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石油风云 作者:丹尼尔·耶金-第1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种可靠的燃料,它们是可靠的石油供应者。随着主权问题得到解决,随着社会主义的名声不佳,随着南北对抗在人们记忆中衰退,石油输出国在经济方面可以比政治方面更能有作为。为了谋求资本,有些石油输出国重新实行开放,允许私营公司在其境内开采石油,而在七十年代是砰然把门关上,拒绝加以考虑的。
    由于石油业历史上的一个有力课题——一体化发挥其作用,其他的石油输出国也就走得更远,谋求把全过程中从石油储量到市场销售的各个环节联起来。有些石油输出国的国营公司仿效历史上的私营公司,向下游发展,寻找出路。委内瑞拉石油公司在美国和西欧建立大炼油厂和市场销售系统。科威特把自己转变成一家一体化的石油公司,在西欧建立几家炼油厂并在欧洲设立了几千个加油站,以“Q -8 ”的牌名经营。科威特还不仅如此。1987年,玛格丽特。撒切尔改变了丘吉尔于1914年作出的历史性决定,出售英国政府拥有的英国石油公司的51%股份。她认为,它不再有利于国家的任何目标,而且英国政府又乐于弄到现钱。科威特随即争购到英国石油公司22%的股权。正是这家英国石油公司和海湾石油公司一起,在1975年以前拥有并开发了科威特石油。英国政府对英国石油公司出售股权给科威特一事大为愤怒,迫使科威特持有的股权减少到占10%。
    几乎在两伊战争结束的同一时刻,沙特阿拉伯和阿美石油公司的合伙人之一的得克萨斯石油公司联合宣布一项新的合资经营。得克萨斯公司的经理部门密切注视公司的紧迫问题,即在同宾佐尔石油公司为争购格蒂石油公司而发生的诉讼中,得克萨斯州的一个法庭判决宾佐尔石油公司胜诉,赢得了金额达一百亿美元的判决。不仅如此,该公司还密切关注在发生巨变的世界石油工业中,它怎样才能大展宏图。沙特阿拉伯希望保证它能进入市场。根据双方达成的新的交易条件,沙特阿拉伯获得美国东部和南部三十三个州中属于得克萨斯石油公司的炼油厂和加油站的回/2 的股权。这笔交易还向沙特阿拉伯人保证,如果他们希望的话,他们输往美国的原油日销售量可以达到六十万桶,而在1985年油价暴跌的前夕,日销售量曾下降到只有区区的二万六千桶。这种“重新联合起来”反映了石油生产国和石油消费国作出努力,企图给石油业带来比较长时间的稳定,以对付双方面临的种种风险。
    两伊战争停火后几个月,曾经是石油经营者的乔治。布什,继罗纳德。里根之后当上了美国总统。在八十年代让位给九十年代之际,把苏联集团国家同西方民主国家长期分隔的形式上和实际上的种种障碍令人惊奇地瓦解了,全球和平的前所未有的前景随着展现在眼前。有人预言,在今后的年代,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不再在意识形态上,而主要在经济上,即在一个真正的国际市场上为争夺商品销售和劳务销售以及资本运营而进行竞争。如果情况确实如此,那末石油作为一种燃料仍然是世界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中的一种极其重要的商品。石油作为石油生产国和石油消费国讨价还价的一种筹码,将继续在世界权力的政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然而,从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的波动中得出了重要的教训。石油消费国懂得了,不能把石油这种生活必需品看成是容易买到,唾手可得的东西。石油生产国则懂得了,不能理所当然地不愁市场和顾客。结果是:经济优先于政治,强调合作高于对抗,或至少看来是如此。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伟大戏剧中的那些老演员退出舞台,让位给新手,上面所说的沉重教训是否还会记住呢?人类社会从最初起毕竟就存在着争权夺利的流行病。1989年的暮春,在纽约举行的一个讨论会上,一个主要石油输出国的石油大臣,一位处于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历次石油斗争风暴中心的人物,发表了长篇大论,畅谈了石油生产国和石油消费国的新现实主义以及它们吸取的教训。他讲完以后,有人问他,人们对这些教训的记忆会持续多久呢?
    这个提问使他惊了一下。他想了想,说道:“要是没有人提醒的话,三年左右。”
    那次谈话以后,不到一年,他本人就不当石油大臣了。又过了一个月,他的国家便遭到了武装入侵。

后记
    1990年夏,全世界尚在为冷战的结束以及所预示的较为和平的新世界行将到来而欢欣鼓舞。1989年确实是重建世界秩序的奇迹年。东西方对抗已经结束。东欧的共产主义政权连同冷战的重大象征柏林墙一道已经土崩瓦解。苏联正经历深刻的改革,这种改革不仅是政治和经济变革,而且是长期受压制的少数民族民族主义情绪爆发引起的。民主政体看来正在许多国家扎根,如果不久以前有人提出在那里存在这样一种可能性,那会被认为完全不现实而嗤之以鼻的。德国的重新统一已不再是一个夸夸其谈、空发议论的抽象话题,而是一个即将到来的现实。这个重新统一的德国将是欧洲居支配地位的强国。日本如今已被认为是全球的金融源泉,而今后国与国之间的对抗肯定会成为争夺金钱和市场的全球竞争,这种前景似乎很世俗,有人说即将发生的事不仅是冷战的终结,也是“历史的终结”。
    在对环境关心的问题议程方面,石油仍高居前列,但在其他方面,它看起来已变得不那么重要,诚然,石油只不过是另一种商品而已。消费者是高兴的,因为油价低廉。以实际价格计算,美国驾驶汽车的人所付的汽油费实际上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任何时候都要少。似乎不存在任何长期的供应问题;毕竟世界上已探明的石油蕴藏量已经大大增加,从1985年的六千一百五十亿桶增加到1990年的九千一百七十亿桶。
    然而,在沾沾自喜之余,也有理由要小心。尽管世界上的石油蕴藏是增加了很多,但蕴藏全集中在波斯湾的五大石油生产国,加上委内瑞拉。不像1973年危机时有阿拉斯加、墨西哥和北海那样,眼下没有大量多元化的非欧佩克石油储量等着问世。在世界石油储备中,波斯湾所占比重如今实际上已增加到总量的70%。
    从经济角度看,石油的情景看上去比较像成为发生1973年石油冲击的背景的七十年代初,而很不像八十年代初。世界石油市场趋紧。需求的增长颇有气势。美国的产量直线下降,1986年一1990年间日产量下降二百万桶,这比科威特或委内瑞拉的产量还要多。美国的石油进口是历史上最高的,而且还在上升。全世界重新严重依赖波斯湾。“安全差数”,即需求和生产能力之间的差距,正在缩小,这将使市场更易受冲突和不测事故的影响。这个差数在八十年代初和八十年代中期曾经有很大余裕,足以吸收两伊战争及其对生产的一切破坏和损失,但如今已不能了。
    石油价格会上涨得多高,这将取决于世界各地新的生产能力增加得多快。由于油价低廉以及对干石油供应又有了信心,节能工作失去了动力,尽管七十年代后期和八十年代初期节能工作曾产生巨大影响,如今却未采取任何措施恢复节能。发展替代能源的活动甚至更加有气无力。这两者似乎都不那么重要了。此外,特别在美国,有一种总的无所作为的状态反映出对解决能源和对环境的关切之间的冲突的无能为力。能源危机看来确实成为历史现象。在美国参议院1990年春的一次听证会上,有人据理力陈,认为至少在今后几年,石油供应发生重大混乱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而一些未来学者和分析家在1990年春天宣称,在这十年中,不可能发生任何石油危机。伊拉克采取行动1990年8 月2 日上午2 时,这种幻想一下子破灭了。十万伊拉克大军开始入侵科威特。伊拉克的坦克没有遭到什么抵抗,很快隆隆驶过六个车道的公路,长驱直入科威特市。因而冷战后的第一次危机结果是一次地缘政治学上的石油危机。
    前几年,多数石油出口国一直在谋求同消费国重建于七十年代破裂的联系。由于石油储量大幅度增长,这些生产国不再担忧它们是在浪费一种行将耗尽的资源。与此相反,它们要显示它们是可靠的长期的供应国,它们能安全无虞地被视为工业世界的能源储备地,而且石油是靠得住的。石油需要市场,而市场需要石油;互利的打算将是延伸到二十一世纪的稳定、建设性、互不对抗的关系之基础。
    伊拉克却是个例外的情况。它不掩饰其对主要主顾即民主世界的敌视。1990年7 月,伊拉克的独裁者萨达姆。侯赛因警告西方说,石油武器很可能再次被运用,虽然萨达姆以先驱者自居,他却是个不合时代的怪人,同时代背道而驰的家伙。他用四十年代和五十年代的民族主义词藻和愤怒来表现自己。正当东欧和苏联在想方设法从斯大林遗留下来的恐怖和伪善中摆脱出来的时候,他会说,约瑟夫。斯大林是他的典范之一。萨达姆。侯赛因建立了对他自己的大量个人崇拜。他还以为人残暴而闻名。在中东流传的录像带映出侯赛因在会议上清洗他的对手以及被处决军官的尸体挂在肉钩上示众的画面。侯赛因的军队既对伊朗人也对本国的库尔德族妇女和儿童使用毒气。1990年6 月末,当一位西方来客直率地问到他残酷无情的名声时,他平淡无奇地答道:“软弱不能保证达到一个领导人要达到的目的。”
    1985年以来,伊拉克一直是世界上购买武器最多的国家。以色列人于1981年摧毁了侯赛因的核武器设施,但是他重起炉灶恢复了这方面的努力,并且公开吹嘘已建立了一个化学武器的军火库。伊拉克是一个封闭的警察国家,萨达姆。侯赛因的目标看来很清楚:要统治阿拉伯世界,称霸波斯湾,使伊拉克成为居支配地位的石油大国,并最终使伊拉克成为全球的军事强国。但伊拉克也有相当大的财政上的弱点,由萨达姆。侯赛因发动的两伊战争使这个国家死了五十万人,伤亡严重,并以不战不和而结束。一个一千八百万人的国家还在继续供养着一百万人的军队。侯赛因要提高油价并且要很快地提高,因为尽管伊拉克在世界各地收购新的致命的、有时甚至是稀奇古怪的武器,但他在国际上付帐却一直有困难。
    1990年7 月,伊拉克调动十万大军开赴伊科边境,因为科威特实施低油价战略。这支军队当时被视为一场神经战中的棋子,被看作是萨达姆。侯赛因充当执法官新角色的工具,为的是确保科威特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之类国家遵守它们的石油配额并把欧佩克的油价硬抬上去。据认为这支军队所以派到那里还为了胁迫科威特在涉及一块大油田的边境纠纷中作出让步,并把两个岛屿交给伊拉克。但巴格达始终还有更大的不可告人的目标——入侵和并吞整个国家。这是极端的兵法上的出其不意:军队开到那里,众目睽睽,他们是要进行威胁,卫星发出了信号,但是很少有人想到他们会用来进行实战。随着入侵科威特,活下来的王室成员出逃了。于是这个小国落入伊拉克之手。
    为了替其行动辩解,侯赛因声称科威特依法属于伊拉克,是过去被西方帝国主义夺走的。事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