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数最多,笑得很有感染力,因为她的笑声,整个操场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
每当别人拿起手绢放在自己好朋友的后面,得意地坐下或表演节目时,他心里很不是滋味。内心深处他多么希望有人也给他丢一次手绢,满足自己年少的自尊心,然而每次游戏结束时几乎全班同学都能得到手绢,唯独他除外,他总想掉泪。
时间长了,她发现了他的自卑。她开始关注起他来,她发现他的字和作文很好,可是始终没有赢得老师和同学们的好评。课间时分,她主动和他聊天,了解他的情况,她诚挚地赞扬他的字和作文。她的激励和赞扬就像黑夜里的火把,点亮了他暗淡自卑的心灵。
有一次课间游戏,同学们争着丢手绢给她,但她发现没有人丢手绢给他。他忍受着被冷落的煎熬时,只听到她当着全班同学们的面对他大声喊道:“快跑呀,有人给你丢手绢了!”他如梦初醒,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那次游戏,他得的手绢最多,他有一种想流泪的冲动,暗自发誓以后写出更好的作文,得到更多的手绢。
从那以后他像换了个人似的,上课时头抬得高高的,抢着回答问题,脸上经常洋溢着自信的笑容。他写的作文成为范文,有的还在县里获奖。她总是不失时机地激励他写更好的作文,得更多的手绢。
初三还没毕业,她就转学了。临走时,她送他一条手绢,上面用娟秀的字体写着:愿你今后得到更多的手绢!那天晚上,他湿润着眼睛,躲在被窝里捧着带有她的气息的手绢彻夜难眠。
后来他成为该校第一个考到外地的大学生。毕业后他从事文化工作,短短的几年时间内,他出了几本书,成为当地的文化名人。有一次,当地电视台请他做一档节目,主持人问他成功的动力来自何方,他的答案简单得令人难以置信:一条手绢。
他哪里知道,他的第一条手绢来自她!当时是她趁同学们闭着眼睛不注意时悄悄地把放在自己身后的手绢挪到坐在旁边的他的身后的。
至今他还保存着那条朴素的维护了他尊严并给了他自信的手绢。那薄薄的手绢丝丝缕缕交织着一颗年少心灵最温情的鼓舞;角角落落融合着纯真年代最富力量的自信。
批评的力量
第28届雅典奥运会上,有这样一个小故事。
在第一天的气步枪射击训练中,中国运动员朱启南显得特别急躁,稍微打不好就唉声叹气,自己跟自己生气。可这不是第一次了,自从到了雅典以后,朱启南的心里就像长了草一样,总也静不下来,情绪摇摆不定,到处询问其他人的比赛成绩,而这种行为是不容许的,因为这极易影响到运动员的心理。
对运动员的表现和心理明察秋毫的教练常静春找到朱启南跟他谈心,让他心情放松一点,别钻牛角尖,别急躁,要沉稳,更别去打听别人的成绩。但教练苦口婆心的谈话,效果并不怎么理想。在接下来的训练中,朱启南情绪还是不稳定,见状后教练破声大骂朱启南:“你找打啊!这是在国外,要是在国内我早一脚踹翻你!”
曾经在国内的一次比赛中,常教练也因为同样的原因,大骂过爱将朱启南半天,朱启南哭得不敢抬头。
听了教练的责骂,心里不是滋味的朱启南心情反而轻松了许多,开始进入正常的状态,情绪调整得很好,射击训练沉稳,效果明显。在最后的比赛中,朱启南轻松上阵。最后,19岁的朱启南——这个第一次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打破了男子10米气步枪世界纪录,赢得了世界冠军的桂冠。
有人问教练在运动员即将上场参加事关国家和个人荣誉的比赛这么紧要的关头怎么还敢大骂运动员时,教练眼里流出了泪:“其实说心里话我也不想责骂他啊,练了这么多年,毁在自己的情绪或是心理上就太可惜了。因此必须以批评镇住他,激励他走向成功。”
教练的高明在于抓住了这一点:轻易得到的温情表扬很可能会阻碍一颗不断进取的心,而恰到好处的呵斥批评有时候会让人激发潜能,获得成功。
让劣势变成优势,让不足转化为长处,这就是批评的力量。给自己一些批评吧,长久的来自外界的激励和赞扬只能助长不可靠的优越感,而暂时的中肯的批评却让我们自警自醒:因为成功无顶点!
另一种糊涂
被誉为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的“难得糊涂”安慰了多少人的心。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把这句话玩弄于嘴上,背离道德、文明与做人的原则,可真正能体会其中深意的又有几人呢?
夜读古史,读到康熙皇帝的一段轶事,让人心头一亮。
康熙皇帝继位时年纪很小。朝中元老级功臣鳌拜掌握朝中大权,一心想谋取皇位,根本不把康熙放在眼里。继位不久的康熙皇帝很清楚鳌拜的野心,但苦于自己根基不稳,短时间内无法与之抗衡,索性不问朝事,整天和一帮少年混在一起东游西逛。
有一天,康熙微服在一侍卫的陪同下去拜访鳌拜,鳌拜见皇上突然来访,以为事情败露,便伸手到炕上的被褥下摸出一把尖刀,侍卫见状眼疾手快,一把抓住了鳌拜的手腕。见此一幕,康熙装出一副糊涂的样子说:“这没什么大惊小怪,想我满人自古以来就有刀不离身的习惯,何足惊奇?”并不予怪罪。鳌拜听此话后放松了防备和警惕。康熙若无其事地对鳌拜的功绩大加夸奖一番后离开了。
此后,康熙经常到鳌拜处私访,趁鳌拜彻底放松戒备后将他制服,巩固了自己的皇位,继而开创了康乾盛世的大业。
难得糊涂要把握时机,需要一种大智若愚的智慧。试想,如果当初康熙急于表现自己的精明强干,他能保住皇位吗?做人处世,我们要学会在特殊的情况下以难得糊涂的方式,低估自己,满足别人的自尊,抬高别人的威信,维护别人的形象。这样一来反而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也更易于我们与别人交流沟通,赢得前进的主动权,壮大自己的力量。
你会糊涂吗?如果不会,请读一遍康熙的故事。如果会,请读一遍,再读一遍。
用信念断臂自救
罗尔斯顿是美国的一位登山爱好者。一个星期六的早晨,罗尔斯顿前往盐湖城东南200公里的布鲁约翰峡谷。罗尔斯顿出发时没有带很多的登山装备,只是骑了一辆山地自行车、带了一个急救包、一根登山索、一把8厘米长的小折刀和一天的干粮和饮用水。此行没有旁人,他也没带手机,只是随意告诉一位朋友自己登山去了,估计当天可以结束并返回。
到达目的地后,罗尔斯顿从一道3米宽的岩缝开始攀登。当他登到25米的时候,一块巨石在他的头顶挡住了去路,要想继续攀登必须搬掉这块挡路石。就在他使出浑身力气撬动那块几百公斤的巨石时,意外发生了:巨石摇晃了一下,正好将他的右臂压住,一阵剧痛几乎让他昏迷过去。等他清醒过来时他发现右手臂一边是巨石,另一边是石壁,二者夹得他动弹不得。他多次试图拉出自己的右臂,但除了钻心的疼痛外,却没有丝毫动弹。没有任何通信工具的他只有等待救援人员的到来。幸运的是登山包就在身边,他整整在悬崖上吊了三天,他用左手掏包里的东西节省地吃,尽最大可能地保持体力。耗尽食物后他已两天没吃到一口食物一滴水。第四天清晨他从昏睡中醒来。他很清楚再这样下去只有死路一条。
唯一的希望是自救。罗尔斯顿想到了自己包里的小刀,他决定斩断自己的右手臂。为了生存,在没有麻醉的情况下,他咬紧牙关肢解自己的右臂。鲜血顺手臂汩汩流下,在肉体的巨大疼痛中他昏了过去。不一会儿山风吹醒了他,他将肘部以下的右臂割断后用绷带将伤口包扎起来,他企图把断臂从巨石下取出来,可惜失败了,手臂上血流不止。无奈之下,他舍弃断臂用左手拉住登山索缓缓滑下山谷。
他现在的状况无法骑自行车,只好护着手臂向谷外走去。巨大的疼痛和极度的虚弱使他感到天旋地转,他很清醒,如果停下来没有人会发现他,他必须坚持。他咬着牙沿着河谷走了很长的一段路。最后两名登山者发现了他,并拨打电话求救。
其实,就在他自救的几天时间里他的朋友动用直升机搜索过他,无奈他所处的位置太隐蔽了,没有被发现。值得一提的是,最后直升机将他送进医院治疗时,他居然谢绝了别人的帮助自己走向急救室。
现在,罗尔斯顿这个名字像长了翅膀一样飞遍美国各地,他已成为英雄的象征。
这个新闻故事使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在绝境中,罗尔斯顿与死神较量了整整五天。他没有坐以待毙,更没有悲观失望,只是忍着肉体的巨大痛苦与厄运较劲,与死神扳手腕。绝境中,他肉体的力量一天天少了,而信念的力量却随着痛苦不断增加。大难临头除了本能的求生欲望,是什么支撑拉而斯顿赢得了生命?
你高昂信念的头颅,死神会收敛狰狞的面目;你举起意志的旗帜,厄运会放下企图打败你的道具。原来,死神也怕你拿起信念的小刀,抛出意志的绳索,向他身上开刀。
留把钥匙在别处
有个单身的同事不小心把钥匙丢了,其中有两把房间的钥匙,两把办公室的钥匙,一把放重要东西的抽屉的钥匙。丢了钥匙后,他坐立不安,十分焦虑。远离父母住单身宿舍的他有家不能归。他为自己的粗心大意懊悔不已。
无奈之下,他只好请来了开锁的匠人,撬锁、换锁。
锁换了,有了新的钥匙,他进门找备用钥匙却没找到。
一段时间后,他在办公室的抽屉里查阅一份文件时无意中发现了备用钥匙,他才想起来当初为了预防丢钥匙,他特意把备用钥匙放在了办公室。因为办公室的钥匙同事就有。遗憾的是他遗忘了。
他说,平时不怎么在意的东西,到了关键时刻却显得无比重要,看来生活中没有什么不重要的人和事。
想想也是,我们平时只顾走前面的路,忽略了给自己留一条小小的后路,等到自己吃了亏方才感到后路的重要,但等到真正明白时已经晚了。就好比身上的钥匙,与我们身影相随,但我们不能保证钥匙能每时每刻每分每秒都在身边能让我们平安顺利抵达家门。
有时我们总认为谨慎的习惯能给自己带来方便,我们太多的时候依赖了这种习惯,就会放松对不测境遇的警惕和防备,到头来就是那些个性习惯让自己深受其害。
没有什么不重要,没有什么最重要,有时不重要的往往最重要,最重要的恰恰不重要。留一把钥匙在别处,也就是留一条退路给自己。让我们绝处逢生的往往是不怎么起眼的琐碎事物,它有可能是一根微不足道的稻草,但足以在特定条件下成为救命稻草;也有可能是一把如影相随的钥匙。当现实把我们逼向黑暗的死胡同时,让我们打开生命的锁孔,让黯淡的日子重见天日,让破败的心房蓬荜生辉。
没有人拒绝微笑
单位位于闹市区,上班时间经常有小商小贩趁门卫不注意偷偷溜进办公大楼,推销商品。有时,当我们专心致志地工作时,突然有商贩敲门,有的甚至不敲门直接推门进来推销商品,打扰我们的工作,让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