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一头雾水的跟着李公公走,刚进门口,锦阙就冲出了,撞得凌蔚一个踉跄,差点栽倒。
“哎哟,我的小王爷。”凌蔚眼疾手快,把也差点栽倒的锦阙捞到怀里。
“表哥没事吧?”稍慢一步的安康关切的问道。
“没事没事。”凌蔚一手牵着安康,一手抱着锦阙,艰难的给刘皇后行礼。
“成了,别跪了,坐下吧。”刘皇后忙叫人扶住凌蔚,“今儿个你得了状元,锦阙和安康嚷着要给你道贺。本宫就把你叫来了。”
“恭喜表哥。”两小孩笑眯眯道。
“谢谢小王爷,小公主。”凌蔚也笑眯眯道。
“瑾堂,恭喜。”黎膺也贺喜道。
“谢谢王爷。”凌蔚道。
“好了,道喜也已经道了,你们该让瑾堂回去了。”刘皇后把两小召唤到身边,“瑾堂也会去好好庆贺一下。”
“那臣弟也告退了。”黎膺忙道。
“成成,你也回去吧。皇上和启辰估计还要过会儿才回来。本宫就不留你们说话了。”刘皇后挥了挥手,几位宫女端着盘子出来,“这些就算是本宫和锦阙、安康的贺礼了。皇上和启辰的,让他们自己准备。”
“谢皇后,谢魏王殿下,公主殿下。”凌蔚看了一眼,嗯,有自己最喜欢的金子银子,收入又有增加,好,很好。
收获了一堆赏赐,心满意足的凌蔚和黎膺一起回去庆祝。
在府中,早已经准备了丰盛的庆祝晚餐,两府厨师摩拳擦掌,吃的凌蔚心满意足,差点撑得睡不着。
。。。。。。。。。。。。。。。。。。。。。。。。。。。。。。。。。。。。。。。。
后几日,凌蔚轮番去老师家和大哥家报了喜,又婉拒了许多贺礼,终于到了恩荣宴这天,骑马□□。
凌蔚摆弄了自己胸前的大红花,显得十分尴尬。
“以后同朝为官,请凌状元多关照了。”焦成笑着拱手道。
“叫我瑾堂即可。”凌蔚笑道,“席探花可还好?”
席林苦笑道:“我还没习惯骑马,有些紧张,让两位见笑了。”
看席林身上衣服,就知道其属于勋贵旁系,但家境估计不好。虽说骑御是君子六艺,但是没钱,可练不好。
不过游街的马都温顺,想来问题不大。
三人交谈了一会儿,就被太监催促着上马了。
凌蔚的骑术倒是被训练的不错,但是被那么多人围观,那脸上也不由自主的带了一丝尴尬。
感觉自己好像是游街的猴子似的……居然还有叫好声……
而从道路两边的阁楼上扔下来的香包手帕花朵什么的,更是让凌蔚心中叫苦不迭。虽然这些东西砸到头上并不疼,但是囧啊。凌蔚又从头上扒拉下一张手绢,叹了一口气。
“瑾堂好受欢迎。”焦成乐呵呵道,“我们三人中,就瑾堂收的最多了。”
凌蔚面瘫脸:“嗯,被砸的最多。”
席林一脸紧张的拽着缰绳,担忧道:“这人这么多,马会不会受惊?”
“这个……应该不会吧?”
…………
显然马儿是经过千挑百选,并没有在游街的时候出岔子,凌蔚也没有狗血的遇见马被人做手脚,然后差点摔下来之类的事。
游街完毕,取下大红花,整理了一下衣衫,凌蔚和两人一起,往恩荣宴走。
这恩荣宴是很多进士唯一一次近距离和皇帝接触,甚至能够交谈的机会。在场的许多进士都显得很兴奋。
恩荣宴上还会做诗词助兴,对于一些家中没有门路的进士而言,这可能也是唯一一次在皇帝面前展现才华的机会。
虽然殿试也算是让皇帝看到了才华,但那时候毕竟人多。除了发挥的特别好和特别差的那几个人,其他人,皇帝也不会特意去看是谁的试卷。
游街的三人到了恩荣宴之时,其他进士甭管认识不认识,都纷纷来打招呼。不出意外,这三人是会留在京城。现在打个照面混个眼熟,以后说不定也能照应一下。
很快其他贵人也纷纷入席,当皇帝携太子和皇子一起到来的时候,恩荣宴算是正是开始了。
凌蔚悄悄的打量了一下,除了太子之外,皇帝只带了几位成年或者将近成年的皇子。即,那些皇子的岁数排行都在太子之前。
太子之前,皇帝有四位皇子,大皇子汉王黎适十九岁,母谢贵妃,已经成婚并出宫建府;二皇子赵王黎瑚十五岁,母谢贵妃,已经指婚,王府也在修建中,于今年完婚;三皇子楚王十五岁,母余婕妤,王府也在修建中,但因余婕妤过世,还未相看王妃;四皇子越王黎淳十三岁,母林才人,还在宫中读书。
谢贵妃自皇帝还是太子时就已经为其侧妃,其余皇子皆是下等妃嫔所生。连三皇子的母妃去世了,也只追封为婕妤。
凌蔚记得后宫有两位贵妃位正一品,贤良淑德四夫人为正二品,其他妃嫔凌蔚就没去关注过。现在两位贵妃位置都满了,四夫人似乎只有一位良妃,也是皇帝太子时候就跟着的老人。宫里大多是低等妃嫔。
当然,这不代表皇帝陛下就清心淡欲了。这比太子大的皇子只有四人,但公主可不止这个数。太子之下,除了锦阙之外,还有三位小皇子和好几位小公主。皇帝陛下也就是近几年才开始修身养性。
凌蔚拿起茶杯,遮住嘴边八卦的微笑。
太子如今瘦了也白了,估计挺注意防晒,哪怕骑射课在继续,也没有晒成原来的小黑炭。现在看来,也是一翩翩美少年,有两分黎膺的影子(从这里可以看出,黎膺和黎隶果真是同父同母的亲兄弟),四分刘皇后的影子,还有四分随了皇帝陛下,但那四分是继承的最好的几个部位,所以长的可比皇帝陛下俊俏多了。
当然,皇帝陛下夸太子的相貌,说的可是有九分随了自己,一分随了刘皇后。
美少年太子背着手微笑的站在皇帝陛下身边,还真有那么几分雍容的架子,看起来一点也没有平常熊孩子的皮样,倒也是唬得住人。
其余四位皇子,汉王也是一副雍容华贵的模样,看着十分大气;赵王就看着比较沉默寡言,很是稳重;楚王估计刚刚丧母,身形瘦削,虽然连带微笑,但是总有一副抹不开的愁绪,有几分忧郁美少年的感觉;越王则不知道是不是出身较低的缘故,比起其他兄弟更加沉默一些。
不过无论性格如何,他们对着在场的进士们都显得十分谦虚和看重,对皇帝陛下也显得十分敬重。
因为有外人在,太子也没有傻的来打招呼。其他人见了,倒有些怀疑,太子在殿试时是不是真的只是看重凌蔚的才名才会做出那件事,并非和凌蔚多熟悉。
恩荣宴有佳肴有丝竹,但看着众多进士的样子,都不像是把心思放在美食美酒和美乐上。
皇帝携太子和皇子向进士们举杯敬酒,许多进士这一杯酒还没下去,只是端着,脸上就已经出现酡红,似乎酒不醉人,人就先醉了。
可见这皇帝的酒,对于这些读书人而言,是多么大的荣耀。
酒过三巡,就是显露才华的重头戏,吟诗作对。
不知道其他人是有意还是无意,端着酒杯来凌蔚这里的人特别多。凌蔚虽然之前说好了不擅长临场作诗,但可没说不会做对子。于是这酒过三巡,凌蔚就已经对了七八个对子。
也幸亏这对子的对仗,考的也是知识的丰富性和反应的灵敏性。凌蔚凭借着记忆力,倒也能很快的找出相应的对仗,不然这么密集的对下来,凌蔚估计也会词穷。
本来这做对子也就是个乐子。做不出来,自罚一杯酒,也不会有人笑话。毕竟这对子,也不是立刻就能想到的。
哪知道这么多人一齐上阵,都没难倒凌蔚。这读书人的气劲就上来了,凌蔚很快就面对了车轮战的窘迫。
太子有胳膊肘撞了撞他皇老爹:“父皇,瑾堂好像被围攻了。”
“瑾堂虽说才高八斗,但实在是太狂妄了些。”黎适不知是真是假的惋惜道。
黎瑚转头看了他大哥一眼,慢悠悠道:“我倒没看到瑾堂哪里狂妄了。他的态度不是一直很亲和吗?其他人明摆着为难他,但无论认识不认识,要找他做对子的,要和他喝酒的,他都来者不拒。以瑾堂的身份,即使是同科进士,他也可以婉拒这些无谓的麻烦事。我倒是觉得,瑾堂实在是太过谦和了,才会让人为难。”
黎适被自己同母弟弟噎得说不出话来,显得有些尴尬。而黎瑚还似乎没看出自家大哥的窘迫似的,继续道:“不过瑾堂全部对出来了,倒是让那些为难的人恼羞成怒了。大哥所说的瑾堂狂妄,该不会是说瑾堂没让那些为难的人得逞吧?这话可不对。这既然对的出来,何必要装作对不出来?瑾堂又不需要讨好这些人。我觉得,瑾堂做得很好。我挺欣赏他,等会儿我要去找他喝酒。”
黎适的神情,别说皇帝和太子,连剩下的两个出身不太高的弟弟都有些不忍直视。
早就知道二哥是个直肠子,不会看人眼色,经常无意识给大哥拆台。但是每一次见到,都还是觉得……好替大哥尴尬啊。
☆、第四十二章
黎适和谢霖安交好,早就把谢家这一位,这一辈中最右才华的人,视作自己的股肱之臣。谢霖安被凌蔚三番两次的羞辱(凌蔚:我比窦娥还冤……),黎适自然对凌蔚印象不好。
这种只会讨好小孩子,没什么大用处的人,在黎适看来,无异于伶臣。黎适这么认为,也以为自己父皇肯定也是这么认为的。如果父皇不这么认为,那他一定要让父皇看轻凌蔚的真面目(凌蔚:我真是哗了汪了……)。结果被他胞弟给抢白的下不了台。
而黎瑚似乎因为被起了个头,开始滔滔不绝的说了起来。他似乎是真的对凌蔚很感兴趣,对凌蔚如今流传出来的诗词歌赋都了如指掌,赞不绝口,那样子,在后世,就是一个合格的卖安利人员。
嗯,虽然黎瑚长的很老实很沉默寡言,但是意外的,他其实是一个话唠。
黎瑚在提起凌蔚的诗词的时候,楚王黎骏缓缓抬起他那忧郁的脸庞,加入了话题。
黎骏出生的时候,是前三个儿子中长的最壮实的,无论翻身滚爬,都是学的最快的。皇帝陛下一乐呵,觉得这孩子简直和他弟一样,一定是天生的大将军,于是取名“骏”。
但是黎骏长到了启蒙的时候,就歪了。也不知道他是受了什么影响,还是得了什么刺激,刚学会读书,就爱那些忧郁的诗歌。稍稍年长些之后,更加伤春悲秋,完全一副忧郁文艺青年的模样。也还好黎骏虽然没达到皇帝陛下“大将军儿子”的期盼,好歹也算是文采斐然,作为一个忧郁文青,也是有文化有逼格的忧郁文青,所以皇帝陛下还不至于太心塞。
因为母妃去世,黎骏最近更加的忧郁,连外界的事都没怎么关心,一心关在屋里,为逝去的母妃和逝去的童年攥写纪念的诗歌。
如今听到凌蔚的诗,他惊为天人。虽然凌蔚的诗歌并非只有忧郁,但豪气的诗歌他也是爱的,何况凌蔚忧郁起来比他还犹豫,悲伤起来比他还煽情。一直以来无精打采的黎骏顿时捶胸顿足,认为自己错过了人生的知己。然后就开始和自家二哥讨论凌蔚的诗词,决定在结识这个知己前,先好好了解一番,等会儿说话,才不至于失礼。
二哥三哥聊起来旁若无人,大哥还在尴尬,皇帝陛下一副事不关己的逃避状态和旁的大臣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