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三五九页八行以变子之或志按:李慈铭谓文选“或”作“惑”。或惑古字通。
一三五九页一0行昭襄昭王襄王也按:文选注引史记“秦武王卒,无子,立异母弟,是为昭襄王”。张森楷校勘记谓秦有昭襄王、庄襄王,昭襄或只称“昭王”,无只称“襄王”者,此“昭襄”即昭襄王,文选注是,此非。
一三六0页四行时岂奢泰而安之哉按:汲本、殿本“泰”作“侈”。
一三六一页一行作舟车按:校补谓文选“车”作“舆”。
一三六一页一行斯轩辕氏之所以开帝功也按:校补谓文选“斯”下有“乃”字。
一三六一页二行应天顺*(民)**'人'*按:“民”当作“人”,此后人回改之误。
文选正作“人”,今据改。
一三六一页二行有殷宗中兴之则焉按:“宗”原作“室”,径据汲本、殿本改正。
一三六一页四行妙古昔而论功按:文选“妙”作“眇”。
一三六二页一二行洛邑地埶之中也按:陈景云谓据伪孔传,“之中”当作“正中”。
一三六三页五行翩翩巍巍显显翼翼按:王先谦谓文选作“扇巍巍,显翼翼”。
一三六三页七行顺流泉而为沼按:校补谓文选“顺”作“填”,注云昭明讳顺,故改为“填”。
一三六三页一0行凤盖飒洒按:“飒洒”文选作“棽丽”。
一三六三页一0行祲威盛容按:集解引沉钦韩说,谓“祲”当从文选作“寝”,言寝兵威而盛礼容也。
一三六三页一二行吐爓生风按:“爓”原斗“烂”,径据殿本、集解本改正。
一三六三页一二行吹野燎山按:校补谓文选作“欱野毶健薄!
一三六三页一四行以命三驱按:王先谦谓文选“以命”作“申令”。
一三六三页一四行轻车霆发按:校补谓文选作“輶车霆激”。
一三六三页一四行游基发射按:校补谓文选“游”作“由”,游与由同。
一三六三页一四行辔不诡遇汲本、殿本“辔”作“弯”,注同。按:此承上“范氏施御”言,作“辔”是,文选亦作“辔”。
一三六四页一行*(御)**'觐'*明堂据殿本改。按:依注当作“觐”,文选亦作“觐”。
一三六四页三行瞰四裔而抗棱按:汲本、殿本“棱”作“棱”,文选亦作“棱”。
注同。
一三六四页三行南趯朱垠按:校补谓文选“趯”作“耀”。
一三六四页四行自孝武所不能征孝宣所不能臣按:校补谓文选作“自孝武之所不征,孝宣之所未臣”。
一三六四页六行外接百蛮按:校补谓文选“接”作“绥”。
一三六四页六行乃盛礼乐供帐置乎云龙之庭按:李慈铭谓文选作“尔乃盛礼兴乐”,以乐字读句。
一三六四页八行太师奏乐按:“太”原斗“泰”,径据殿本改正。
一三六四页九行仱树兜离按:李慈铭谓文选“仱树”作“僸树”。
一三六四页一二行始服*(冕)*冠*'冕'*衣裳据汲本改,与明帝纪合。
一三六四页一三行敷布也按:“敷”原斗“铺”,径改正。
一三六六页一0行霆激电骛并言疾也汲本、殿本“霆激”作“霆发”。按:正文“轻车霆发”,文选作“輶车霆激”,观此注,似章怀所见本正文亦作“霆激”也。
一三六六页一一行则*(挥)**'搏'*而嬉据汲本、殿本改。
一三六六页一一行范氏赵之御人也按:集解引惠栋说,谓文选李善注引括地图云,夏德盛,二龙降之,禹使范氏御之以行经南方。章怀以范氏为赵之御人,引孟子以证之,误甚。又按:校补谓范氏自当为夏之御人,此“赵”字疑涉下“赵简子”而误。
一三六六页一二行吾为范氏驱驰汲本、殿本“范氏”作“范我”。校补引侯康说,谓“‘范我’当作‘范氏’,章怀引此,正以注‘范氏施御’句也。孙宣公孟子音义云‘范我’或作‘范氏’。
孟坚此赋皆用孟子,故章怀引孟子以证之”。今按:赵岐本孟子与今本孟子同作“范我”,且下引赵岐注“范,法也”,则章怀注原亦作“范我”。校补谓“侯氏谓孟坚实用孟子或作本,是也,当时亦并无赵岐本也。至章怀之引孟子,并引赵注以释‘范’字,实仍为‘范我’,并非‘范氏’,特引之专为说下‘辔不诡遇’,原别为一义”。
一三六六页一三行赵岐注曰范法也按:“范”当作“范”。参阅上条校记。
一三六七页一0行*'日'*食于三朝之会据汲本、殿本补。
一三六七页一六行食举*(为)**'谓'*当食举乐也据汲本、殿本改。按:为谓本通,此以作“谓”为是。
一三六七页一七行太师掌六律六吕按:“吕”原斗“同”,径据汲本、殿本改正。
一三六八页四行太古远古也按:“太”原斗“泰”,径据汲本、殿本改正。
一三六八页九行于是圣上*(亲)**'鷪'*万方之欢娱按:文选“亲”作“鷪”,王先谦谓作“鷪”是。今据改。
一三六八页九行久沐浴乎膏泽按:校补谓文选“久”作“又”,“乎”作“于”。
一三六八页一一行除工商之淫业兴农桑之上务按:校补谓文选“除”作“抑”,“上”作“盛”。
一三六八页一二行贱奇丽而不珍按:校补谓文选“不”作“弗”。
一三六八页一三行耳目不营按:校补谓文选“不”作“弗”。
一三六九页六行捐珠玉于五湖之川按:“湖”原斗“胡”,径改正。
一三六九页一0行平帝立*(举)*学官据刊误删。
一三七0页一一行图书之泉按:“泉”本作“渊”,避唐讳改,殿本回改作“渊”。
一三七一页二行今将喻子五篇之诗按:校补谓文选作“今将授子以五篇之诗”。
一三七一页一四行率土之宾按:汲本、殿本“宾”作“滨”。
一三七四页一四行岂*(同)**'可'*逆诈示猜殿本“同”作“可”,王先谦谓作“可”是。今据改。
一三七五页八行典而不实按:校补谓文选“不”作“亡”。
一三七五页一四行同于草昧按:汲本、殿本“于”作“乎”,文选作“于”。
一三七五页一五行厥有氏号绍天阐绎者按:校补谓文选无“者”字。
一三七六页一行蔡邕曰*(鞕)**'絪'*缊据汲本、殿本改。
一三七六页一二行以冠德卓踪者按:校补谓文选“踪”作“绝”。
一三七六页一三行虞亦命夏后按:校补谓文选“虞”上仍有“有”字。
一三七六页一六行虽前*'圣'*嚱夔衡旦密勿之辅据汲本、殿本补。按:文选无“前圣”二字。
一三七六页一六行辰居其域文选“辰”作“宸”。按:校补谓“辰居”本论语,作“宸”者借通耳,其本字仍当作“辰”。
一三七八页三行高祖聚彤云于砀山按:“砀”原斗“砀”,径改正。
一三七九页一行同受侯甸之所服按:校补谓文选无“所”字。
一三七九页一行以伯方统牧按:校补谓文选“伯方”作“方伯”。
一三七九页一行乘其命赐彤弧黄戚之威用讨韦顾黎崇之不格挌:校补谓文选“戚”作“钺”,“格”作“恪”。
一三七九页三行是故义士伟而不敦按:校补谓文选“伟”作“华”。
一三七九页三行然犹于穆猗那按:校补谓文选“然”作“亦”。
一三七九页一四行京*(师)*京都也据刊误删。
一三八0页一二行慝亡迥而不泯按:校补谓文选“慝”作“匿”,“迥”作“回”。
一三八0页一四行厥道至乎经纬乾坤按:校补谓文选“厥道”二字连上为句,“乎”作“于”。
一三八0页一四行内浸豪芒按:校补谓文选“浸”作“沾”。
一三八0页一六行汉承唐*(虞)**'尧'*之基按:刊误谓注解“唐基”耳,何故辄出“虞”字,明当作“尧”。今据改。
一三八一页九行品物万殊按:“殊”原斗“物”,径改正。
一三八一页一0行乃始虔巩劳*(让)**'谦'*据汲本、殿本改。
一三八一页一一行而礼官儒林屯朋笃论之士而不传祖宗之仿佛按:校补谓文选“朋”作“用”,“论”作“诲”。又毛刻文选蔡邕注本“屯”作“纯”,“不传”上无“而”字。又按:“仿佛”汲本、殿本作“彷佛”,注同,文选作“髣□”。
一三八二页六行是以*(凤皇)*来仪集羽族于观魏文选无“凤皇”二字。沉家本谓以下文例之,无者是。今据删。
一三八二页八行羡溢乎要荒按:校补谓文选“羡”作“洋”。
一三八二页一一行宜亦劝恁旅力按:校补谓文选“宜亦”作“亦宜”。
一三八三页四行肉角谓麟也按:“麟”原斗“鳞”,径改正。
一三八四页七行定性以和神按:校补谓文选作“因定以和神”。
一三八四页八行惮□天乎按:校补谓文选“天”下有“命”字。
一三八四页八行伊考自邃古按:“邃”原斗“遂”,径据汲本、殿本改正。注同。
一三八五页四行与之乎斟酌道德之渊源按:校补谓文选无“乎”字。
一三八五页五行既成髃后之谠辞按:校补谓文选“成”作“感”。
一三八五页六行奋景炎汲本、殿本“景炎”作“炎景”。按:文选作“景炎”。
一三八七页二行若季路仇牧*'死'*而不悔也校补谓前书“仇牧”下原有“死”字,各本皆脱。今据补。
************后汉书卷四十一 第五钟离宋寒列传 第三十一
*第五伦曾孙种宋均族子意*
第五伦字伯鱼,京兆长陵人也。其先齐诸田,'一'诸田徙园陵者多,故以次第为氏。
注'一'史记曰:“陈公子完奔齐,以陈字为田氏。”应劭注云:“始食采于田,改姓田氏。”
伦少介然有义行。王莽末,盗贼起,宗族闾里争往附之。伦乃依险固筑营壁,有贼,辄奋厉其觽,引强持满以拒之,'一'铜马、赤眉之属前后数十辈,皆不能下。'二'伦始以营长诣郡尹鲜于曪,'三'曪见而异之,署为吏。后曪坐事左转高唐令,'四'临去,握伦臂诀曰:“恨相知晚。”'五'
注'一'引强谓弓弩之多力者控引之。持满,不发也。
注'二'东观记曰:“时米石万钱,人相食,伦独收养孤兄子、外孙,分粮共食,死生相守,乡里以此贤之。”
注'三'风俗通曰:“武王封箕子于朝鲜,其子食采于朝鲜,因氏焉。”
注'四'高唐,县,属平原郡,故城在今齐州祝阿县西。
注'五'诀,别也。东观记曰:“伦步担往候之,留十余日,将伦上堂,令妻子出相对,以属托焉。”
伦后为乡啬夫,平傜赋,理怨结,得人欢心。自以为久宦不达,遂将家属客河东,变名姓,自称王伯齐,载盐往来太原、上党,所过辄为粪除而去,'一'陌上号为道士,亲友故人莫知其处。
注'一'粪除犹埽除也。
数年,鲜于曪荐之于京兆尹阎兴,兴即召伦为主簿。时长安铸钱多奸巧,乃署伦为督铸钱掾,领长安巿。'一'伦平铨衡,正斗斛,巿无阿枉,百姓悦服。每读诏书,常叹息曰:“此圣主也,一见决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