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作战记-第1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九战区根据以上战况,认为为保守赣北、鄂东主要阵地,不宜再向九江投入兵力而徒增损失,决定令第2兵团调整部署,并放弃九江。第2兵团总司令张发奎于25日22时10分下达撤退命令(先以电话下达)。大要如下:(1) 第4军附第155师即于本日晚占领狮子山、张家山至赛湖之线阵地,阻敌南进,掩护撤退;(2) 第29军团(欠第155师)于本日(25日)晚退守牛头山、金官桥、十里山亘城门湖之线;(3) 第25军于明日1时开始退守星子、东孤岭一带阵地;(4) 尔后第4军及第29军团即归吴总司令指挥。    
    守军各部队按照以上命令,于25日夜撤向新阵地。26日7时许,日军完全占领九江。撤向九江以南新阵地的第4军、第29军团等各部此后即改由第9集团军吴奇伟总司令指挥,竭力阻止入侵九江的日军南进。    
    7月27日至30日,守军均固守原阵地拒止敌人。至31日,因日军发动猛攻,守军退守东姑岭、牛头山、金官桥、钻林山亘城门湖之线,与日军对峙。    
    九江地扼鄂、赣门户,战略地位极为重要。守住九江,即可限制日军沿江西进,确保武汉安全;如被日军占领,则日军西可径取武汉,南可迂回南昌、长沙。因而军事委员会部署10万大军进行防守。但在日军1个新成立的师团和1个旅团以及部分海军进攻下,仅战斗3天,九江便告失守,这对保卫武汉的作战影响至巨。究其原因,除了在武器装备方面远逊于日军外,根本原因是高级指挥官指挥失当。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一是准备不足。所有部队临战始进入阵地,敌情、地形不熟,有的甚至仓促应战。第二是兵力部署缺乏纵深配备。江、湖岸的防御多是一线部署,日军突破后,缺乏反击能力。    
    至于九江作战失利的直接原因及部分战况,张发奎有一详细报告给蒋介石。其主要内容为:   
    (1) 交通线破坏过早,阵地未能预先完成。查九江附近公路,如九星、九瑞、瑞昌至阳新,瑞昌至德安,永修至箬溪以及南浔铁路北段早经彻底破坏,九江附近工事事先亦未构筑。此次于短期内决定固守,九江部队虽勉强集中,而交通困难,筑城材料运输不及,阵地无法立臻巩固。职到浔视察时,野战工事仅三分之一,因之不利长期固守。    
    (2) 运输不良,兵站设施欠缺。九江方面兵站,事前殊欠准备,临时无人负责,使前线部队白昼困于飞机轰炸,夜间一面作工、一面运米,兵力疲惫,警戒自难周全,实为致败之因。故自敌在姑塘登陆后,九星路不能利用,在九江附近部队将近10万,仅恃九江至马回岭小径为后方连络线,因之粮弹之补给、伤兵之后送,均无法实施。士兵枵腹应战,伤兵呻吟道左,作战精神顿形颓丧。    
    (3) 军纪不良,民众逃亡。查此次各部向九江附近集中时,因运输困难,战时增设部队又骤难足额,沿途鸣枪拉夫、搜寻给养,不肖者且强奸掳掠,军行所至,村社为墟。职由阳新徒步经瑞昌到九江时满目荒凉,殆绝人迹。民众既失同情之心,军队自无敌忾之志。如此而欲其奋勇杀敌,自不可能。    
    (4) 连络不确,未能协同。查各部因通讯器材缺乏,致各军、师间及步、炮间纵横方向连络均欠确实,即连络员也甚少派遣,各自为政,互不相谋,故不能适时互相策应、收协同之效。    
    (5) 警戒疏忽。查防守江湖各部曾奉令饬团长以上主官值夜巡查。职召集各军、师长会议时,虽已经传谕告诫,并亲往巡视数次,乃各级官长仍有奉行不力者,致任敌在姑塘从容登陆,事前既失于察觉,事后复无法驱逐。又,敌在十二时登陆,至四时一刻始接第八军电话报告,致失增援时刻。    
    (6) 高级将领间缺乏自信心,中下级干部多无力掌握部下。职此次在浔数日,与师长以上各将领晤谈,每多借口新兵过多、防区太广或武器不足、战斗力弱,动摇必胜信念,影响作战士气;益以中下级干部掌握不力,精神涣散,故每逢敌机袭击,多数溃散,甚有未见敌人溃不成军者。    
    上述张发奎报告中“此次于短期内决定固守”等语说明原有“不固守九江”的决定。此种重大决策非蒋介石以外的人所能定。九江防守的无准备、九江附近公路的过早破坏都与原决策有关。从张发奎的报告中可知战役失败的部分实质性因素。    
    由于预备第11师“警戒失周,影响九江战局,第128师增援不力,反自溃散”,因而军事委员会撤销了这两个师的番号,将其部队调归其他部队。    
    (二) 九江以北太湖、黄梅战斗    
    江北地区第五战区的主要部署是以第3兵团配置在大别山北麓、第4兵团配置在大别山南麓以迎击敌人,而以第2军李延年部固守田家镇要塞。当日军向九江行动时,曾命令徐源泉集团军以一部向合安公路游击,牵制日军,但效果甚微。    
    第4兵团李品仙部在江北岸的具体部署是:    
    (1) 以第68军刘汝明部守备宿松、黄梅、小池口一带及大金铺亘双城驿的预备阵地;(2) 以王缵绪、廖磊、徐源泉等部配置在宿松、太湖、潜山西北方山麓,侧击西进之敌;(3) 第48军控置在广济,构筑预备阵地。    
    日军第6师团在波田支队及第106师团沿江进攻九江的次日(24日),由潜山向太湖方向进攻。此时第31军已从淮北转移至太湖西侧附近,以主力配置于太湖以西大别山东麓,以一部配置于潜山至太湖、宿松的公路地区。日军第6师团先头第11旅团在前进途中不断遭到第31军的有力阻击。经过3天的连续战斗,日军方于26日中午占领太湖。同日,日海军特别陆战队亦由小池口附近登陆,占领了小池口。守军第119师第69团撤向黄梅。    
    日军占领太湖后跟踪第31军,向西进击,遭到第31军强有力的反击。在太湖以西、大别山以东地区,双方不断增加兵力,逐个山头、逐个村落反复争夺,经3昼夜激烈战斗,第31军在杀伤大量日军后撤向英山地区。据日军第6师团统计,在与第31军战斗的几天中晖共遭到大小约290次反击。太湖以西山区的村庄多成焦土,残垣断壁及林中树干上弹痕累累。    
    日军击退第31军后即乘势向宿松、黄梅进攻。防守宿松城的仅有第119师的第693团,兵力薄弱,遂于8月2日放弃。黄梅守军第119师主力亦于8月4日放弃。第68军撤向黄梅以西广济地区。日军第6师团因伤亡太大,黄梅、广济间又为泛滥水障阻隔,遂停止前进,在黄梅、太湖地区进行补充整顿。    
    (三) 九江以南沙河、星子战斗    
    日军占领九江后,为了解除其侧背威胁和扩大战果以掩护其主力集结,为其战略展开准备条件,并未完全停止进攻,在进行总攻准备的同时,以一部兵力分向九江以南、以西继续推进。第106师团于7月28日沿南浔铁路两侧向沙河镇、南昌铺进攻,企图攻取德安。在沙河镇、纱帽山一带遭到守军第8军及第64军第155师的阻击。经激战后,守军退至钻林山、凤凰咀、南昌铺一线阵地坚守。日军遂发起猛攻,经过7天7夜的反复争夺,第106师团于8月4日突破了守军阵地,占领了南昌铺、凤凰咀阵地。8月5日,守军第3师及第155师发起猛烈的反击,激战至第二天,不仅夺回了阵地,而且杀伤了大量日军。日军第106师团于当晚(6日晚)组织进攻,很快即被守军击退。经整顿后,第106师团于8日再次组织进攻,仍被守军击退。9日,守军第8军又发动反击,再次重创敌人。至此,日军第106师团因死伤惨重、损耗过大已无力组织进攻。冈村宁次被迫令该师团暂停进攻,在第8军和第64军钻林山、牛头山阵地以北转为防御。双方暂时形成对峙。   
    日军第106师团参加进攻的共3个联队、9个大队(第147联队留芜湖,第113联队的第3大队留荻港),约16000人,在这次战斗中伤亡达8000人,战死联队长1人(第113联队长田中圣道大佐)、大队长3人,重伤联队长1人(第145联队长市川洋造中佐)、大队长2人、联队副官1人,中队长及小队长则死伤过半。    
    由于第106师团已无力进攻,且南浔路正面守军坚强而庐山地形险要,无法迂回,冈村宁次遂于8月12日令8月初刚到九江以南的第101师团在海军一部兵力配合下进攻星子,一方面牵制守军以策应其进攻瑞昌部队的作战,一方面为尔后攻取德安作准备。由于星子靠近鄱阳湖入口处,系鄱阳湖沿岸仅次于湖口的要冲,不仅是进攻汉口的重要基地,而且是将来实施鄱阳湖作战的主要基地,所以日海军“中国方面舰队”早在8月3日就已下令进攻星子。8月5日开始强行测量航道和扫雷。经过陆、海协同及疏通航道后,8月20日第101师团的第101旅团(欠1个联队)由海会出发,海军舰艇由鞋山出发,分别从陆上、水上向星子攻击前进,在海军航空兵的支援下,突破了守军第25军第52师的防线,第101旅团于当日傍晚迫近至星子郊区,海军陆战队也同时登陆。又经过一夜的激战,守军于21日西撤,日军占领了星子。    
    (四) 九江以西瑞昌战斗    
    九江失陷后,瑞昌成为阻敌西进的重要关隘。第九战区各部队的任务是固守现阵地,掩护主力开进,准备与敌在德安、瑞昌决战。战区命令第3集团军固守瑞昌及附近。第3集团军总司令孙桐萱遵照战区指示,以第12军的第22师守备膏梁铺、茨花山、天子山、陈家山、牯牛岭迄赤湖西南岸之线,并于丁家山、望夫山、平顶山之线设置前进阵地,以第81师沿江配置于大树下、朱庄、火龙山、马阳山地区,第20师位于太仆山、牛皮陈之线,构筑预备阵地。第3集团军复破坏青龙寺以东江堤,引水入湖,造成泛滥,以加强防御。此时,第32军团关麟徵部正向阳新集结。    
    1938年8月9日,日军多次将舰艇驶至徐家湾附近扫雷,日机亦屡向守军轰炸。第九战区除命第3集团军加强前进阵地的守备外,又命第32军团抽调第92军并附第2师由阳新东进增援。    
    8月10日,日波田支队乘舰艇多艘由青龙寺决口处驶入官湖,攻占港口。当晚陆续增兵,又攻占望夫山、平顶山阵地。这一段战斗颇为激烈,阵地反复争夺,双方死伤均甚重。13日,第2兵团总司令张发奎调整部署,令第3集团军的第22师固守马家垅、蜈蚣山现有阵地,第81师守备倪湾镇以东现有阵地,第20师守备天子山、陈家山、牯牛岭及预备阵地。令增援部队第92军附第2师作如下部署:第95师守备城门湖亘杨柳湖西南岸;第21师、第2师在瑞昌西北方高地构筑预备阵地,形成三线纵深防御,准备持久抵抗。另令炮兵第1群在通江岭以西地域占领阵地,阻止敌舰艇西进。    
    8月15日,波田支队一部400余人在大树下登陆,守军退守朱庄,形成对峙。此后全线战争仅局部争夺和火力交锋,较为平稳。但中国空军连日出动,轰炸湖口、九江一带日舰,沉、伤其多艘,并击落日机7架。中国空军亦被毁飞机1架、伤4架,人员伤亡10余人。    
    8月21日拂晓起,日军第9师团由于第6旅团增援而发动全线进攻。第22师当面的日军约3000人,在优势炮火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