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乱臣贼子-第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老八的出身,李贤早已经摸的差不多了,倘若这家伙真的杀人如麻,心黑如碳,李贤说什么也不会留下他。

正是确认王老八良心未泯,而且还在蒙山生活过一段时间,李贤才没有对他厚此薄彼。

王老八的投靠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可没想到他竟然还有不少的私货,而且还愿意奉献出来。

在这深山老林当中,还有什么比食物来得更珍贵吗?

单是这一条,李贤就觉得没有白浪费感情。

没多久,粮食运来了,数量不多不少,足够一千人马食用五日。

这可完全是意外之喜,要知道,李贤在蒙山孤立无援,即便有鱼干可以食用,可没有其他的进项,早晚就会坐食山空。

雪中送炭难,锦上添花易。

王老八的报效可谓恰到好处。

根据徐庶的推断,有了王老八的粮食,这一千人可以在山中坚持七日。

不要小看这七天,按照大军每日行军四十里判断,这七天足够介亭兵勇走出蒙山了。

入山的黄巾军呢?

即便张饶身后有专门收集粮秣的兵马,可却也挡不住几千人马的沿途消耗。

蒙山脚下方圆十里之内的村落早已经扫荡一空,乡民积攒的粮食只够贼军一日所用。

也就是说,张饶手中根本没有多余的粮食,一旦后头的粮道断绝,他这六千人马也就等于完全交待了。

食物的匮乏使得张饶兵马的数量优势渐渐地变成了劣势。

随着兵马进一步深入蒙山,补给线也进一步拉长了。

张饶肚子里早已经破口大骂,他知道自己又上了李贤的大当。

一千名官军在头前开路,即便有些猎物也全部落到了他们手中,等到黄巾军跟上来的时候,往往连鸟毛都见不到一只。

除了啃食干净的骨头之外,连皮毛都不见一根!

官军的手段实在是很赖,那李贤真他娘的可恨!

黄巾军这边形势严峻,而李贤那边的局势大大好转了。

偶然的机会,李贤认出了一株可以食用的冬菇,这种香菇生长在蒙山的枯木中,极易辨认。

寒冬腊月,能够有一味入锅的野味可以算是极其难得的事情。

王老八吃了冬菇之后也大为赞叹,他连连叫道:“白在蒙山活了几十年,连这等美味都错过了……”

接下来三天,李贤一直在埋头赶路,并没有发动夜袭,这让草木皆兵的贼寇们提心吊胆,他们不知道官军会不会摸上营来。

毛基的前车之鉴让贼将们明白,世上从来没有万无一失的事情。

一百名轮哨的部众还是有些少了,万一官军夜袭,怕是抵挡不住。

一百不够,那就三百!

几个头目商议一番便决定了下来,三百名贼寇一夜三岗,轮流值哨,防范官军可能的袭击。

可是,全神戒备的三天过去了,连官军的影子都没看到。

早已经疲惫交加的贼寇们忍不住松下了心弦,他们乐观地认为,官军已经没有力气发动袭击了。

果真如此吗?

。。。

第五十七章宜将剩勇追穷寇

李贤之所以敢引诱张饶入山,就是料定了黄巾军粮粟匮乏,难以持久。

介亭官军入山之后是没有补给、后援,可他们手中多多少少有些余粮可以食用,而张饶呢?

即便有专门的扈从在外头搜刮地皮,可相对于六千多兵马的消耗来说,运来的粮食杯水车薪。

长此以往,最先扛不住的肯定是黄巾贼。

在山中奔袭了四天,李贤相信张饶早已经进退维谷,六千兵马跟一千人马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五石粮食可以让一千名官军有滋有味地吃上六天,可若是放到张饶军中,只够大军一天所用。

乡民毕竟穷弊,指望从他们手中劫掠足够的钱粮米粟来供应大军所需,这无疑是痴人说梦。

山外头的张容已经多次派人回禀,说山下的乡民全都逃窜了,仅剩下的几个村堡防御严密,部众们攻了几次都没能讨得好处。

张饶真的骑虎难下了,没有粮食,无论前行还是后退,麾下兵马都会丧失战力,一旦李贤回马一枪,怕又是一场大败。

事到如今,张饶胸中的戾气已经消磨殆尽,他开始意识到,这蒙山便是李贤故意设下的圈套,只要黄巾大军深入其中,就等于中了奸计。

张饶本以为自己可以一力降十会,围剿了那狡诈的小子,可没想到,到头来却是自己一步一步地踱入陷阱,身陷绝境。

没错,就是绝境。

熟知道途的山民告诉张饶,往前还需要六七日才能走出蒙山,往后,起码也需要三四日。

后退吧,再坚持下去,把几千兵马消耗殆尽了,即便能够抓到李贤又能如何?

这乱世将起的日子,手下有兵马才可以挺起腰杆。

败给李贤,退避三舍,虽说传扬去有些丢脸,可也总好过全军覆没。

艰难的抉择之下,张饶吹响了聚集兵马的号角。

半个时辰之后,三路人马齐聚山麓。

张饶向众人宣布了退兵出山的消息,几名头目都是大喜,他们早就受够了山里的日子,只是碍于张饶的权威才不敢出言反对,现在,大头领自己作出了决定,自然是皆大欢喜。

今日的寒风格外的萧瑟,张饶心沉如水,他没想到麾下的兵马竟然有如此严重的厌战情绪,亏得他还以为上下万众一心,都想剿灭了那李贤出气,万万没想到呀,真是万万没想到。

痛心、恼怒的同时,张饶又有些庆幸,得亏他现在做了决定,如若不然,等到几日后大军彻底断了粮食,那岂不是树倒猢孙散?

心情灰暗之下,张饶脾气暴烈的很:“都他娘的听明白了,李贤小儿阴狠狡诈,沿途间你们要多加小心,广布哨探,切不可再让官军偷袭得手,谁要是再损兵折将,提头来见!”

几个头目忍不住打了个寒碜,他们相互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深深的惧意。

没错,要想活着离开蒙山,还得过了李贤这一关!

“大头领放心,我等必会多加小心!”

“那就好,你们好自为之!”退兵对于张饶来说毕竟不是一件光彩事,他颇有些意兴阑珊。

“喏!”

几个头目见张饶再无吩咐,便按照之前商议好的顺序,依次撤退。

山中路途险恶,有的地方宽不过六尺,偏偏又蜿蜒盘旋。

六千人的兵马足足排出了七八里的长度。

进山之前,六路人马齐头并进,那时候张饶还不觉得有些什么,可这时候大军撤退的时候,他已经意识到了危险,一旦中军受敌,立刻就是首尾不能兼顾的局面。

只希望那李贤自顾不暇,千万不要再来生事了!

不是所有人都能有屡败屡战的勇气的,第一次,李贤生擒高升得手,可以说是己方人马过于大意了,小觑了对手;第二次,张于两千对一千,还是被李贤杀的大败,这也可以解释为官军善夜战,新依附的贼寇全无战心;可第三次第四次,李贤攻破辎重营以及夜袭毛基大营的战例让所有人意识到,介亭的兵勇绝非等闲。

曾经嗤笑高升、张于、张易的头目开始明白,就算是他们自己站在那个角度上,只怕也难逃大败的局面。

当然了,心中对李贤的畏惧没有人愿意表露出来,大家在嘴上依旧对官军不屑一顾,只是,暗地里却加倍小心谨慎起来。

张饶退兵没多久,李贤便得到了消息,他找到徐庶,嘴里道:“先生认为,张饶还有几成战力?”

徐庶笑道:“怕是不到六成,怎么,游缴意欲何为?”

李贤笑道:“不如你我二人都把心里的想法写到地上,然后看看是否想到了一处,可好?”

“善!”

说罢,李贤与徐庶各自用树枝在地上划了起来。

须臾,二人都是击掌大笑,原来,李贤与徐庶写的都是一个“追”字。

“先生何以教我?”

“游缴何必自谦,张饶已入瓮中,我们只要瓮中捉鳖就好!”

“哈哈,先生这比喻妙的很,不过,张饶可是有六千人马呀”

“山路崎岖,兵贵精而不在多,张饶人马虽多,可却像摊开的手掌,无法把手指的力量聚集到一起握成拳头,我们只要遣一支精兵由小道包抄追击,必可断其一指”

徐庶的论断像极了后世的毛委员的论断,李贤不由自主地说出声来:“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

徐庶有一种伯牙遇钟子期的感觉,他笑道:“不错,就是这个道理,贼军归心似箭,绝不肯在山中多待一日,刚开始,他们也许还会防守严密,首尾相容,可用不了多久,贼众必生异心,那时候,就是精兵出击的最佳时机”。

在徐庶眼中,李贤训练出来的五百名正兵绝对当得起精兵的称呼。

也正是由于麾下有如此精兵在手,徐庶才会想到追杀贼寇。

以少袭多,自古以来都是险而又险的战事,一不小心甚至会把自己都赔进去!

李贤深以为然,嘴里道:“要是能够赶到贼军的前头去设下埋伏,那可就妙到极处了。”

“游缴莫非忘了王老八?”

李贤大喜,“先生高见,我这就去寻那王老八,看他是否知道便捷小道!”

“同去,同去!”

李贤心情大好,只有彻底收拾了张饶,他才能一门心思地北上救援都昌,若不然,打蛇不死必为其害,李贤虽然不怕张饶的报复,可介亭的乡民却容不得贼寇祸害。

于公于私,击溃张饶势在必行。

。。。

第五十八章是谁设下了埋伏

腊月二十这一天,蒙山飘起了雪花。

片片落下的雪花遮盖了光秃秃的山坡,装饰了荒芜的地面,整个世界一片银装素裹。

画面如雪,风景如花,然而,埋头赶路的张饶却没有半点赏雪的心情。

下雪,意味着山道难行,出山的时间势必会因此延迟,最要命的是,山外头的张容要想往山里头运粮食也要耗费更多的时间。

营中的粮秣越来越少了,士气一落千丈。

那些跟随张饶久些的老卒明白大头领的厉害,不敢胡言乱语,可新近依附的贼寇就没有这种顾虑了,不知道从何时开始,一种流言开始在军中弥漫:这一次要不是大头领意气用事,大家早就在吃香的喝辣的,哪里用得着在山中受罪?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一来二去的,渐渐传到了张饶耳中。

勃然大怒的张饶有心宰掉几个家伙出出恶气,又怕军心进一步垮掉,最终只得涨红了脸,狠狠地骂了几句脏话。

铺天盖地的大雪足足下了一天一夜,有的地方积雪崩塌,山道堵塞,完全不能行人。

贼军无奈,只得一点一点地清理积雪。

等到积雪清理妥当之后,前军和后军之间的距离已经拉大到了四里的路程。

到了这个时候,没有人愿意停下来等一等身后的人,所有人都想早一点离开这鬼地方。

没有酒肉没有吃食,连个女人都没有,谁想在山里受罪?

张饶原本想留下来断后,可随行的几名头目却怎么也不愿意,他们一致建议大头领头前开路。

张饶再怎么失策,他也是定莱将军,是这支贼军的中流砥柱,没有他,原本就松松垮垮的贼军立马就会作鸟兽散,对于这一点,所有人都很是明白。

前头开路,意味着可以最先接受补充的粮秣,也意味着最安全。

毕竟,谁也不知道身后的李贤会不会追上来。

虽说这冰天雪地的,官军追上来的可能性少之又少,可没有人敢忽视这种可能。

之前,无数的惨痛教训已经告诉贼军,敢于忽视李贤的,没有好下场。

最终,相对来说危险系数最大,补充粮秣最困难的殿后差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