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泰没有被长孙皇后的劝导说服,自言自语般的说道:“妈妈,我记得当时血染东宫之时,在我昏迷的前一刻,我问父皇,“我错了?,看似自问,其实是一种变相的责问。当时我还是坚定自己的想法。时过境迁,我却真的分不清楚对错了。”
倾听着李泰的喃呢,长孙皇后叹息一声,劝道:“别想那么多,快睡吧,养好身体要紧。”
李泰本有很多话想说,仔细考虑下,有些想法还真不适合表述,“算了,不说了,还真有些累了。改天再和母后好好说说,母后我睡了
”。
“嗯”长孙皇后再次哼唱起童谣,哄着李泰入睡。
紧闭双眼的李泰假寐着,心里却在叹息。
所有的一切,面对的愁苦,根底只在于没有好好的融入环境。既,然身处这个环境,躲避是没有用的,选择冷眼旁观也会在遇到难处的时候束手无策。即便不为改变别人,也要有自保之策。
如果有实力,未必不能改变东宫染血们状况,实力足够也就不会为了安顿嫣儿一家而求助别人,实力足够,也就不会为了顾及别人的想法而忍痛将嫣儿送走。归根结底不过是因为实力。有实力的人制定规则。没有实力的人只能遵守规则。
暗自苦笑过后,他不禁为自己的这八年的虚度光阴而懊悔。作为一个穿越者,上天的宠儿,拥有了让人羡慕的一切资源,不承想被如此的浪费。堂堂大唐皇帝的四子,经沦落到万事求人的地步,李泰不得不为自己感到悲哀。
在李泰思考中,不知不觉的那种精神和肉体分离的感觉消失了,取而带着是深深的乏力和困倦,恍惚中李泰陷入了梦乡。
这次重病在李泰不知不觉中解决了他的最大的危机。重生后,李泰的体弱多病是源于成年人的灵魂无法完全和婴儿的身躯融合。以多年的病痛作为铺垫,用这次的精神刺激和肉体病痛作为契机,才使李泰的灵魂和肉体彻底融合,也就是说今后李泰终于不会再被孱弱
李世民在掖庭宫西门前的作为传到了众人耳中,这下朝野上下都清楚李世民对李泰的宠爱,能让李世民为之破例的人几乎没有,李泰作为一个特殊的人物存在格外被大家看重。恰好李泰重病,于是有很多阿谀奉承之辈投机取巧的拐弯抹角为李泰送来礼物。大多数都是李泰不认识的人,偶有几个也不过是一面之识的陌生人。
这种境遇让李泰有些哭笑不得。索性不管是谁,送来什么,自己一概照收,心里却打定主意,万一他们有事相求的时候,管不管再看那时的心情。李泰心里明白,这份礼不是送给他的,是变相在李世民面前卖好,真有事了未必能求到自己头上。
连续几天收礼的纷扰结束以后,李泰终于落得清闲,病痛也在不知不觉中减弱很多,反倒感觉到一种轻快,仿佛脱下了穿戴已久的盔甲一样,有一种说不出来的轻松。以前总是有睡,晨起是极其困难的。现在即便是在病中,每天早上天还没亮就自动醒来,再也睡不着了,好像老天在为他昏睡的多年做补偿一样。
离嫣儿出宫已经有十日了,李泰将那份依恋深深埋入心底。表面上恢复了往昔的神色。
卖日的太阳升起的的很晚,清晨醒来的李泰躺在床上看着窗外的夜色,平静的思索着未来日子将何去何从。
黎明前的黑暗最是恼人,一阵喧闹声将李泰从沉思总拽出来。细听之下远处似乎还有些喊杀声。李泰有些恼怒的喊道:“这是谁啊,扰人清梦会被雷劈的。嫣儿,去看看怎么回事?”
李泰话音出口才想到嫣儿已经出宫了,还没有适应嫣儿离开的李泰暗自摇头。
当值的慧兰没有在意李泰的称呼,轻手轻脚来到李泰身边,细声说道:“殿下,你继续睡,我去看看。”
没等慧兰走出房门,门外一个熟悉的声音在和守门的内侍交涉:“卫王殿下可在屋内,我需要面见殿下。”
“不行,殿下正在休息,这斤,时间不适合,将军还是回去吧。”门外内侍带着些傲气的推脱。
自从掖庭宫西门的消息传开,内宫中很多人都认为李泰是李世民最宠爱的孩子,这些宫女内侍活的就是个面子,主人受宠,他们也不经意间狂妄起来。
“那麻烦你进去通报一声,可以吗?”
“不行,吵醒殿下,惹来责骂算谁的?要不你等天亮了再来,或者去请来圣旨。”门外内侍看着一身校尉装束的赵志泽,有些轻蔑的说道。
李泰停到内侍的言辞,心中十分不悦,考虑到赵志泽在这个时候到来肯定有要紧事,不愿被这些旁技末节耽误正事,轻声对惠兰说道:“记住是谁,找个机会教他一顿,让他知道知道什么叫规矩。”
看到慧兰点头之后,李泰高声喊道:“是赵叔叔吗?快请进
内侍轻蔑的自光立刻变成敬畏,急忙为赵志泽打开门,还不忘在赵志泽背后打量几眼。
“殿下这门还真不好进啊。”赵志泽带着三分怒意,七分笑意的打趣李泰。
“赵叔叔说笑了。”李泰从床上坐起,看一眼窗外漆黑的夜色,笑着说道:“赵叔叔这个时候来此,可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
赵志泽仔细环视屋内,凑近床前拉开床樟,打量过后才说道:“没什么事,就是随便看看,巡夜而已。”
李泰侧耳倾听外边若隐若无的嘶喊声,砍杀声,若有所指的说道:“赵叔叔,巡夜似乎是监门卫的职责吧,什么时候千牛卫也开始巡夜了呢?”
赵志泽似乎早就料到李泰会有这么一说,言道:“殿下心里明白,就不要打哑谜了,你这里安全就好。我时间不多,还要去别处看看,告辞了。”
李泰叫住了欲转身离去的赵志泽:“赵叔叔,能不能留点人在我这里以防万一。”
“我每到一个地方都要留几个人的话,最后我还有人可用了吗?”赵志泽从侧面反对了李泰的想法。
“我这里不同呀。咱俩交情比较深。
李泰嬉笑着。
“我和你没交情。”赵志泽头也不回的走向屋外,出了门口忽然停住了脚步:“我给你留一伍,就这些了,你看着用。”
在赵志泽走后,李泰对慧兰吩咐道。给军士送点热茶,天寒地冻的。他们是保护武们而来,别寒着他们的心。
“殿下,发生了什么事?。慧兰小心的问道。
“你不用管小事而已。”
的确是小事,对李泰而言是小事。对李世民而言更是小事。
按照李泰以往的处事方式,应该想到怎么才能更多的保全别人,而此刻李泰却想自己能否在其中的到实惠。
心境不同,想法也就不同,李泰开始为自己的未来奋斗。
第一第一百二十二章借机警告
9000514778第一百二十二章借机警告
壮翠泰心中窃笑的同时,李世民又说了!”那记田…么算了吧,你也别追究了,有些事你也明白。我承认我偏心,但也不能太过。你就别计较了,好吧?”
李世民的话语虽然是在商量。但肯定的语气不容李泰拒绝。李泰先是一愣,随之脸上浮上一抹了然的神情。
李世民这是在提醒李泰。看样子李世民对所发生的一切心中有数,对于“文记”背后的毒使者也是一清二楚。是谁开始生事他心中也明白。这两处田庄也是在变相的堵李泰的嘴,安抚李泰。对于李世民来说也只能这样处理,手心手背都是肉。伤到那里都心疼,即便是宠着李泰。也不会因为这样的小事去追究另外一个。至于另外一边,估计李世民也有妥善的安排。
想到这些,李泰心中苦笑,这两处田庄也不好收啊。即是宠爱,又是奖赏,还是补偿,李世民算盘打的很响,一举三得,却将自己推上了风口浪尖。
苦笑过后,心中虽然不满,但也不能放在脸上。不说李泰没有不依不饶的想法,就是有,在李世民明确的表示出要他息事宁人的态度面前。李泰也必须有所表示。
李泰暗自为李世民叹了一口气,装糊涂的说道:“我可不敢计较。程老爷子都发话了,我可惹不起他。”
心照不宣,假装糊涂谁都会。李泰故意将事情引到程知节身上,不攀扯任何人和事,这样的表态让李世民十分满意,赞许的点点头:“你明白事理就好,别的还有父皇为你做主呢,不需要你去操心。”
其实李世民也怕李泰闹起来,同样的骨肉亲情,他还真不好处理。毕竟李泰是站在有理的一方。无端的受到了委屈。而且李泰经常能讲出一番似是而非让人无法辩驳的道理来,让李世民很是头痛。如今李泰二话没说的表示不再追究,李世民少了一番麻烦,当然心情高兴。
说话间一上午的时间久已经过去了,李世民心情高兴,招呼着众人坐在一起吃了一顿温馨的午餐。
午餐过后,李世民又去忙他永远忙不完的朝政,留下了长孙皇后带着几个孩子一边处理着后宫的琐事,一边随意的闲聊。
后宫虽然不大,但事情繁多,众做已嫔之间攀比的念头又高,就是一个水果的分配都能引起不少话题,内宫的女官们处理起来更是小心翼翼。稍微有点岔子就来和长孙皇后汇报。自然引得长孙皇后每天也是琐事缠身。
如今就有着一件事引得长孙皇后眉头紧皱,按说后宫妃嫔们的日常所需都是有定例的,偶尔超出就要到一宫之主长孙皇后这里报备。今天女官禀报的事就是这样。眼看就到夏季了,正是换季裁衣的时间。有几个妃嫔感觉内宫分发的布匹衣料不够,需要多用一些,这份申请就递到了长孙皇后面前。
本来这是准于不准都在再可之间的小事,但今天长孙皇后却是黛眉紧皱,半响不语,惹得下边站立的女官不停的偷瞧长孙皇后。
这事说来真的不大,不过是几个妃嫔多要几匹布料而已,让长孙,皇后皱眉的是领头的两个人,第一个德妃也就罢了,偏偏李恪的生母杨妃也附名其后,这不由得让长孙皇后黛眉紧皱。
思考了半天,长孙皇后吩咐道:“今年库房里的各式布料不多,让她们再等等吧,若是发放之后还有剩余,我会让人给他们送去。”
不管怎么样,长孙皇后吩咐过后。女官算是松了一口气。低声称“诺”就要离开。
“等等。”刚刚走到殿门的女官被李泰叫住,不解的看着李泰。
李泰也不和她多语,走到长孙皇后身边,耳语一番,惹得长孙皇后低声笑骂:“你”真够可以的,这样的主意你也能想得出来?若是你父皇知道后生气怎么办?”
李泰不在乎的摇摇头,悄声说道:“能怎么办?估计他也就是忍着。这种事说不清楚道理的。再说了。他们做初一,我们做十五,又不是我们在惹事。
长孙皇后叹了一口气,继续处理着后宫事项,直到所有人女官都离开,只剩下站立门边的女官的时候,才摆手召回了她,吩咐道:“德妃要的东西先放放。杨妃吗”杨妃这个夏天衣物用具等东西就按我的标准发放,不用在禀报我了。”
“皇后娘娘!”女官听到长孙皇后的吩咐先是一愣,随之吞吐的再次确定:“皇后娘娘,这样合适吗?”
“长孙,皇后摆摆手:”按我说的去办吧,不用多言。”
女官是内宫的女官,不是长孙皇后的女官,更不是杨妃身边的女官,关于这内宫里的事,虽然心里明白却不敢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