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辉映着无敌的机群
缅怀先烈
莫辜负创业艰辛
发扬光大有赖我空军之人
同志们努力、努力
矢勇矢勤
国祚皇皇万世荣
左看右看,不管怎么看。这首《空军进行曲》不像抗日战争歌曲,倒有点像日本皇军的空军歌曲。特别是“国祚皇皇万世荣”这句,若不加解释,恐怕多数人会认为出自日本。
王珏回忆说:“我记得周恩来对我们讲过一句话,就是说,国民党不了解文艺的重要,也不晓得如何运用文艺,看我们的。这句话,老实讲的话,今天还在我的耳根子里头绕。”
刨去那些攻击共产党的语言。我们可以看到,本片是如何用画面证实周恩来这句话的正确性。
有一幅画面中,两个士兵在墙上写标语,写的是:。。。队是老百姓的队伍。
各位,猜猜看,写标语的士兵属于谁的部队?
在当时谁的部队是刻意要把自己宣扬成是老百姓的队伍?
陶涤亚回忆道:当时一个最有名的街头剧叫:'放下你的鞭子'
王珏回忆说:我记得有一次,好像是'放下你的鞭子',演员演得都不是演员了,那都是真情毕露了,演得让老百姓居然拿起扁担来,要去打那个演员。
姜瑢也说:。。。'放下你的鞭子',这个我都演过。
这个街头剧就是共产党文宣部门的杰作,该片在谈到抗战文艺时,着重谈到了'放下你的鞭子'这个街头剧。可见影响其深远。
'放下你的鞭子'最早出现在山西,后来扩散到华北、山东、江浙。遍及沦陷区及周边战区,在重庆和西南地区禁演。
王珏的回忆说老百姓居然拿起扁担来,要去打那个演员。其实还发生过台下的士兵开枪打死台上演地主的演员之事。
该剧从剧情上看,持鞭打人者为地主,被打者为贫苦农民,剧中的政治诉求为:放下你的鞭子,不要打自己人,让我们一起打日本鬼子。
其实,该剧还含有更深的政治隐寓。共产党一直以贫苦农民的代表自居,在苏区开展过打土豪分田地。而国民党是反对分田地的,被视为地主阶级的代表。因此,该剧造成的政治影响是使国民党军中那些贫苦农民出身的士兵不愿将枪口对着共产党。
从本片将'放下你的鞭子'作为抗战时期的典型剧目提及来看。你不得不承认“国民党不了解文艺的重要”,共产党文宣工作的厉害。
姜瑢:“那时候情绪非常的高啦,就是抗日的情绪是第一,所以因此大家对于物质方面一点都不在乎的啊。”
片后,一群老太太看着歌稿,唱'大刀进行曲'。我不否认她们听过这首歌,但若说在当时,她们经常唱这首歌,我是决不相信的。因为,这首歌极易上口,我五音不全,会唱的歌没几个,但可以不用歌稿,将'大刀进行曲'完整的唱出来。
补遗:
'放下你的鞭子'作者
吕骥
1909年4月生,2002年1月逝世。湖南湘潭人。中共党员。
1937年到延安,参加筹建鲁迅艺术学院。1945年到东北开展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央音乐学院工作。创作了《放下你的鞭子》、《自由神》、《抗日军政大学校歌》、《开荒》、《大丹河》、《凤凰涅槃》、《祖国颂》等大量声乐作品。著有《民间音乐论文集》
历任鲁迅艺术学院副院长,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名誉主席。
最后以《五月的鲜花》歌词作为本节的结尾。
五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
鲜花掩盖了志士的鲜血,
为了挽救这垂危的民族,
他们曾顽强的抗战不歇。
如今的东北已沦亡了四年,
我们天天在痛苦中熬煎,
失掉自由更失掉了饭碗,
屈辱地忍受那无情的皮鞭。
敌人的铁蹄越过了长城,
中原大地依然歌舞升平,
“亲善睦邻”啊卑污的投降,
忘掉了国家更忘掉了我们。
再也忍不住这满腔的愤怒,
我们期待着这一声怒吼,
吼声惊起这不幸的一群,
被压迫者一起挥动拳头!
吼声惊起这不幸的一群,
被压迫者一起挥动拳头!
第十八集《烽火桃李劫》
西南联大校歌
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
暂驻足,衡山湘水,又成离别!
绝彻移栽桢干质,
九州遍洒黎元血。
尽笳吹弦咏诵,
在山城,情弥切。。。。
抗日军政大学校歌
黄河之滨,
集合着一群,
中华民族优秀的子孙。
人类解放,
救国的责任,
全靠我们自己来担承。
同学们,
努力学习, 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我们的作风!
同学们
积极工作,
艰苦奋斗英勇牺牲,我们的传统!
像黄河之水,汹涌澎湃,
把日寇驱逐于国土之东!
向着新社会,
前进!前进!
我们是劳动者的先锋。
片中说:在延安,中共的教育政策和中央是南辕北辙的。他们的抗大和鲁迅艺术学院,目的都在争取青年资源,为'革命'储才。自然谈不上什么自由学风了。但中共的包装做得很好,因此也吸引了不少年青人。
中共的教育政策确实在为革命储才、为打到日本侵略者、建立新的中国储才。中共并非包装做得很好,而是做得实在。在抗日军政大学里,中共的重量级人物亲自任教师。毛泽东任抗大教育委员会主席兼政治委员,林彪任校长,刘伯承任副校长。
抗日军政大学是什么类型的学校?
抗日军政大学与黄埔军校、陆军大学属于同一类学校,所不同的是抗日军政大学不仅培养军事人材,也还要培养政治人材(政府官吏)。我不知道黄埔军校、陆军大学是不是有着与中央大学、西南联大同样的自由学风。
至于延安鲁艺,那是一个艺术学院,若没有自由学风,那怎么能有抗战期间在全国独树一帜的版画?若有人收集抗战期间的版画,我敢说有80%左右出自延安鲁艺。鲁艺的学生编制小剧目也是最活跃的。
片中的这种比较是不适当的,属于有意歪曲历史真像。
西点军校的自由学风显然是比不上麻省理工,能证明西点军校的教育是扭曲的吗?
如果要比,那也应当是军事院校对军事院校;艺术院校对艺术院校才是。
本片既然谈教育。那我就补充一下延安的教育。
这就涉及延安在抗战中的地位。
延安作为八路军的后方,在抗战期间,没有向前线输送一粮一草,一枪一弹。延安输出的是人,是受过军事、政治教育的人,这些人构成了华北战场上对日作战的中坚力量。
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简称抗大)的前身是抗日红军大学。
1936年6月创办于陕北瓦窑堡,“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为适应培养全国范围的抗日干部的新任务,变将校名“红大”改为“抗大”,校址随党中央迁到延安。
毛泽东为抗大制定的教育方针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毛泽东为抗大第三期同学会成立时的题词,《陕甘宁边区教育资料选编》。)
抗大的校训是“团结、紧张、严肃、活泼”。
毛泽东等中共党的领导人经常到抗大去讲课,毛泽东的许多著名论著如:《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实践论。矛盾论》等都是给抗大学员的讲演。
当时在抗大任教的还有很多著名的教授和学者,如艾思奇、何思敬、徐懋庸等。
抗大的主要课程有政治课、文化课和军事技术课;教学的主要原则是“少而精”、“理论与实际并重”、“军事与政治并重”。
除了学习外,学员们还积极参加生产建设,第三期的学员,不到半个月就开出了170多个窑洞,解决了全校近2000人的上课和住宿问题,还修出了一条三千米的“抗大公路”。1939年一年内,抗大学员开垦荒地一万七千余亩,生产粮食一百余万斤。
(《战火中的大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年版,40页)
在陕甘宁边区影响较大的学校还有:
培养行政干部、民运干部和文化工作干部的陕北公学;
培养抗战艺术干部的鲁迅艺术学院;
陕北公学合并而成的延安大学;
培养医务人才的医科大学;
培养军事人才的军政学院;
培养民族干部的民族学院等。
在晋察冀边区有抗战建国学院、白求恩卫生学校;
从政治、经济、军事的立体空间来看华北战场的情形。共产党组织了各种民众团体,构成紧密的社会体系,抗日民主政府就像在这个体系中的根,源源不断地向作战的军队提供后勤保障。延安输出的人就是使这个构架得以高效运作的基础。
延安在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地位在于,它是中国新生力量的源泉。
下面我将毛泽东在抗大的一篇讲话摘录下来,也让台湾的网友认识一下抗大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学校,可以和黄埔军校比一比。
在抗大应当学习什么?
(一九三八年四月九日)
诸同学不避艰苦,从很远的地方,风尘跋涉,来此学习,这种精神,这种决心,是很好的。。。。。你们在这里学习的时间很短,只有几个月,学不到很多的东西,不像别的大学可以学几多年,但你们可以学一样东西,一样很重要的东西,就是学一个宗旨,这个宗旨也就是全国的全中华民族的宗旨——抗日救国。这是我们学校的总的方针,也是全国人民的要求。具体地说,你们在这里应当学到以下几样东西:
首先是学一个政治方向。政治方向可以有许多不同的方向,你们要学一个正确的政治方向,这就是要打日本、怎样打日本、为什么日本帝国主义一定能打倒的正确的政治方向。其次要学一个达到及完成这种政治方向的工作作风——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必得有这种作风才能达到及完成以上的政治方向。再次是要学点战略战术。抗大是军事学校,要学做一个军人,学点军事本领。。。。。。总之,你们在这里要学到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加上灵活的战略战术。有了这三样东西,我们便能够最后战败敌人。这是第一。
第二,你们在这里要学做干部。单是干部不能战胜敌人,没有干部也不能打败敌人。要干部去发动组织广大的人民,把成千成万的人民变为有组织的队伍;没有组织便没有力量要战胜日本帝国主义,没有这广大的有组织的队伍是不可能的。你们不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