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柯云路12父亲嫌疑人-第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我,美眉,孙薇薇,陈小燕。

  我不知最后跟她们谁走,或带谁走。我只是指着天空下大雪覆盖的文化大院说:以后那是一条高速路。 
 

 
 
后记
 
  几年前看电视节目,引发了我的一次写作。

  节目中几位学者和年轻人围绕着一个共同的话题讨论,现场气氛时而激烈时而沉闷,也多有让主持人尴尬的对立。年轻人普遍对学者表现叛逆,学者们也在宽和的表象下难掩对年轻人的轻蔑。两代人或唇枪舌剑或明和暗斗,让我想到了弗洛伊德的“俄狄普斯情结”。俄狄普斯情结也就是弑父情结,在家庭中表现为儿子与父亲的对抗,在社会中表现为年轻人对年长一代的叛逆。这自古以来是社会很多冲突的源动力之一,也演绎了许多惨烈或悲壮的文学故事。

  这种叛逆不一定都是可歌可泣的,有的甚至十分残酷。

  我在此前曾写过一部小说《青春狂》,讲的是一群十几岁的男女学生在“文革”中用石头将他们视若父亲般的男性老师以“流氓罪”砸死。弑父的情结以集体的“革命”行动表现出来。在此之后二十年,这些年轻人逐渐成熟长大,没有一个人承认自己当年的过失,却共同加入了悼念“父亲”的行列。

  现在,有关对弑父情结的联想,激发了我写另一种年轻人叛逆的故事。

  在各个领域,年轻人都在用他们的新声音、新手法“屠杀”年老的一代。这种“屠杀”温和了表现为革新,激烈了表现为取而代之。在时间的年轮上,欣欣向荣的进步与衰朽死去的残酷交相辉映。

  这种心理学意义的文学主题一旦萌动,朦胧中浮现出很多故事。

  有一个故事我曾远远打量它很多年。一个男知青到农村插队,与一个农村姑娘发生爱情,后来却远走高飞回城了。农村姑娘生下的儿子长大了,便天高地远地到城市里寻找生父。他的父亲可能已是高官或著名学者,更可能蛛丝马迹难以确认。“寻父”的过程就是一个爱恨交织的过程,也可能仇恨与报复会在备受屈辱后愈演愈烈。

  这样的故事,其实在前些年中有些类似的文本。

  但是,我总在想像中不断打量它,希望有什么新的意思出现。

  而这一次,新的意思出现了。

  我得到一个全新的故事,故事的全名应该是“我和父亲嫌疑人及他们的女儿们”。

  然而,这一切还远不是我这次写作的叙述冲动。人做任何一件事情,无论有意还是无意,都是在有充分理由时才开始的。我的这次写作还有一个更自觉的理由,那就是想做一次文体方面的尝试。这个尝试绝非人云亦云,完全按照独自的思路来。因为我确信,只要我们愿意又有技巧,就可以进入他人的思维。我要按照我小说中的主人公——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的心理来观察一切,叙述一切。当我在一种类似精神失常的梦幻状态中完全忘记了我是柯云路,只知道我是小说中的主人公阿男,我甚至感到我皮肤对世界的触觉都是阿男的。

  就这样,我先写下了一段阿男写的诗:“我唱歌谣你们别心惊肉跳”。

  月亮像邮票贴在天空右上角,我是月亮。

  风在干河床跑来跑去羞辱卑躬屈膝的石头,我是风。

  太阳流脓血烂得天下什么都模糊了,我是太阳。

  阳光像蝗虫满天射下来,你们别着慌。

  鸟在天空乱涂乱画乱点鼠标,这不算不正常。

  男孩的小鸡巴露出裤衩,小心大人剪刀。

  女孩像块要化的雪糕软软地斜在那儿,别站不住往人身上靠。

  面黄肌瘦的男人一脸贪心奢望,别使着。

  数不清的中年女人在公园狂跳交谊舞,那是甩卖积压的性能量。

  跳得四周柳树心猿意马与风狂交,不算流氓。

  …………

  有了这样的开头,“我”和父亲嫌疑人、“我”和父亲嫌疑人的女儿们的故事就顺理成章地展开了。

  我除了讲一个故事,还收获了一片新的语言。

  我过去不曾用这样的语言写作过。

  这是一次大胆的实验,也是一次快乐的游戏。

  希望朋友们与我一样感受到其中的快乐。

  柯云路2005年4月

  作者E…mail:keyunlu@vip。sina 
 

 
 

 
柯云路答辩《父亲嫌疑人》
 
  近日,新浪读书频道连载了作家柯云路新作《父亲嫌疑人》并进行了相关的调查,很快在网络上得到了积极的响应,众多网友纷纷给图书留言并参加了调查,表达了自己对“非婚生子女”、“弑父情节”等观点的态度和建议,在此新浪读书专门连线柯云路,并记录下作者对网友的一些提问的解答,以下是连线内容:

  一、电视节目的斗争引发《父亲嫌疑人》

  1

  新浪读书:您是上世纪八十年代走红作家,二十多年来出版了几十部作品,这些作品题材各异,很多都引起广泛影响。最近七八年,您先后出版了以“文革”为背景的长篇小说《芙蓉国》、《蒙昧》、《牺牲》、《黑山堡纲鉴》、《那个夏天你干了什么》,官场政治小说《龙年档案》,纪实长篇《温情马俊仁》,学术著作《童话人格》。几年前,您曾被一些评论家和媒体评为“最会变脸的作家”,而读者似乎也习惯了您的变脸。

  您最新一次“变脸”,就是刚刚出版的《父亲嫌疑人》。

  您喜欢被称为“最会变脸的作家”吗?您是否刻意“变脸”?

  柯云路:首先,我没有刻意变脸,我没有想过用变脸来赢得读者的青睐。但是,当媒体把我评为“最会变脸的作家”时,我发现自己确实在不断地“变脸”。一个变化是写作题材,从文学到心理学,教育,文化人类学。另外是写作风格,在文学之内也经常变化。我不愿意重复自己,变换写作题材和写作技巧,能够带给我新鲜感。我喜欢发现新奇的东西。

  2

  新浪读书:听说您是看一个电视节目,触发了《父亲嫌疑人》的写作?您常常看电视吗?

  柯云路:写作是比较费眼睛的,出于保护视力的原因,我很少看电视。偶尔看,也是手拿遥控不停换台,漫无目的。

  记得那个晚上,我也是拿着遥控不停地转换,但一个访谈节目引起我的注意。谈话涉及文学文化学,嘉宾中有年轻人,有学术权威,里面有我认识的人。表面的讨论客气文明,但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两代人的明争暗斗。年轻人已小有成就,大声张扬着自己对世界的看法,权威们则在评价新秀们的作为。这个场面让我联想很多,联想到各行各业年轻人与老一辈的冲突。由此触发了这次的写作。

  3

  新浪读书:网上有人猜测,阿男的原型是某位八十年代生作家。是这样吗?

  您能说说那期电视节目,是哪几位年轻人在对峙老一辈?

  柯云路:文学就是文学,来源于生活,但不等同于生活,我不希望任何人对号入座。

  这里,我想引用不久前收到的一封年轻读者的来信。

  柯云路,你好。

  《父亲嫌疑人》看完了。也做了新浪页面旁边的问卷调查,看到你问当今弑父的斗争是否这么残忍的时候,我填写的“是”。

  从年龄上来说,我是年轻人,正参与着种种弑父的浪潮。弑父的确是残忍的。我想,残忍该是由于我们年轻人的恐惧。然而,客观的说,这种恐惧根本没有理由,根本没有存在的必要。

  任何事物都会因为自我生存空间的变小而对别人或者对自己变得巧取豪夺,对别人的残忍是侵略,对自己的残忍就是进化。这些都源自对毁灭的不安。我是相信进化论的,旧的必将被淘汰,代表着父的一切都将随着承载着它们的一代人老去、死去。

  既然父将已矣是必然趋势,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恐惧,为什么与生俱来着弑父情结?

  这么想下来,年轻人的“屠杀”着实是因为父辈们的恐惧。因为他们的恐惧促使了他们的挣扎,和对年轻者的挑衅,有挑衅于是有了反叛。一个形将逝去的存在挑战另一个逐渐壮大的存在,这类似一个鸡蛋碰石头的斗争。是注定的弱者的失败导致年轻人的屠杀看上去是如此残忍。

  年轻人的恐惧,老者的恐惧——幼小成长中的恐惧,壮大衰老下去的恐惧……

  我在《父亲嫌疑人》中探讨的是代与代之间的冲突,年轻人蔑视传统;蔑视权威,而权威们看来对年轻人比较宽容,又含着对年轻人内在的某种排斥。书中表现的是我对心理学、人性、社会学包括文学的思考。

  4

  新浪读书:您提到“弑父情结”是这部小说心理学意义的主题,什么是“弑父情结”,能具体讲讲吗?

  柯云路:“弑父情结”最早是弗洛伊德提出的,又称为俄狄普斯情结。具体表现在家庭内为儿子对父亲的对抗,在社会上往往为年轻一代取代年老的一代。

  这种对抗与叛逆你可以说是社会进步的动力之一,但有时候也很残酷,不一定都表现为历史进步的动力。

  我写过一部小说《那个夏天你干了什么》。“文革”中一些中学生将一位他们视为父亲一样的男性老师用石头砸死了,罪名是“流氓犯”。在这里,“弑父”是以集体的革命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十年二十年过去之后,事件的参与者没有一个人承认当年扔了石头,却都加入了纪念老师的行列。那是一个残酷的故事,在那个故事中,我对“弑父情结”的描写,立场可能是父亲的。

  但是,“弑父情结”还有一种表现,是和《那个夏天你干了什么》完全不同的。

  在当代,在各行各业我们都看到了年轻人在纷纷取代前辈。他们手中扔出的不是石头,是新产品,新观念,新创意;在文学领域内肯定是新小说。这些东西虽然不是石头,但也要砸在前辈人的身上。年轻人在这里其实不断地演绎着取代老一辈的戏剧,这个取代有时候很温和,表现为改革,渐进,承上启下;有的时候相当激烈,会发生让一些人接受不了的残酷。

  前面提到的那次电视节目,触动了我对“弑父情结”的某些联想。我准备写一个新故事,表现年轻人叛徒逆前辈并取而代之的那种心理冲突。

  当然写的时候,还有一个前因后果,曾经有一个故事总在我心中萦绕:一个知青到农村插队,与一个农村女孩产生恋情,后来却远走高飞回城了。农村女孩生下的儿子长大了,来到城里寻找生父。他的父亲可能已是高官或者学者,并不想认他,儿子仅凭蛛丝马迹难以确认谁是自己的生父。

  这个故事与《那个夏天你干了什么》完全不一样了,是俄狄普斯情结的另一种表现。这就有了《父亲嫌疑人》。

  5

  新浪读书:如果掩去作者的名字,很难看出《父亲嫌疑人》出自您的笔下。从文笔到描写的生活似乎都与您此前给读者的印象不同。您为什么要写这样一部作品,为什么主人公是“儿子”而不是“父亲”?按照您的年龄、阅历和社会地位,您更应当是“父亲”,但您在小说中选择了“儿子”的视角,能说说为什么吗?

  另外,您在这部作品中,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