蜀中送好吃好玩的和京城最流行的衣服给她,说来说去,就是不肯留下她。
她哭闹无果后万分沮丧和怨愤,和谁也不肯多说一句,可是今天一路走来,她发现自己的心情莫名地好了许多,原来离开京城也不是那么不好。
谢明珠看着女儿由郁闷到平静到渐渐开朗的神色,这才松了一口气,这几天被她闹腾的头疼死了。
“子琛,不是母亲不疼你,我和你爹总会有老去的一天,你哥将来要科考入仕,要一辈子保护你们,只有他强了,才能一辈子保护你们,对不对?留在京城才对他的学业和仕途有利。
你祖母说的对,女孩子若是年幼时不跟着父母多走些地方,等长大成亲后,一辈子只能困于深宅相夫教子了。天下这么大,你就不想看看别的地方吗?一辈子只在京城不闷吗?何况你爹是做一方长官,我们哪里会受苦呢?只怕更自由自在!”
子琛的眼珠转了转,却仍是不肯答话,子骥附耳道:“妹妹,你知道吗,那天大哥提起要留在京城读书,不能跟着我们远去剑南道看看外面的风光,心里可难受呢,你见了他,可千万不要提去剑南道有多好玩,他会不开心的。”
子琛扬扬眉想笑,却咬咬唇忍住了,谢明珠和子骥暗乐。
“当然是真的,有机会去外面游玩,谁不想去呀?我觉得那些地方的人肯定和京城不一样,肯定要有趣的多,你想想,等三年后我们回京走亲访友,顺便讲讲剑南道的风土人情和奇闻趣事,那些自生下来就一直在京城的公子小姐们岂不是要妒忌死?哈哈,如果我用绵州土语骂他们,他们肯定听不懂!”
子琛的眼睛顿时大放异彩,一把抓住子骥:“真的?”
一车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第390章 惊慌孕事
豆黄坐在榻上打盹,老夫人正在午休,她在一旁侍候,却不知为什么最近困得慌,老是精力不济,深秋的天气,她居然坐在榻上迷糊起来。
老夫人却是睡不着的,躺在帐子里心情兴奋地难以平息。前几天,大女儿谢明珠派人送来信,说了裴家现在的状况,并说近日带夫君子女前来向母亲辞行,随车送来了足够过冬的银丝炭和一些上好的药材、衣料、瓷器、海货以及干菜干肉等物,还有平常人家难得一见的上好贡米和补品。
她明白女儿的意思,以前虽然也想让娘家过得好些,但是因为裴家福祸未定,不敢做得太显眼,怕引起皇上不满降祸裴谢两家,如今这件事总算平安过去,裴家的危机不但化解了,还没有造成多大损失,女婿裴寂虽是外放,却升了职,更为以后的升职奠定了基础,三年后任满定会前途无量。
心头压着的一块大石头才算真正搬掉了。一双儿女是她在这个世上最亲近的人,他们过得好,就是她最大的心愿,明清虽然不争气,但只要女婿有了能力一定会提携他的,自己一个嫡母以前不得不巴巴地看明澈和安阳的脸色,还不是希望他们以后能帮到明清?以后明清又多了一个更可靠的助力了,也不需要全靠着他们了!
而且这些天,京城的消息传到了武功郡,大小地方官一看谢家复起是早晚的事,而裴家已经复起了,稍有头脸的纷纷带着厚礼跑来拜见她这个老夫人,她最近收礼收得手都发软了,仿佛又回到了丈夫在世时的日子。
老夫人越想越兴奋,怎么也睡不住,不行,女儿女婿这几天就要来了,得叫心慧过来,看看还有什么没有安排好的,现在不比从前,一定要招待好他们。
她慢慢坐起来揭开了帐子,正欲喊人扶她更衣梳头,却见豆黄坐在榻上打盹,顿生不满。死丫头,服侍自己一会都不耐烦,自从明净走了就象混丢了,这几天更是怠慢的很,老是一付没精打采的样子,真是不中留了,干脆让明珠带回京城送到郡主府给周长生添堵去!
见豆黄仍是迷迷糊糊的样子,老夫人终于发火了:“豆黄!”
豆黄吓了一跳慌忙睁开眼睛,这才意识到自己失仪了,慌慌地跪下去:“老夫人恕罪,奴婢失礼了!”
因为最近心情实在好,老夫人轻哼一声:“好了,好了,我知道你念着明净心不在焉,这样吧,过几天明珠一家来辞行,顺便带你回京服侍你主子去吧!”
豆黄心里涌上一种莫名的恐慌,却不敢流露,又不知自己到底是该去还是不去,只能含糊地说:“奴婢还是留下服侍老夫人吧,郡主府规矩大,我怕去了……”
话没说完,老夫人却以为她是假意做作,不以为然地挥挥手:“好了好了,别心里想去又推三阻四的了,去看看我的安神药煎好没有。”
豆黄有些委屈却不知说什么,更不敢反驳,只得应了下去,来到侧室,药罐在小泥炉上咕嘟咕嘟冒着热气,今天负责煎药的莺儿也不知跑那去了,等会正好在老夫人面前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