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宇宙浪子-第2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庄重连连叩头说:“请师祖开恩,为徒孙消孽。”    
  青城子说:“你所求何道?”    
  庄重说:“徒孙只想跟随师父。”    
  青城子说:“那是因你师有神通,非为求道。”    
  丁一也求情说:“庄重跟弟子甚久,望师父网开一面。”    
  青城子叹气说:“也罢,尔等可去了。”    
  丁一说:“弟子刚来,还没有向师父禀报。”    
  青城子笑道:“禀报什么?还有为师不知道的么?”    
  丁一涎着脸说:“弟子心里想的多得很。”    
  青城子站起来,舒展了一下四肢,说:“不必多想了。须知人可一旬不食,不可一日无水。快去吧,早日完工,善莫大焉。”    
  说罢,青城子人影已逝。    
  丁一忙率二弟子跪地拜辞,三人又返身下山。    
  中国号称地大物博,约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面积,除了崇山峻岭、广漠荒原之外,可以耕种应用的地方还不到两成。然而几千年来,这片土地上养育了无数人民。到二十世纪,中国的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    
  中国土地在长期垦植下,水土保持不良,近来面临的问题更多,诸如荒漠化、土壤流失、雨林退化、环境污染、干旱缺水等等,不一而足。    
  其中最严重的是缺水,举凡民生、工业,都需要大量水资源。水不够了,便挖深井,抽取地下水。等地下水位降低了,无水可抽,麻烦便来了。    
  中国的水资源总量约二万八千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数的四分之一,排在第八十八位。    
  严重的是分布不均,长江流域以南,水量占全国八成以上,耕地面积只有四成。而黄河、淮河和西北内陆水量只有百分之十二,耕地则占四成半,严重缺水。偏生这些地区又多属矿产、能源和棉粮油的基地,尤其是华北地区,人文荟萃,缺水所造成的影响,将有动摇国本之虞。    
  历史上,黄河每三年泛滥,十年改道,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实在难以计量。为了生存,历代人民不得不筑堤防泛。偏偏黄河流经黄土高原,携带大量的泥沙,一过山西、陕西及河南交界处,地势顿缓,亿亿万万吨的泥沙便开始淤积在河牀上。结果河牀越筑越高,到了下游,比两岸陆地要高出十几公尺,形成一条天河。    
  在二十世纪八○年代,由于全球气候变暖,雪线后退,水源减少。兼以连年干旱,下游人口增加,大量引进工业等等因素,用水量暴增。一向汹涌澎湃的黄河,居然渐渐消退,甚至形成“断流”,干涸的河牀竟然可以行车。    
  其中最严重的是山西太原,那是个古都,又称西京。由于山西产煤,长期开采的结果,地下水位剧降,在太原一带,地下水位约在地表五百公尺下。    
  基于煤矿对人民的贡献,能源及重化工业又急需全面开发。中国政府决定建设“引黄入晋”的重大工程,以解决民生及工业用水问题。    
  “引黄入晋”是由山西之万家寨起,截黄河之水,使流入山西境内。其工程分成本枢钮、总干线、南干线及北干线四个部份。线路总长三百一十四公里,其中隧洞一百九十二公里、埋涵一百零一公里、渡槽三十九座、倒虹六座,年引水总量十二亿立方米。    
  此中有六座五级扬水站,总扬程达六百四十八公尺,总装机四十二万千瓦。调节水库四座,总库容量近三亿立方公尺。而枢钮工程在山西偏关县、万家寨西的黄河上,有一座九十公尺高的混凝土重力坝,库容近九亿立方公尺。其后建一座水力发电站,装机容量一百零八万千瓦,年发电量二十七亿度,是华北电网的主力。    
  引黄入晋工程于一九九一年四月正式动工,耗资千亿,在二○○七年完工。    
  长江水量较大,居世界第三,但因过去“围湖造田”的缘故,流水的调节量减少了,在二十世纪末,经常泛滥。故政府破除万难,开辟举世最大的水利工程,是为三峡水库。此举势在必行,而影响深远,耗资数千亿。    
  长江水多,故又有“南水北调”的创议,近期工程拟沿唐白河平原北部及黄淮海平原西部,布设自流输水总干渠,从汉水上游的丹江口水库引水,沿途送到鄂、豫、冀、北京、天津五省市,提供日常生活及农工用水。    
  此外还有东线及西线工程,东线只是将长江水抽调北方;西线则在长江上游大渡河、雅砻江、通天河上建筑水库,用隧洞穿过巴颜喀拉山,向黄河上游送水。    
  但是这种做法只能解除燃眉之急,随着经济发展,水资源的需求量也成正比上升,缺水的问题永远存在。    
  中国处于亚洲大陆的东南方,属北半球温带区。北边有西伯利亚涷原,西接欧洲大陆,南有印度次大陆,东临太平洋。以地势来说,是由西向东倾斜,长江、黄河就是发源于西部高原,横贯中国,最后注入太平洋的长河。    
  雨水来自空气中的水蒸气,随风散布。风向则视地球纬度而定,北半球冬季都是西风,夏季则为东风。东风挟带太平洋大量的水蒸气,雨量充沛,但却集中落在东南平原上,迅速流入大海,对内陆帮助不大。    
  西风在经过欧亚大陆,到达中国后已非常干燥,湿气泄尽。而长江黄河的水源,几乎全数仰赖雪水,若积雪不厚,必然有缺水之虞。    
  自从二十世纪七○年代,全球工业废气提升了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地球温室效应加剧,中国西部高原的雪线退却了一千公尺。也就是说,或迟或早,中国地区严重的枯水期即将来临,那不是任何水利工程可以解决的。    
  联合国气象专家,于二○○○年二月十五日,曾公开发表警告,指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较十九世纪约高了三成,气温较五百年前高出摄氏一至二度。受温室效应影响,两极冰冠溶化,百年内水位将上升一公尺。届时很多沿海都市都将沉到水下,南太平洋岛国(全球第二小)图瓦卢,已于二○○○年二月十九日被淹没。    
  在这种状况下,中国唯一的希望是引进印度洋的潮湿空气。但是由于大陆板块的漂移运动,数亿年前,印度次大陆挤压过来,将中国西南方推到近万公尺的高度。且以每年数公尺的速度继续上升,形成一座高大的屏障。每当潮湿的东南季风吹来,被高山一逼,空气垂直上升,结果温度降低,水蒸气便凝结成雨。    
  这种现象,一方面造成印度北部及孟加拉的连年洪涝,另一方面,翻越喜马拉雅山的空气则干燥无比,使得中国大陆乾化,土地沙化。    
  丁一找了几位专家讨论,大家一致同意,如果能把中国西部帕米尔高原之侧,喀拉昆仑山系的奥斯腾峰移走,开辟一个风口,使水蒸气在未全部释出之前,便进入新疆,则可彻底解决缺水的问题。    
  只是这个工程难度奇高,要在八千多公尺的高山上,开出一个有效的风口,什么样的技术才能解决工程上的障碍?另一个难题是奥斯腾峰位于中国与克什米尔边境,而该地区又是巴基斯坦与印度经年争执不休的焦点。    
  前者是工程难题,后者是政治死结,无一可解。    
  丁一有一个信念,追求利益是人性之常,只要利益分配得当,任何问题都有答案。这两道难题有先后次序,只要能解决技术问题,就会有无限的商机。有了商机便有人得利,政治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他计算一下,开一个有效的风口,应该将山峰挖低到五千公尺左右。算起来有两百公里长,十公里宽,三公里高下,几乎有六千立方公里的土方。    
  就算有方法开出风口,这么多的土石又该如何处理?不管丢到哪里,都将造成不可估算的生态灾难。    
  如此疯狂的事,没有前例,没有成规,当然更找不到专家愿意接受挑战。丁一独自苦苦思索,只在需要专业知识时,才找一些专家讨论。    
  在讨论中,他又学到不少,原来这种花岗岩含藏大量的稀有金属,价值不菲。他先成立一个跨国公司,用了不少钞票神通,取得各国政府的同意,并在五大洲公开上市,项目是昆仑山各种稀有金属的开采。    
  开矿不难,只要能找到矿源,规模越大筹资越容易。其实,花岗岩本身就有用非常,打磨光滑后,是最佳的建材。而奥斯腾峰又是和阗玉的家乡,白玉、翡翠、红蓝宝石等比比皆是,此外还盛产黄金、白金、银、钨、锰以及铀等放射性物质。经济价值极高,只是位置偏僻,开发成本过高,还没有人把脑筋动到这里。    
  丁一作了全面的规划,先以空中交通为主,建造机场,将器材及专业人才运到山中。然后是宿舍、办公室、店铺、餐厅,一切生活设施应有尽有。不久,再大量聘请工作人材,山区中一个小小的市集就此形成了。    
  由于这一带乃大陆板块挤压而生,原生岩层的连续性良好,大部份矿脉都裸露在外,可以连续开采。短短的两年间,基于业务需要,矿区就聚集了几千个各种专家,公司的营业额也高达百亿美金。    
  开矿的生意大大成功,这一来,又让几个国家眼红,纷纷提出自行开矿的计划。丁一志不在此,反而全力促成,提供一应的设备、资源。不到几年光景,昆仑山便成为热点,成千上万的流民麇集,纷纷在印度河、叶尔羌河中下游搭起帐蓬,用一些简单的工具,一个个大淘其金。    
  丁一想尽办法,始终无法解决特大面积开山及移石的难题。    
  一天,他决定向上天求救,沐浴净身,他便呼请大将军来见。伏魔大将军立刻现身,对丁一说:“小将在此。您也太过矜持了,少用神通不是不用,害得我没事可做。”    
  丁一说:“我发觉自己懂的不够多,乘机学习学习。”    
  大将军说:“是呀,我们天庭也如此,因为资讯时代到了,最近办了灵修班,三品以下都要学习。”    
  “为什么三品以下?”    
  “玉帝是不用说了,一、二品大臣旦夕伺候在侧,只要上邀天宠就够了。”    
  “那不是迟早要落伍了吗?”    
  “怎么可能!只要玉帝下一道旨令,再换一套技术,不就得了?”    
  “那我正要请教,有没有任何技术,能让我将此山移开?”    
  “什么山?”    
  “这座奥斯腾峰和它周围一百平方公里的山峰。”    
  大将军伸伸舌头,说:“哎呀!你这是自找麻烦了!先别管技术吧!山小神小,山大神大,这些大神都位列仙班,官拜五品。而且山山相连,气气互通,这事要先禀明玉帝,恐怕不是你我作得了主的。”    
  “那怎么办?”    
  “重要吗?”    
  “当然重要,因为中国年年缺水,我必须将这座山移去!”    
  “列子说有位愚公,子子孙孙代代相传,最后将王屋大山移走了。”    
  “正是,中国之有今天,正是前人移山的结果。”    
  “那待小将上奏天庭,看是如何。”    
  丁一同时在网上刊登了一则广告:    
  “征求能将一千亿吨山石移走安置的可行方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