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886-烟花妃子陈圆圆-第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    
    中国北方重镇山海关城上白旗飘拂,在秋风中发出“簌簌”的哀鸣声,如怨如诉,使人心魄颤然!    
    接到崇祯皇帝的死讯后,吴三桂下令宁远和山海关守军全军为崇祯挂孝,军士人人头扎白带。    
    吴三桂的大帅行辕是关内最为壮丽的一处房屋,行辕外插有数十杆白幡、白旗,给人一种肃杀、凄凉之感。    
    行辕大厅中,供俸着崇祯皇帝的神牌,走进这个大厅的将领先要向崇祯叩拜。    
    行辕议事厅又名青龙堂,军事会议多在这里召开,吴三桂平日也在这里办公,发布命令。    
    吴三桂身穿白袍,他眼眶发青,面容憔悴,烦躁地在屋中走来走去。他多日没有睡好,睡着了也常发恶梦,在梦中惊悚而醒。    
    桌上摆着没有动过的酒菜,已经放了许久,见不到热气了。    
    随军师爷吴芝走进青龙堂,他是吴三桂远房堂兄,是吴三桂的心腹,这个地方只有他可以不经通报进入。他看到了那没动的酒菜,不由叹口气,说:“你得吃东西呀,全军十万将士都指靠你了,你把自己熬垮,真是天塌了啊!”    
    吴三桂长叹一声说:“唉,我现在哪有心思吃饭?京城沦陷,皇上遇难,家眷陷入敌手,生死未卜,外有强敌,内无援兵,哪还有路可走啊?”    
    吴芝想了想说:“不如征集船只,从海路南撤,到南京去,扶助新君,誓师北伐,恢复明朝……”    
    吴三桂摇头:“这谈何容易?十万大军,靠那些小渔船十年也运不完,而且张献忠已攻破襄阳,威胁南京,没等我走到,他就把南京占了,还谈什么恢复大计?”    
    “那只好孤注一掷,与李闯决战……”    
    


第九部分:借 盾激烈的夺位之争

    “李闯大军号称百万,没有百万也有七十万,而我手下,把宁远、锦州等地明军包括老弱伤残都算上也凑不足十万,十倍之差,强弱悬殊,而我军一动,清朝大军必然趁虚进攻,到那时,我腹背受敌,全军决无生路,你我不是屈辱被俘,就是做无头之鬼呀!”    
    吴芝越听心越往下沉,觉得头发也炸起来了,他惶恐地说:“这,这,这岂不是无路可走了?”    
    吴三桂没回答吴芝的问题,却问:“你派出到清朝打探消息的细作回来没有?”    
    “昨晚回来了,我正要向将军报告……”    
    “快说!”    
    “清太宗皇太极于去年死后,太子福临只有六岁,清朝王公贵族曾发生过一场激烈的夺位之争,差点发生火拼,后来是郑亲王济尔哈朗等人坚持太宗遗命,皇太后吉特氏又善于笼络人心,将太宗之弟睿亲王笼络住了,睿亲王多尔衮当上了皇叔摄政王,执掌军政大权,清朝真正的皇帝实际上是他呀!”    
    吴三桂惊惧说:“啊,多尔衮当了摄政王,吾等没有安枕之日了!”    
    “怎么……”    
    “这个多尔衮野心勃勃,雄才大略,战功在满洲王公中第一,他听说李闯进京,吾皇蒙难,必然兴兵……”    
    “他已经兴兵了!”    
    “啊——!”    
    “据细作报告,清朝新皇顺治颁诏,授多尔衮大将军印,率领豫亲王多铎,英武郡王阿济格,以及汉军八旗恭顺王孔有德等人,调集大军二十万,已从盛京(沈阳)誓师出发,分四路向山海关逼进,不出十日就会抵达宁远、锦州一线……”    
    吴三桂听了这个报告受到极大震动,一屁股跌坐在椅子上,额头沁出冷汗。    
    这时,中军官进了青龙堂,对吴三桂抱拳施礼说:“禀将军,大顺朝副军师唐通在关外求见!”    
    吴三桂痴痴愣愣竟没有听见。    
    中军只好又禀:“大顺朝副军师唐通求见!”    
    吴三桂这才回过神来,问:“什么?唐通?唐通是什么人?”    
    吴芝说:“这唐通原是明朝将领,在徐州投降李闯,据说这个人能言善辩,有苏秦张仪之才……”    
    中军说:“他说是来劳军的,还带来数车金银……”    
    吴三桂冷笑说:“什么劳军?这个说客,是来招降的,不见!”    
    吴芝说:“将军,不必意气用事,他既然已经到了关前,不妨见他一见,听他说些什么再作定夺。”    
    吴三桂听说唐通是个降将,能言善辩,存心折辱他一番,想了想说:“传我的令,让他报名步行入关。你们在大堂准备一口大油锅,烧滚来,他如果说得不入耳,就把他丢进油锅里炸了。”    
    中军官应令下去布置去了。    
    吴三桂行辕大堂上很快布置得好似阎罗殿一般森严恐怖,两侧排列着铁甲军士,手执明晃晃的刀枪,闪闪刺人眼目。    
    大堂中火光熊熊,浓烟滚滚,上架一口大铁锅,铁锅中沸油“咕嘟嘟”冒泡。    
    吴三桂顶盔披甲,外罩白锦战袍,端坐于公案之后,威风凛凛有如天神。    
    唐通打扮得像个儒生,被两名士兵押进行辕,他一看行辕中摆出的那一副架势,心中已经明白了吴三桂的意图,对两侧怒目而视的甲士有如没见,绕过油锅,轻蔑地看了一眼。他走到吴三桂公案前,对吴三桂一揖。    
    吴三桂喝一声:“唐通,你见到本将军,为何不拜?”    
    唐通侃侃说:“大国使臣,见亡国之将,为何下拜?”    
    吴三桂瞪起眼睛,猛一击案:“放肆!来人呀,把他捆起来!”    
    两侧军士齐声喊了一声堂威,如同雷震,震得瓦面嗡嗡响。    
    唐通却面不改色,举举手说:“慢!吴将军,两国交兵不斩来使,这点道理你不会不懂吧?何况唐某奉命劳军,你要杀我也该让我把话说完吧?”    
    吴三桂指着油锅说:“允你说完。你看到吗?油锅已烧滚,你说得逆耳,就把你抛进油锅里烹了!”    
    唐通仰天大笑,说:“哈哈哈!唐某既然受命前来,已把生死置之度外,只是已经受滚油煎烹的并非唐某,而是将军你啊!”    
    “胡说!我怎么已经受煎?”    
    “大顺皇帝起兵以来,振臂一呼天下响应,以摧枯拉朽之势攻占北京,崇祯吊死煤山,大明已丧尽民心,不亡不合天理,吾主荡平中原,一统华夏只是时间而已,将军如今南无退路,北有强敌,进退失据,惶惶不可终日,岂不是受煎?”    
    唐通说的是事实,吴三桂无言以对,心中不由感到一阵惶恐。    
    唐通又说:“将军,古云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吾主李自成雄才大略,求贤若渴,上应天命,下顺人心,对将军甚为崇敬,将军如能助吾主平定天下,功莫大焉,封侯封王如探囊取物,将军欲求富贵正当其时。何况崇祯已死,明朝实亡,将军正当英年,何苦为亡国之君殉葬?吾主派唐某送劳军白银五万两,并带有将军之父吴襄亲笔书信……”    
    吴三桂惊喜问:“啊,我父亲还在?有信来?”    
    唐通说:“吾主一入京城便派兵保护吴老将军府第,闲人不得进入,并送柴送米,吴老将军感激涕零,已降顺新朝,只待将军到京,吾主对将军父子将双双封侯。这是吴老将军家书,请将军一阅。”    
    唐通将信送呈给吴三桂。吴三桂接信后急忙拆开阅读。    
    吴三桂读信后自言自语地说:“这么说圆圆应该是无恙的,可信中怎么没有提她?”    
    唐通没听清吴三桂说什么,问:“将军说什么?”    
    吴三桂急忙掩饰说:“没什么……”    
    唐通又说:“将军,当断不断,必受其害。据说清朝大军已出沈阳,向山海关进发,如抵关下,将军将腹背受敌,后果不堪设想,将军应当机立断,与吾主联兵,共御东虏!”    
    吴三桂笑笑说:“唐先生果然有如簧之舌,所言不无道理,但此事关系至为重大,待吾与各位将领商议后再作道理。唐先生,接待多有失礼呀,先生受惊了。”    
    “这样的场面唐某也见得多了,无所谓受惊。大顺皇帝给将军的五万两劳军白银还望将军收下。军情紧迫,望将军早作决断!”    
    “五日为期,定给先生一个答复。来人呀,送唐先生去馆驿休息。”    
    两名卫士应了一声。    
    


第九部分:借 盾李闯乃是流寇逆贼

    唐通向吴三桂抱了抱拳,随卫士下去了。    
    唐通走后,吴三桂退回到行辕后室,将吴襄的信交给师爷吴芝,说,“先生看看,有什么见解?”    
    吴芝将信看了两遍,说:“这封信,语气不冷不热,很难说是老将军由衷之言,也许是被迫而写。唐通说的在下都听到了,他分析将军如今处境确实如此,但这李闯乃是流寇逆贼,虽然占了北京,能否据有天下还是没定之数,将军三代将门,世受大明国恩,降了李闯,在青史上会留下个降贼的污名,实在令人惋惜……”    
    吴三桂同样神思不定,喃喃问:“是呀,是呀,可不降,还有别的路可走吗?”    
    “在下愚拙,也想不出别的路子……”    
    这时,中军进屋禀报:“禀将军,捉到一名奸细……”    
    吴三桂不耐烦地说:“捉到奸细,杀了就是,我已经够烦的了……”    
    中军说:“将军,那奸细口口声声说是将军的亲戚,定要面见将军!”    
    吴三桂感到诧异:“亲戚?什么亲戚从东边来?你把他带进来!”    
    中军答应一声出去了,不久带进一个白发白须的老者。    
    那老者进屋后,立在当地,眼光一闪看了看吴三桂,吴三桂心中不由一动,但他仍然没认出这老者是谁,便问:“你是什么人?竟敢冒充我的亲戚?”    
    老者摘掉了假发假须,直起腰来。    
    吴芝大吃一惊,叫道:“啊!——祖大寿将军!”    
    吴三桂也又惊又喜,忙说:“是舅父!你这是……”    
    祖大寿对吴三桂使了眼色。    
    吴三桂会意,他略一举手,中军躬身退了出去。    
    祖大寿吐一口气说:“我从沈阳出发,驰马跑了四昼夜,没好好吃过一顿饭,饿得前心贴后心!”    
    吴芝忙说:“我去给祖将军安排酒菜!”    
    祖大寿说:“简单点,越快越好。”    
    “在下知道。”吴芝边应边急忙出去了。    
    吴三桂忙请祖大寿坐下,并亲自斟茶送上说:“舅父,看你这一身灰尘汗渍,累坏了吧?”    
    祖大寿一口将茶饮干,抹抹沾在须上的水珠,叹口气说:“唉,年纪不饶人啊!想当年,我祖大寿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立马横刀,敌兵惊为天神,何尝跑跑路就累得这个样子。”    
    吴三桂说:“舅父只有五十多岁、怎能说老?驰马四昼夜,就是小甥也会累倒。舅父紧急前来,必有所为。”    
    “三桂,我是奉洪承畴大帅之命来救你的。洪帅有亲笔信给你,你看看吧。”    
    祖大寿解开衣带,拆开衣服衬里,拿出一封发皱的信来,递给吴三桂。    
    吴三桂展开信来阅读,见前面是一些问候的客气话,后面写道:“……方今明社既墟,逆氛方炽,足下合家为俘,既不能从故主于泉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