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书籍简介:
这是作者继《地府演义》之后又一部新神话长篇章回小说。全书描写的是:孙悟空大闹天宫两千年以后,被玉皇大帝逼下野的灵宝大帝与诸神勾结,企图推翻玉皇大帝,玉帝以三清宫师挂帅,孙悟空为先锋,并请神农、如来佛、观音菩萨等高仙相助,终于平定暴乱……
第一回 玉皇大帝择老婿 三清大仙作红娘
夏天,是人们恐惧的时节,只因炎热曝蒸之故也,所以昔人比之为赵盾。
赵盾,春秋时凶残暴庚之将。把夏天比赵盾,当然是说夏天也凶残暴决。其实,夏天除了酷热使人讨厌外,也有值得留恋的地方。夏天,首先是为人们酿造出许多能填饱肚子的、生存不可缺少的稻谷。其次是减轻了人们穿衣、盖被的负担。这不是难得的一点好处吗?
上面所说,系指人间而言。然而这部书写的是天上,自然与人间不同。
天上是神仙聚居之所。天上的夏天,正像人阔的春天。
到处风和自丽鲜花芬芳,草木欣欣以向荣,溪泉涓涓而滴流。于是时,仙神雅兴,禽鸟翔飞,鱼游虾戏,豹鼠拦道,虫蛇截径,蝌蚪齐嬉,善恶咸宜,不胜描摹。
天有三十三天,其幽怨、离恨、境幻、灵符……名不胜点。笔者也不能把三十三天统统写完,只记叙因天庭宫殿里一桩的风流韵事,而引起三十三天波动、暴乱不安等系列故事。
故事虽然纯属虚构,但凡间人被神仙迷惑已久,虽有觉醒者,未能全部解脱,这部演义,描绘神仙生活,揭示神仙也自顾不暇,无能干涉入间之事,以促人们觉醒,奋发图强,勿赖于天,而博其一笑耳。
这年正是孙悟空大闹天宫两千年后的一年。
两千年来,玉皇大帝借如来佛祖之手,把孙悟空禁锢了五百年,后又由如来佛祖与观音设计,让孙悟空护东土唐僧到西天取经,经过九九八十一难后,版依成了正果。自此,宫庭内无大乱事,颇赋安宁,玉皇大帝安安稳稳地坐着大帝宝座。
自古乐以忘忧。玉皇大帝见天庭无事,自然与太上老君、如来佛祖,三清大仙等,日弄嫔妃夜索琼浆,早把孙悟空大闹天宫之事撇之脑后。
这天,玉皇大帝,三清大仙,太上老君正在观看嫦娥从月宫带来的“广袖舞班”表演的舞蹈。听嫦娥唱道:广袖飘飘兮寂寞难禁,幸遇吴刚兮伐到我心;星空长恨兮肉桂身缺,唯我孤独兮无仙可怜;……
太上老君听了勃然不悦,眉头紧锁,吁噫长叹。三清大仙见了,取笑道:“老君莫非有意嫦娥,而怜其寂寞吗?”太上老君还是一声不响,眉头紧皱。
玉皇大帝见太上老君样子,心想:太上老君是我心腹股肋,如果没有他,我这个玉皇大帝怎么能当得上!昔日元始天尊盘古,讨厌烦杂,自己建了混沌宫,回到混沌世界去,委托灵宝任了天宫大帘,使我玉皇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把他逼下野,自己当了天宫大帝。如果当时没有太上老君和三清大仙率领徒众帮助,决不能成功!就是现在,还靠他把持天庭大小事务,让我逍遥自在呢,我必须博他欢心才是。他既如三清所言,喜欢嫦娥,我何不成全他!于是左手在太上老君肩头按了一下,笑道:“太上丞相,(太上老君现在天庭任了及相之职〉如果你真的喜欢嫦娥,朕把她的丈夫吴刚杀了,命她陪你如何?”
太上老君听了,心想:我帮你夺了大帝宝座,又为你统辖三十三天,让你安逸,你借别仙的妻子匹配于我,当然话出事成;只是嫦娥系过时之物,已成残花败柳,她再美十倍,怎比得上丑她一倍的黄花闺女快乐!听说西王母生有七女,十分美丽,胜于嫦娥,我为什么不趁此时说句戏话,倘若以戏成真,娶得一个,岂不乐哉!于是苦笑了两下,毫无喜色地说:“嫦娥虽美,只可惜在人间配了后弈,到月球嫁了吴刚,但从刚才唱词中,她还嫌寂寞,不知与多少情仙淫神鬼混过呢,怎能慰我情怀!”
玉皇大帝听了有些尴尬。但为了保住自己宝座,永远凌驾于三十三天仙神之上,必须拢络他。于是皮笑肉不笑地问:“那么太上丞相目中有何合适女仙?朕为你作伐便是。”
太上老君欲说不说,不说欲说,满脸为难之相。做作了好一会儿,还是不肯开口。三清大仙见了,哈哈大笑道:“有心事,不说出来,难道要玉皇大帝推算不成?”
玉皇大帝跟着打趣说:“是啊!朕非占卜飞之神,你不说出来,如何得知?”
太上老君见时机已到,莞尔说道:“只怕微臣说出来,大帝不但不允,反而降罪微臣呢。”
玉皇大帝慷慨地说:“只要太上及相中意,就是朕的女儿,无有不依从之理,怎肯降罪心腹!”
太上老君听了,急忙跪下叩头说:“谢主隆恩。”
玉皇大帝忙离宝座,上前用双手把太上老君扶起说:“太上丞相免礼……”
太上老君乖巧,不让玉皇大帝往下说,抢着道:“大帝答应了微臣,微臣才敢起来。”
玉皇大帝不耐烦地说:“快讲!快讲!朕答应便是。”
太上老君又谢过恩德,才装出为难的样子说:“听说大帝七个女儿生得十分美丽,欲求一见。”
玉皇大帝听了,哈哈大笑。笑声摇动星辰日月。笑了好几个时辰,忽然把脸沉下。
太上老君一见玉皇大帝变色,揣摸不清他的心情,有几分战栗,慌忙解释说:“大帝已经放罪,微臣才敢莽撞……”玉皇大帝不待太上老君说下去,便唉声叹气道:“朕己说过,怎肯罪卿!只是你说七仙女是朕女儿,太上爱卿太不知内情了,朕也有难言之隐啊……”
三清大仙不待玉皇大帝说完,便吃惊地问:“难道西王母她……她有不轨之行?”
原来七仙女乃西王母所生,因此三清大仙有此一问。
太上老君听了,也觉奇怪,但知是玉皇大帝家事,别仙不宜过问,于是对三清大仙努了努嘴说:“玉皇大帝家事,我你不宜知之。”
玉皇大帝脸露微笑。但分不出这微笑是甜、是酸、是苦、是辣。更分不清是喜、是悲、是怒、是怨。总之,使人看来,这笑有点违背心意。笑了一个时辰,方才说道:“家丑不可外传。这是诫人之语,但哪个帝君无家丑?无外传?后母偷情,翁媳私通,淫蒸庶母,奸弄姐妹之君,无代不有,无不被传之而记进史册,我玉皇家事,又岂有不可外传之理!把打袖舞班轰走,朕直告两位爱卿便是。”
“停舞!停舞!”三清大仙急于知道玉皇大帝家事,听了玉皇大帝之言,迫不及待地命令嫦娥把广袖舞班撤去。接着对玉皇大帝请求道:“大帝说吧,微臣与太上丞相不向外传便是。”
玉皇大帝倾盖而言道:“二位爱卿都知道西王母是盘古的女儿,一生出便是人头鸟身,十汾丑陋,所以盘古讨厌她,把她放到地球西夏国,慢慢改容造形。五万六千年后,因受点问烟火,头部变美,鸟身变成人身,才像个样子,盘古才把她叫回天上。当时回到天界,她也算趋于成熟,盘古为她掩素,神仙们都知道她的原委,任盘古如何压逼,都推辞不要。当时朕是散仙,地位寒微,胸怀大志,无法进取,闻知此事,便赶到混沌宫叩见盘古。盘古见脱一表非俗,志向又大,而且他的女儿无仙肯娶。只得把西王母配给朕,并提升朕,使朕能逐渐取得权柄,与二位爱卿逼走灵宝大帝,才有今日。当时西王母之名,由盘古所取,因放到地球西夏国而得名。朕娶她时,她已怀孕,故七仙女非朕所生。朕定位后,嫌她丑行,加上要正她西王母之名,正式把她贬到西宫。西宫实属冷宫,而且限令她种植蟠桃,三干年开花,三千年结果,三千年成熟,每成熟一批,便可与朕会面一次。也就是说,要她九干年才会朕一次。”
太上老君听了,始知缘由,但不解西王母只怀孕一次,为何会生出七个女儿。于是问道:“西王母只怀孕一次,怎么能一下子生出七个女儿来?而且每隔三百年才生一个,与大帝所说会期也不吻合呀!”
玉皇大帝说:“太上爱卿有所不知!她怀了连珠胎,一胎怀了七个,而且要由头一个受种胎球起,一个一个孕育成熟才生产,要三百年才能孕育成熟一个,所以太上爱卿觉得奇怪。”
三清大仙不去计较玉皇大帝的孕育论说,只是对玉皇大帝对待西王母的态度不满,有点不悦地说:“西王母帮你夺取了大帝宝座,你不报恩,却把她贬到冷宫,九干年会面一次,不是太缺情感了?”
玉皇大帝沉思良久说:“为仙为神者,就是要缺情感,面皮要厚,心地要黑;若情感过重,不能独断,岂可成事?”
三清大仙听了,虽然尴尬,但不得不点头称是。不过,总觉得玉皇大帝这句话,对自己是一个不祥之兆。
太上老君又是不同。听了两个问答,只是恢谐地说:“微臣不懂什么感情,更不知道什么情感,只知道有美丽女仙相陪就是福。既然七仙女非圣上所生,又如此美丽,何不宣进宫中,饱饱眼福?”
三清大仙不悦道:“连圣上的女儿你也想玩弄。真是吃了豹子胆?圣上不斩你首级才怪呢!”
太上老君大笑道:“首级值几个仙币?只要得偿心愿,可为无首丞相。”
玉皇大帝也笑道:“朕既为元绪公,何患为丞相翁!就让太上丞相亲自选择一个如何?”
“多谢泰山大帝!”太上老君立即叩头,谢过了岳丈玉皇大帝。
三清大仙见玉皇大帝如此慷慨,把女儿许给了宇宙闻名的太上老君,自己也欲从中揩些油水。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接着说:“那么我就作红娘如何?”
三个一齐哈哈大笑起来。
玉皇大帝为何如此慷慨,上面已见他一些心思。最主要的是他察知当前三十三天散仙散神的生活艰辛,又连年灾害迸发,歉收缺进,天庭开支庞大,不但不能减赋免项,而且要增收添购,三十三天仙神怨声载道,正酝酿着一场极大的动乱。这场大动乱犹如一库火药,只要有仙点火,立即爆发;更怕太上老君对自己不满,会从中作梗,夺了自己天宫大帝宝座。为了争取太上老君继续支持自己,正千方百计拢络他?得他垂涎自己女儿,怎不慷慨答应!如果太上老君与自己有翁婿关系,会不遗余力地保护和捍卫自己,就算有一二奸仙作弊,也动摇束了自己宝座。王清大仙当然揣摸不透玉皇大帝心事,不明白他慷慨之由。
太上老君见玉皇大帝如此慷慨,当然明白几分。但以自己老年,能得天帝少女,无异老鸡炖嫩笋,自然风味无穷。于是对三清大仙笑道:“既然你愿当红娘,便当设法撮合,只是你系男仙,到西王母宫中,是否有些不便?”
三清大仙笑道:“大帝刷道旨意,微臣不就可以出人西宫了?”
原来三清愿当红娘,却藏着一肚坏水。他想:你太上老君敢以一二戏言,得娶玉皇大帝一女,我却要用一二戏行,勾引玉皇大帝六个女儿;而且西王母难耐九千年寂寞,吃了长生不老药,至今比她女儿还年轻貌美,我乘此钻去,能勾上手也未可知。那时你独折丹桂,我拥抱莲枝,哈哈!看谁的气味芳香。他这一番心事,不但玉皇大帝看不出来,连太上老君也不敢揣摸。
玉皇大帝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