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李泰-第1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啊”。杜正伦手指着供状,恨声说道:“单单说私卖官粮这一项就足够用他们的性命以正国法工 殿下,您看看,这偌大的县衙粮仓被他们私卖一空,仅仅剩下不足一成的粮食,还是被水泡过的霉粮,根本不能入腹。他们将数万治下灾民置之于险地。就凭这项罪名,他们就是百死不足惜了。”
    杜正伦因为地位和职责的关系,看过供状后将注意力放在赈济灾民的粮食问题上。李泰却不是。
    微微摇摇头,李泰沉声说道:“杜侍郎,你手中的供状我看了不止一遍。若只是私卖官粮,小王绝对不会当场处死他们。而是会交给户部刑部论处。本王讲他们当场斩杀是因为他们做下了天怒人怨之事
    “杜侍郎。您且恶看看关于小山她姐姐的案子。你想想,在庄严肃穆的县衙正堂。他们竟然能够犯下如此大罪。”
    “县衙正堂是什么地方?那是代表着朝廷脸面,代表着朝廷权威,而他们偏偏将这样的一个地方当做施暴的场所。士可忍孰不可忍,当他们将朝廷法度当做儿戏,当他们将朝廷颜面至于不顾的时候,本王为什么要让他们多活几天?”
    “还是那句话。不杀不足以平民愤,不杀不足以正国法,不杀他们,这朗朗乾坤之下就再也没有什么公理道德可言。他们该杀,必须杀”。
    李泰一副义愤填膺,怒目圆瞪的样子,说得杜正伦一愣一愣的。杜正伦虽然对这样的口号一样的言论见多了,但李泰的神情却是唬得他一愣。
    李泰的故意的做作被他看在眼里,苦笑之后摇头说道:“殿下,息怒,息怒。不要这么激动。没人敢,也没人会说你杀的不对。不过是说不合乎规矩而已。您也不必如此愤慨。”
    明明知道李泰是在做样子。堵他的嘴,但杜正伦也不得不好言相劝。《小》休息,休息一下吧《说》书名号部分是文字版网站《屋》    李泰故意做成这样一方面是不想在就这个话题和杜正伦讨论下去了。已经将人杀了。现在说什么都没有用了。另一方面也是希望杜正伦改日回到长安时候能为他在群臣之中说几句好话。李泰有把握安抚好李世民,却没办法在群臣面前为自己辩解。
    由李泰自己在群臣面前解释,是越描越黑的事情。而杜正伦作为老臣,在长安群臣之中还是有一定威望的,由他来为李泰解释,会少却李泰很多麻烦。
    杜正伦心里清楚李泰的想法,却装糊涂的没有表态,却是摇头不语。李泰也不能在这个小时候逼他,只能是岔开话题。
    “杜侍郎。我离开洛阳也有一段时日了,不知道您统计这河南道存粮的结果如何?。
    李泰不说这事,杜正伦的表情还算自然,一提起这件事,杜正伦就开始满面愁容。考虑了一下才对李泰细说。
    “殿下,这几日也有一些人从周围飞府县回来禀报了。那些府县听说暂时不追究他们的过错,加上众人查检的比较严,到是得到了差不多的存粮实数。但却没一个好消息。下边州府存粮都在三成左右,最多也不组五成。甚至存粮一成的也大有人在。”
    “总体来看。越离洛阳近,这存粮是越少,越远。存粮越多。但现在的从下边州府回报来看,老夫对灾民的口粮问题很不乐观,此次赈济灾民的粮食缺口很大啊
    虽然这种情况在李泰的意料之中,但李泰还是心中犯愁。考虑过后,办法是有的,但现在还不是说出来的时候。
    “既然已经如此了。杜侍郎有没有什么应对的办法?”
    李泰试探性的询问让杜正伦脸上的愁苦之色更重,重重的叹息一声之后,杜正伦缓缓的说道:“远处的还好,多少也能再应付一眸子,但这洛阳附近却是快要断粮了。老夫估算了一下,最多好能维持旬日而已。一想起这事来,老夫就是一脑门子的忧虑
    “殿下,有道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老夫也没有什么办法。只能是连番催促朝廷尽快调派粮食,除此之外,真的别无他法了。殿下,您有解决的办法吗?。
    “暂时还没想到。”李泰没有将心中的设泼心出来,支吾着换了话题!,“杜侍郎,粮食问题现在没办。现在却已经是深秋了,你看是不是应该考虑灾具的过冬问题了?”
    “老夫也正犯愁这件事情呢。眼看着这天是越来越冷了,灾民过冬问你必须开始考舟了。否则,一旦严霜降下,那个时候饥寒夹迫之下,饿孵必然遍野,若不及早解决,后果不堪设想啊。”
    杜正伦在这点上和李泰想到一起去了,看着李泰关注的眼神,再次缓缓说道:“殿下,老夫有一个设想,正想和殿下商讨一番《小》休息,休息一下吧《说》书名号部分是文字版网站《屋》    李泰冲着杜正伦一拱手:“杜侍郎,有话您尽管直说。”
    杜正伦也不客气,缓缓的说道:“殿下,以目前来看,灾民需要粮食,需要御寒的住所,所以老夫结合两者在心中有了一个设想,却不知道合适与否,所以想和殿下商议一下。”
    “老夫是这么想的,既然两者灾民都需要,但现在看来,朝廷一时之间还不足以两面前顾全了,所以老夫想,朝廷可以出粮食,让这些灾民自己建住所。这样一来,灾民有粮食吃,又有事情做,也不至于像现在这样无所事事的整天守在粥棚前。殿下以为如何?。';小';吟荡的分割';说';吟荡的广告“屋’ 李泰心中一动,这就是以工代赈,或者说是以工代赈的雏形。灾民自己为自己建住所,由朝廷为他们提供必须的粮食。这样朝廷之需要付出赈济的粮食,却同时解决了灾民的过冬问题,一举两得。
    李泰在心中同意了杜正伦的提议,却没有急着表态,而是缓缓的说道:“杜侍郎。这个办法应该是可行的。不过其中还有许多问题需要兼
    。
    “例如。如果一家之中全是老弱病残之辈又该如何?如果一家子都是手无缚鸡之力之力的人,这建房也好,做别的也罢,他们根本伸不上手。难道我们就眼睁睁的看着他们饿死?冻死?”
    “还有。参与建房之人又给他们何种待遇?每天给他们的粮食数量如何?如果两家人,其中一家四口,有一个壮劳力,能够参与到重建之中。另一家十口人,同样有一个壮劳力,也参与到重建之中。那么同样做工之后,是否给他们同样的口粮?”
    “若是给同样的口粮,您又怎么能保证这些口粮够他们一家人吃饱肚子呢?若是按照他们家庭的人口给口粮。那么对家里人口少的人是不是不公平呢?不患寡而患不均,这样容易出乱子啊
    “当然。我想到的之是一小部分,其中的事情很多,恐怕不是你我能够兼顾过来的。”
    听到李泰连续提出问题,杜正伦脸色有些难看了,皱眉说道:“殿下,按照您的意思,是不同意老夫的设想了?”
    “非也!”李泰摇摇头,说道:“我同意。只是在大体上同意。小王没有施政的经验,真正执行起来还需要杜侍郎您自己斟酌一下,尽量的圆满。尽量的保证让灾民活下去
    杜正伦听到李泰明确的表态,心中一松,笑道:“殿下放心,老夫也不是鲁莽之辈,这个只是一个设想,具体实施还要订立细则。只要殿下同意就好。别的老夫会和各个州县的主官具体研究,一定尽力达到殿下的期望
    “不是我的期望啊!是数十万灾民的期望,是他们活下来的机会李泰叹息一声:“而且我只是巡察使,赈济灾民的事情不应该在小王的职责范围,杜侍郎心中有数就好,不需要顾及本王的态
    杜正伦的想法是好的,可惜李泰根本不想参与其中。杜正伦找李泰商量是因为心中没底,想拉着李泰一起。这样有功劳宁可分李泰一半,若是惹出来祸事,有李泰参与其中,李世民也不过于责罚他。
    他可是亲眼见到李世民对李泰宠爱到何种程度的,在一件没有把握的事情上,拉着李泰一起是他最好的选择。
    李泰心中却明镜般的了解,如果没有出差错的话,杜正伦的这个赈灾方法执行下来,肯定在大体上是成功的。李泰的拒绝是不想在期中分一部分功劳。
    杜正伦却不这么想,他以为李泰是在嫉恨他网网没有答应李泰回到长安为他在大臣之间说好话,所以在这个时候拒绝他。
    低头思考了一下,杜正伦抬起头,笑道:“殿下,话不是这样说的。你我二人一起来到这河南道,不管是我的安抚使,还是您的巡察使,都是为了赈济灾民的一体两面而已。不必分的太细。就像您在永嘉县连砍了二十七颗人头一样,这整治官吏中也有我的一份功劳。”
    李泰对杜正伦的这一番话大感奇怪,听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只是感觉到杜正伦的话中有话。李泰对杜正伦的拒绝本来就不走过于坚持,此刻杜正伦话中不仅仅是要分他一份功劳,还要将永嘉县的事情揽去一部分过错。
    李泰不在意“以工代赈。的功劳,却在意杜正伦想揽去的过错,有杜正伦为他分担一些,以后回到长安的时候也好说话。
    想到这里。李泰也就不追问杜正伦话中的意思,轻轻的点点头,示意杜正伦。同意他的说法。

第一第二百一十六章谋划
    9002014778第二百一十六章谋划
    泰本意是想让杜正伦自只独得这份赈济灾民的功劳,正伦担心在以工代赈的过程中有差错产生,所以拉着李泰一起分担这其中的风险。迫不得已的以回到长安在大臣中为李泰美言为交换。
    见到李泰肯为自己分担,杜正伦心中也缓了一口气。这个时候本来不适合作为杜正伦和李泰两人研究赈灾策略的时机,李泰才才从永嘉县带着二十七条人名的煞气回来。按理来说杜正伦应该再等等,让李泰平复一下心情之后,再研究赈灾的策略方法。
    但是天灾不等人,眼看着严霜降至,杜正伦心中记挂着灾民过冬安置问题的迫在眉捷,即便他心中不情愿,也得来和李泰商议。
    索性结果是好的,李泰同意他的以工代赈的想法。不过要将以工代赈进行下去,有一个先决条件是必须解决的。
    百般思考之后。杜正伦无奈的对李泰提出了这个问题:“殿下,您同意老夫的谋划就好,那么有一个问题就需要解决了。就是这个灾民的粮食问题
    “您也是知道的,河南道目前的情况,这粮食是一大缺口。要想开展以工代赈,并先要将粮食凑足。否则一旦在开展的过程中粮食不足,那样对朝廷威信的影响就太大了,更容易激起民变。
    李泰回望这杜正伦:“那依照杜侍郎的意思,又该如年办理
    杜正伦迟疑了一下,考虑片有才有些为难的说道:“殿下,老夫已经连续几天向朝廷求援,不过朝廷的效率您也清楚,说是马上就能调拨粮草前来。但经过三省六部审议,再交由陛下批准,这经过就难免有些拖拉,所以老夫想殿下您能不能直接”
    杜正伦的话没说完,但意思李泰已经明白了。无外乎杜正伦想借他在李世民面前的影响力,让李世民下旨,从上而下的进行督促,问题解决的效率能高一些。
    杜正伦算盘打得很精,但是,即便是李泰按照他的想法去办,从各地酬粮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再者说,按照从水患发生的时间推算,这筹集粮食的圣旨恐怕已经下到各个州府了。目前应该是各个州府在酬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