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0世纪重大情报战之谜
高金虎
作者简介
情报、外交和战略(代序)
第01章 “巴巴罗萨”行动 第02章 星期目的灾难
第03章 用谎言保卫真理 第04章 杜鲁门不了解毛泽东
第05章 核大战一触即发 第06章 六天战争
第07章 严寒封杀布拉格之春 第08章 跨过苏伊士运河
第09章 谁丢失了伊朗 第10章 谁也认不清萨达姆
第11章 能避免下一次突然袭击吗?
用文学之笔状描历史(代后记)
大失误——20世纪重大情报战之谜
作者简介
高金虎,江苏靖江人。1966年5月生,1983年入苏州大学历史系,1
990年获该校历史学硕士学位,主要从事军事史和情报史的教学与研究工作。自
1993年以来,先后在《世界历史》、《情报杂志》等刊物发表论文十余万字,
出版著作9部150万字,计有《政治智谋》、《外国情报史》、《谍海沉浮》、
《局部战争风云录》 、 《国际间谍战》、《合伙公司——法国情报机构秘史》、
《昨日辉煌——英国秘密情报局80年》、《反恐怖行动写真录》(含合著)
大失误——20世纪重大情报战之谜
情报、外交和战略
(代序)
周挂银
金虎先生是我多年的朋友。我们经常就一些问题展开讨论,有时争得面红耳赤
都不罢休。但在其中一两个问题上,我们从来都是一致的,那就是我们应该怎么做
学问,找们应该做什么样的学问。这些年来,我们在各自的领域都做了一些事情,
要说成功,恐怕还有很大的差距,但我们的努力方向,无疑是正确的。金虎先生的
这本著作,积多年心血和心得而成,其所关注的主题、运用的理论方法及该研究所
蕴含的现实意义,表明我国的情报史研究获得了开拓性成果。
这本书的大部分稿子,在付祥之前我就拜读过了,印象极深。去年年底,金虎
先生要我写几句话作为开场白,我虽然觉得没有资格,但还是应了下来,因为我想
冒昧地说说一两点意见,不仅向金虎先生请教,也向研究历史的同行们请教。
首先是研究主题和分析方法。情报研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新生事物,目前还存
在着许许多多的争论,一些理论问题未得解决,如学科体系的组成,方法论的构建
等。作为一个世界历史工作者,金虎先生没有纠缠于理论方法的争论,没有去闭门
造车,而是从情报史研究人手,确定情报判断对外交和战略决策的影响这一主题,
选择在当代国际关系中具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进行研究,分析这些事件中情报与
决策的互动关系,总结情报影响外交和战略决策的一般规律和特点。本书围绕情报
判断这一主题,通过案例分析的方法、试图解决情报研究领域战略分析家和国际关
系学者所普遍关注的两个问题,一是情报对外交和战略决策的影响,如决策过程中
所使用的情报及使用途径;二是情报判断在国家的军事斗争及外交斗争中的作用。
作者通过分析案例,敏锐地揭示了情报失误的原因。在历次重大危机期间,情报分
析人员和决策者都会被极为繁荣并且是自相矛盾的情报信号所困扰,往往不能作出
正确的选择,结果导致错误的判断,从而对国家决策造成灾难性影响。如斋月战争
前夕以色列情报机构的情报判断和伊朗宗教革命期间美国情报机构的判断,都给政
府决策造成了不可估量的灾难性影响。作者通过系统分析和比较分析,指出了情报
失误的一般特征,阐明了避免情报失误的途径和方法。情报判断案例研究的现实价
值,在于指出了这些重大历史事件中情报判断的经验和教训,为未来情报判断及决
策提供借鉴。
其次是关于如何写历史的问题。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的历史研究中存在着
两个倾向。一方面,一些历史工作者强调专业化,研究范围越来越窄,题材越来越
偏,而且其作品充满专业术语,晦涩难懂,好像非要如此,方能显示其学术水平高
不可攀。难怪非专业人员大发感慨,说时下的专业性历史著作,大都读不懂。历史
专业杂志上发表的一些文章更是如此,连我们历史专业的人也叹息不会读,可能只
有编辑和作者自己读过这样的文章。另一方面,许多通俗性历史著作陆续问世,题
材涉及古今中外,但令人遗憾的是,这些作品大都属质量低劣之作,我们很难读到
像林汉达、曹余章先生的《上下五千年》这样深入浅出的好作品,用非专业人士最
能够理解的语言,把最深刻的道理讲得明明白白。换句话说,就是历史著作的通俗
化走向了胡编乱造的极端,变成了历史演义,变成了章回小说,这不是通俗化,而
是庸俗化了。虽然专业术语连篇不可取,但这种臆想历史的作法更要不得。金虎先
生这部力作的最大优点,就是既充分考虑了历史专业题材,又结合了史学著作的通
俗化这一方向,深入浅出地勾勒出情报判断与外交和战略决策的互动关系。我想,
凡是能读报刊杂志的各阶层人土,都能读懂这本书。
1998年元月于南京大学
大失误——20世纪重大情报战之谜
用文学之笔状描历史
(代后记)
近来拜读了白寿彝先生主编的多卷本《中国通史》,感触良多。白先生是当今
中国史学界泰斗,这部《中国通史》实际上也是中国第一部多卷本《中国通史人中
国是一个重史的国度,但在此之前,中国却没有一部成系列的多卷本《中国通史》。
郭沫若和范文澜先生都曾主持过《中国通史》的编纂工作,但是,由于各种原因,
两位先生都未能完成自己的著作,即已谢世。现在的《中国通史》可以说弥补了这
方面的缺陷。
白先生在《中国通史·导论》中专门辟出一章论述了史书体裁和史书的行文风
格问题。《中国通史》的各卷都分序说、综述、典志、传记四个部分。这在史书体
裁方面可以说是一个开拓。传统的中国史学以纪传体、编年体为主。上述四方面内
容基本上可以得到反映。但当代中国史学在对传统史学的扬弃中,把传记和典志等
内容都抛弃了,只以综述为主。白著《中国通史》对新综合体裁的探索,当是我国
史学界对史书体裁的又一次扬弃。作者认为,史书应该多体裁配合、多层次反映历
史。以序说开宗明义,以综述论述历史发展的总向,典志剖析历史现象,传记刻画
人物群像。作者说,历史的发展,毕竟是人们活动的结果,离开了人,也就谈不上
历史。历史人物本身也是历史的产物,他们身上不能不反映某些时代的特点。至于
说史书的行文风格, 作者更是明确指出: 研究历史的成果,必须体现在文字上。
“我们所要表述的,不是机械,不是技术,而是生动丰富的人类史。要把这一过程
写出决不是容易的事。所以我们还要下功夫讲求文字的表述方法。这也是一个群众
观点的问题。史学工作者要为全民族的大众服务,对更多的读者负责,提供群众爱
读的历史著作”。这里作者实际上已经提出了著史的目的问题:历史为谁而作?历
史研究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我念书的时代,恰逢“史学危机”。大学历史系招不到学生,历史系的毕业生
就业困难,历史书籍无人问津。谁来读历史,历史为谁而作?历史教科书,除了干
巴巴的叙述和一二三四的归纳外,再没有别的内容;而史学论文,除了满篇难懂的
名词和密密麻麻的注释外,就没有新的东西。史学界着力最多的是政治史尤其是阶
级斗争史,至于说经济史、军事史……例很少涉及,甚至于连帝王将相都被淘汰出
局,更不用说文化史、社会史了。这样的历史,怎么可能吸引读者的兴趣?
但是,这样的书还在大量出版,这样的文章还在大量发表。在某些出版家、编
辑家和研究人员眼中,注释是越多越好,最好都是从洋书中引进的,这样最权威;
书的印量是越少越好,这样的书才是真正的精品;读者是越少越好,如果一本书有
很多读者,那证明这本书写得没有档次;文风是越“严谨”越好,吸引读者是小说
家的事,与历史无关。在他们的眼中,这代表着“学术”。只有编出这样的书,写
出这样的文章,你的学术研究才能为人所承认。至于说读者的兴趣,读者的需求,
对不起,那不是我们的事情。历史研究就这样脱离了群众,成了学术精英们的专利。
这样的历史著作,遭到读者冷遇也就不奇怪了。我以为,这是“史学危机”得以发
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我读过的史书中,间或也有几本不合于流俗,因而在我心目中的印象特别深
刻。一本是新中国史学界泰斗范文澜先生编著的《中国通史人使我真正感兴趣的不
是范老对中国封建社会分期的独到见解,也不是他对历史问题丝丝入扣的分析,而
是他那种恬淡的文风。 读着范老的著作, 我宛如听范老在给我讲课,娓娓动听。
《中国通史》在我面前打开了一扇大门,让我从沉闷的史学著作中感觉到一丝新鲜。
当时我想,如果把历史著作写成这样,史学危机还存在吗?
后来, 我在图书馆里又淘到了一本书, 这就是时下颇为畅销的黄仁宇先生的
《万历十五年》。这本薄薄的小书,表面上只讲了万历十五年间明朝宫廷发生的一
些事情,实际上他通过微观描写,揭示表面上兴盛的大明王朝实际上是危机四伏。
书中描写的宫廷斗争,作者使用的联想论述,都让我大开眼界。 接下来我又看过几本好书,其一是威廉·复伊勒的《第三帝国的兴亡》。作者
是新闻记者出身,写法自然别具一格。希特勒的崛起,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盟
国在困境中奋起,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在作者笔下无不是酣畅淋漓,作者刻画的
人物形象也是栩栩如生,而威廉·曼彻斯特先生的《光荣与梦想》以同样的笔调描
绘了美国半个世纪的历史。从政治、军事、外交、经济、文化到美国的喀皮上运动、
性解放,书中均有精彩描述。更让人耳目一新的是每章后的人物肖像,更让人找到
了现代西方史学与中国传统史学的契合点。读了这几本书后,我似乎找到了感觉。
毕业之后,由于职业的缘故,我发现了历史研究中的一个空白点,这就是情报史研
究。一般而言,我们对政治家的雄才大略。外交家的纵横婢闽、军事家的运筹帷幄
并不陌生,但是,又有几个人想到,在他们的后面,有一群默默无闻的情报人员在
为之作出奉献?正是他们提供的情报,才使得胜利变得不再遥远。可是,在我们的
史书中,情报人员已经成了被遗忘的一族。提起情报工作,人们想到的是特务,是
间谍,是龌龊的人从事的肮脏勾当,从来没有人把这个“世界上第二种最古老的职
业”与光荣、高尚之类的词汇联在一起。对于那些默默奉献的情报人员来说,这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