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坏截范G,没了念想,她只能专心研究了。她知道她得体现自己的价值,不然这份优待随时可能变成催命符。
安排好这些事,胤禛就去跟苏圆圆说了具体进展。他决定这么做其实完全是苏圆圆的主意,那些穿越女跟他没有关系,他也没义务去照顾谁帮谁,但苏圆圆从德妃身上发现了穿越女的好处。不管她们有什么目的,她们或多或少都是懂点东西的,拿出来一定能带给百姓便利,而且她一直在想办法提高女人的地位,这在封建王朝太难,如果能让这些穿越女体现她们的价值,或许还真能得到什么契机。反正康熙已经知道穿越女、知道未来了,这些不被康熙放在眼里的小事,对她来说是大有可为。
九阿哥这一年十三,知道多宝店的事之后,天天缠着胤禛要去掺一脚。他从小不爱文武,就喜欢算帐做生意,可康熙总训斥他,不许他与民争利。但这回可是跟胤禛合作的皇商,是为国为民的生意,他觉得他完全可以参与,而且最适合不过。
“四哥!好四哥!你就让我负责吧,你看你每天那么多事要做,哪里有工夫操心生意呢?这方面我擅长,弟弟给你分忧,绝对办得妥妥当当,到时候四哥只需要分给我那么一点点,我就吃喝不愁了!”
胤禛好笑道:“你堂堂皇子阿哥什么时候愁了吃喝?”
“那不一样,这是我自己挣的啊!四哥,小时候咱俩不好,可后来咱关系多好啊?你看你逼着我练字读书我都没记恨你,说明我对你兄弟情深啊,你一定要照顾照顾我,你也不想我将来一事无成吧?这是最适合我的机会了,皇阿玛一定不会骂我的。等我把生意发展壮大,说不定皇阿玛还会夸我呢,这真的适合我。”
“行了行了,你要是做得好,我那一成利润分你一半,不要瞎闹腾惹皇阿玛生气。”
“好咧!多谢四哥!”
有胤禛帮忙说情,康熙训了胤禟一顿就同意他去做生意了,反正这么多年他也对其他事不感兴趣,如今想去做生意就好好做生意,省得哪天动了心思成立什么八爷党。九阿哥有了事做,八阿哥和十阿哥自然也坐不住了,他们都是差不多大的。
康熙想了想,干脆安排八阿哥去户部当差,这个儿子不是八面玲珑最能收买人心吗?就让他负责要账得罪人,以后做个孤臣就不会起心思了。要是这个儿子真有好本事,那要账也能顺利许多,充盈国库。而十阿哥就去了京郊大营,他不乐意管事,就喜欢舞刀弄枪,反正还小,去兵营里练练也好。这三兄弟分到不同的地方,也让他们别再抱团。
至于他们都跟胤禛关系好,那无所谓,胤禛不能生育肯定不会起什么心思,他们都跟着胤禛还省得出乱子了。
但康熙心里有数,不忌惮这些,不代表太子他们也明白啊。在太子和大阿哥、三阿哥眼里,就是康熙越来越偏心胤禛了,不但让他掌管内务府、掌管工部,还让他监管这么暴利的生意,明目张胆的收银子,给他赐婚都相当于赐了佟半朝的势力,这是什么意思?培养他呢?
还有胤禛跟老五到小十五这么多兄弟的关系都不错,这不是收买人心吗?皇上看到为什么不管,还一副很满意的样子?这是有多看重胤禛啊?
大阿哥和太子都开始把胤禛当做一个很大的威胁,索额图和明珠也是如此,朝中算是三足鼎立了。
多宝店发展得很好,九阿哥在这方便天赋极佳,再加上李云芳那些东西确实好用,很容易就能推广出去。而九阿哥给多宝店坐镇,谁敢抄袭他们的东西?不过几个月时间九阿哥就开了好几家分店,有了丰厚的利润,给国库大赚一笔。也不知道他和李云芳怎么谈的,李云芳居然从自己的五成利润里分了一成给他,然后就完全不管经营了。
九阿哥听她说起海外遍地都是黄金宝石,就是没有茶叶丝绸瓷器,立马惦记起来。投资造船开始试探海外交易,造船的过程中,胤禛把德妃、李氏和他自己了解到的一些知识整理出来,让人大力研究实验,造出了超前许多的大船小船,给水师也增添了一大助力。
康熙听了德妃的话很厌恶外国,但要以少数的满人去统治汉人是没精力多和外国打交道的,不赞成太早跟外国来往。不过他见儿子们只是想要挣钱还意外弄出了好船,就对他们的动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勉强同意了。只是海外交易要很长时间,一时半会儿什么成果也看不到,倒是有很多人觉得九阿哥败家瞎胡闹。
除此之外,岳兴阿带着人去了好几个城市开多宝店分店,胤禛又借着德妃和李氏的言辞将物流和报刊给提了出来。物流可以和驿站挂钩,岳兴阿直接负责,招收一些退伍士兵和乡下的壮汉,很快就发展起来。报刊倒是有些麻烦,但把报刊跟物流合并在一起,他们来来往往顺便就把报刊带往全国各地,再由各地驿站进行贩卖,十足的方便,只是要注意报刊上的言论引导。
胤禛提议交给了五阿哥和七阿哥负责,他们二人心思细腻,行事谨慎,一向不参与任何势力。五阿哥背后还有太后和宜妃,没有势力能对他施压,他负责报刊就可以做到不偏不倚,报道公正。
此举得罪了三阿哥,他自认为兄弟中他的文采最好,事关报刊这种文学之事怎么能把他漏下。但他其实骨子里又傲又清高,胤禛觉得若他管了报刊,肯定是满篇的优越感外加吹捧满足贬低汉人的偏颇,如此这报刊可就适得其反了。所以胤禛提出了著书立说,想办法把三阿哥打发去整理历史去了,这活儿对高傲的三阿哥来说倒很合适,觉得比报刊高贵许多,没再找事儿。
纸张不便宜,报刊的价格也高,所以胤禛提出了每次拿出一份报刊贴在城墙上,给所有百姓看。那些富贵人家自然会买一份单独的回家自己看,既挣到了报刊的利益又保证了信息的传播,所有人都能了解远方的消息,开阔眼界。
这一年里发生了不少事,乍一看都是上不得台面的小事,世家贵族没有人在意,但回过头来一看,多宝店、物流、报刊都对百姓有不小的影响,全都是对百姓好的事,又能挣一些利润归到国库,胤禛又立了个大功!
大阿哥和太子多次招揽他,想让他为他们办事,可胤禛就是油盐不进,只听皇上吩咐,一下子就成了他们的眼中钉,彻底把他当做了夺嫡的对手。尤其是下头几个兄弟的职务居然都跟胤禛有点关系,更令他们警惕戒备,只等找到机会把他给绊倒。
不过康熙现在却是越看这四儿子越满意,他身为皇帝公务繁忙,是胤禛帮他处理了这么多琐碎的事,让百姓过得更好,让国库更充裕,让皇宫更安全,真是一个能臣。长此以往,他必定能轻松许多。特别是几个兄弟在胤禛的建议下都有了自己爱做的事,都干得不错,完全没有九龙夺嫡的预兆,这让他极其满意。
新的一年到来,他决定封赏众皇子,大阿哥立下战功封为直郡王,三阿哥著书有功封为诚郡王,四阿哥也屡次立功封为雍郡王。再往后从五阿哥到十阿哥都是贝勒,更小的就不封了。
所以当苏圆圆终于迎来成亲之日时,她已经是郡王妃了,惹来无数艳羡。
第91章 穿成筛子的清朝(二十四)
苏圆圆是从佟家出嫁,她额娘和哥哥也回了佟家; 在备嫁期间; 隆科多想拿捏住赫舍里氏间接让儿女孝顺他,弄得赫舍里氏苦不堪言。苏圆圆知道后直接找胤禛运作了一下; 将隆科多打发到西北贫苦地区当九品芝麻官去了,还是一个被架空的芝麻官; 半点实权没有。
不止如此; 她还让隆科多把那些小妾、庶子全都带走了,也就是说赫舍里氏回到佟家在三房是一家独大,没人会找她麻烦,她愿意住就可以长住了; 反正岳兴阿这么大也应该回到佟家发展。
吉时一到,苏圆圆由女官扶着上轿; 外头立马就锣鼓喧天、鞭炮声不断。她穿着内务府制作的华贵喜服,蒙着盖头,拿着苹果和玉如意,感觉真的还挺新奇的。轿子摇摇晃晃地往前走; 还能听见外头百姓的笑闹声; 似乎有人在两侧撒钱,十分喜庆。
灯笼、火炬开路; 一行长长的队伍热热闹闹地绕京城一圈; 才稳稳地停在雍郡王府前。苏圆圆被胤禛牵着进门; 一步步完成了合卺仪式。新房的门口堵了一帮人; 看着女官夹起个饺子给苏圆圆吃; 接着就问,“生不生?”
苏圆圆艰难地咽下去,小声道:“生。”
阿哥和福晋们立马笑起来,小十五和小格格这对双胞胎还跑到前头问,“生的吗?为什么要吃生的?表姐你不回宫里住啦?”
小十三和小十四把他们俩拉回去,小大人似的说:“当然不回去啦,表姐以后就是我们的四嫂了,要跟四哥待在一块儿呢。”
童言稚语惹得大伙儿又是一通笑,胤禛轻咳两声,起身道:“行了,都去前头喝酒,让你们四嫂好好歇歇。”
“呦!四哥心疼四嫂啦?”
“肯定啊,你们看四哥从进门起,这眼睛就没离开过四嫂呢,可见是被迷住喽!”
“那是因为四嫂今天太好看了,从小到大都没这么打扮过啊。”
苏圆圆似笑非笑地看过去,“小九、小十,你们两个是不是皮痒了?明天去练武场练练啊?”
九阿哥打了个激灵,边摇头边往外跑,“我去帮四哥招呼客人,我还要帮四哥挡酒呢。”
十阿哥摸摸后脑勺也不停地往后退,“我、我饿了,我要去吃饭,走走走,大家都走。”
众人哄笑着跑了出去,平日里一个比一个能端着,这会儿倒显出孩子的调皮了。胤禛摇摇头,回身把苏圆圆拉起来,在她唇上亲了下,“桌上有点心,厨房也备了饭菜,你想吃什么叫人去拿,我很快就回来。”
苏圆圆扑哧一笑,“你晚点回来也没关系啊,虽然春宵一刻值千金,可是……我才十四啊!”
胤禛脸黑了黑,青梅竹马就这一点不好,明明做了一辈子夫妻,这会儿却还是看得着吃不着。他把苏圆圆搂在怀里狠狠亲了一会儿,郁闷道:“那我出去多喝几杯,把那些家伙全喝倒。”
雍郡王大婚,参加的官员和家眷坐满了六十席,官职高一些能跟胤禛说得上话的几乎都被他灌醉了,离开时都是被人扶走的,雍郡王千杯不醉之名不胫而走!
他洗漱过后回屋,看见苏圆圆也卸下了那一身装扮,似乎是刚刚沐浴过,当真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浑身都吸引着他的目光。他慢慢走上前将苏圆圆圈在怀里,声音低沉沙哑,“不早了,我们安置吧。”
苏圆圆伸出小手捏着他的下巴,调戏道:“郡王爷,您这是要残害国家幼苗呀?”
胤禛抬手就在她臀上拍了一下,“我刚刚在席上就想通了,你个几百岁的狐狸精装什么国家幼苗?快变回来,春宵一刻值千金!”
苏圆圆见他想到了,嘻嘻一笑,也不再逗他,旋身就变成了十八岁的模样,还是那么美,却已经足够成熟。胤禛二话不说就将她打横抱起,低头堵住她的小嘴,挪去床上。床帐层层落下,窗边的龙凤蜡烛燃烧得正旺,整个屋子里只剩下暧昧的喘息声久久不绝,顺利地开始了他们的洞房花烛夜。
第二日,康熙上早朝看到大臣们打不起精神的样子,顿时好气又好笑,不过也算是终于看到胤禛孩子气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