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华上下五千年-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把楚怀王押到咸阳软禁起来,要楚国大臣拿土地来赎才放他。 
    楚国的大臣们听到国君被押,把太子立为新的国君,拒绝割让土地。这个国君就是楚顷 
襄王。公子子兰当了楚国的令尹。 
    楚怀王在秦国被押了一年多,吃尽苦头。他冒险逃出咸阳,又被秦国派兵追捕了回去。 
他连气带病,没有多久就死在秦国。 
    楚国人因为楚怀王受秦国欺负,死在外头,心里很不平。特别是大夫屈原,更是气愤。 
他劝楚顷襄王搜罗人才,远离小人,鼓励将士,操练兵马,为国家和怀王报仇雪耻。 
    可是他这种劝告不但不顶事,反倒招来了令尹子兰和靳尚等人的仇视。他们天天在顷襄 
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 
    他们对楚顷襄王说:“大王没听说屈原数落您吗?他老跟人家说:大王忘了秦国的仇 
恨,就是不孝;大臣们不主张抗秦,就是不忠。楚国出了这种不忠不孝的君臣,哪儿能不亡 
国呢?大王,你想想这叫什么话!” 
    楚顷襄王听了大怒,把屈原革了职,放逐到湘南去。 
    屈原抱着救国救民的志向,富国强民的打算,反倒被奸臣排挤出去,简直气疯了。他到 
了湘南以后,经常在汨罗江(在今湖南省东北部,汨音mì)一带一边走,一边唱着伤心的 
诗歌。 
    附近的庄稼人知道他是一个爱国的大臣,都挺同情他 这时候,有一个经常在汨罗江上 
打鱼的渔父,很佩服屈原的为人,但就是不赞成他那愁闷的样子。 
    有一天,屈原在江边遇见渔父。渔父对屈原说:“您不是楚国的大夫吗?怎么会弄到这 
等地步呢?” 
    屈原说:“许多人都是肮脏的,只有我是个干净人;将多人都喝醉了,只有我还醒着。 
所以我被赶到这儿来了。” 
    渔父不以为然地说:“既然您觉得别人都是肮脏的,就不该自鸣清高;既然别人喝醉 
了,那么您何必独自清醒呢!” 
    屈原反对说:“我听人说过,刚洗头的总要把帽子弹弹,刚洗澡的人总是喜欢掸掸衣上 
的灰尘。我宁愿跳进江心,埋在鱼肚子里去,也不能拿自己干净的身子跳到污泥里,去染得 
一身脏。” 
    由于屈原不愿意随波逐流活着,到了公元前278年五月初五那天,他终于抱着一块大 
石头,跳到汨罗江里自杀了。 
    附近的庄稼人,得到这个信儿,都划着小船去救屈原。可是一片汪洋大水,哪儿有屈原 
的影儿。大伙儿在汨罗江上捞了半天,也没有找到屈原的尸体。 
    渔父很难受,他对着江面,把竹筒子里的米撒了下去,算是献给屈原的。 
    到了第二年五月初五那一天,当地的百姓想起这是屈原投江一周年的日子,又划了船把 
竹筒子盛了米撒到水里去祭祀他。后来,他们又把盛着米饭的竹筒子改为粽子,划小船改为 
赛龙船。这种纪念屈原的活动渐渐成为一种风俗。人们把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称为端午节,据 
说就是这样来的。 
    屈原死后,留下了一些优秀的诗歌,其中最有名的是《离骚》。他在诗歌里,痛斥卖国 
的小人,表达了他忧国忧民的心情,对楚国的一草一木,都寄托了无限的深情。后来人们认 
为屈原是一位我国古代杰出的爱国诗人。 
   
  
  
           
上下五千年  
37 蔺相如完璧归赵       
    公元前283年,秦昭襄王派使者带着国书去见赵惠文王,说秦王情愿让出十五座城来 
换赵国收藏的一块珍贵的“和氏璧”,希望赵王答应。 
    赵惠文王就跟大臣们商量,要不要答应。要想答应,怕上秦国的当,丢了和氏璧,拿不 
到城;要不答应,又怕得罪秦国。议论了半天,还不能决定该怎么办。 
    当时有人推荐蔺(音lìn)相如,说他是个挺有见识的人。 
    赵惠文王就把蔺相如召来,要他出个主意。 
    蔺相如说:“秦国强,赵国弱,不答应不行。” 
    赵惠文王说:“要是把和氏璧送了去,秦国取了璧,不给城,怎么办呢?” 
    蔺相如说:“秦国拿出十五座城来换一块璧玉,这个价值是够高的了。要是赵国不答 
应,错在赵国。大王把和氏璧送了去,要是秦国不交出城来,那么错在秦国。宁可答应,叫 
秦国担这个错儿。” 
    赵惠文王说:“那么就请先生上秦国去一趟吧。可是万一秦国不守信用,怎么办呢?” 
    蔺相如说:“秦国交了城,我就把和氏壁留在秦国;要不然,我一定把璧完好地带回赵 
国。”(原文是“完璧归赵”。) 
    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到了咸阳。秦昭襄王得意地在别宫里接见他。葡相如把和氏壁献上去。 
    秦昭襄王接过璧,看了看,挺高兴。他把壁递给美人和左右侍臣,让大伙儿传着看。大 
臣们都向秦昭襄王庆贺。 
    蔺相如站在朝堂上等了老半天,也不见秦王提换城的事。他知道秦昭襄王不是真心拿城 
来换璧。可是璧已落到别人手里,怎么才能拿回来呢? 
    他急中生智,上前对秦昭襄王说:“这块璧虽说挺名贵,可是也有点小毛病,不容易瞧 
出来,让我来指给大王看。” 
    秦昭襄王信以为真,就吩咐侍从把和氏璧递给蔺相如。 
    蔺相如一拿到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宫殿上的一根大柱子,瞪着眼睛,怒气冲冲地 
说:“大王派使者到赵国来,说是情愿用十五座城来换赵国的璧。赵王诚心诚意派我把璧送 
来。可是,大王并没有交换的诚意。如今璧在我手里。大王要是逼我的话,我宁可把我的脑 
袋和这块璧在这柱子上一同砸碎!” 
    说着,他真的拿着和氏璧,对着柱子做出要砸的样子。 
    秦昭襄王怕他真的砸坏了璧,连忙向他赔不是,说:“先生别误会,我哪儿能说了不算 
呢?” 
    他就命令大臣拿上地图来,并且把准备换给赵国的十五座城指给蔺相如看。 
    蔺相如想,可别再上他的当,就说:“赵王送璧到秦国来之前,斋戒了五天,还在朝堂 
上举行了一个很隆重的仪式。大王如果诚意换璧,也应当斋戒五天,然后再举行一个接受璧 
的仪式,我才敢把璧奉上。” 
    秦昭襄王想,反正你也跑不了,就说:“好,就这么办吧。” 
    他吩咐人把蔺相如送到宾馆去歇息。 
    蔺相如回到宾馆,叫一个随从的人打扮成买卖人的模样,把璧贴身藏着,偷偷地从小道 
跑回赵国去了。 
    过了五天,秦昭襄王召集大臣们和别国在咸阳的使臣,在朝堂举行接受和氏璧的仪式, 
叫蔺相如上朝。蔺相如不慌不忙地走上殿去,向秦昭襄王行了礼。 
    秦昭襄王说:“我已经斋戒五天,现在你把璧拿出来吧。” 
    蔺相如说:“秦国自秦穆公以来,前后二十几位君主,没有一个讲信义的。我怕受欺 
骗,丢了壁,对不起赵王,所以把壁送回赵国去了。请大王治我的罪吧。” 
    秦昭襄王听到这里,大发雷霆。说:“是你欺骗了我,还是我欺骗你?” 
    蔺相如镇静地说:“请大王别发怒,让我把话说完。天下诸侯都知道秦是强国,赵是弱 
国。天下只有强国欺负弱国,决没有弱国欺压强国的道理。大王真要那块璧的话,请先把那 
十五座城割让给赵国,然后打发使者跟我一起到赵国去取壁。 
    赵国得到了十五座城以后,决不敢不把璧交出来。” 
    秦昭襄王听蔺相如说得振振有辞,不好翻脸,只得说:“一块璧不过是一块璧,不应该 
为这件事伤了两家的和气。” 
    结果,还是让蔺相如回赵国去了。 
    蔺相如回到赵国,赵惠文王认为他完成了使命,就提拔他为上大夫。秦昭襄王本来也不 
存心想用十五座城去换和氏壁,不过想借这件事试探一下赵国的态度和力量。蔺相如完璧归 
赵后,他也没再提交换的事。 
   
  
  
           
上下五千年  
38 廉颇负荆请罪       
    秦昭襄王一心要使赵国屈服,接连侵入赵国边境,占了一些地方。公元前279年,他 
又耍了个花招,请赵惠文王到秦地渑池(今河南渑池县西,渑音miǎn)去会见。赵惠文 
王开始怕被秦国扣留,不敢去。大将廉颇和蔺相如都认为如果不去,反倒向秦国示弱。 
    赵惠文王决定硬着头皮去冒一趟险。他叫蔺相如随同他一块儿去,让廉颇留在本国辅助 
太子留守。 
    为了防备意外。赵惠文王又派大将李牧带兵五千人护送,相国平原君带兵几万人,在边 
境接应。 
    到了预定会见的日期,秦王和赵王在渑池相会,并且举行了宴会,高兴地喝酒谈天。 
    秦昭襄王喝了几盅酒,带着醉意对赵惠文王说:“听说赵王弹得一手好瑟。请赵王弹个 
曲儿,给大伙儿凑个热闹。”说罢,真的吩咐左右把瑟拿上来。 
    赵惠文王不好推辞,只好勉强弹一个曲儿。 
    秦国的史官当场就把这事记了下来,并且念着说:“某年某月某日,秦王和赵王在渑池 
相会,秦王令赵王弹瑟。” 
    赵惠文王气得脸都发紫了。正在这时候,蔺相如拿了一个缶(音fǒu,一种瓦器,可 
以打击配乐),突然跪到秦昭襄王跟前,说:“赵王听说秦王挺会秦国的乐器。我这里有个 
瓦盆,也请大王赏脸敲几下助兴吧。” 
    秦昭襄王勃然变色,不去理他。 
    蔺相如的眼睛射出愤怒的光,说:“大王未免太欺负人了。秦国的兵力虽然强大,可是 
在这五步之内,我可以把我的血溅到大王身上去!” 
    秦昭襄王见蔺相如这股势头,十分吃惊,只好拿起击棒在缶上胡乱敲了几下。 
    蔺相如回过头来叫赵国的史官也把这件事记下来,说:“某年某月某日,赵王和秦王在 
渑池相会。秦王给赵王击缶。” 
    秦国的大臣见蔺相如竟敢这样伤秦王的体面,很不服气。 
    有人站起来说:“请赵王割让十五座城给秦王上寿。” 
    蔺相如也站起来说:“请秦王把咸阳城割让给赵国,为赵王上寿。” 
    秦昭襄王眼看这个局面十分紧张。他事先已探知赵国派大军驻扎在临近地方,真的动起 
武来,恐怕也得不到便宜,就喝住秦国大臣,说:“今天是两国君王欢会的日子,诸位不必 
多说。” 
    这样,两国渑池之会总算圆满而散。 
    蔺相如两次出使,保全赵国不受屈辱,立了大功。赵惠文王十分信任蔺相如,拜他为上 
聊,地位在大将廉颇之上。 
    廉颇很不服气,私下对自己的门客说:“我是赵国大将,立了多少汗马功劳。蔺相如有 
什么了不起?倒爬到我头上来了。哼!我见到蔺相如,总要给他个颜色看看。” 
    这句话传到蔺相如耳朵里,蔺相如就装病不去上朝。 
    有一天,蔺相如带着门客坐车出门,正是冤家路窄,老远就瞧见廉颇的车马迎面而来。 
他叫赶车的退到小巷里去躲一躲。让廉颇的车马先过去。 
    这件事可把蔺相如手下的门客气坏了,他们责怪蔺相如不该这样胆小怕事。 
    蔺相如对他们说:“你们看廉将军跟秦王比,哪一个势力大?” 
    他们说:“当然是秦王势力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