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什么大恩?况且若非小兄弟福缘深厚,也不能从古玉之中学会这谢氏剑法,如此说来,该谢的人倒是小兄弟自己了!“
萧琴见道衍如此谦让,宛如一位慈祥长者,不由的心中大为敬佩,朗声道:“不管如何,大师对小弟的大恩大德,小弟无以回报,请受我一拜!“他纵然狂傲,却也知晓,道衍先前定是听说了自己明日的比武,这才有意留下来传授了这路剑法,眼下这路剑法自己一了然于胸,明日的比武胜过杨世宏,自是不再话下。感激之余,不由得想起了跪拜之礼,正待跪下,道衍早伸出双手,将他扶住,萧琴只觉一股柔和的力道涌过来,沛沛洋洋,颇有四两拨千斤之能,禁不住随他搀扶站起身来,心中好不吃惊。一双眼睛更是盯着他久久没收回来。
道衍呵呵一笑,收回了双手,道:“老衲和小兄弟一见如故,若是小兄弟不嫌弃老衲,你我二人结拜兄弟如何?以后以兄弟相称如何?”
萧琴心中大喜,心道:“想不到今日不仅学会了谢氏剑法,还掉了这么一条大鱼,想到他在以后的日子里,呼风唤雨撒豆成兵,这会儿不如先夸他几句!”当下躬身,道:“大师,说哪里话,大师才高八斗,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参人和,非比寻常。难得大师看得起,愿意和我萧琴结拜成异『性』兄弟,此乃我萧琴三辈子修来的福气,小弟真求之不得!“
这翻阿谀奉承,让道衍孝喜形于『色』。“贤弟客气了!“
萧琴暗道:“不客气,不客气,现在不给你说点好听的,以后怎么能靠着你这颗大树乘乘凉呢?”当下垂首道:“兄长及由此美意,小弟如何不曾从呢?”
当下二人走到一个千年古树下,双双跪倒在地,道衍道:“今日你我兄弟二人就在此捏土为香,义结兄弟便是!”
萧琴笑道:“一切以大哥为主!”
“如此甚好!”当下,二人不再答话,道衍伸出右手,跪在千年古树下。萧琴依他样子,举起了右手,心底却暗暗心道:“这怎么跟入党宣誓似了,感情这个时代的人,一早就知道我党不成!“正在这时,听得道衍朗声道:”我道衍和尚,今日如义弟萧琴义结金兰,日后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若是有违此誓言,教我孤独到老,困苦一生。“
萧琴听他这誓言说的有些好笑,心道:“你这人天生就是孤独的命,想不到你发誓言的时候还不忘!当真难得?“
道衍扭过脸瞟了他一眼,以大哥的口气喝道:“笑什么,有什么好笑的,还不快跟着说!”
萧琴心道:“无非就是走过过场罢了,就当是入党宣誓了!”当下依言念了一遍,两人便手拉着手,席地而坐,萧琴想起以前看电视剧的时候,二人拜完了后,做弟弟的须当行大哥之礼,当下站起身来,跪倒在地,行大哥之礼。
道衍一愣,没想到萧琴会如此看重自己,顿时心中顺畅,哈哈哈大笑,大叫,道:“兄弟,请起,兄弟请起!“
萧琴被他顺手一拖,直觉周身有一股强大的力道将自己托了起来,这力道颇似内功,这时他内功有些根基,知晓这乃是一门用巧劲的内功阀门,心中好奇,但也不便就问,顺着这股力道站了起来。心道:“这老和尚果然厉害,想不到还有如此厉害的内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万字更新,请支持首订,当然了收藏推荐票也不要少哦,小景虽然贪心,但万字更新的基础上,会有所加更哦!
第七卷:纵横江湖(二) 273章:辅国之臣
萧琴被他顺手一拖,直觉周身有一股强大的力道将自己托了起来,这力道颇似内功,这时他内功有些根基,知晓这乃是一门用巧劲的内功阀门,心中好奇,但也不便就问,顺着这股力道站了起来。心道:“这老和尚果然厉害,想不到还有如此厉害的内功!“
两人并肩而坐,道衍和尚因有了一个好兄弟,心情顺畅,呵呵一笑,道:“兄弟,你可有什么理想?不妨和为兄说说。说不定为兄能帮你指点一二呢?“
这句没头没脑的话,问得萧琴一愣,若是在二十一世纪,他定然会随口答道:“守疆保土!“但眼下自己稀里糊涂的来了明朝,这里的一切都跟二十一世纪截然不同,陡然问他的理想,还真不知自己想要什么,一时愣在那里。
道衍见自己说了半响没声音,有些诧异的扭过脸来,道:“兄弟,你怎么了?“
萧琴一怔,从沉思之中回过神来,嘻嘻一笑,道:“大哥说笑了,小弟只是一时想不到将来会干什么?“顿了顿,道:”对了,不知大哥的理想又是什么呢?“
道衍一愣,随即笑了笑,道:“好小子,居然问起我来了,不过也好,你我既已义结金,跟你说说也无妨!“顿了顿,道:”自古以来,大凡一代功名显赫的君主,身边都有一干安邦定国的良臣。齐桓公有忠诚辅国的管仲,秦始皇有目光远大,又心思慎密的李斯。汉高祖有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的张良。汉昭烈帝有才德兼备,用兵如神的诸葛亮。我道衍不才,愿往之!“
“大哥是想做燕王身边的……辅政之臣?“
道衍扭过脸笑了笑,道:“不瞒兄弟,以上三人为兄虽极为敬佩,但为兄自认比不上,为兄所敬慕之人……?“
“刘秉忠!“萧琴脑海里突然想起了这个人来,想都不想,脱口而出。
道衍大吃一惊,道:“兄弟何以得知为兄所敬慕之人便是刘秉忠?”
萧琴顿了顿,心道:“这会儿和你成了兄弟,也只能顺着你了!”当下,朗声道:“小弟从听人说过此人,想来也是个厉害角『色』,小弟心中着实佩服,这会儿听为兄说起向往之人,一时禁不住的脱口而出,惊扰了大哥,还望大哥海涵!”
谁知,道衍不怒反喜,哈哈一笑,道:“兄弟也知道刘秉忠么?”
萧琴想了想,心道:“哼,区区一个刘秉忠而已,莫说只是他,就连后来比他厉害十倍的张居中、纪晓岚我都认识!”微微一笑,道:“小弟略知一二!”
*******************
道衍听他知晓刘秉忠本已经十分高兴,这会儿听他说出这番话,心中更是激动不已,他自负博学多才,内心深处更是以元木开国功臣刘秉忠自比,只是多年来,每每说出自己心中的这个愿望之时,不是被人嘲笑,便是被人看成持才傲物。眼下想不到刚刚结识的一个异『性』兄弟居然能知晓他的心思,内心深处多年的郁闷顿时释放了出来。拉着萧琴的手,喜道:“自元人刘秉忠正是为兄敬慕之人。欲要仿效他安邦济世之功!”
萧琴眼看他泪光闪烁,知晓他心中激动,心道:“虽遇到了一个知音,也不用这般激动吧,再说了你相仿谁,关我鸟事啊!”
道衍看萧琴不答话,心中一怔,道:“怎么,兄弟觉得为兄是口出狂言不成?”
萧琴吃了一惊,连忙摆手,道:“不是,大哥误会了,大哥才高八斗,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参人和,非比寻常,眼下虽命运多舛,一旦时机成熟,必将建功比张子房,盖世比诸葛神人,区区一个刘秉忠大哥自是比得起!”
这翻阿谀奉承,让道衍喜形于『色』,朗声道:“贤弟言中了!”话这般说,但脸上依旧欣喜异常。萧琴暗想:“估计,这老和尚自小被人骂够了,这会儿这个一个高帽子就把他给忽悠住了,哎,这古人可真好忽悠啊!”
道衍笑了笑,方才将目光移动了萧琴的脸上,狐疑的道:“对了,刚才听贤弟所言,似对刘秉忠知之不祥……?”
“真是,刚才小弟正想请教大哥呢?”萧琴
道衍点了点头,心想:“这个义弟,平日里看着挺聪明的,怎么连刘秉忠如此人物都不知晓呢!”又想:“也罢,难得碰上一个懂得欣赏的人,说给他听听也无妨?”
萧琴坐在一旁默默的等待着,他凭着零星的记忆知晓这道衍和尚生平所向往之人便是刘秉忠,刚才听她说起,一时忍不住脱口而出,但对于刘秉忠是何人,他当真没有半点影响!“眼下听道衍和尚要说给他听,心中好奇,当下凝神待定。
且看道衍沉『吟』了片刻,朗声道:“关于此人说来话长,待我慢慢跟你说来!兄弟可知成吉思汗的事情么?”
萧琴一愣,暗道:“我问的是刘秉忠和成吉思汗有何关系,哎看来古人讲故事老爱跑题,若是二十世纪只怕这个故事一定会让老师判个离题万里也说不定呢?”想归想,但还是朗声道:“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小弟自然知晓,他很小的时候,因父亲被杀,所部就分散了。经不断努力,联合札木合以及父亲的安答脱斡领勒,重组乞颜部,最后慢慢发展以至统一蒙古。他的后代更是建立的大元朝!”
道衍点了点头,道:“不错,成吉思汗的确算得上一代天骄,不过贤弟可知道成吉思汗是灭了那个部落才统一了蒙古?”
萧琴嘟着嘴道:“这个,这个兄弟到不得而知了?”本来按说,萧琴所知比道衍要广的得多,无奈,他平日里并不喜爱历史,若非是中学是语文课本上有了这句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怕他连成吉思汗是谁他不知道了?
道衍一笑,也不在意,顿了顿道:“那是曾经强极一时的……?”“大金朝”。萧琴脑子里灵光一闪,想到了岳飞,这才接口说道。
道衍扭过头来,点了点头,道:“不错,真是金国,想不到贤弟年纪轻轻的,历史上的大事倒是知道的不少啊?”
萧琴冷哼声,心道:“这就算历史大事啊,也不知道古代人怎么回事,现代人,稍微知道点历史的人,谁知道岳飞抗金,杨家将抗辽的事情,这个还真得感谢电影,若不是这样,恐怕自己也不知道!”
道衍继续道:“公元1227年8月25日,崛起于漠北草原的成吉思汗挥师南下,赶跑了黄河北岸的女真人,在邢州设立大元帅府。这时候,一个婴儿恰在此时降生了。”
萧琴一愣,道:“这个婴儿就是刘秉忠?(注解1)”
道衍呵呵一笑,道:“显得果然心思如电,不错,这个婴儿正是刘秉忠。
【注1:刘秉忠(1216—1274)元代政治家、作家。初名侃,字仲晦,号藏春散人,邢州(今河北邢台市)人。元世祖忽必烈对他言无不听,宠任益隆,曾经位至三公,官居太保。他向忽必烈倡导创建大元国号和皇帝年号,营建元大都(北京城的前身)作为国都,创建元朝的官制,制定朝廷礼仪、章服和俸禄制度,参与选拔官吏和推荐人才,使不少汉族知识分子参加到元朝政权机构之中,对元朝政体设计作出很大的贡献,对元朝政权的建设和巩固发挥了重要作用。刘秉忠不仅是元朝初年的大政治家,他学问功底深厚,也是一个非常著名的学者、使人和散曲家,自号藏春散人,每以『吟』咏自适。一生在天文、卜筮、算术、文学上著述甚丰,计有《藏春集》六卷、《藏春词》一卷、《诗集》二十二卷、《文集》十卷、《平沙玉尺》四卷、《玉尺新镜》二卷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