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横生斜长集-第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他禅宗僧侣也表述过类似的看法。例如马祖道一就认为: 

            起心动念,弹指謦咳扬眉,因所作所为,皆是佛性全体之用,更无第二主宰。如面作多般 

        饮食,一一皆面,佛性亦尔。这里,除了弹指、咳嗽、扬眉等动作表情外,人 
  的思维活动“起心动念”也被看作“佛性”的表现。他又说: 

            一切众生,从无量劫来,不出法性三昧,长在佛性三昧中,着衣吃饭,言谈抵对,六根运 
        用,一切施为,尽是法性。③ 

   “佛性”之“面”所作的“饮食”真是多种多样,这里,又从思维活动推进 
  到“着衣吃饭”——人的生活欲望领域里了。 
       另一个禅宗僧侣临济义玄也说: 

            心法无形,通贯十方,在眼曰见,在耳曰闻,在鼻嗅香,在口谈论,在手执捉,在足运奔。 

        本是一精明,分为六和合。这一段话基本上是《菩提达磨传》有关记载的重复, 
  并无多少新意,不过,它用“心法”一词代替“佛性”,更加接近于心学体 
  系。 

① 《景德传灯录》卷3。 

② 《圆觉经大疏钞》。 

③ 《古尊宿语录》卷2。 

① 《古尊宿语录》卷4。 

…  64…

        此外,还有一个曾经问道于石头和尚与马祖的居士庞蕴,他有两句偈语 

                                                    ② 
  很有名:“神通并妙用,运水及搬柴。”将人的一些简单的生活动作也看作 
  是“佛性”的作用。 
         “作用是性”说是禅宗的理论基点。其主要特点是利用人体、人的感觉、 
  本能、思维、动作论证“佛性”的存在。禅宗的其他思想都和这一观点密切 
  相关,或由之衍化派生。因此,要研究禅宗,必须研究“作用是性”说。 
                                                二 
        在宋代的儒、禅合流中,出现了心学。心学取之于禅的首先是“作用是 
  性”说。 

                                            ③ 
        程颢说:“切脉最可体仁。”又说:“医书言手足痿痹为不仁,此言最 
  善名状。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④ 
        程颢的这一思想为其弟子谢良佐所继承。谢说:“心者何也?仁是已。 
  仁者何也?活者为仁,死者为不仁。今人身体麻痹,不识痛痒,谓之不仁。” 

  ① 

        程颢与谢良佐的这几段话的共同特点都在于将人的生理本能 (脉搏跳动 
  与知痛知痒)和“仁”这一儒学伦理观念联系起来,视之为同一体,显然是 
  禅宗“作用是性”说的改制。关于这一点,谢良佐说得很坦率。他说:“儒 

                         ② 
  之仁,佛之觉。”又说:“性,本体也。目视,耳听、手举、足运,见于作 
  用者心也。自孟子没,天下学者向外驰求,不识自家宝藏,被他佛氏窥见一 

                ③ 
  斑半点。”谢良佐所说的性,指的是仁、义、礼、智等伦理观念,谓之体。 
  在他看来,人的视觉、听觉、动作等都是这个“体”的作用。这段话,抄袭 
  禅宗的痕迹非常明显。不过,为了维护儒学的正统地位,他又抬出了孟子, 
  仿佛孟子是“作用是性”说的首创者一样。 
        在引进“作用是性”说方面,杨时也是个积极分子。他说:“故寒而衣, 

                                                                                         ④ 
  饥而食,日出而作,晦而息,耳目之视听,手足之举履,无非道也。”这一 
  段话脱胎于禅宗的痕迹也很明显。他又说:“孟子所言皆精粗兼备,其言甚 
  近而妙义在焉,如庞居士云:‘神通并妙用,运水与搬柴。’此自得者之言, 
  最为适理。若孟子之言则无适不然,如许大尧舜之道,只于行止疾徐之间教 

                ⑤ 
  人做了。”孟子的伦理观和禅宗的“作用是性”说有重大的不同,但他认为 
  人的日常生活,例如“徐行后长”之类就包含了“尧舜之道”,这一点又和 
  禅宗有相似之处,因此,也被杨时抬出来,视为儒、禅相通的证据。 
        尽管程颢等人引进了“作用是性”说,但是,北宋时期,心学体系还处 
  在萌芽、发育阶段,只有到了南宋,陆九渊明确提出“心即理”这一具有普 
  遍性的命题后,心学体系才臻于成熟阶段。 

                                                                                 ① 
        陆九渊认为:“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心,指人的 

② 《五灯会元》卷3,中华书局1984 年版,第186 页。 

③ 《河南程氏遗书》卷3。 

① 《上蔡语录》卷上。 

② 同上书卷中。 

③ 《上蔡语录》卷上。 

④ 《杨龟山先生集》卷20,《答胡康侯》(一)。 

⑤ 《杨龟山先生集》卷11,《语录》。 

① 《陆九渊集》卷11,《与李宰》。 

…  65…

  感觉、思维;理,指人的伦理观念,将人的感觉、思维和人的伦理观念等同 
  起来,禅宗“作用是性”说的儒学版就彻底完成了。 
        陆九渊的哲学具有简单、武断的特色,他没有对“心即理”的命题作必 
  要的说明,这一任务是王阳明完成的。他说: 

             所谓汝心,却是那能视、听、言、动的,这个便是性,便是天理。有这个性,才能生这性 

         之生理,便谓之仁。这性之生理,发在目,便会视;发在耳,便会听;发在口,便会言;发在 

         四肢,便会动,都只是天理发生。以其主宰一身,故谓之心。这心之本体,原只是个天理。原 
  来,人之所以具有仁、义、礼、智等伦理观念,是心的作用;人之所以能视、 
  能听、能言、能动,也是心的作用。王阳明不愧是心学体系的集大成者,上 
  述观点不仅吸收了“作用是性”说,而且也容纳了程颢诸人的有关思想。 
        至于作为王学支流的泰州学派诸人,例如王艮、王襞、罗汝芳、杨起元、 
  周汝登等,也都无例外地以“作用是性”说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点。例如,有 
  人问周汝登:“佛氏有神通,吾儒独无神通,何也?”周答道:“目含万象, 
  耳含万声,鼻含万臭,舌含万味,现前俱是神通,此人人所同者,何谓无神 

          ① 
  通?”杨起元也表示:“明德不离自身,自身不离目视、耳听、手持、足行, 

                                 ② 
  此是天生来真正明德。”凡此种种,都充分说明了“作用是性”说对心学的 
  深刻而久远的影响。 
        因此,可以认为“作用是性”说不仅是心学的理论源头,而且也是它滋 
  生蔓衍的基点。要研究心学,也必须研究“作用是性”说。 
                                               三 
        对于禅宗的“作用是性”说,朱熹不遗余力地进行过批判。他说: 

             佛氏元不曾识得这理一节,便认知觉、运动做性。如视、听、言、貌,圣人则视有视之理, 

         听有听之理,言有言之理,动有动之理,思有思之理。 

             释氏只知坐底是,行底是。如坐,交胫坐也得,叠足坐也得,邪坐也得,正坐也得,将见 

         喜所不当喜,怒所不当怒,为所不当为。他只是直冲去,更不理会理。吾儒必要理会坐之理当 

         如尸,立之理当如斋,如头容便要直。所以释氏无理。朱熹认为,知觉、运动只是人 
  的本能和行为,但本能和行为并不就是性,当然也并不就是理。例如坐,这 
  是一种行为,但儒家却讲求“坐之理”,要求坐得像古时代表死者受祭的活 
  人——“尸”一样,而不能“交胫坐”、“叠足坐”、“邪坐”,这里,朱 
  熹严格区别了两个范畴——人的行为和人的行为规范。前者和人的感觉、思 
  维、本能一起,朱熹统称为“心”,后者朱熹则称之为“性”,也称为“理” 
  或“礼”。由此形成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心性之辨”。 
        朱熹认为,如果承认“作用是性”,心性不分,行为和行为规范不分, 
  那就和告子的“生之谓性”没有二致了。他说: 

             作用是性,在目曰见,在耳曰闻,在鼻嗅香,在口谈论,在足运奔,即告子“生之谓性” 

         之谓也。且如手执捉,若执刀胡乱杀人,亦可为性乎?战国时,告子主张“食、色, 
  性也”,把人的生理本能视为人性,受到孟子的强烈反对,认为必将“率天 
  下之人而祸仁义”;朱熹将“作用是性”说与“生之谓性”说并列,充分反 

② 《王文成公全书》卷1。 

① 《东越证学录》卷1。 

② 《证学编》。 

① 

② 《朱子语类》卷126。 

…  66…

  映出他对这一命题的忧思与敌意。 
        因此,尽管朱熹在构筑他的理学体系时,也吸受了不少禅宗的内容,但 
  是,他却竭力反对引进“作用是性”说。 
        有人征询对谢良佐“以觉为仁”的看法。朱熹说:“觉者是要觉得个道 
  理,须是分毫不差,方能全得此心之德,这便是仁。若但知得个痛痒,则凡 

                                  ③ 
  人皆觉得,岂是仁者耶?”确实,知得痛痒,只是表示触觉正常,并不就是 
  儒学的人性楷模——“仁者”。 
        有人征询对杨时“饥食渴饮,手持足行便是道”的看法,朱熹说:“桀、 
  纣亦会手持足履,目视耳听,如何便唤做道。若便以为道,是认欲为理也。” 
  ①据朱熹说:如果“认欲为理”,那危害可就大了,其结果将是“只认目之于 

  色,耳之于声,鼻之于嗅,四肢之于安佚为性,却不认仁之于父子,义之于 

                                                                     ② 
  君臣,礼之于宾主,智之于贤者,圣人之于天道是性”。 原来,朱熹和孟子 
  的担心是一致的,害怕人欲的流行会冲决“仁义”的堤防。 
        除“认欲为理”外,朱熹认为“作用是性”说的另一个弊端是对道德修 
  养的废弃。他说: 

             若便以日用之间,举止动作便是道,则无所适而非道,无时而非道,然则君子何用恐惧戒 

        谨,何用更学道为? 

  确实,如果承认人们日常的“举止动作”都是“道”,完全符合伦理规范, 
  当然就无须进行任何修养了。 
        正确和谬误常常纠结在一起。朱熹区别本能和人性,行为和行为规范, 
  欲与理等范畴,从理论思维的角度看,都是正确的,但他区别这一切只是为 
  了维护儒学伦理观念,这就错了,而且是从根本上错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