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佛教知识-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只园精舍所说。王舍城是摩竭陀国(Magadha)的首都,舍卫城是□萨罗(Kosala)国的首
都,这两个国家,正是恒河流域印度新文化的中心,比起释迦族的迦毗罗卫,也都是大国和
强国。
    说起只园精舍的因缘,非常富有诗意。据说,当佛陀带著来自释迦王族的新弟子们,回
到王舍城之后,即有一位当地的富豪,恭请佛陀及其弟子们,到他家里应供吃饭,恰巧于前
一天的下午,这位富豪有位亲戚,名叫须达多(Sudatta),特别自舍卫城来访,见到这个富
豪的全家上下,都在忙碌非常,一问之下,始知是为准备迎请佛陀应供。当他听到「佛陀」
的尊号之时,感到惊喜不已,即说:「佛陀的名字都不容易听到,何况能够见到佛陀并且礼
敬佛陀,这是多么幸福的事啊!」因此,等不及第二天天明,须达多便迳自前往佛陀的住处
求见,那晚的佛陀,是在塞林(Sitavana)中静坐,那是林葬的墓地,人死之后,弃尸于此,
任鸟兽□食的林地。虽在极端的恐怖心理之下,须达多还是鼓足了勇气,走进了阴森的寒
林,拜见了佛陀,亲闻了佛法,成了虔诚的在家弟子。因他乃是舍卫城的首富,故请佛陀到
西北方的舍卫城去弘法。他在回国的途中,凡是遇到了熟人,就劝他们共同发心,建一座精
舍,供养佛陀和佛的比丘弟子。由于他的交游广阔,并且受到许多人的尊敬,颇收一言九鼎
之效,一边劝说,一边著手建造精舍的工程。
    再说建造精舍的处所,当他回到舍卫城后,看了很多地方,均不理想,唯有只多(Jeta)
太子的私人游园最合适,所以投金五十四亿,买下了地皮,另由只多太子献出园中的树木,
故名只多林(Jetavana)。须达多乐善好施,周济孤独,号为给孤独长者。由两者的功德所
成,故称只树给孤独园。当在只园精舍的建筑工程进行之际,佛陀首先派了舍利弗前往,负
起监督任务。这所精舍占地达八十顷,长一千六百英尺,宽四百五十英尺。约一万九千一百
七十坪,建有十六大重阁,六十窟屋,六十四院,窟外的别房住屋千二百处,各别集众打犍
锥处百二十所。
    由此看来,这是多么雄伟的大寺院了。住于舍卫城的□萨罗国王波斯匿(Prasenajit)
王,当佛陀到了只园精舍之后,也常喜前往访问听法,成了三宝的拥护者。
    从此之后的释迦世尊,便经常往返于东南的王舍城和西北的舍卫城之间,佛教的教化活
动,也即以此约六百公里直径的范围为中心。


五、佛陀的根本教义
何谓根本教义

    此所谓根本教义,顾名思义,乃是佛教教义的基础或原则。佛陀悟道之前的印度,没有
这样的思想,佛教的悟道,便是开发了自有地球的人类历史以来,从未发现过的真理,这个
真理,便是说明宇宙人生的存在及其变迁的原理,明乎其中的道理之后,便可循著此一道理
的轨迹,走向超脱的境界。
    所以,当释迦世尊成道之后,最初说出的教法,即是从其大觉智慧之中流露出来的根本
教义。但是,佛陀在世,一共度过了四十多年的传道生涯,在此漫长的岁月之中,他遇到了
各式各样的个人和群众,也经历了好多文化背景和风俗语言并不相同的环境,为了适应各种
不同的对象,便以种种不同的角度和方式,宣说他的教法。然而,宣说的角度和方式虽有不
同,却是为了同一个原则,站在同一个基础,那便是佛陀的根本教义。

    印度宗教的梵天和人类

    在佛陀以前的印度宗教,认为宇宙万物均系梵天所生,在祭师阶级的婆罗门,优势独占
的情形下,又将人类的产生,分为四个等级:由梵天的头上生出职业的宗教师婆罗门族,由
肩上生出武士及王者阶级的刹帝利族,由腿上生出农工及商业阶级的吠舍族,由足上生出奴
隶贱民阶级的首陀罗族。此系出于四吠陀(Veda)中最早出现的梨俱吠陀(Rg…veda)所收的<
原人歌>,这也就是说,人类,由于神的造作,有始以来就是不平等的;人类唯有畏神和敬
神,并向神献祭之外,不可能自行解决任何问题。尤其对于被征服的奴隶阶级,称为「一生
族」,他们没有信奉宗教的权利,被置于神的眷顾之外,当他们死了之后,再没有转生的机
会。
    至于其他三种阶级,称为「再生族」,同在神的眷顾之下,尚有死后再生的权利;这种
不平等的宗教思想,虽然指出了宇宙的起源和人间的现象,但却无以证明它的真实性和合理
性。

    佛陀的教法──四圣谛

    佛陀的教法如何呢?不用说,佛陀是经过了印度原有宗教思想的薰染,而再予以审察的
结果,开出了新鲜合理而伟大的智慧之花,那便是以「四圣谛」
    (catursatya)──四种转凡夫为圣人的真理。虽然,在这四条真理之中,没有告诉我们
宇宙的起源为何?但却为我们解答了宇宙的存在以及人生的价值问题,更为我们说明了人生
的归向以及达到永恒目的的实践方法。事实上,整个的宇宙,便是一个无限的存在,我们对
于空间的大小和时间的长短,产生出分辨的认识,乃是由于我们在无限的存在之中,自我局
限于有限的存在之故,假如摆脱时间和空间的范围,当下便进于无限的存在,和整个的宇宙
相等。
    至于,在此无限的宇宙之中,何以会产生了有限感觉的凡夫众生?这是一个哲学问题。
佛陀对此,没有加以解释,仅谓「法尔如是」,也就是说自然如此的。
    因为有了凡夫众生,始有宇宙之存在的感受,故也可说,凡夫众生,并非来自宇宙的分
裂,或所谓上帝的创造,乃是本来就有的,无法追究其起源的;因为宇宙本身,没有时空的
界限,存在于宇宙中的凡夫众生,亦无时空的起点可求,所谓起迄和来往,仅是凡夫众生的
幻觉,不是宇宙本体的真相。所以释迦世尊,不谈宇宙和人生的创始,并且坚决否认上帝创
造世界之说。佛陀只教我们如何从有限存在的凡夫众生,转变而成无限存在的大解脱者,凡
夫众生的忧悲苦恼和生老病死,均系由于对于种种幻景的贪求、嗔拒、无智慧,故被幻景所
左右,以致身陷于幻景的有限之中。由此可见,我们所感受的有限存在,并非真实的存在,
乃是虚幻的存在。佛陀的教法,便是指点我们:循著一定的方法,从迷幻的有限之中走出
来。具体的说,便是「苦、集、灭、道」的四圣谛法,现在,分别而又一贯地将之介绍如
下:

    苦圣谛是佛陀的本体论

    苦圣谛,略名「苦谛」(duhkha),上面已说到,观宇宙本来是无限的存在,也无所谓有
什么宇宙本体论的必要,若一涉及宇宙本体观念,便不是无限,而是出于有限的要求了。比
如说,宇宙的观念,是从我人有了四方、上下的方位和过去、现在、未来的过程之设想,才
标立了宇宙这名词的观念,既有了方位和过程的假设,当然不是无限,而是落于时空范围的
有限了。
    因此,佛陀为了说明此一时空范围之形成的因素,而宣说的苦圣谛,便是佛陀的宇宙本
体论了。也就是说,以佛陀的智慧,所见的宇宙之形成,乃是由于凡夫众生,对于如下的五
种对象(五蕴)的执著,有此五种对象,构成自我的观念,由于有了自我的意识作用,便引
来了不自在、不满足、不完整的感受;这些感受,便是苦恼。

    五  蕴

    构成凡夫世间的要素者,名为五蕴或五阴(skandha):
    (1)色蕴:(rupa…skandha)──包括自身的眼、耳、鼻、舌、身等五根,以及反映自身
而起感受作用的色、声、香、味、触的五境。这是构成自我观念的物质要素,也即是自我存
在的主观的身体及客观的环境。
    (2)受蕴:(vedana…skandha)──此为对于五境的接触,所生起心理上的感受作用,即
是当身体的五根(五种官能),和其所在环境中的事物,发生了感触的心理活动。
    (3)想蕴:(sanjna…skandha)──此为由感触而变成接受的心理活动,例如与顺境接触
所感到的欣乐,与逆境接触所感到的悲苦,即是心理上的受取作用。
    (4)行蕴:(samskara…skandha)──此为产生了苦乐感受的受取作用之后,接著生起的
贪欲、嗔恶,或与之不相关涉的其他心理活动。通常的情况,总是对于可悦的事物,起贪欲
心;对于不可悦的事物,起镇恶心,但是也有觉得无关痛养的,或因甲境而想到乙境上去
的。
    (5)识蕴(vijnana…skandha)──此为更进一步,对于所接触的境物,了别识知,即是意
念或意识的活动,也即是心的主体。前面的受、想、行三蕴,是心体的现象,识蕴才是心的
主宰。故也可将受、想、行的三蕴,称心王所有之法,识蕴便是心王。凡夫众生的生生死
死,生来死去,死去生来的主体,便是这个被称为识蕴的心王。一般人称之为灵魂,但是,
佛教不称为灵魂,而称为识,因为,识和一般人所说的灵魂,观念颇有不同,灵魂好像是固
定不变的,所以普通人把人的生死,比作搬家,从破了的老家,搬进新建的家,屋子虽换
了,住屋的人却未变换。至于佛教所说的识蕴,乃是随著各人的善恶行为,经常都在变化不
已的,因为,人的善恶行为,不是让什么天曹地府的神明记在生死簿中,而是随时积储在各
自的识蕴之中,再根据善恶的轻重类别,感受不同的生死果报。
    可见,以上五种构成凡夫众生之自我存在的要素,乃是物质世间和精神世间的综合,从
这观点来看佛陀,他既非唯物论者,也非唯心论者,而是心物合一论者。

    宇宙是众生所造成的

    宇宙是众生活动的舞台,这是通俗的说法;若依佛陀的见地,宇宙是由众生的活动而形
成的。比如,我们的家庭,我们的社团,我们的国家,是由家庭中的成员、社员、国民的全
体活动而成立的。故可推知,我们的地球世界,是由于生到这个世界上来的一切众生所共同
完成的杰作,在地球尚未形成之先,一切将要来到地球上生活的众生,便已在各种不同的世
界,造作了感受地球世界之果报的业因。所以,地球世界是地球众生共同活动的舞台,但在
未到地球上活动之前,即已在其他世界,为了地球的形成而作了相同性质的活动。这些活动
的本体,便是构成自我的五种要素,由此五种要素构成的自我,便是凡夫众生,凡夫众生的
存在,便是生、老、死的周而复始地受苦,称为「轮回生死」,或名「流转生死」,因为随
著时间过程中的善恶行为,而来感受种种环境和生命的果报,升降不已,浮沉无定,所以喻
作车轮的回旋,或波流的滚转。人在一生之中的际遇,当然是苦乐相参的,所以,仅从一截
生命的片段上著眼,做为一个凡夫众生,未必是绝对可哀的事,然从连贯的生死之流中,观
察凡夫众生,那就不能不赞仰佛陀的教义了。因为,佛陀所说的苦谛,并非苦乐相对的苦,
而是指出感受此种苦乐存在的本身,便是苦果的报应。宇宙的存在,是为凡夫众生的受苦,
那么,苦恼的起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