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毛泽东的人生哲学-第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毛泽东多次指出,学习马列主义一定要认真读书,坐下来,钻进去,不能像看小说那样,一目十行,走马观花,而要一句句、一段段地认真思考,用心领会,三复四温。几十年间,毛泽东阅读了大量的马恩列著作,不仅有全集、选集、专题文集、单行本,而且有许多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哲学、军事、文学、史学等专著。对《共产党宣言》一书,毛泽东第一次读到它是1920年来北京的时候,以后他是经常阅读,书中的许多精辟论断,他几乎全能背下来。1939年底,毛泽东在延安时,一位进马列学院学习的同志说:“《共产党宣言》,我看了不下一百遍,遇到问题我就翻阅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有时只阅读一两段,有时全篇都读,每阅读一次,我都有所启发。我写《新民主主义论》时,《共产党宣言》被翻阅过多次,读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于应用,要应用就要经常读、重点读,读些马列主义经典著作,还可以从中了解马克思主义发展过程,在各种理论观点的争论和批判中,加深对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的认识。”'9'对《资本论》一书,早在延安时他就用心读过,毛泽东于1954年又一次阅读了。当《资本论》于1956年再版,1968年分成7册以大字本印出时,他先后都选读了若干篇章。直到逝世前不久,他还一边读,一边在书上做标记。在1958年的“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出现了一种否定商品生产的“左”的观点。为了从理论上解决这个重大问题,说服持这种观点的人,毛泽东下功夫多次读了斯大林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作了批注,并在第一次郑州会议上作了长篇讲话。他的批注和讲话,紧密结合中国当时的实际情况,在一定程度上澄清了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的一些混乱认识问题。1959年12月10日至1960年2月9日,毛泽东组织了一个读书小组,先后在杭州、上海和广州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在边读边议中,他发表了一些重要意见,反映毛泽东本人和党中央对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问题的艰苦探索。毛泽东为解决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问题而研究马克思主义,他读斯大林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和苏联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毛泽东所以能够成为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他坚持不懈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结合起来,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他晚年虽犯了错误,但总的来说他仍不愧为我们全党学习、运用和发展马列主义理论的典范。
  毛泽东对鲁迅的著作也很有兴趣。1938年8月,中国第一次出版了20卷本的《鲁迅全集》。毛泽东对这套书十分珍爱。他行军、转移到哪里,就把它带到哪里。1949年出国访问时,也随身带着几本,一有空就读。从1956年到195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陆续出版了新版的《鲁迅全集》。毛泽东对这套新的全集也十分珍爱,把它放在床上,经常利用夜晚时间和其他零散时间阅读。1961年,毛泽东在江西的一段时间,也把《鲁迅全集》带在身边。他阅读鲁迅著作十分认真,对鲁迅著作的思想性、战斗性、人民性了解得最深,他在自己的著作、讲话、报告和一些书信中多次谈到鲁迅和鲁迅的著作,并对鲁迅在中国革命和文化发展中的地位作了很高的评价。毛泽东说自己的心同鲁迅的心是连在一起的。1975年8月,他重病在身,还用颤抖的手在全集线装本第5卷第5分册的封面上写下了“吃烂苹果”几个字,他要身边的工作人员给他读此分册中的《关于翻译(下)》一文,当读到鲁迅用“剜烂苹果”的比喻,主张正确批评,反对“首饰要‘足赤’,人物要‘完人”时,毛泽东非常高兴地连声说:写得好!写得好!
  毛泽东还爱读历史书籍。他的历史知识是很渊博的。特别是中国历史,仅《资治通鉴》他就读过17遍。4000万字左右的《二十四史》,他曾从头到尾读过,其中有些部分不只读过一遍,而且还作了许多圈点、勾画和批注。他说,研究中国历史,“必须扎扎实实地把《二十四史》学好”,“不仅《二十四史》,稗官野史也要读”。毛泽东读史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古为今用”。1956年,他在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中指出:“向古人学习是为了现在的活人”,在“古为今用。”'10'他一贯提倡,研究历史的目的,是批判地继承和发展历史的优秀遗产,为现实的斗争服务,而不是信而好古,迷信过去。无论在民主革命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都重视从历史的经验教训中汲取有益的营养,引为借鉴。历史学家周谷城曾钦佩地赞叹说:“毛泽东‘古为今用’是没有人能企及的。”
  毛泽东还爱读中国古典文学(包括诗词、曲赋、小说等)和各类杂书。这也是他从幼年时代养成的习惯。《红楼梦》、《水浒》、《西游记》、《三国演义》等古典文学作品的各种版本,他差不多都读过,有的还读过多遍。毛泽东最推崇《红楼梦》,他读了多遍,从其中挖掘出有价值的内涵加以发挥利用。在诗词方面,自《诗经》以下,中国历代的诗词、曲赋,他差不多都广泛地阅读过。其中,他比较喜欢的是《楚辞》、唐诗、宋词和元曲,尤其是喜爱读“三李”(唐朝李白、李贺、李商隐)的诗。毛泽东平时还广泛涉猎历代纪实性很强的历史演义和笔记小说这类“杂书”,如《智囊》,《笑林广记》等,他都读过,《容斋随笔》一书他还反复多次读过。毛泽东在阅读大量古籍的过程中,批判地汲取和继承了中国古代的优秀文化。对于中国古代文化,像他那样有如此渊博的知识,在近现代革命家中是不多见的。
  毛泽东曾说:自然科学是人们争取自由的一种武器。他读过哥白尼、布鲁诺、坂田昌一、李四光、竺可桢、杨振宁等科学家的重要著作和许多自然科学刊物。达尔文的《物种起源》、赫胥黎的《天演论》等名著,他反复读过多遍。在50年代后期,他还钻研过农业、土壤、机械、物理、化学、水文、气候等方面的书籍。1958年9月,张治中与毛泽东一起外出视察工作。有一天,在行进的列车上,毛泽东正在聚精会神地看一本冶金工业方面的书。张治中诧异地问,“你也要钻研科技的书?”毛泽东说:“是呀,人的知识面要宽一些。”
  学英语,也是毛泽东读书生活的一部分。为了能直接读懂马列的外文书籍,在延安时期,他就自学过英语。解放后有了较好的学习条件和环境,他学习英语的兴趣更浓了。他学习英语不怕困难,每次外出总带着字典学习英语政治书籍。无论在火车上、飞机上,他都坚持学习。有一次,毛泽东乘飞机到外地去,他在客舱中朗读英语单词,一个词连续读十几遍。服务员见他这样认真,便走到他身边问道,“您这么大年纪了,还要学习外国语言?”他回答说:“这是斗争需要啊!”
  毛泽东一生博览群书,我们从他的存书和借书的情况,就可以窥见其一斑。他在中南海的个人藏书近10万册,主要的是这么几类:第一类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其中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全集与选集;第二类是阐释马克思主义原理的各种教科书和理论书籍;第三类是有关中国历史的书;第四类是各种中国古书,从《永乐大典》、《四库全书》(均是一部分)这样的类书、丛书到各代笔记体小说、随笔,从诗词、文论到市井笑话集;第五类是中国近现代的一些名著,如《鲁迅全集》、《革命军》等;第六类是工具书。此外,还有一些译成中文的世界名著。但仍不能满足他的读书需要,全国解放后,他还经常到北京图书馆、北师大图书馆、首都图书馆等处借书,用以学习和研究。据不完全统计,进城以后至1966年9月,他先后从北京图书馆等单位借用各种图书达2000余种,5000余册。在他的遗物中,至今还完好地保存着毛泽东在北京图书馆的借书证。可见,毛泽东读书数量之多,范围之广,是很惊人的,可与其相比的大学问家也不多。
  对读诗词,毛泽东从少年到晚年一直很感兴趣。他既是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又是一位独领风骚的伟大诗人。
  早在韶山读私塾时,毛泽东就对诗词表现出了兴趣和才华。有一次,因学童在池塘玩水,影响上学,教师生了气,罚他们对对子,出“濯足”两字,毛应声即对“修身”,这不论字面、词意或平仄,都很工对。1910年秋,毛泽东离家到湘乡东山高小读书时,抄了一首诗
留给父亲:“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11'这表现了他对诗的爱好。在湖南长沙一师读书时,他读了《离骚》、《九歌》和唐诗、宋词等不少中国古典诗词。后来,无论是在井冈山中央苏区,还是在延安,他都读过不少诗词。五六十年代,他曾在工余时间,勤奋地学习了中国的古典诗词。
  毛泽东对中国古典诗词的涉猎是很广博的。他阅读了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战国时期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离骚》和以其为主写的《楚辞》,读了汉魏乐府,读了晋、南北朝、唐、宋、金、元、明、清历代名家的诗、词、曲、赋,他还读了鲁迅的诗作,他既读各种总集、合集、选集、专集,也读各种诗话、词话、音韵、词律,等等。有的读后还写下了批注。毛泽东究竟读过多少中国古典诗词?在中南海毛泽东故居图书管理小组工作的张贻玖,根据有毛泽东读过印记的书籍,抄写了一份毛泽东圈划批注过的诗词目录,其中有1180首诗、378首词、12首曲和20首赋。诗词曲赋总计1590首,诗人共429位。'12'显然,这仅是毛泽东所读诗词的一部分。
  在汉魏六朝诗人中,毛泽东特别喜欢曹操的诗,尤其是《观沧海》、《龟虽寿》诸诗,不仅吟诵,而且手抄。此外,他也喜欢《木兰诗》和《敕勒歌》。清代沈德潜编选的《古诗源》,所收六朝诗甚多,这也是毛泽东床头案前常翻的书籍。
  众所周知,毛泽东喜欢唐诗,尤其喜欢三李(李白、李贺、李商隐)的诗。李白是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对李白那些气概豪迈、感情奔放、意气风发、幻想无边、强烈追求个性解放、蔑视权贵、不崇拜偶象的诗,毛泽东都很欣赏。如《庐山遥寄侍御虚舟》中的“我本楚狂人,风歌笑孔丘”;《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中的:“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将进酒》中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天生我材必有用”等等。毛泽东还爱读李白的《蜀道难》,他曾对身边工作的一位同志说:“李白的《蜀道难》写得很好”,“这首诗主要是艺术性很高,谁能写得有他哪样淋漓尽致呀,它把人带进祖国壮丽险峻的山川之中,把人带进神奇优美的神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