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神藏-第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将封页表面的液体吸去之后,孙连达拿出了一套精致的小工具,从针线到锉刀挑针等等,并且还戴上了平时很少戴的老花镜,仔细的将封页压实了的页面挑开了一条缝隙。
  在孙连达动手的时候,修复室里的人几乎全都屏住了呼吸,他们不敢发出一点声音,生怕惊扰了孙老的动作,只是个个都瞪大了眼睛,不肯放过孙老的每一个动作。
  孙连达的动作十分的轻柔,几乎是用蜗牛爬的速度一点点的将封页的挑边给拆开,然后还不停的往上面刷着字画专用的防腐液,生怕里面的原装封页受到损坏。
  单单是挑开封页的工作,孙连达就整整花了两个多小时,等到四边全都被挑开之后,孙连达和赵洪涛两人同时拿着镊子,均匀的将后来裱糊的那一层封面给揭了起来。
  “真的是永乐版的《永乐大典》。”
  看着露出了庐山真面目的封页,不管是孙连达还是赵洪涛,全都激动了起来,因为在这封页旁边就摆放着那本嘉靖手抄的《永乐大典》,两者之间的字体和格式,都有着一些细微的不同。
  “洪涛,加把劲,咱们把线给装上……”不顾联系工作了几个小时的疲惫,孙连达又招呼赵洪涛,花费了一个多小时,将封页和书订装在了一起。
  干完这些工作,孙连达也是累的不行了,直接就瘫坐在了椅子上,修复文物所花费的精力可是要比体力多得多,六十多岁的孙连达已经是不足以再进行这种强度的修复工作了。
  “老余,这本《永乐大典》的问世,对于明史的研究,绝对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看着桌子上的那本《永乐大典》,孙连达疲惫的脸上露出一副欣慰的笑容,对于一位文物工作者而言,他们发掘和保护文物的价值,就体现在文物本身对于历史的信息反馈上。
  “老哥,这东西可是归属私人所有啊……”
  听到孙连达的话,余宣苦笑着摇了摇头,眼睛却是有意无意的瞄向了一旁的满军和方逸。


第116章 专项资金
  “私人收藏永乐版的《永乐大典》,这是一种浪费!”
  孙连达一向都是快人快语,当下坐直了身体看向满军,说道:“小满,我一直都认为你和一般的古玩商人不太一样,我喜欢你能把这本《永乐大典》给捐献出来,这让才能让它的发现更加有意义……”
  孙连达并非是在给满军讲大道理,他本人就是这么做的,在博物馆工作了几十年,孙连达一共向金陵博物馆捐献了六件国家一级文物和十多件国家二级文物。
  这些东西有些是家里传下来的,有些则是孙连达的私人收藏,孙连达一直都认为,将这些珍贵的文物放在博物馆里让世人参观,要远比锁在家中的保险柜里更有价值。
  “这……这个?捐出去???”听到孙连达的话,满军当即被吓了一跳,他没想到孙老竟然直接让自己将东西给捐出去,这已经远远超出了满军心里的底线。
  如果是个十来万的东西,满军捐出去最多心疼一段时间,但价值百万以上的物件说捐就捐,即使是孙连达发了话,满军也是无法马上就做出决定的。
  看到满军犹豫不决的样子,孙连达又开口说道:“小满,不要在乎一时的得失嘛,你把东西捐献给国家,国家是会记住你的!”
  “孙老,您让我考虑一下……”
  满军被孙连达说的有些哭笑不得,现在是商品社会,吃喝拉撒全是钱,就算国家记住了自己,如果自个儿万一做生意失败破产了的话,难不成国家还能养着自己不成?孙连达这番话说了等于是没说。
  “老哥,你这么做可是有点强人所难了啊……”
  看出了满军那从心底透露出来的不情愿,余宣开口说话了,“老哥,别人是做古玩生意的,讲究的是有进有出,自己花了钱买的东西,白白捐出去,你倒是让别人的日子怎么过啊?”
  和孙连达一辈子都在博物馆工作不同,余宣却是民间成长起来的杂项鉴定专家,他更加了解老百姓生活的艰辛不易,而不是像孙连达那样什么都有国家保障,就算将身家都捐出去也不会影响到自己的生活。
  “嗯?我倒是有失考虑了……”听到余宣这么一说,原本沉浸在自己的思想世界的孙连达顿时醒悟了过来,强压着让别人捐赠东西,自己的行为确实是有些霸道了。
  “小满,这件东西你想卖多少钱?”
  考虑到满军的利益,孙连达开口问道,既然满军不情愿捐献,那自己可以将其买下来再捐给博物馆,反正儿子赚的那些美元放在银行里也没什么用。
  “这个……”满军抬头看向了余宣,说道:“我还真不知道这东西能值多少钱,要不咱们让余老给估个价?”
  满军之所以没将话题再丢回给孙连达,实在是他怕孙老直接给自己订个三五万的价格,要真是那样的话,满军一准能哭死掉。
  “古籍善本中最珍贵的无疑就是名家字帖了……”
  余宣想了一下,说道:“对比之前卖出的一些名人字帖,这本《永乐大典》不仅有着文物考古价值,也有书法价值,加上又是孤本,我觉得它要是上拍的话,最少要在两百万以上的……”
  余宣给出这个价格,已经是有些偏低的了,要知道,作为世间仅存的孤本永乐版《永乐大典》,如果遇到古籍善本的收藏爱好者,恐怕就是拍出个四五百万也属于很寻常的事情。
  “两百万,这个价格倒是不算贵……”听到余宣的话,孙连达点了点头,余宣能看出来的事情他自然也看得出来,知道余宣这个定价满军其实是有些吃亏的。
  “爸,您别看我啊?我最近在法国买了一栋别墅,手上的钱可是不多了……”
  见到父亲说完话后就将目光转向了自己,孙超不由苦笑了起来,父亲做这种事也不是第一次了,孙超虽然不在乎那些钱,但却是不怎么父亲的这种做法。
  要知道,文物追回工作,必须由国家主导,动用国家的力量向国外的一些博物馆索回当年流失出去的文物,另外再给国外的一些大拍卖行施加压力,让他们不能再肆无忌惮的去拍卖那些珍贵物品。
  虽然这些方法未必奏效,但肯定是要比个人去收购文物然后再捐献给国家靠谱的多,毕竟一个人的力量实在是太小,他孙超一年最多也就只能画出两张作品,能有多少资金支撑老爸这样去做呢?
  “臭小子,我还没说话呢,你急什么啊?”
  听到儿子的话,孙连达老脸不由一红,这些年他断断续续的可是从儿子手上拿了差不多有一千多万了,全部都是用于购买文物捐赠给国家了。
  “咳咳,小超,两百万又不多,我看你先把这东西买下来吧……”思来想去,孙连达似乎并没有更好的办法将这本《永乐大典》给留下来,最终还是厚着脸皮向儿子开了口。
  “爸,您是不是再考虑一下啊?再说小满也没答应要卖呢……”
  孙超对父亲简直无语了,他还真害怕父亲哪天去国外参加什么拍卖会,到时候要是看中了那上面动辄千万的拍卖品,自己岂不是一下子就要倾家荡产了?
  “小满,两百万的价格,你答不答应呢?”孙连达将目光投向了满军。
  “孙老,可以,这个价格我可以接受……”相比之前的捐赠,两百万的价格虽然也不是很高,但对于满军而言却像是经历了一番冰火两重天,当下一口就答应了下来。
  而且满军也在心里算过小账,这东西拿到拍卖行去拍,即使拍出个三五百万的价格来,那么去掉拍卖行的佣金和扣除前期的宣传费用还有税费,自己能拿到手的钱估计也比两百万多到哪里去,倒是不如卖给准备捐献给国家的孙老,也能落个好名声。
  “小超,你看怎么样,小满都答应了……”见到满军同意了自己的报价,孙老很是得意的看向了儿子。
  “这个……”现在为难的人已经不是满军而是孙超了,他虽然拿得出这两百万来,却实在是不愿意纵容父亲拿出自己的钱来购买文物。
  “老师,其实您不用难为孙超的……”
  就在这个时候,赵洪涛插了一句嘴,说道:“老师,这几年国家对于回流文物也是很重视,各家博物馆都有一些专项资金,可以视情况去花钱购买一些馆藏品,我觉得这本《永乐大典》就符合博物馆购买的条件……”
  “嗯?什么时候下的这个规定?”听到学生的话,孙连达不由愣了一下,他在博物馆工作了那么多年,也没见到国家拨出来一分钱去购买文物啊。
  “老师,是去年下的规定,咱们博物馆每年会有一千万的资金,我觉得花两百万来购买这本《永乐大典》还是很合适的……”
  赵洪涛看到老师一脸不解的样子,当下解释道:“这笔钱是专项资金,必须馆长签字才能动用,要不我先打个申请,等到周一开会的时候一起商议下,我感觉馆长是不会不同意的……”
  能用两百万,就将这孤本《永乐大典》留在自己工作的博物馆,赵洪涛还是感觉物超所值的,毕竟《永乐大典》对于金陵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这也能让金陵博物馆的底蕴更加的深厚。
  “现在的馆长是小钱吧?”孙连达想了一下,说道:“不用等到周一了,我现在马上给小钱打个电话,你们召开一个紧急会议,将这件事给敲定下来吧……”
  孙连达其实是明白儿子的想法的,作为一个父亲,他也不想总是用儿子的钱,只不过在看到这些国宝级文物流失在外的时候,孙连达总是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数次都将其买了回来。
  但是现在有了更好的解决办法,孙连达自然也不会固执下去的,当了将近二十年馆长的孙连达很清楚,所谓的专项资金要是不花出去的话,最终会不明不白的消失掉,还不如用来购买文物给花出去呢。


第117章 孙老的承诺
  “孙老,我还有个要求,不知道您看能不能答应……”
  基本定下来之后,满军犹豫了一会,开口说道:“如果是咱们博物馆收购了这本《永乐大典》,我希望能不对外公布收购价格,您也知道,我这漏捡的有点儿大了……”
  “这个条件我可以答应,这样吧,我现在就和钱馆长沟通过一下……”对于满军的心态,孙连达还是很欣赏的,能懂得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道理,满军以后的道路将会越来越好走。
  “小满,钱馆长说了,这件事他原则上同意,我看是没有什么问题了……”
  事关这本永乐版《永乐大典》的归属,孙连达很是重视,生怕被别人给先买走了,于是当着众人的面给金陵博物馆的现馆长打了个电话,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了一遍。
  作为国内知名的鉴定专家和博物馆的前任领导,孙连达的话无疑还是很有用的,听到是永乐版真迹,钱馆长在电话里一口就答应了下来,并且周一就召开会议,将专项资金的使用给确定下来。
  “孙老,那太好了,太感谢您了……”
  听到孙连达的话,满军一直都吊在嗓子眼的心才放了下去,在最初孙连达让他捐赠这本《永乐大典》的时候,满军可是真的害怕孙老将他的《永乐大典》给转正了过去。
  “不是你感谢我,是我要感谢你啊……”
  孙连达笑着摇了摇头,他知道只花了两百万购买永乐版的《永乐大典》,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