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此居住。
张衍摇摇头,他早就没有什么亲族了,只是隐约记得,自己似乎曾有一对弟弟妹妹,后来祖父去云州上任时半路曾遇一伙黑衣蒙面的盗匪,自此就不知去向了,现在只剩下他独苗一根,说不定这其中也有周家弄鬼的缘故,如果真是如此,将来说不得要了解其中因果。
倒是可以抽空将张喜接来,只是此老固执,对神仙一道又颇多抵触,各人有各人的缘法,不能成事的话他也绝不勉强。
不过提到这件事,他又想起了刘韬托他转送七心龙佩一事,将执事道童送走后,他便将那块玉佩摸了出来,那日不曾细看,此刻翻了翻,见玉佩背面刻着“刘雁依”三个小字,想必那是刘韬那名后辈的名字了。
他暗忖自己出了魔穴已有三日,八日后又要前去三泊,不如先将这块玉佩送了去,尽快了结此事。
想到这里,他几步出了洞府,纵身一跃,一道遁光直往璎仙岛而去。
璎仙岛地处龙渊大泽东南,此岛极大,自成一座陆洲,岛主年岁过百,据传是孟真人徒孙,带了千多弟子在此修行,岛上又出产美玉彩石,所以甚是好找。
不出一个时辰,他在云头上遥遥看见一座绵延出去有千里地的岛屿,上有一股琉璃般的光彩泛上来,便知是此岛到了,待到了近处,他看到沿着山脊一路上去有几座气象不凡的庙宇宫观,便到了最高处那座大殿上空,一按云头,落了下来。
他往大殿前一站,立刻有一名执事道人从观中迎了出来,那人一见遁光便知是玄光修士来临,又见他是真传弟子的服饰,不敢怠慢,连忙上前稽首,道:“不知这位师兄此来何事?”
张衍看了他一眼,神情淡淡的一拱手,道:“我乃灵页岛张衍,刘韬刘师兄可是曾在此处修行?”
“哦,原来是张师兄。”那道人闻言叹了一声,“可惜刘师兄前两月去了魔穴,几天前传来的消息,听闻业已身陨,师兄怕是要空走一趟。”
张衍沉声道:“我此来正是受他所托,寻他一位后辈,不知可在此处?”
道人一怔,脸色有些古怪,迟疑了一下,才道:“这位刘师兄的后辈,听闻刘师兄身陨,是以,是以自己已然回转家乡了。”
张衍一皱眉,道:“走了多远。”
“不出三日。”
张衍盯着这名道人看了几眼,后者表情便有些不自然起来,最后他冷笑一声,一道遁光飞云而起,往龙渊大泽的出路方向寻了过去。
见张衍走了,那道人终于松了一口气,抹了抹头上冷汗,暗道:“没想到刘师弟还有如此本事,能和玄光境的真传弟子攀上交情,这次几位师弟倒是做差了。”
张衍一路向北追去,他明白三日之内那刘韬的后辈定然出不了龙渊大泽,只是连连追了几艘船只,都没能找到欲寻之人。
约莫半个时辰之后,远远望见前方出现一条两层帆船,他目光何其锐利,一眼看去,便将船上诸人面目表情,衣冠服色看得清清楚楚,此时却不禁“咦”了一声。
只见一小女孩儿跪在两层帆船上擦洗甲板,她不过十岁出头的模样,脸上稚气未脱,眉目秀美,倒是依稀与刘韬有几分相似。
张衍玄光一催,一闪之间,便稳稳落在了这艘船上,怕惊了那女孩,缓步走那她面前,温声问道:“你可是刘雁依?”
那小女孩见一道光芒闪过之后,面前便来了一个英挺修士,她在岛上见多了此类人物,倒也不惊讶,站起身,学着大人十分有礼的一个万福,道:“禀仙师,正是小女。”
张衍拿出那枚七心龙佩一晃,道:“你可认得此物。”
刘雁依见了玉佩,双目一红,拜倒在地,泣然道:“此是伯父的七心龙玉,伯父临行前曾说,若有人携此玉佩来,叫我凡事都听他的。”
张衍点了点头,原来此女是刘韬的侄女,他指了指地下,沉声道:“我问你,是谁安排你在此处做这些粗活?凡事有我在此,你不必顾忌,尽管说来。”
船老大虽然平时也见过飞天遁地的修士,可是他们哪里会看一眼他这等凡人?更别提上到船上,脑袋不禁有些发懵,此刻见张衍如芒似电的目光扫过来,吓得跪倒在地,一个劲的磕头,战战兢兢道:“不知是仙师眷属,小人该死,小人该死。”
刘雁依却跪行一步,抬头道:“不关船家伯伯的事,船家伯伯愿带我千里返乡,又不收船钱,是以小女自愿做这些活计呢。”
张衍闻言,微微点了点头,袍袖一振,甩下了几枚灵贝,玄光一卷,便带了刘雁依来到百丈上空。
陡然到了云天之上,刘雁依也不慌张,只是一双明亮的眼睛好奇四顾,见四周有雾云相伴,脚下晶莹点点,如同踩着一道蓝色星河,神情中便显出一点好奇羡慕之色来。
张衍此刻仔细打量了她几眼,不禁微露惊色,这女童两眼亮如星辰,皮肤晶润如玉,而且华盖之上,有一股云霞溢出,资质之佳,竟是他生平仅见,就算是琴楠也大大不如!
难怪璎仙岛上那些道士不敢收徒,这女童说不准就是哪位大能修士转生,是以怕收了徒弟接下了因果。
不过按理说,此等修士前生都有弟子同门随行,至不济也有好友亲朋,早该前来点化了,怎么会等到如今还不来?女修与男修不同,再等上一两年,也就错过修炼的年纪了。
张衍招了招手,让女童走进了一点,然后和颜悦色地问道:“刘雁依,我问你,在璎仙岛住得好好的,你为何要离去?”
即便在玄光之上,刘雁依也不忘礼数,先是拜了一拜,这才回答道:“禀仙师,我刘氏虽然家道中落,但伯父这些年来也有些积蓄,还有些仙家所用的物事,听闻伯父身陨后,我见一些叔叔伯伯望我都是眼神不善,我年小力弱,也护持不住这些器物,生怕哪一日连我自己都没了,不如早早舍了这些走了罢。”
张衍微微一笑,道:“你年纪小小,倒是懂得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的道理,难得。”
想到她一个十岁出头的女孩儿,竟独自一人千里迢迢返回家乡,而刘韬那些交好的同门居然无一人前来相送,连派遣一个门人都欠奉,凉薄至此,可见她所说那些话十有八九是真的。
张衍暗自一叹,又问:“既如此,你也可带些散碎金银细软,足够你回乡所用,何必在此舟上干活?”
刘雁依回答道:“我年纪小,回乡路途遥远,怕歹人心怀不轨,是以求了船头伯伯让我干些杂活,不明就里之人便以为我是船头伯伯的亲眷,也不会来欺凌我。”
“好个灵秀的小姑娘!”
张衍一声赞叹,此时他也不免起了爱才之念,刘雁依如此良才美质,若是自己收来做徒弟,未来必是一大助力!
经刘韬一事,他也算看清了,修仙一道,若没有一个信得过的同门,自己一旦受了重创,不说身死道消,一旦渺无音讯,连带族人也没人照应,而那些世家弟子还总算有亲族看顾,师徒一脉能信任的却唯有弟子与老师了。
张衍暗自寻思,只是我自家也要修行,也没时间来照顾她,灵页岛上煞气又重,不适合她修行,不若收了她做记名弟子,将其领到周师兄处,先修炼《一气清经》,待过个几年,有了根基,再为她寻几本密册来不迟。
想到此处,他便温声问道:“刘雁依,我收你做记名弟子如何?”
一听此言,刘雁依两只明亮的眼中泛出惊喜之意,只是随后却一阵黯然,垂首道:“仙师,他们见了我,都说我身上有因果纠缠,却是不敢收下。”
张衍闻言,仰天哈哈大笑,震得身周云翳四散,“他人不敢收,我张衍岂有不敢之理!”
第六十六章 符囊五门,蚀文为根
听了张衍所言,刘雁依当即磕头拜师。
张衍端坐云头,受了她三拜,随后将她搀扶起来,宽慰了几句,袍袖一卷,便遁起玄光直接来到丹鼎院。
周崇举两月不见张衍,后来听闻他深陷魔穴不得而出,本来也是担忧,但前几日听闻他安然无恙归来,这才放下了心,眼下再见时,见他已成了玄光修士,神情中也是泛出一股欣喜之色来。
正待开口,目光一转,却见到一名眉目如画的女童跟在张衍身侧,小手牵着他的袖子,不免疑惑,用手指了指,道:“此女孩儿是何来历?”
这鱼船之上,除了亲近之人和随侍道童之外,周崇举素来不让其他人上来,如今张衍却带了这女童前来,想必有他的道理。
张衍轻轻拍了拍刘雁依脑袋,道:“来,过去给师伯磕头。”
刘雁依甚是乖巧,依言上前跪下,叩了一个头,脆生生说道:“弟子刘雁依见过师伯。”
周崇举先是面现讶然之色,随后抚须一笑,点了点头,伸手虚虚托了一把,道:“原来是张师弟新收的弟子,不必多礼,起来吧。”
他见张衍在此女童面前并不避讳用师兄称呼自己,便知此女极为得张衍的看重,是要当嫡传弟子培养的。
“过几日后,师弟我要去三泊征伐,恐怕也没有时间教导于她,有意将雁依放在师兄这里,也好时时得到师兄的指点。”
言罢,张衍又将刘雁依来历说了一遍,周崇举不免唏嘘几声,当即答应下来。
周崇举出身定阳周氏,修道近四百载,自身也是元婴修为,虽然被坏了根基,终生无望再进一步,但是底蕴深厚,又是东华洲闻名的大丹师,代张衍照顾一个徒儿那却是轻而易举,当即便唤了一名道童上来将刘雁依安顿下去。
刘雁依走后,周崇举感慨道:“师弟找得好徒儿,此女孩儿资质极佳,我修道数百年来也没见几个比得上她的,虽说身上似有因果纠缠,不过对师弟来说却不是问题,未来若攻伐周族,必是一大助力。”
张衍沉默了片刻,叹道:“我也是近日才觉得独木不成林,师兄应该也知,齐云天齐师兄曾亲自来魔穴中救我,其中深意想必师兄也能猜出。”
周崇举点头道:“此事我已知晓,你不妨顺水推舟。”顿了顿,他又低声道:“掌门近日曾亲自登门来造访过我一次。”
张衍神情不禁动了动。
周崇举呵呵一笑,抚须道:“攻伐下三泊后,门中恐怕还会大肆收录弟子,随后便是门中大比,以应对千年魔劫,所需丹药不在少数,如今门中有七成以上丹药是从我丹鼎院中所出,未来百年之内,掌门借重我的地方甚多,上下我都会打理好,所以你只管专心修行便可。”
张衍这才明白,难怪齐云天亲自来魔穴一行,想来除了有看重他的地方之外,周崇举也起了极为关键的作用,连忙起手一拱,道:“还要多谢师兄照应!”
周崇举一摆手,笑道:“谢什么,其实,若不是你是真传弟子的身份,还颇得孙师侄看重,便是舍了我这张老脸,身为三代弟子之首的齐云天,恐怕也不会对你多看一眼。”
张衍点头称是,又闲聊了几句,见已无事,他便辞了周崇举,架起遁光出了丹鼎阁,不出一刻,便回转到了自家洞府。
回到府中第一件事,便是命商裳伺候笔墨,他几笔挥就一封书信,吹干墨迹,召了一名力士前来,命他将此信送到璎仙岛上去。
这封信中自言他收了刘韬侄女为记名弟子,希望岛上修士交还刘韬遗物,信中还有意无意显露出自己与齐云天和范长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