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响动来得很是时候。
“儿子,听见没有,前头开始动工了。”
宁采臣指着院子后面,隔街店铺方向,意气风发地走过来,拉着宁风就坐到石桌旁。
桌上布着几道菜,看来宁风回来得挺是时候,宁采臣这是正要开饭呢。
“儿子,为父这段时间请托了赵大和赵二帮忙,打听了一番,终于决定要做点什么生意了。”
宁采臣说话时候脸上都在放光,偏偏硬是忍住不往下说,那神情,那抓耳挠腮,就差拿笔在额头上写上一行字:快来问我吧。
宁风摇头,失笑。
自家老父他还不了解吗?这妥妥的是在岔开话题。
宁风笑完,还是凑趣地问道:“父亲你打算做什么呢?”
“书铺!”
宁采臣总算是逮到机会了,滔滔不绝地往下讲。
一开始宁风也就是听听,反正无非是找点事情给老父做,打发时间罢了,做什么有何紧要?
不过听下去,他倒是有些动容,宁采臣这回却是真用了心思,也未必就不可行。
总结起来,宁采臣想做的并不是普通书铺,而是一间专门为修仙者,及有志修行者开办的铺子。
一来,收集各种修仙界典籍,资料,将其从玉简阅读方式,转为手抄本,让还没有开始修仙者能够阅读;
二来,购买收集各种基础的修行功法,各种残篇,只作借阅,并不出售。只要付出代价,就能直接在书铺里阅读,学习该功法。
“父亲,这是你想到的?”
宁风颇有些刮目相看的意思,上下打量宁采臣。
“当然!”
宁采臣拍着大腿,他是没尾巴,不然能翘起来,“我早就想这么干了。”
“早就想?”
宁风这就奇怪了,他们接受四师兄岱山赔礼,得到这个铺子才几天?宁采臣怎么就能早琢磨呢?
“那是。”宁采臣说到得意处,就坐不住了,噌地站起来,绕着石桌转圈子,一边转一边很是感慨地说道:
“想想当初儿子你说要修仙,我可是愁坏了,神仙鬼怪什么的是听多了,可谁也没见过不是,怎么修?”
“再后来,我就想着,要是找不到师父教你,没有宗门收你,那可怎么办?”
宁采臣越说脚步越快,仿佛又回到了那些焦虑得难眠的日子里。
“我就琢磨着,不能进入宗门,那当个散修也不错嘛。
我儿子这么聪明,七八岁就比我这个当老子的强一百倍,就是当散修,也能称仙作祖,厉害得没边。
只是,没有功法,没有门路啊。”
宁采臣将大腿拍得“啪啪”响,声音都拔高了道:“那时候我就在想,要是有一间这种铺子就好了。我就是去给人抄抄写写,也能赚点钱财,记下功法,回来给儿子你学不是?”
“快来夸我”那种神情又在他脸上出现了,宁采臣话说完,乐颠颠地回到石桌上坐下,一抬头才发现自家儿子神情似乎有些不对。
“儿子,你怎么了?”宁采臣担忧地问道。
“没,没什么。”宁风先摇头,后低头,深吸了一口气才重新抬起头来,微笑地看着宁采臣,道:“父亲,这个想法很好,我支持你。”
他的眼眶红红的,眼眸间,神情中,流露的尽是浓浓孺幕之色,感激之情。
宁风一直信心满满,一直是期待无比,一直向往仙神,一直没有想过放弃……,他却没有想到,看起来没心没肺的父亲,在一个个日日夜夜里,为他辗转难眠,为他想了那么多,只为支持他继续前行。
现在,轮到他来支持父亲的梦想了。
这种感觉,很好。
宁风收拾情绪,正打算多问问细节,看有什么能做的,两个脚步声从门外传来。
“宁师弟,你回来了啊。”
来的是熟人,双生子赵大,赵二。
宁风忙站起来迎接。
这两人这段时间,在他不在的时候,没少照顾宁采臣,若不是他们两个,凭着宁采臣的性子,那书铺怎么都没这么容易就开始动工。
赵家兄弟本是天云子记名弟子,按规矩称呼宁风等天云亲传七子,都该是喊师兄的,只是上次接触、相处,宁风一再表示以“师弟”称之就可以,两人才勉强改口。
那会儿双方已经混得惯熟,宁风这一迎上,赵家兄弟表现出来的神情却有些不对,嗯,是有些局促。
“这是什么情况?”
宁风有些奇怪,尤其是两兄弟其中一个还冲着他身后挤眉弄眼。
后面还能是谁?宁采臣罢了。
宁风回头望,只见宁采臣正襟危坐,似乎没什么异样,只是这后背未免也挺得太直了吧?
他心中疑惑,倒没失了礼数,一番见礼后,宁风邀请两兄弟落座,两人却连连摆手。
赵大伸手入怀,拿出一个薄薄的,也就是指甲盖粗细的玉函,双手递到宁风面前,正色道:“宁师弟,我们兄弟换班回天云峰,恰值宗门执事送来此物,沈师兄与那执事是旧识,正在把酒言欢,便让我们跑上一趟,将它交给宁师弟。”
宁风茫然接过,托在掌中两个巴掌大小的玉函仿佛没有重量,轻如鸿毛。
“啧啧啧,没想到师弟入门没几日,就有了成绩,竟被神宫允许下山行走,我们兄弟佩服,佩服。”
赵大交出玉函,就好像交卸了什么重担似的,语气都显得轻快了起来。
“这是?”宁风翻来覆去的看,没看出个所以然来,于是问道。
“晨曦!”
赵二接口,紧接着兄弟两人异口同声:“神宫弟子,初次下山行走,宗门特赐晨曦一份,以壮行色。”
宁风神色一下子就变了,郑重起来。
他听说过。
晨曦者,黎明之微光。
它不是最绚烂的,不是最耀眼的,亦不是最温暖的,但它是无尽黑暗后第一缕的光,是开启后面一切的初始。
于是最珍贵,也最重要。
太阳神宫有一个规定,但凡神宫亲传弟子,得到宗门、师尊允许,准下山行走,便赐予一些礼物,都是天下行走时候用得上之物。
因是赏赐给初次下山行走弟子者,故而神宫名之为:晨曦。
这名字里,蕴含着的看重、希翼,美好愿望,超过了礼物本身分量。
“没什么事,我们兄弟就先走了。”
赵大、赵二完成了任务,竟是连茶都不喝上一杯,掉头就走。
他们走得那叫一个利落,一个迅捷,宁风从晨曦中回过神来,想要再劝他们一声,都没能来得及。
“他们这是怎么了?”
宁风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捧着晨曦回到桌边,重新落座。
“儿子,你说我们的书铺叫什么名字好?”
宁采臣一看到儿子回来落座,忙不迭地问道:“你快给想想,我想了几天,你看,头发都白了几根。”
“名字?”
宁风脱口而出:“那便叫琅琊福地吧。”
“琅琊福地?”
宁采臣停下拨头发的动作,眨了眨眼睛,虚心问道:“可有典故?”
“呃~”
宁风眼珠子转了转,摇头道:“没,孩儿就是觉得朗朗上口,易记难忘,父亲若是不满意……”
“不不不,满意,很满意。”
宁采臣是真满意,这比他自个儿想的名字强多了。
“就这么定了,便叫琅琊福地了。”
他拍着桌子,震得手掌发疼,碗筷颤鸣,脸上兴奋得通红,连疼痛都顾不得了。
宁风微微一笑,心想:“轮到我了。父亲,孩儿长大了,有了自己的力量,该轮到我来实现你的梦想了。”
他一边想着,一边拿起筷子,随意地夹起菜入口。
筷子入口瞬间,宁风动作顿了一顿,旋即摇了摇头,想着:“算了,留点小秘密,也蛮好。”
他咽下菜,抬头就碰上宁采臣眼巴巴的目光。
宁风笑着夸赞:
“菜不错!”
……
入夜,月明。
宁风盘坐在房中,膝上放着玉函晨曦。
“来,看看神宫给我准备的晨曦是什么?”
他伸出手掌,默运太阳法,掌心放着微光按在玉函上,一推。
“刷!”
玉函盖开,几个光团雀跃般喷涌而出,玉函本身则解体化光。
盈盈光点,萦绕一室,亮如白昼。
亦如,此刻宁风眼中在放出的光。
第三十六章苍灵有玉,一日三变
“这些是……”
宁风后背一下就停直了,两眼放光,看着几个光团喷涌而出,又徐徐地落到他面前。
光芒散去,露出其中真容,共是三份东西。
第一份是一个木盒,檀木为料,雕工精细,四四方方,单纯这个盒子就比之前晨曦玉函要来得大许多,显然是法术作用才放得进去。
这个木盒最大,也最先落到宁风面前。
他伸手接过,手臂为之稍稍一沉,这木盒竟是分量不轻。
一经推开,木盒中迸发出青色的光,瞬间映照在宁风脸上。
“灵玉。”
盒子里面,赫然放着十方苍玉,苍者为青,一方方都在放着纯净的青光。
盒子一开,充盈灵气喷涌出来,置身其间,只觉得浑身毛孔都要张开,贪婪地多吸上几口。
显然,这些苍玉都是蕴含着精纯灵力的苍灵玉。
天地灵气,稀薄而杂乱,除非是洞天福地级别,不然修士以之修炼,既无效率,又有隐患。
从蕴含着精纯灵力的灵玉中汲取灵力,再以之辅助修炼,事半功倍。
灵玉对修仙者的重要,恰似肉食之于凡人,有肉食可以吃,谁愿意去啃树皮,咽观音土呢?
“这么说,这些就是亲传弟子的份例喽。”
“竟然足足有十方苍灵玉这么多,太阳神宫当真大方。”
宁风伸手在一方方的苍灵玉上抹过,心满意足。
亲传弟子,一季度一份例,其中最关键的部分就是灵玉和灵丹。
灵丹方面,由各自师尊依修炼情况发下,灵玉则是人人相同的。
“外面的散修要得到这么几方灵玉,要付出多少代价,多少血汗,多少条人命?”
宁风不是世家公子,无论是在进入神宫外门前的漂泊,还是神宫三年接触下来,他深知疾苦,更明白这一盒份例别看人人都有,季季皆发,那是在太阳神宫。
放到外面,不知道能让多少散修头都打破,眼睛发蓝。
僧多粥少,狼多肉少嘛。
不是所有玉料中都蕴含着精纯灵气,只有伴生灵脉之上的玉脉中,才会出产各色灵玉。
苍灵玉为最下,白灵玉为其次,五色灵玉称最上。
“一方苍灵玉,可兑百颗灵珠,只要有上几方,次一点的法器都能换到了。”
“以之修炼,普通练气期修士,十日都消耗不到一方。”
宁风不是第一次看到苍灵玉,却是首次拥有。
太阳神宫的外门与其他门派不同,不讲究修为,不讲究境界,不论法术,不管战力,要的就是练成药师琉璃经,成就琉璃体。
故而,对这些修炼资源上,宁风等人都相当之陌生。
“据说筑基期修士,平日里修炼当以吸收白灵玉中精纯灵气为好,金丹期最上是以五色灵玉为佳,但基本都消耗不起,无不是等而下之,退求其次。”
宁风合上木盒盖子,将精纯灵气和铺面青光重新盖住,心想:“不知道师兄修炼时候用得起白灵玉吗?还是还在用苍灵玉?”
相比较于灵玉,他还是对灵珠更熟悉一些。
当初为了踏入修炼门槛,宁采臣倾家荡产,以百两纹银换一灵珠的方式,才请来各路招摇撞骗者。
换句话说,如果没有灵珠,连那些骗子都看不上黄白之物,骗都懒得骗你。
“购买力惊人啊。”
宁风在心中换算了一遍后,感慨无比,真是一入仙门,就与俗世再不相同。这般一盒子,放在俗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