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83.明-第1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变就变,根本不顾百姓的死活。

    “由此观之,新政乃误国害民之道,草民斗胆恳请陛下尽罢新政复旧制,重
农抑商,裁撤边贸,严惩鼓吹新政之罪魁,驱逐弄奇技淫巧之奸佞……”

    武安国站在文臣队伍中,静静的听着,王飞雨,李陵,李善平,一个个好兄
弟都远去了,他麻木的心里仿佛已经不在乎更多的打击。况且有些错误的确与他
有关,他必须有承担这个责任的勇气。

    一群不知名字的黑鸟在天空中盘旋着,遮天蔽日。京城酒楼的戏台上,狄浦
斯王对着太阳刺瞎了自己的双眼,从此永远走进黑暗。

    “施粥了啊,高大善人施粥了”,南阳城内一个家丁打扮的人大声叫喊。伙
计端出一缸热气腾腾的米粥,立刻被饥饿的流民围住。

    “一个个来,每人一碗,别抢,别抢”,家丁大叫道,看见几个骨骼比较粗
壮的男人,立刻开始招呼道:“我家老爷好心招募流民,去南洋发财,凡愿跟从
着,每人录用后可预支白银五两,糙米二石作为安顿家人费用,愿者从速,愿者
从速……”。

    几张没有表情的脸听见,泛起一阵微黄。

    第二卷大风第八章政治(五)

    政治(五)

    风乍起,惊飞一空白鹭。京城的戏台上,戏子在咿咿呀呀的吟唱,台下,无
数人泪眼婆娑,遥望俄狄浦斯王对着太阳刺瞎双眼,从此永远走向黑暗。阳光透
过玻璃窗子洒进大殿,房间内的尘埃在半空中折射出光的影子,随文臣武将们的
争论声音上下跳动。

    在争论中颤抖的,还有窗外那如画江山。

    “白正所奏极是,此番我泱泱大明,天朝之军,不敌小小亡国鞑虏,实乃新
政不得人心,兵无斗志,……”王本和杜斅早就商量好了一般,杜学士刚刚朗读
完白正的奏章,白须颤抖,意犹未尽。王大学士立即走出文官队列,跪倒在地,
高声启奏。历数新军无能,边塞丧城失地。当年管仲治齐,诱导百姓逐利。齐桓
公身后,齐国与敌国交战,有人扔珠宝于地上,齐军为了抢夺珠宝自相残杀,大
乱,被打得溃不成军。今天边境上明军被打得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实
际上是蹈了齐国覆辙,所以必须追究发起北平新政者的责任,以谢天下。

    有人不甘倒武的功劳都被他人抢去,赶紧上前唱和。皇上对武安国不满是明
摆着的事,如今既然有人起头,说不定还可以趁此立上一功。墙倒众人推,先前
大家虽然看不惯,无奈震北军功劳太大,谁也不敢对北平新政指责太多,如今边
境有警,天灾四起,正好趁机把北平的势力连根拔起,虽然他们目前看来还没太
多威胁,但是总让人隐隐觉得不安,特别是那些对圣人之言似是而非的歪曲,简
直让人无法忍受。对于隐患,还是消灭在萌芽状态最好。

    新入阁的大学士吴沉看着争先恐后的几个人,轻轻地摇了摇头。用眼角透过
队列,悄悄的向龙椅上望去,御案上,朱元璋的脸色阴情不定。

    操之过急,操之过急,吴沉忍不住叹气。如果是白正单独奏本,而没有两百
多江南儒士的联名,这一本足以致武安国于万劫不复。去年十二月天狗吞日,今
年水旱连灾,边境危局,可以借天怒人怨之名请万岁下旨,废除北平新政和周围
行省对北平新政的效仿行为,最差也能治当事人一个祸害百姓的罪名。而两百余
人的联名,看上去阵势壮观,实际上犯了为臣子的大忌,对方完全可以反击说是
一群腐儒勾结起来扰乱皇上视听。结党营私,在历朝都是君主的忌讳。况且前年
刚铲除了胡党,皇上岂能容忍其他读书人再起波澜。

    再者,攻击新政,只需攻击其一点,切莫涉及其余。那不时之物,古训虽然
认为其仅仅作为供奉祭祀之用,不可等百姓餐桌。但上致皇帝,下致庶民,多少
人这一年以品尝此物为人生快事,把它摆出来作为攻击点,不是把皇上也扯进去
了吗。这个白正,真是个迂夫子,本来这几年,各地名儒和伯文渊论战,纷纷败
北,只有他还略能支撑,谁知此人只会就事论事,对政治居然也是一窍不通。王
杜二人以白正这篇文章发难,弄不好要自食其果。

    吴沉越想越担心,开始慢慢寻思如何把众人从误区中拉回来,最好,还要变
害为利,充分利用这次群情激昂的机会。

    “万岁,臣不敢苟同白正所奏”,掌管禁军的宿将李文忠跨出一步,宽阔的
肩膀一下子把几个仍在喋喋不休的文臣映得十分瘦小。

    “讲”!朱元璋点点头,打量了一下自己这位一向少言寡语的外甥,面沉似
水,不知是生谁的气。

    “我朝自燕王献如画江山图以来,整饬军备,一战复辽东,再战平云南,兵
威甲于天下,岂能因小小挫折而自敛羽翼。边境之战,不过是鞑子趁我不备,侥
幸得手,实在不足为惧。今十万禁军装备齐整,臣虽不才,愿将五万禁军直捣黄
龙,提脱古思帖木儿的头颅献于陛下殿前。至于那臊扯不休的无知之徒,如果真
有半点儿忠心,微臣愿和他们一同上阵,看看他们杀敌的功夫能否及说话之三分”。
这几年禁军在朱元璋的优先政策之下,装备极为精良,李文忠认为保卫京城,一
半禁军绰绰有余。另一半禁军不如到北方前线和蒙古人真刀真枪的干上一场,实
战经验不会在训练中得到,养而不用,必为娇兵。几次和朱元璋提出,朱元璋都
没有答应。今天看这些文臣趁边境之乱诋毁新政,实在按奈不住心头急火,干脆
直接在金殿上提出。此外,李文忠话题已经挑得很明,国家危机关头,真正的好
汉就别在自己后院放火,到前线上和蒙古人过招才算真本事。

    王本何等聪明,焉能听不出李文忠话里的讥讽,老脸登时被憋成了茄子色,
叩头于地,声如捣蒜,用近乎呜咽的声音辩解道:“万岁,臣等忠心,天日可鉴。
此番奏本,无半点私心,实乃不忍新政误国……。”

    他的话说得太文,武安国听着费力,好半天才明白王本的意思是,攘外必须
安内,内政清明了,外患自除,若不是新政弄得国内秩序大乱,外寇也没有可乘
只机。这次危机集中爆发,并非由蒙古入侵而引起,而是因为中原自己先有了危
机,引来了蒙古人的大举进攻。这种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最难辩论,也难为
王本能自圆其说。

    “到底是新政误国,还是腐儒误国,还请圣上明鉴”,武将队伍中闪出淮安
侯华忠,他是勇贯三军的名将华云龙之子,袭爵为侯没两年就被卷进胡维庸案子,
多亏武安国与朱元璋的一场冲突才洗净了冤屈,见众人如此攻击新政,怒向上冲,
他身为武将,又出自名门,说话十分直率,不留一点情面。“如此国家危难之机,
此等竖儒不思为陛下分忧,还要诋毁大臣,污蔑新政,臣不知其到底是何居心。”

    “对啊,前方将士流血流汗,到这些人口中却成了兵无斗志。若无斗志,为
何蓝玉将军名扬西域,若无斗志,为何璞英将军苦守孤城,若无斗志,为了李陵
将军舍身取义。英雄好汉,不如疆场上见,陛下,不妨让臣带这些人到疆场上,
到时候如若有人掉头向后跑,学什么管仲上阵,臣绝对饶他不得”。凤翔侯张龙
也闪了出来,他这样的老将前年都效仿徐达去了指挥学院,很少上朝。今天被朱
元璋招来,见王本等人污蔑前方将士,勾起一腔正义,愤愤出头。

    王本等人老脸更红,几乎憋出血来。杜斅一梗脖子,怒气冲冲的说道:“新
政害民,多少人亲眼目睹。臣等这次只是议论新政,并未弹劾武将,凤翔侯硬是
把政论引向文武不和,实乃是分裂群臣之行,为祸国家,况且上天早已示警,万
岁不可不察,……”话题一转,从天文上继续寻找自己的论据。圣人皆乘天命,
执政应依天行事。自从施行新政以来的种种天文现象,都被他利用做了上天发怒
的依据,特别是去年冬天的日食,更成为新政动摇国家根基的徵兆。

    朱元璋政权的许多高官当年都是红巾军出身,新政给他们带来的好处远远多
于坏处。所以对王本等人攻击新政的作为反映不十分积极。但是提到天理和命数,
很多人脸色都为之一动,这些东西,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几个本来想出列
表示支持李文忠的人犹豫了一下,又把腿缩回了队伍当中。

    李文忠这边气势一弱,王本气势更盛,干脆不点名指责军官各自为战,隐隐
有藩镇割据之势,请朱元璋小心。

    眼前的场景仿佛梦中,不知是在哪个梦中出现过,也不知现在是不是在做梦,
喧闹的声音渐渐离武安国远去。朱元璋到底想怎么样,武安国看不出来。从今天
早晨召集群臣这个阵势上来看,的确是想对北平的所作所为来一番清算。但从他
对王本和杜斅的冷淡态度上来看,又好像只是打算不偏不倚的听听群臣对白正等
人这个本章的意见。这两年潜心仿照《discovery 》风格的出版启蒙读物,武安
国很少也没时间揣摩朱元璋的心思,望着朱元璋没有表情的脸色,真不知其葫芦
里卖的什么药。出来为自己说话的人越多,武安国越着急,按照朱元璋的秉性,
一旦他想打击自己,那么所有为自己出头的人都会受到牵连。要么不出手,要么
彻底击毁对手是这个时代所有政治家的准则。

    “这个老狐狸,你暗算我还不够多么,还要这样来上一手,我这就出来,看
你到底要怎样对我”武安国肚子里暗骂,准备自己出来承担自己的责任。对于现
在的许多恶劣后果,他心中的确十分内疚。

    新政带来的这些不良后果,很多都是他当初没有预料到的,特别是他低估了
这个时代商人对利益毫无节制的贪婪。自己在北平时,北平的商人主要由怀柔的
工匠、当地士绅以及从山西强制迁来的移民组成,这些人因为彼此都熟悉,加上
资本最雄厚的张、杨两家都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所以北平一地的工商阶层发
展虽然迅速,但负面作用非常小。由武安国倡导的工厂主给工人买保险的行为也
成为行规,在北平一带,无论是士绅阶层还是破产农民和流民阶层,都从新政中
得到了实惠。有一段时间,武安国自己都希望朱元璋干脆下令全国都效仿北平,
大力发展工商,把这个国家彻底变成一个工业国家,趁着没那么大的人口压力,
趁着农业和工商业利润差还不大,趁着刚刚立国百废待兴,趁着………。;这是
多么好的一个时机,一个完全不同的中国即将出现在人们面前!

    然而他万万没想到,没等朱元璋下令全国效仿北平,北平新政的恶果已经影
响到了全国。这片土地上的人自古标榜清高,厌恶铜臭,但榨取最后一个铜子的
残忍性不低于任何西方民族。能效仿北平新政的地方,早已冲上前效仿,并且一
切都以利益最大化为目标,根本不肯借鉴那些保险、夜校、8 小时工作制等福利
性行为。能少付工资,绝对要压到最低,能拖欠的工资,绝对不会发放,能拖延
的劳动时间,绝对要拖延到最后一秒。个别地方已经出现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