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连脑袋都不见了。
司机打开远灯探照尸体,检察官们就在车里用手机报了案。
刑侦队赶到现场,立即实行了封锁。重案组投入了有条不紊的搜查:摄影员负责固定现场,他用车灯照明,从不同角度进行拍照;痕迹员和两个负责物证鉴定的工程师戴上乳胶手套,拧亮头盔上的电瓶灯,肩并肩地开展“指尖搜寻”工作。痕迹员用镊子采集每一件现场的物品,并把它们一一装入塑料盒内。很快,痕迹员就在路边的草丛中找到了尸体的头颅,这回轮到他们蹦离现场了,因为这是他们老同行闵所长的头。
重案组的童组长也戴上乳胶手套,他将闵所长的后脑勺托在手上说:“这人头本来是最尊贵的,一离开身体就成为最可恶的了。”
童组长用手电细致地观察脖子上的切口,仿佛那是一件难得的艺术珍品,啧啧称赞说:“好利落的活,我从没见过这么漂亮的刀口。”
摄影员对准人头举起了相机,童组长一边转动头颅一边介绍说:“你们看这切口,平整、光洁;再看闵所长的表情,平静如常,这说明什么?我告诉你们,这说明凶器锋利无比、凶手用刀速度奇快,不等闵所长感受到痛苦人头就落地了。人头我见多了,一看切口皮肉、面部血色,我就能认出是砍的,还是剁的、劈的、切的、抹的、锯的,凶手是不是杀人的行家里手也就能辨个八九不离十……”
一个物证鉴定工程师打断了组长的自吹自擂,“找到了找到了,”他激动地作出推测,“树底下找到一根锯齿钢丝,可能是凶器。”
树底下的钢丝卷曲成盘状,它细如绣花针,一侧是若有若无的锯齿,要用指面去捻才能感觉到锯齿的存在。这种锯齿钢丝不但异常坚韧,而且锋利无比,要在大型的五金商店才能买到,它的用途非常专一,仿古家具厂的木匠们用它来镂空红木,以便雕刻各式各样的花鸟虫鱼。
童组长用放大镜一对,钢丝末梢留有残余的血迹。童组长若有所思,“钢丝应该是系在树杆上。”
工程师的电瓶灯光随着钢丝搜索,另一头果然系在树杆上。童组长心中有数了,说话也显得信心十足:
“路对面的树杆上肯定还有一段钢丝。”
闵所长的摩托车被远远地甩在一棵塔松背后,检查结果表明,摩托车的各项性能完好无损。在钢丝的位置之前,摩托车后轮的轮印完全压在前轮的轮印上,导致轮印模糊。这就说明,摩托车是直线行驶的。童组长以此推断,骑在车上的闵所长根本没有发现锯齿钢丝。从钢丝系在树杆上的位置测量,那正好是闵所长骑在摩托车上脖子的高度。至此,童组长有了基本的结论:
“凶手是熟悉闵所长的人,不但知道闵所长的准确身高,还知道他摩托车的型号,甚至还了解闵所长骑车的姿势。因为骑车的姿势不同,脖子所在的高度就有区别。死亡过程是:闵所长骑车冲过绷紧的锯齿钢丝,钢丝切断他的脖子,头颅落地;身躯继续骑在车上,往前冲出一段后才脱离车体落地;最后摩托车因失控被甩出路面。”
在系钢丝的树底下发现明显的鞋印,摄影员对鞋印拍了照、工程师进行印模制作,并采集了泥土样本。在采集到的所有物品中,最有价值的是一支钢笔套,童组长迫不及待地用放大镜观察。笔套黑体、粗短、铝质别扣已经失去弹性,从形状和螺旋式判断,是20世纪70年代特有的产品。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童组长差一点被惊骇所击倒,他做梦也想不到,笔套上居然刻着这样一行楷体小字:
“奖给优秀基干民兵梅健民。”
童组长的脸变了色,呼吸粗重起来。“快,加紧。”童组长命令大家。
痕迹员给每个装有物品的塑料盒贴上标签,标签上注明时间、地点以及该物品被发现的精确位置。最后,工程师为闵所长的头颅和四肢分别套上塑料袋,搬进了警车。
童组长挂通了梅健民的手机,无人接听。值班室的老华见证说:“梅科长下午上街买年货,傍晚坐王苟的摩托车出了公安局大院。”
童组长又挂王苟的手机,通了好一会,却是一个女孩的声音在接,“喂,我是客家农庄。你找王所长,他喝醉了,睡着了。好,我叫醒他。喂,他死猪似的,摇不醒。有急事?你自己来找他好了。再见。”
童组长换了警车,率队马上赶到客家农庄。童组长第一眼看到的情形是,王苟歪在总台的木沙发上鼾声如雷,另一张木沙发上理光头的年青人也在酣睡。童组长心中暗暗叫苦:
二十四:检讨(3)
“梅健民呢?梅健民跑了?”
小姐不知道谁是梅健民,只知道“楼上包厢里还有一个。”
推开包厢门,童组长松了一口气,因为梅健民还在,而且也睡着了。“我说哩,老公安怎么会杀人呢?”
可是,童组长放心得太早了。痕迹员请组长看梅健民的胸袋,那里洇开一片墨水,钢笔尚在,笔套却不见了。工程师则报告:
“梅健民的鞋底有泥浆。”
烂醉如泥的梅健民、王苟、帮主和接手机的女孩通通被带回刑侦队重案组,服下海王金尊、加上突如其来的惊吓,三个醉汉的酒都醒了大半。四人分别审讯,结果是:
梅健民说:“一人一瓶‘石门湖’干完后,我就醉倒了。”
王苟说:“我下楼结账,靠在沙发上睡着了。”
帮主说:“三瓶‘石门湖’喝完,梅科长躺在沙发上睡了,王所长下楼结过账,也靠在沙发上睡着了。我想等王所长醒来后再送他回看守所,等着等着自己也睡着了。”
女孩说:“我加了一下账要给王所长签名,他还没签就呼呼睡了。王所长是我们的老主顾,签不签都一样的。放下账单我就上楼去包厢收碗,见王所长的客人躺在沙发上打鼾,我取了条毛毯帮他稍微盖了一下。”
童组长问女孩,“你看到睡在包厢的客人出门吗?”
“没有。”
“除了总台的正门,客家农庄还有其他门可以出入吗?”
“当然有喽,后门就是通停车坪的嘛。”
化验室给每人抽了血,组长放王苟、帮主和女孩走人,留梅健民睡在刑侦队值班室,说“有几件事情需要核对一下。”
童组长派痕迹员和一个工程师再跑一趟,“看看现场能不能找到更有价值的东西。”
两三个小时后,两人就回来了,他们在拐弯处的阴沟壁上发现了两支乳胶手套。用镊子慢慢翻开手套,他们从手套里面获得了清晰的指纹。
化验室的几个小年轻易如反掌就得出以下结论:梅健民、王苟、解小飞三人血液中的酒精含量相同;梅健民的鞋底与制作的印模一致;鞋底的泥浆与塔松下的泥土一致;乳胶手套里面的指纹与梅健民的指纹一致;不用说,钢笔套无疑就是梅健民的。
前前后后五小时,这起同行相煎的谋杀案就宣告侦破。那些年货再也不能随梅健民回家了,它们将在房间里变质,就像梅健民将在看守所里结束生命。
消息传出,整个海源市都沸腾了,各种对梅健民不利的猜测纷至沓来。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梅健民与闵所长都是这次副局长的提拔人选,杀人动机显然是为了铲除竞争对手。
二十五:排水系统改造(1)
帮主花了两天时间,写下闵所长凶杀案的前后经过。“望尘莫及呀,王所长。”九爷读了一遍交给小如,脸上现出难得的钦佩崇敬之色。小如如获至宝,还没读完就感叹连连:
“太好了太好了。”
九爷一声冷笑:“好在哪里?”
“真相大白呀。”小如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
“如果上面写的是真相,那么你父亲就是真正的杀人凶手。”
小如被九爷的话惊呆了,九爷无声一笑,夺过那张纸,弹一弹说:“这些都是警方认可的东西,我们要的恰恰是推翻他们的结论。所以,帮主白要了我们的猪肉和香烟,等于什么也没说。任重道远哪,大学生。”
“这可怎么办?”
九爷没理睬小如的惊慌失措,哨兵华山剑若隐若现的身影引起了他的警觉。华山剑在监窗外往返几次之后,停了下来,用手指勾帮主过去。帮主纵身一跳,挂向监窗钢筋。华山剑又左右张望一番,解开领扣,从贴身处掏出一个厚厚的信封,随手将它溜进帮主豁开的领口。
“一个老太太送来的,我问她话,她指指耳朵,是个聋婆。说什么‘该给的要给,绝不拖欠。’”
在华山剑说话的短暂时间里,九爷就完成了任务布置。华山剑离开监窗,帮主正要落地,在松手的一刹那,独眼一个箭步过去抱住了帮主空悬的双腿。帮主的身体横了起来,也就不敢松手了。新娘揭开帮主的内衣,厚实的信封吧叭一声落在了床板,新娘捡起它揣进怀里,独眼也就摆了手。帮主的身体秋千那样荡了几个来回,基本平稳了才落了地。
等帮主落地,信封早就传到九爷手上了。九爷压圆开口,往里瞅了一眼,满意地点点头,交给了新娘。九爷说:“保管权与使用权分离,新娘负责保管,使用得小如说了算。”
帮主有点委屈,“人家给我的东西,看一眼都不行吗?”
“你是小媳妇拎猪肉,过一手而矣。”九爷抖一抖帮主写的材料说,“你这样一文不值的破东西,换我每周一碗猪肉、一包烟,够意思了。”
帮主不服气,“我辛辛苦苦写了两天,怎么会一文不值?”
九爷翻出《海源日报》,折出法制版摊在脚下,用脚指头点点那篇通讯说:“你看看这篇《为争夺职位,科长谋杀所长》的稿子,有没有比你写的破东西更翔实?”
帮主歪起头只稍稍浏览那篇稿子,他更关心本质问题,“这么说,你们是不想给肉给烟啰?”
九爷眯眼呼出一口长气,“当然要给,我们离合作目标还远着哪。”九爷将莫名的笑容凝固在脸上,帮主更加惴惴不安了。
铁门的方孔打开,小鸟送开水的时间到了。这次扔进水勺的纸包里有五百块现金和帮主写的材料,纸包格外厚实,九爷说话的内容也更加丰富:
“该你拿的,你拿走;该你送的,你送走。别人叫你小鸟不等于你可以远走高飞,你不过是一只稻草上的蚂蚱,而且紧紧地跟我拴在了一起。”
现在,帮主同九爷、小如的紧张关系可以说是麻杆打狼两头害怕,帮主的基本立场是拖一天是一天,等王苟回来当所长了岂不万事大吉。帮主心中有数,到目前为止,他所提供的信息还是一口咬定杀人凶手是梅健民。但是在九爷看来,从逻辑上已经完全可以推论王苟才是真正的凶手,缺失的仅仅是最有力的证据。同时,九爷知道,最有力的证据也能把帮主自己推向万劫不复的深渊。因此,不能往急里逼,狗急还跳墙哪。每周有一碗肉、一包烟无偿供应,帮主举手投足之间就有点扬扬得意。
既然急不得、恼不得,小如来到外间太阳底下,黑脸把他刚叠好的破毛毯垫在桶上,看起来动作娴熟。小如坐上去,调整一下情绪,尽量让自己随遇而安。黑脸面对小如站着,其他人寻找位置坐着、站着或蹲着,总之既要让自己舒适,又要能全面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