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鳌5钡鹿淖ǔ凳蝗怂靼鲁嫡臼保獯罄牧谐嫡馐币惨言诖说群颉T诹谐档拿扛龃白又涠颊咀乓幻汕故档牡澄蓝佣釉保�
在上午只有双方政治和军事代表团团长参加的会议上,安布罗西奥避而不谈他对形势的估价以及意大利的下一步企图。相反,他对最近德军迅速向意大利调动部队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现象表示愤慨。他激愤地指出在罗马,人们有一种“不是自己国家主人的感觉”,德国国防军统帅部似乎已把意大利的领土视为“保卫德国的前沿地带”。凯特尔对这些指责当场进行了反驳,但他按照希特勒的指示,也未能进一步申述自己的观点。在意大利专列的餐车上,他们共进了午餐。在餐车,德国代表团的成员们好象把希特勒的警告忘得一干二净。饭后接着进行了军事会谈。会谈中,双方的任何一方都表示完全理解对方关于兵力部署的愿望。然而,指挥机构问题依然未触及。在最后结束的会议上,德国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发表声明说,德国希望同意大利一起胜利地将战争进行到底。安布罗西奥则有力地保证,意大利将在其可能的范围内站在盟国一方继续作战。至于共同防御亚平宁半岛的计划,将在以后某一时期做进一步讨论。
这次谈判尽管明显地把主要问题搁到以后再谈,但德国与会者们仍然认为,在安布罗西奥的保证和对德国愿望的承认中,可以看出意方的明显进步。
谈判后,里宾特洛甫及其随行人员回到沃尔特湖畔的“宫殿饭店”。据说,这家饭店为了这次德国代表团短暂的访问,将所有的客人拒之门外。德国统帅部参谋长和统帅部的军官们在列车上过夜。第二天早上,他们从克拉根福飞回“狼穴”。回到德国大本营之后,凯特尔还没有来得及向希特勒汇报。当天又收到新的报告。据说,意大利两个山地师开到布伦内罗边界地区,并违背已经达成的关于共同保障隘口安全的协议,要求德军撤出沿途岗哨。也正在那几天,意大利一小股海军力量作战频繁,甚至抵达直布罗陀海峡。
并从法国南部,甚至从巴尔干地区传来了盟友之间融洽相处的好消息。
鉴于这些矛盾,在德国阵营内部人们迫切要求搞清真相。在这件事情上,人们并不理会约德尔所讲过的话。他曾说,谈判必须以另一种方式进行。对他来说,要取得在塔尔维西奥未取得的东西并非难事,他认为,利用自己的情况判断和德军兵力部署计划——隆美尔和凯塞林也曾为此出过力——就可以迫使意大昨摊牌。在这样一份新产生的备忘录中,约德尔特别首次强调提到了盟军可能在萨莱诺悔湾的登陆,并再次把北亚平宁山脉视为最后的和主要防线。凯塞林利用这一机会又重新提出的应向撒丁岛和意大利南部增派德军的建议,遭到希特勒的断然拒绝。但是另一方面,他对从西西里岛撤退仍在犹豫不决,然而,撤退已在悄然进行之中。
8 月11 日,意大利通知德方,他们决定将其第4 集团军从法国以及将若干师从巴尔干地区撤回意大利本土。意大利想借此来表达其与德国重新会晤的愿望。德闰国防军统帅部在其答复中,建议举行关于这些问题的会谈,同时表示期望:“利用这一机会,彻底澄清关于在保卫意大利和欧洲要塞的南方支柱作战中的共同指挥和指挥机构问题”。
对此,罗马表示同意,并决定委派陆军总参谋长罗阿塔将军为代表。德国方面,希特勒认为,除约德尔之外,隆美尔元帅如能作为在意大利的德军最高司令出现,必将对意大利产生特殊的影响。
现在回过头来看,如果当时德方已经考虑到意大利几天来已经与盟军建尔了联系——实际并不知道——那么,德国方面所采取的各种方法都显然是徒劳无益。德国方面以一个武装党卫队摩托化营护送德国将军们由机场到会谈地点。会谈就在这种气氛下开始了。一到达目的地,党卫队营便把会址层层封锁起来,连意大利保安人员也被围在里面。德国党卫队队员们以正步,在会谈大厅敞开的大门前经过,俨然比意大利人高出一头。德国的代表们荷枪就座,约德尔首先发言,他在会上不乏粗鲁之词,特别是当他谈到德方同意意军从法国南部撤军并质问意大利“撤出的这些人马是用来对付意大利南部的英国人,还是对付布伦内罗的德国人”时,言词更加不堪入耳。对此,罗阿塔将军不仅平和冷静,而且以论证得体的观点,驳斥了德国人为“轴心”崩溃时而拟制的方案,以致约德尔最终不得不做出让步,同意将所涉及的这些问题,留给双方最高指挥机构去做最后处理。约德尔在会前曾对此行抱有很大希望,结果,事与愿违,他不得不于下午致电统帅部参谋长:“关于意大利人的意图,无法了解得比现在更清楚”,并补充说:“迄今为止的疑团,依然存在。”
在尔后的数个星期里,这种同床异梦的状态仍在继续。两个“轴心”国的盟友都在为最后的转折紧锣密鼓地做着准备。意大利人——或者至少是他们当中的一些决策人物——认为在德国人眼里,意大利人不仅越来越多地阻止德方为与西方列强达成协议而进行的兵力调动,而且,象隆美尔所推测的那样,似乎他们的目的还在于把驻扎在意大利南部和北部的10 几万德军封锁在某个地区,以便在适当时机将其作为“新婚晨礼”送给盟军,而德国最高级领导则在贯彻其保住一个没有意大利人或甚至反对意大利人的意大利的企图,并准备在边界动用武力,把“轴心”行动的准备工作扩展到更广泛的领域。
作为这种工作的第一个措施,希特勒于8 月16 日,命令降美尔元帅及其总司令部越过边界,但其权力范围仅限于北意大利。这样,在业平宁半岛就出现了两个并列的德军高级司令部。而且除此之外,意大利的指挥机构也继续存在。与此同时,约德尔和凯塞林联合起来,不顾希特勒的犹豫不决,终于8 月17 日将最后一批德军从西西里岛转移到大陆。对这一结局,德国国防军统帅部和意大利统帅部事先根本没有取得谅解。然而希特勒也对这一具有战略意义的事件奇怪地保持沉默,并且一反常态地迁就了这个既成事实。
与此同时,国防军统帅部于8 月18 日再次向一直把目光盯着阿普利亚和那里的空军基地的南线总司令部指出,受威胁最大的是“那不勒斯——萨莱诺”海岸地区,并明确命令它,将其装甲部队主力调到那里。同时,还可以及时把有经验的高级司令官菲廷霍夫大将解脱出来,并为他新组建第10 集团军司令部。
另一方面,一直未掌握罗马与盟军进行交往的真凭实据的德国国防军统帅部,继续同意大利统帅部和罗阿塔将军进行谈判,并且始终给意大利人保留站在德国一方的可能性。在这个在形式和内容都长时间受到损耗的联盟中,“轴心”伙伴处于一种奇怪的纷争之中:一个打算委身于尚在犹豫之中的盟军;另一个则怀着阻止伙们后退半步的坚定信念。但与此同时,在9 月4 日即英国在卡拉布里亚的雷焦的意大利本土实施登陆的第二天,罗马最高军事当局还再次向德国方面作出保证。后来得知,意大利早在一天前就同盟军签署降书。在这些日子里,正当在地中海地域不安和威胁接踵而至之时,东线正在进行的艰苦防御战也险象环生。不断告急,要求紧急补充兵力。直到这时。德国国防军统帅部方才认识到需要对它迄今为止的行动进行一番审查。9 月6 日在份研究报告中得出结论认为。把强大的后备兵力长期间摆在南方是不负责任的。约德尔建议:“对于我们在意大利遇到的麻烦,要快刀斩乱麻,迅速主动地加以处理。”他在第二天赢得了希特勒的赞同。然而,一份准备采取这种结局的最后通牒式的外交照会尚未完成,9 月8 日下午,罗马——柏林“轴心”便以念大利公开宣布无条件投降而破裂。
关于这几天随着形势而产生的人事变动情况,看来也值得一提。战功卓著的冯·林特伦将军于8 月31 日被解职。他的继任者手持凯特尔的一封信,未经报告,便经直出现在他面前。这成了后来解除职务时所采取的贯用方式。希特勒不顾林特伦要求上前线的愿望,便在战争时间,按照希特勒的指令而被迫退役了。国防军指挥参谋部副参谋长瓦利蒙特为了作手术不得不于9 月5 日离开大本营。他迫切要求在他估计为期3 个月的离职期间——按照他过去多次提出的请求——为他挑选一位继任者,这一请求看来似乎能够得到满足。然而,还是在他住院期间,他接到了那项在本书开始时所提到的希特勒的命令按照命令。约有20 位提到姓名的总司令部军官,其中除了约德尔、蔡茨勒和豪辛格之外,还有他自己,都要在整个战争中留任原职。
当时一直被软禁在德国大本营第1 号宿营地”里的黑森菲利普亲王,在意大利背叛的当天,从希特勒的临时宫邸出来时,便被保安部逮捕了。戈培尔在他的日记里写道:“元首在王室身上得出了教训”;9 月10 日,王子“被盖世太保押往柯尼斯堡。”
第四章三条和更多务战线的出现1943 年末—1944 年初
意大利的投降,对于德国来说,是1943 年所遭受的第三次沉重打击,同时,也意味着希特勒欧洲政策的破产。德国大本营在经过一度紧张不安之后,逐渐接受了这一事实。9 月8 日夜晚,德军统帅部下令,在从里昂海湾到克眼特岛和罗得岛的整个地中海区域,实施代号为“轴心”的行动,“准备数月。。直到8 月29 日方才适应当前局势”的命令,立即生效,由德国人接受这一地带的全部领导指挥权和防务。解除意大利武装这项庞大工作之所以进行得十分顺利,不仅由于国防军指挥参谋部及其德国地方指挥官的灵活妥善的处理,而且与同盟国提前宣布意大利投降,以及美国伞兵部队放弃在罗马附近着陆的计划,而代之以在巴乡里奥政府所控制的南意大利着陆不无关系。在“轴心”计划执行中的唯一严重失误,就是由于德国海、空力量不足,未能阻止意大利海军舰队归降盟军。此外,希特勒原以为绝大部分用法西斯思想武装起来的青年会自愿参加德国国防军的希望也落空了。德国虽然进行了大肆宣传,但墨索里尼的获释也未能给希特勒带来任何希望。墨索里尼在他不久对德国大本营的访问中,看起来完全是一个垮掉的人,显然对意大利人民再不会有什么号召力了。因此,希特勒把他当做一个倒台的大人物来对待,在他周围布满岗哨,只在用得着他的时候,才让他露面。希特勒还特别将墨索里尼筹划组建的一支50 万人的大军,削减到4 个帅,以及保留支小型的海军和空军。
在盟军下一步行动的判断上,德国领率机构曾一度举棋不定。9 月8 日晚,德军发现几小时前,有一支大型护航舰队向意大利西海岸驶去。德方认为,“敌人在罗马地域登陆的可能性要比在那不勒斯地区为大”。国防军指挥参谋部参谋长未受这种说法的影响,再次明确指出:“首先,一切都取决于能否成功地将第10 集团军和空军部队从意大利南部撤出”。这个观点有两方面值得注意。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