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氏家族全传-第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仅不能靠蒋介石政府来拯救,相反倒应该切除这个毒瘤。由此看来,中国确实需要一场血与火的暴力革命。
  2.《西行漫记》的诞生
  1936年春天,宋庆龄把半张五英镑的钞票交给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先生,让他到西安与赴陕北送信刚刚回来的董健吾接头。
  这次到陕北对共产党和红军进行实地采访,是斯诺渴盼已久并且是他对宋庆龄反复要求的。宋庆龄经与周恩来联系后,特意安排了斯诺的此次陕北之行。但是就在临出发之际,不料斯诺又有些害怕起来。
  “孙夫人,要不,我还是另找机会再去吧。”
  “为什么呢?”宋庆龄有些不解地望着这个美国小伙子。
  “我怕到了西安,张学良不放我过去。”
  “东北军已和陕北红军达成了停战协议,他们之间已经有了来往,张学良不会难为你的。”宋庆龄安慰斯诺道。
  “这几年我已经领教了蒋介石特务的厉害。我想西安一定还有不少蒋的特务和密探,万一他们知道我要去采访共产党和红军,我真怕他们……再说,马海德大夫上次都没能通过西安,我要空走一遭,个人担惊事小;如果一事无成,连在报社老板面前都不好交待啊。”
  “这个……我可以给张将军打招呼,请他设法帮助你,不至于有大麻烦的。”
  “嗯还有……就是红军方面,我现在已经不相信他们个个都是青面獠牙、吃小孩子不吐骨头的人了。可是我毕竟是美国人、美国记者,是他们常说的帝国主义国家的人,他们真的能相信我吗?他们会不会对我审讯拷问呢?万一他们不信任我,在那遥远的地方,我可是呼天不应、喊地不灵啊!”斯诺说到这里的时候,身上竟然禁不住有些发抖。
  “小伙子,你这是怎么了?这两年你不是对共产党已经有所认识了吗?你不是急于见到他们、想把他们的真实情况向全世界作一个独家报道么?你想想你这种心态像什么呢?”宋庆龄微笑着调侃道。
  “像什么?”斯诺不解地问。
  “叶公!”宋庆龄说完自己竟笑出了声。
  “哦,这好像是一个中国成语里的人物,他……他是怎么回事来着?对,到处画龙,特别喜欢龙,而当真的龙进来让他一睹真容时,他竟吓昏了过去。哈!孙夫人,你嘲笑我了。不过,我眼下的言行举止确实有点像叶公。”当即斯诺也自我解嘲地笑了。
  “去吧,年轻人,这对你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你会看到真正中国的希望,你会受到欢迎的。你如果能把他们的真实情况向全世界作出客观公正的报道,对共产党和红军的斗争将是一个帮助,对你自己也是一个在新闻界难得的崭露头角的绝好机会。或许你将从此一举成名,因为你做的这项工作是开创性的,是第一份。在你之前,还没有一个西方记者进入他们的生活。”
  “好的。但是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从西安到保安,800里山路,从地图上看,都是穷乡僻壤,听说经常有土匪出没,我会不会还没走到保安,就叫土匪‘喀嚓’一下……”斯诺用手掌比量着自己的脖子。
  “年轻人,美国西部牛仔不是很有冒险精神吗?人龙潭得骗珠!你不会被这种危险吓倒的。是不是?并且我会好好安排,保证你的安全的。”宋庆龄知道斯诺这是临行前的一种心理紧张,是完全正常的,一旦这种心理负担解除之后,他自会勇敢向前的。
  这次谈话,给了斯诺力量和鼓舞。他和马海德大夫一起踏上了西去的征途。在西安,他用半张英镑与董健吾接上了头。彼时刚刚从陕北返回的董健吾旋又返身亲自护送他们。经过了些许周折,斯诺和马海德终于顺利到达了陕北。
  当时,共产党和红军自井冈山时期以来,几乎处于一种与外界隔绝的状态,没有记者进入他们的区域,并向世界公正报道他们的生活和斗争情况。当时,斯诺是第一个深入到他们之间的美国记者。毛泽东欢迎他,并接受了他的采访,还在陕北窑洞前留下了那张传之久远的头戴红军八角帽的珍贵历史照片。周恩来对斯诺说:“我接到报告,说你是一个可靠的新闻记者,对中国人民是友好的,并且说可以信任你会如实报道。我们知道这一些就足够了,你不是共产主义者,这对于我们是没有关系的。你见到什么都可以报道,我们要给你一切帮助来考察苏区。”
  斯诺在陕北的那些日子里,几乎每天都为所见所闻的人物故事和他们的英勇事迹感动着。历时3个多月的考察采访,使他写出了首次披露中国共产党领袖和红军战士战斗生活的长篇报告文学《红星照耀中国》(后来的中译本改名为《西行漫记》)。
  这本书一出版,立即在世界上引起了轰动。因为在此之前,中国的红军和他们的根据地一直处于国民党反动派的封锁围剿之中,没有人真正了解他们;红军和苏区根据地当时都是世界之谜,并且因此关于他们当时有种种混乱的传说。当时,不仅西方不了解,就是苏联和共产国际也不太了解;甚至就是一般的中国人也不知道红军和根据地究竟是怎么回事。而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一下就澄清了这个当时世界最大之谜。在它面前,当时所有关于共产党及红军的歪曲诬蔑和不实报道都立即现了原形。这本书帮助全世界的人看到了事情的真相,当然,也给斯诺带来了极大的声誉。
  一位外国朋友评论斯诺的这本书“像焰火一样,腾空而起,划破了苍茫的暮色”。该书在英国出版后,几周内就销售了10万册。并且从那时起,半个世纪以来,该书一直被列为世界10大畅销书之一;它被翻译成十几种文字相继出版,享誉全球。埃德加·斯诺也从此由一个苦苦奋斗几年却仍不引人注意的美国小青年,一跃而成为东西方世界都在瞩目的著名记者。
  斯诺成名以后,一直牢记着当年是宋庆龄把他引上了一条人生的正确和成功之路。在后来的岁月里,他们之间更加保持着伟大的友谊。
  后来斯诺又报道了“皖南事变”蒋介石袭击新四军的真相;在新中国成立后,斯诺又向世界报道了当时被西方认为是处在“铁幕”之后的新中国,并成为中国人民的伟大朋友。而他同宋庆龄的友谊,则从此绵延一生,始终不渝。
  3.萧伯纳来访及印第安后裔的故事
  2月的上海虽说不上严寒,却也是凉风嗖嗖,寒意袭人。某日凌晨5点,天还未亮,宋庆龄和杨杏佛等人就站到了上海码头上。那天他们要迎接的,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当时著名的大文豪萧伯纳先生。
  宋庆龄所以不避风寒,亲自到码头迎接,主要的并不是因为萧伯纳在世界文坛上的名气,而是因为萧伯纳有鲜明的爱憎,一贯坚持把讽刺的矛头指向一切罪恶势力,把同情的手伸给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和东方被压迫的民族。特别是,她和萧伯纳两人都是世界反帝大同盟的名誉主席。当时,宋庆龄是想通过对这位世界瞩目之名人的接待,来抨击日本侵略者和中国的法西斯统治。
  足足等了一个小时,“不列颠皇后号”才抵达吴淞口。宋庆龄迎着凛例的海风,立即登上甲板,与满头银丝而仍精力旺盛的萧伯纳热烈握手;向他耄耋之年还雄心不已环游世界的精神表示钦敬,也向他登上中国的土地表示热烈欢迎。而一贯以幽默机智见长的萧伯纳随即以机警的口吻,开始了他们之间愉快的对话。
  当时慕萧伯纳之大名且怀着各种各样目的来求见他的人,在码头上还等了一大群。而萧伯纳则对那些想利用他的名气来追逐个人私利的人不屑一顾。他和宋庆龄在船上共进早餐后,宋庆龄即邀请他登岸。萧伯纳立即施展了他的辩才,出语不俗道:“除了你们,我在上海什么人也不想见,什么东西也不想看。现在已经见到你们了,我为什么还要上岸呢?”
  宋庆龄笑答道:“上海是有不值得见的人、不值得看的东西,您尽可不见不看。但您既是环游世界,到上海而不下船不上岸,这能算您到过上海吗?现在我请你到我的家里作客,一是尽我地主之谊,二也是成就你真正环游世界的宏愿。”
  萧伯纳对宋庆龄的回答十分满意,同时宋庆龄这样一说,他再也无可推托,只好随同宋庆龄前往莫里哀路29号宋庆龄家中。
  从巨大的游轮下来,到达码头还需坐两个小时的小艇。他们彼此之间一路谈锋甚健。待到宋庆龄家中时,鲁迅、蔡元培、伊罗生、史沫特莱和林语堂等人,已在等候。中午宋庆龄特意准备了全素宴招待萧伯纳。那天,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的主要成员几乎都参加了宴会和谈话。
  萧伯纳作为当时世界反帝大同盟的名誉主席之一,他当然十分关心中国的抗日准备情况。席间他问宋庆龄:“请明确告诉我,中国目前为对付日本的侵略采取了什么办法?”
  宋庆龄说:“几乎没有。南京政府眼下把最精良的武器和军队都用来对付中国红军,而不是日本人。”
  萧伯纳当时还十分关心国共之间合作的可能性问题,他问:“是不是可能使南京的军队和红军组成一个反对日本的统一战线?”
  宋庆龄告诉他:“去年12月,在华中地区的苏维埃政府发表了一项宣言,如果南京政府停止向苏区推进,苏维埃政府愿意同任何部队达成共同抵抗日本侵略的作战协议。”
  萧伯纳称赞说:“这个协议够公平的。”
  宋庆龄很遗憾地说:“但却没有被南京政府接受。从那时以来,南京的军队又一次发动了对苏区的进攻。”
  吃饭过程中,萧伯纳又问起:“到底国民党是什么,南京政府又是什么?”
  宋庆龄用简洁的语言回答说:“目前国民党就是执政党,同南京政府是一回事。”
  “但是谁选出的这个政府呢?真正的权力在谁手里?”
  “谁也没有选谁。蒋介石因为有他的军队,所以他是独裁者。”
  萧伯纳又问:“请告诉我,孙夫人,关于国民党和这个政府,你的立场是怎样的呢?”
  宋庆龄告诉他说:“当革命统一战线在汉口解体时,我就同国民党脱离关系到国外去了。从此我就同国民党不相干了。因为它屠杀人民、背叛革命。”
  萧伯纳感叹道:“您真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人。当然,您说的话他们是会害怕的。”
  停了一下,萧伯纳忽然提出一个很尖锐的问题:“请告诉我,南京政府有没有想收回您‘孙夫人’的称号?”
  宋庆龄笑了起来:“现在还没有。他们可能想这么做,不过这是他们收不回去的。”
  当时,宾客之间漫谈话题十分广泛。当说到新闻界时,宋庆龄介绍说:“新闻界完全听命于当局。国民党发表消息,说我是他们的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或者说我说了这个那个,或者说我和反动将军们一同旅行,或者说我参加了这个那个委员会等等。而当我出来否认时,他们就下令报纸不许登载我的声明。”
  萧伯纳说:“当然,他们会这样做!如果让老百姓知道你是怎样想的,他们就不得了了。”
  萧伯纳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你看,如果报上说我萧伯纳谋杀了我的岳母大人,那将是一条轰动的新闻,不是吗?但如果我否认,说这是瞎话,我今天早上还好好地同岳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