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企业家的梦想与痴醉:强者-第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沟通:人乃是一座桥梁(3) 
  饭桌上的风景 
  当前中国的许多商务谈判和公关,都是在饭桌上实现的。饭桌上的沟通,大有丘壑。既要体恤对方不能言明的由头,又要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还要让对方在一些不经意的小事中建立共事的信心,确实不易。 
  有个朋友一提吃饭就头疼。不管是跟部长同席,还是与省长同桌,他都是扒完一碗饭就离桌告退。他最忍受不了,一桌人都掩盖真实想法,千方百计去迎合首长。首长好像就成了上帝,全桌其余的人成了摇尾乞怜的哈巴狗。这个朋友有点倚老卖老。其实饭桌上也有着无尽的风景,可以给有心人不少教益。 
  有的朋友,善于营造一种相见恨晚的氛围,一点酒、一杯水、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句闲话,都成了装点氛围的因子,一些细小的动作都成了结交真心朋友的仪式。这可不是场面上的过节,而是内涵着一种直透人性本质的洞观。 
  有的朋友则最善于做听众,不时地就主客讲过的话提出点问题,把话题伸展开来,让讲说者惊讶于自己的远见卓识。聆听从来都是尊重他人人格,了解他人所需,判断他人动机最基本最直接的手段。 
  有的朋友则能有意无意间袒露自己的心声,或短或长,或正或邪,表达出一种真性情。在每个人的身上,都有侠义情怀。不然,张无忌、萧峰、令狐冲、杨过、陆小凤等就不会这样久演不衰了。当然,主动袒露心声,有时会拉近距离、增加理解,有时也会有反面效果。 
  有的朋友则每次都能从主客就近引出一个或多个主题,谈得都比较深入,从金融危机、管理体验、市场运作、传统美德、网络游戏、上山下乡、美伊战争、时尚风俗、非典型肺炎等等,宛如带着客人登上一座又一座山峰,远观而遐视,让人感觉在吃饭的过程中,分享到美好的东西,获得了许多有价值的资讯。 
      有时见多识广也坏事 
  一个视野狭窄的人,没有东西与别人分享,就只好喝酒喝到把身体喝坏,沟通的效果还很差。当然,有时视野也坏事。 
  我熟悉的一个人特别能说,任你提出什么话题,他都能有头有尾地讲述起来,有时还能发挥出个逻辑体系。他特别敏锐,很容易地能够抓住别人的语病或是含混不清的所在。讲到高兴的地方,口若悬河,所喷发出来的每一个唾沫星,都有着美国攻伊导弹的力道。开始,人们会在他广博的视野中获得一些有价值的东西,后来发现有些东西并不如他所言之确凿,而且一种被人忽视的感觉会激起人们自然的抵抗。 
  对抗首先发生在他家里。夫人和上大学的女儿矫枉过正,他说话一超越时间就捂耳朵,最后干脆勒令他不得多言。在同事的圈子里,起初人们津津有味地听,后来人们以传递他的谬误而乐,再后来人们干脆就像耍猴一样在那里当面取笑了。视野没有成为有效沟通的工具,反倒成了他孤立自己的城墙。为什么?静下心来一想,也就了然:在他滔滔不绝的时候,对话者已经从人的意义上消失了,只剩下一个承载他声音的躯壳、物件、活废纸什么的。忽视他人的存在,最终将被他人忽视。我想这是他失去朋友或伙伴的原因吧。可怜亦可悲。 
      安迪·葛洛夫的精神之旅 
  一个高层经理的沟通能力,更表现在他的生活方式上。我们有些公司的CEO,能够给人们展示的就是奢靡的生活方式。单单一个办公室面积,就可以占到500多平方米。那个气派、森严的办公室,掩盖着内在的软弱和无聊,也阻断了他跟公司上下的有效沟通。 
  前英特尔CEO安迪·葛洛夫,却守得住平实的个性。在他当政时,没有自己的办公室,和其他同事一样在2。5米宽、2。7米长的间隔内上班,每天一样在停车场里绕圈圈找车位,没有豪宅、私人飞机以及名车,跟结婚39年的妻子住在中等规模的房子里,平常两人最喜欢一起骑单车。他平实的个性、严于律己的作风、开放自由的交流、严明的制度、拥抱恐惧的偏执天性,使他得以团结一批同样具有偏执个性的科技精英,引发了一场场数字革命。 
  葛洛夫的故事是对人格魅力的最好诠释。人要有一种希求重负的精神,无责任无以立身;人也只有偏执于一端才能有所创造,无创新无以感召;人还要有一种成就伟业能返璞归真的赤子精神,赤子是对你人生追求的最大肯定。完成这样一个精神旅程的个人是充盈的个人,是拥有永恒快乐的个人。 
  遍数缠绕在心怀的感触,沟通能力当是一个人身上一些本原东西的综合体现:诚信为本;诚信之中存在着责任,责任之中存在着意志,意志之中存在着创造,创造之中存在着视野,视野之中存在着爱心,爱心之中存在着亲和,亲和之中存在着赤子情怀。 
  切实的感触一经提炼,就会产生一些大词。大词容易吓退没有实感的人。其实,人们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就会产生多彩的沟通式样。蜕化、提炼自己的切身感触,就会自觉地形成自己的沟通风格。 
  人活,活在沟通;企业活,还是活在沟通。沟通能力万千重。 
强势的软弱(1) 
  人的另一面真实,不在于他向你显示出来的,而是在于它不能向你泄露的。因此,你要了解他,别听他说出口的话,倒要琢磨他不说的话。 
  ——纪伯伦 
  多余的话 
  先前我曾向多位年轻朋友推荐过李开复的信和文章。当2005年7月20号传出李开复跳槽GOOGLE的消息时,我拒绝接受。后来李开复自己也一次次走到前台诉说衷肠,我终于不得不面对这个严峻的事实,那一刻心里生出莫名的烦躁。于是,我避开喧闹,远离闹市,把李开复的信和文章统统通读了一遍。我得出一些初步结论,于是有了《李开复:强势的软弱》。 
  李开复像一座大山,这座大山由他的一系列文稿和访谈组成。此前只是远观,我深深地为这座大山的巍峨和妩媚动人所折服。这回我决定避开喧闹,调出李开复反复强调的致青年学生的四封信以及一些重要的文章和访谈,徒步登山,也去追随一回李博士的心跳。从1998年以来,李开复在中国做的演讲、报告超过300场,给中国大学生写了四封信,还开办了针对中国大学生的网站,在网站上他回答了1500个来自中国大学生的问题。据说,如今他已写完致中国大学生的第五封信———《写给家长的一封信》,而且他的成功学专著也已经出版。 
  用了20多天的时间,我终于登上了“山”。拍遍了路经的每一块石头,岂料兴味索然!这山以及脚下的万般景色顿失魅力。一种坍塌的感觉袭遍全身。我忘记了一个简单的常识:顶峰无景。许多的伟大,一如许多的美好,只能隔着一定的距离看,并且只可仰视,不易俯瞰,这样它们才能魅力四射。这种感觉一说出来,就带有着强烈的局限性。这里需要声明,登山的人只有一个狭窄的视野,多有“不识庐山真面,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感觉。但是人们却常常相信他能够自己感觉到东西。这就是我的局限性了。我没有亲身感受过李开复,也没有从李开复的朋友那里了解李开复,全凭李开复自己写的或是记者写他的文字,而文字本身就已经有虚饰的成分了。但是每一个的人,都可以谈谈登山的感觉。 
  最近读了梁漱溟访谈录《这个世界会好吗》,很有感触。访谈者在20世纪70年代就出了一本梁漱溟传《最后的儒家》,可是那时候作者并没有采访过梁漱溟。作者只是翻阅梁漱溟的过往文字,就得出了一个梁漱溟的整体印象。20世纪80年代,当这个美国人访谈了梁漱溟十多天,所得到的印象,跟他从梁漱溟文字中得到的印象完全一致,只是个别史实有出入。李开复的文字,是他自己所特别看重的,我们从他的文字中,当然可以读出一个大概的影像。 
  我的观察引发了网友的评论,而且批评居多。我理解那些语词过激的网友,理解那些懊恼的心灵,或许他们对我的片面怒火中烧,或许他们正经历偶像坍塌的痛苦。也有几个朋友指出我的缺陷。一个朋友讲,李开复的经历和他的思想,从管理理论角度看意义并不大,很容易流于过眼云烟式的争论,不具有深度开发的价值;有的朋友讲,你的视角缺乏爱心,你应该找到凹陷李开复的陷阱,以启示李开复和相关的人们。 
  这个要求相当高。我只是一个提出可以进一步思考问题的人。这些锐利的触角,有可能成为引玉之“砖”,以启迪李开复和关心他的人,从另外的角度看问题,以防止被伪装成机会的陷阱吞噬。这或许才是我的作用。 
  我依然认为,全球化是无国界的。为了我们能够真正塑造一支全球化的力量,那些超越狭隘民族意识的通行商业价值,如责任、敬业、诚信,需要遵守和守护。近期苹果中国高层被悉数辞退,是对中国经理人职业素质国际形象的又一次打击。在今天,我们还不致力于建设一种对现代商业社会通行价值的彻底尊重的氛围和环境,无疑是一种历史性的犯罪。当然,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或有点像尼科罗·马基雅弗利当年所处的意大利3000多个城邦的竞夺。马氏发现,成功的君主,往往具有这样的禀赋:当守信有利时,他表现得很虔诚,当不利时,他比任何人都可以不讲信义。时间将是最好的裁判官。让我们相信时间的公正性。 
  李开复跳槽GOOGLE所引发的震荡和后遗症,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李开复喜欢“真正的赢家是中国青年”的说法,我却看到相反趋势的隐忧。 
  中国经理人可能有了不好的名声 
  每一个事件都是一个行为,每一个行为都是一个意志的结果。 
  李开复是热情的,我们常能听到他感性的语录,而李开复又是健忘的,以至于市场他这些感性的语录会成为日后的笑柄。博士2005年底曾在媒体上信誓旦旦地表白:“我很确定微软是我服务的最后一个商业公司。”这次中国之行再被问及此事,李开复反问记者:“你觉得,我会因为去年年底的这个说法改变我的选择吗?”是的,环境在变,李博士的心态也在变。一切随李博士的心而动。我们没有理由凭哪一个过去时间的说法或承诺来框定李博士今天的行动。媒体怀着极大的热情关注李开复博士。他有时被描绘成背信弃义的小人,有时被冠之以“最受比尔·盖茨倚重的科学家”,而更有把博士一个“蛮自我”的跳槽演绎成“真正的赢家是中国青年,是中国”的豪迈。媒体讲,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公司争夺的焦点,是李开复魅力的显现,“李开复携品牌优势回归中国”了,而我的观察却恰恰相反! 
强势的软弱(2) 
  李开复一度成为中国人全球化的指数,更被奉为中国青年学生的“精神教父”。他所肩负的已经不仅仅是“李开复”这一个人而已,他在那个位置已然肩负起“中国人”这个品牌。如果仅仅为了个体表达而伤害群体的表达,这个个体表达注定会是失败的。 
  当然,我们没有理由要求一个鲜活的个人背负那样的重负,除非这个人明确无误地对外宣称他乐意承担这样的重负。对中国人“全球化的指数”和中国青年学生“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