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脱胎漆器、彩扎等著名。
成都:亦称“锦城”、“锦官城”。约在战国前期,蜀王开明迁都于此。从此后,成都始终是四川的政治中心。秦统一六国后,在此设立蜀郡。三国蜀汉刘备称帝后,定都于此。
苏州:中国著名的园林古城。春秋时吴国建都于此。历史上称“吴”、“吴下”、“姑苏”等。有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等名园及虎丘、寒山寺等名胜古迹。
广州:简称“穗”,别称“羊城”,秦代为南海郡治,称“番禺”。广州在珠江三角洲北部,位于西江、北江、东江的汇合处。是我国对外通商最早的城市,唐代即设立有市舶司,外港黄埔为外商船舶聚集之地。
福州:又称三山。
镇江:又称京口。
汴京:河南的开封,又称东京。
四、名号
【要点点击】
古人的姓名称谓较之今日复杂得多。古人有取字号的习惯。名,一般指人的姓名或单指名。幼年时由父母命名,供长辈呼唤。男子20岁(成人)举行加冠礼时取字,女子15岁许嫁举行笄礼时取字。以表示对本人尊重或供朋友称呼。名和字一般在意义上都存在一定的联系。有两种情况:①“名”和“字”词义相近或“字”是对“名”的进一步阐述。如:屈原名平,字原,“原”是宽阔平坦的意思。②“名”和“字”意思相反的,如:韩愈,字退之。后人取字,通常是以两个字为“字”,如诸葛亮字孔明。古人通常尊敬对方时称自己名,表示自己谦卑时也称自己名。如“不然籍何以至此?”中的“籍”就是项羽自呼己名,表示对对方的尊敬。除了名和字之外,古人还有别号(又称别字)。别号是名和字以外的称号。古时,人们为了尊重对方,一般不直呼其名,也不称其字,而称其别号。名和号不一定有意义上的联系。号可以有两个字的,也可以有三个以上字的。例如:陆游,号放翁;陶潜,号五柳先生;苏轼,号东坡居士。字数多的别号有时可以压缩为两个字,如苏东坡。此外,有人认为称别人的字、号还不够尊敬。于是就以其官职、籍贯来称呼,如称杜甫为“杜工部”,称白居易为“白香山”。
下面就中学课文中常遇到的,分类扼要地予以说明。
人的称谓分为如下四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直称姓名。a。用于自称,如“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b。用于作者所厌恶所轻视的人,如“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c。用于作介绍或作传,如“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
第二种情况是称字、号、斋名、谥号。这是出于对被称呼者的礼貌和尊敬,如“东阳马生君则”,“贤士大夫者,冏卿因之吴公,太史文起文公,孟长姚公也”,这是称字。“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这是称号。称谥号的,如称王翱为王忠肃公,左光斗为左忠毅公,史可法为史忠烈公。自然也有称斋名的,如蒲松龄为聊斋先生,梁启超为饮冰室主人。
第三种情况是称官名、爵名。如全祖望称颜真卿为颜太师、文天祥为文少保,黄宗羲称左良玉为宁南。
第四种情况是称籍贯。如梁启超称康有为为南海。
值得注意的是,有时几项兼称。如“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文”,“马副使鸣騄、任太守民育及诸将刘都督肇基等皆死”,“余在史馆,闻翰林天台陶先生言博鸡者之事”等等。这种称谓,一般是先称官名,次称籍贯,后称姓名字号。
下面要补充有关谥号、庙号、年号方面的知识。
古代帝王、诸侯、高官大臣等人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称为谥号。谥号是死者生前事迹和品德的概括。谥号按性质为三类:a。表扬性的,如秦昭王、齐宣王。b。批判性的,如厉王。c。表同情的,如楚怀王。
庙号是指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供奉时特起的名号,如高祖、太宗等。习惯上,唐代以前多称谥号,唐代因为在谥号前又加上一串尊号,不便称呼,于是改称庙号,所以唐宋以来的皇帝都改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
年号是纪年的名称,也是帝王用的,如“贞观”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明清两代一个皇帝往往只有一个年号,于是称呼皇帝时多称其年号。
【示例平台】
1。孙讨虏聪明仁惠,敬贤礼士,江表英豪咸归附之。(《赤壁之战》)
孙讨虏:就是孙权,曹操曾以汉献帝的名义授给他讨虏将军的名号。
2。时周瑜复使至番阳,肃劝权召瑜还。
周瑜:字公瑾,孙权部下的高级将领。
3。昔先皇颁僧保所货西洋珠于侍臣,某得八焉。(《记王忠肃公翱事》)
先皇:已死的皇帝。
翱:名;忠肃:谥号;公:尊称。
4。后还朝,求太监后,得二从子。(《记王忠肃公翱事》)
从子:侄子
5。贤士大夫者,同卿因之吴公,太史文起文公,孟长姚公也。(《五人墓碑记》)
冏卿:官名;因之:字;公:尊称。
【相关链接】
由于人们的身份、关系不同,年龄有大小之分,又谦称、敬称及其他称谓,下面作简要介绍。
1。谦称类:如寡人、朕、孤(王侯自称),臣(臣自称),仆、不才、不佞、愚(一般人对人自称),妾(女子自称)。
2。敬称类:如陛下、大王、皇上(称君),对已死皇帝多称庙号,如宋太祖、宋仁宗之类。子、夫子、师、先生(称师),公、君、足下、丈、大人(称官或尊长)等。
3。一般称呼:尔、汝(用于上称下或不客气的平辈之间),小子(称晚辈),竖子(为贱称)。加“从”cóng表示叔伯关系,加“先”表示已逝世的尊长。
4。其他
阁下:对人的一种尊敬称呼。
执事:古代对在政府供职人员书面尊称。
麾下:古代对将帅的一种尊称。
不肖:表谦卑的自称,多用于长辈死后。
父:古代对男子的美称或对老年人的尊称。
亚父:古代侯王往往称自己尊敬的贤臣为“亚父”,意为仅次于父亲的人。
丈夫:古时称成年男子为丈夫,并不专指女子配偶。
布衣:对普通百姓的称谓。
黔首:战国时期秦国及秦代对平民的称呼。
鸿儒:古称知识渊博的学者。
麻衣:对赴试举子的称谓。
纨袴:古时对富贵人家子弟的代称。
裙钗:为妇女的代称。
拙荆:一般人家丈夫对妻子的一种称谓。
粉黛、蛾眉、巾帼:古为美女的代称。
须眉:对男子的称谓。
迁客:古代称被贬谪或流放去外地为官者。
骚人:古称诗人或失意文人。
姥、媪、妪:古时对老妇人的称呼。
月老:古称媒人。
伉俪:古称夫妻、配偶。
秦晋:古称为婚姻关系。
昆仲、棠棣:古称兄弟。
金兰:旧称结拜兄弟。
东床:古称女婿。
忘年交:旧称不分年龄、辈分的朋友。
伯、仲、叔、季:古代兄弟以此为排行的顺序,分别为老大、老二、老三、老末。
郡望:魏晋以下,统治阶级实行“九品官人法”,形成各地门阀大姓垄断政治权力的局面。寒门被摒弃不齿,称为“庶族”,士大夫矜其门第,每郡显贵的族姓,被称为郡望。
老丈:对老年人的尊称。
大官人:对有钱有势、社会地位较高的男子和富贵人家子弟的尊称。
郎君:①汉制,二千石以上官吏可任其子为郎,后来门生故吏因称师门或长官子弟为郎君。②唐代称新进士为郎君。
小生:古代对新进后学者的称呼。
子弟:称子侄。
老爷:旧时对官员绅士的尊称。
夫子:①古代男子的尊称。②《论语》中孔子门徒尊称孔子为夫子,后渐成为对老师的专称。③妻子对丈夫的称呼。
明公:对权贵长官的尊称。
泰山:对妻子父亲的尊称。
大家:①宫中近臣或后妃对皇帝的称呼。②对妇女的敬称。“家”读作“姑”。
娘娘:①称母亲。②对皇后或宫妃的敬称。③称祖母。
浑家:称妻子。
陛下:对帝王的尊称。秦以后专称皇帝。
教授:原为宋代学官,后成为对教书先生的尊敬。
儿郎:①称青年小伙。②称兵士。
翁:①称父亲;②称祖父;③称夫之父;④泛指年老的男子。
萧郎:唐以后女子对所爱男子的称呼。
小人:男子对地位高于己者或对平辈的自称谦词。
娇客:对女婿的爱称。
汉子:①北方少数民族对汉人的称呼。②称自己或他人的丈夫。
姑奶奶:①娘家称已经出嫁的女儿。②称祖父的姐妹。③称未婚女子,有时有表示责怪或亲热的意思。
姑娘:①称父亲的姊妹。②称年轻的未婚女子。③妾的别称。④称作风不正的女人或妓女。
师傅:①称传授文化、技艺的人。②对出家人的尊称。
太君:①对别人父亲的尊称。②封建朝廷对官吏母亲的封号,后成为对他人母亲的尊称。
太医:原为古代医官的职称名,宋元时亦用为对一般医生的尊称。
员外:本指在定额以外设置的官员,可以纳钱捐买。民间用以称地方豪富。
父老:对老年人的尊称。
世兄:对辈分相同的世交的称呼,对辈分较低的世交也尊称做世兄。明清科举,亦称座师、房师的儿子为世兄。
王孙:古代贵族子弟的通称。
良人:妻子对丈夫的称呼。
解元:也称“介元”,对士人的敬称。唐制,进士由乡而贡称解。金、元时用作应举的读书人的尊称。
员外:本指在定额以外设置的官员,可以纳钱捐买,民间用以称地主豪富。
主公:古代臣下对君主的尊敬。
学究:①读书人的通称。②特称迂腐而不通世故的书生。
姨娘:①称母亲的姊妹;②对做妾妇女的称呼。
粉头:称妓女。
殿下:汉代以来诸侯王的通称。唐代以后只有太子、皇太后、皇后可以称殿下。
老丈:对老年人的尊称。
五、礼俗
【要点点击】
礼俗是社会的上层建筑,它是和社会的经济基础相适应的。奴隶社会有奴隶社会的礼俗,封建社会有封建社会的礼俗。对于古代的礼俗,我们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介绍。
1。尊卑问题
(1)室内座位尊卑。古时座次、坐向规定严格,一般坐北朝南为尊位。
(2)车座的尊卑。古时车座分左中右。一般车座以左为尊。
(3)官位的尊卑。秦汉以前,朝堂及官位多以右为尊,以左为卑。
(4)古时把贵族称为右族或豪右,贫贱者居之地称“闾左”,贬官称“左迁”。
2。行礼问题
跽,即“长跪”,双膝着地,上身挺直。
长跪也叫“跽”、“长跽”,是直身而跪。古人席地而坐,坐时膝着地,臀部坐在足跟上。跪则上身挺直,以示庄重,所以叫“长跪”。
旧时拱手高举,自上而下的相见礼,叫“长揖”。
古时行礼一般称长跪、弯腰、垂手直至地为“拜”,拜时头低垂至地,并略停留,叫“稽首”或“叩首”,俗称“磕头”。古时常礼是两拜,有时也变常礼为三拜稽首,于是就出现了再拜,以示礼节的隆重。
3。忌讳问题
(1)古人讳言“钱”字。凡说到“钱”时就用赋、禄、饷等代称。常见的说法是“孔方兄”。再如,诗人作诗文书画的酬劳钱物称为“润笔”,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