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通行本把所有也字一扫而光。亓字都改成其。
2帛书本“大邦者,下流也。天下之牝也,天下之郊也”。通行本把邦字改成国,无大碍。把郊字改成交,却是大错。不懂牝牡相对,大邦取其牝乃是居下;不懂邦郊相对,大邦取其郊也是居下。
3帛书本“牝恒以靓胜牡,为亓靓也,故宜为下”。通行本把靓字改成静,因为靓与静通。用“以静为下”替代“为亓靓也,故宜为下”,明显是错误。
4帛书本“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于大邦”。通行本把所有邦字改成国字,这不是小事,因为帛书乙本都是国字。这表明,通行本抄袭的不是甲本,而是乙本一脉。通行本是甲本孙子一辈。通行本在句子前加个故字,是和上句修改对应的,以为这样才前后意义贯通,实际是错改。
5帛书本“夫皆得亓欲,则大者宜为下”。通行本修改成“夫两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为下”。
25(通行本第六十二章):道者,万物之注也。
〖经文——译文〗
道者,万物之注也,
(道,生万物,注入万物之中,是万物主。万物是尊道的),
善人之竖也,
(善于有为者,视道为竖,也即以道为轻,以己为重。善人:乃是善于有为之人。竖:〈廣韻〉童僕之未冠者。字取甲本),
不善人之所竖也。
(不善于有为之人,也就是无为之人,他们视己为竖,以道为尊)。
美言可以市,
(美言道,可以劝化世间行道。市:〈管子…侈靡篇〉市也者,劝也。劝者,所以起本),
尊行可以贺。
(尊行道,可以回归道而大贺)。
人人之不善也,何弃之有?
(世间人人都如此不善有为,也即人人无为不争了,有什么还能失去呢?这也就是第二十七章所说物无弃财,人无弃人了)?
故立天子,置三卿,虽有共之璧,以先四马,不善坐而进此。
(因此,立天子,设置三卿,虽然有的人拥有大的拱璧,有的人以四马之乘争先,到头来,却是不善于有为者坐受这一切,并依然进入不善有为)。
古之所以贵此者何也?
(古人之所以贵道,贵无为,为什么呢)?
不胃求以得,有罪以免舆。
(修道不是用来求得什么,而是通过修道,免除众生因为执著“有”所带来的离道之罪过。舆:〈左传…昭公七年〉皂臣舆。服注:舆,“众也”)。
为天下贵。
(因此,道才为天下贵)。
【笔记】
一,本章核心:“不得”之德为天下贵。
首先,万物是尊道贵德的,因为道生万物,注入万物,实际是万物主。人呢?无为者,也是尊道贵德的;而有为者,则轻视道。老子说:有为者,自以为大,视道为小;无为者,知道自己为小,视道为尊。
二,无为者,美言道,尊行道。
不善有为者,美言道,可以劝化世间。不善有为者,尊行道,可以回归道而庆贺。世间人人都如此不善有为,也即人人无为不争了,有什么还能失去呢?这也就是第二十七章所说物无弃财,人无弃人了。
三,美言道,尊行道,可以取天下。
我们能够看到,拥立天子,设置三卿,虽然有大的拱璧可以显示财富,有四马之乘可以显示权贵,却都是无为者坐受这一切,进而还要无为。有为者,财富再多,势力再大,也是没用的。
四,古人贵道为什么?
不是为了求得什么,而是通过修道,免除众生执著“有”所带来的罪过。说穿了,就是对第一章“可道可名”也即对执着无和有的彻底否定。老子令众生为那个“无”,其实就是为那个“否”,生活中,推翻一个“可”字。只有这样,才能回归到永恒。
注意,贵道,不是为了求得什么,为什么还说能得天下?还说立天子,设三卿,无为者可当此大任?实际来说,修行达到那个高度,自然明白一切的。当此大任,也不是有为,还是无为。并且,悟道是最终目标,没有什么比悟道更重要。即便在人间当乞丐而能悟道的话,也是万万个君主换不来的。
五,有罪以免舆。
不可轻易看过。
有,众生执着有,是罪过。可见,在老子眼中,这个世间众生是有罪过的。基督教的“赎罪说”,应该认老子是先祖了。老子“众生有罪说”,“修道免罪说”,不可轻视。只不过,执着有是罪,不执着的话,无罪。关键在执着“有”还是不执着“有”。可,以为可得,就是执着,就是住相,如可道可名可欲;否,就是不执着,不住相,如生活中的不争不得无为,修行中的布施持戒忍辱,等等。只有否,才可免除“执着有”所带来的失道罪过。
六,通行本问题: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1帛书本“道者,万物之注也。善人之竖也,不善人之所竖也”。帛书乙本把后一个竖字改成保字,前一个竖字没动。这是因为乙本传抄者知道善人乃是指善于有为者,有为者必然轻视道,所以没动竖字,因为竖字,含贬义,在前一句话中表述出了有为者对道的轻视。乙本把后一个竖字改成保字,因为保字是背负婴儿的含义,有褒义。改成保字,这句话的含义变成“无为者保道”,体现了无为者重视道。而“不善人之所竖也”,表述的无为者把自己看作竖,视道为尊。这样改动,虽然有些差别,但基本含义还是相通的。
而通行本把前一个竖字改成宝字,后一个竖字依照乙本保字不变。显见,通行本似乎是把善人理解成了善良人,这就是大错了。对比原本可以看到,这样一改,意义发生了更大变化,和老子原本含义相去甚远。
2帛书本“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贺。人人之不善也,何弃之有”?通行本修改成“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这样的毁容手术,真是触目惊心。一个是不解所致,一个是传抄有误。哪一种情况,都是亵渎老子。老子“不得”之核心内涵一扫而光。
3帛书本“人人之不善也,何弃之有”,多数人断句都把一个人字挪到前面句子中,通行本成了“人之不善,何弃之有”。
4帛书本“故立天子,置三卿,虽有共之璧,以先四马,不善坐而进此”。通行本改成“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通行本把卿改成公,把共改成拱,把四改成驷。甲本善字,乙本改成若字,意义大变。通行本改成如字,依照乙本而来。“坐而进此”,通行本直接改成“坐进此道”,以为这样更好理解。大错。
5“古之所以贵此者何也?不胃求以得,有罪以免舆。为天下贵”。通行本改成“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古文简练,可以慢慢咀嚼其中差异。
26(通行本第六十三章):为无为。
〖经文——译文〗
为无为,
(为那无为。无:字取通行本。帛书甲本字左王右酷似恩字。后文所有无字,本此而来。),
事无事,
(事那无事),
味无未。
(味那无味。未:〈說文〉未,味也)。
大小多少,报怨以德。
(以小为大,以少为多,以德报怨)。
图难乎其易也,
(图求难,反而易),
为大乎亓细也。
(为其大,反而小)。
天下之难作于易,
(天下之难从易作起),
天下之大作于细。
(天下之大从小作起)。
是以圣人冬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因此,圣人终不为大,因此才能成就其大。冬:〈前汉…律历志〉冬,终也)。
夫竝若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许诺太多,必然寡信,多易的必然多难。竝:字取帛书甲本。音并,并的异体字,含义是比上,齐等。乙本改成轻。若:古同诺。〈马王堆汉墓帛书…经法〉已若必信,则处于度之内也。多易:二字取帛书乙本,甲本无)。
是以圣人猷难之,故冬于无难。
(因此,圣人依道而行谋取难,才终于无难。猷:〈尔雅…釋詁〉猷,忠病!甘琛归嗾撸缘蓝也。冬:〈前汉…律历志〉冬,终也。圣:字取通行本,乙本字上似竹头,中间类中字,下似大,大下似水字),
【笔记】
一,本章核心:不得,才能得。
做人做事,守弱不争,才合乎道。所以老子才说做人要“为无为,事无事,味无未”。老子不是不做,是做而不做;不是无为,是为而不为。这是修行层次,不是口头功夫;更不是世俗中利益上的“忍小失,谋大得”。以小为大,以少为多,以德报怨,哪个能行?
世俗可以利用老子去“忍小失,谋大得”,这也是道德经不离世间法处,是道德经方便处,是道德经被世间人认可处。但老子真正的目的是令众生达到“修行层次上”的“无为而为,为而无为”。
只要是达到一定层次的修行人,道德经中处处可见这样的修行层次。
当你没有修行层次,只是个学者,而不是个行者,这时,就会用“忍小失,谋大得”去理解老子的“为无为”了。这也没错,这是世间解老。但是离道尚远。
二,圣人为什么求小,求难?
因为图取难,其反而易;有为大,其反而小。天下之难从易作起;天下之大从小作起。轻率许诺的,必然寡信,多易的必然多难。因为这,圣人终不为大,因此才能成就其大;圣人依道而行谋取难,才终于无难。
三,通行本问题: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抱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1帛书本“味无未”,通行本把未改成味,因为未本有味义。
2帛书本“图难乎其易也,为大乎亓细也”,通行本去掉也字,把乎改成于,意义不一样了。
3帛书本“天下之难作于易,天下之大作于细”,通行本改成“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帛书本是说难易巨细关系,这样一改,就很容易使人误解。
4帛书本“是以圣人冬不为大,故能成其大”,通行本把冬直接改成终,因为二者通。
5帛书本“夫竝若必寡信,多易必多难”,通行本把若改成诺,因为二者通。
6帛书本“是以圣人猷难之,故冬于无难”,通行本把冬改成终,二者可通。把猷改成犹是错改。意义不一样了。
27(通行本第六十四章):百仁之高,始于足下。
〖经文——译文〗
亓安也,易持也。
(安静的,容易把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