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更易,这是由于物质的新陈代谢作用,不断扬弃旧的输入新的东西,所以生存的主要工作是不断地供应输入所需的适当物质。在这样的生存中,旋即觉悟到“某种事情”,因之,当他们临退去之际,企图把他们的生存让给取代他们的个体。这种企图,自意识中表现于性的冲动,他意识(客观的观点)中是表现在生殖器官的形状。这种本能像贯串珍珠的丝线一样,绵延相续的个体,恰如一个挨一个的珍珠。如果人类这种“持续”的速度加快,并且也像珍珠一样经常保持同一的形状,当更能知道我们的生存只不过是“似是而非”的生存。唯一存在的是观念,其他的各种事物不过如影之随形,柏拉图的学说,就是以这种见解为基础。
人,经常需要养分,由物质不断地流入和流出维持我们的生存,由这现象,更可确证“人体对物自体只不过是现象”。人类可比之于炊烟、火焰或者瀑布,如果没有从他处而来的流入,立刻就衰竭、停止。
我们可以说“生存的意志”的最后终结是“虚无”,而表现在纯粹“现象”之中,同时,此虚无又是停止在“生存意志”的内部,而在“意志”之上放置其基础。但这里还有若干不明之点——
放眼世界,任何时刻,任何地点所目睹的景象,不外是人类面对一切威胁的危险和灾殃,为维护自己的生命和存在,鼓起肉体和精神的全力,而不绝地战斗、猛烈地力争——蜗牛角中争何事?生命和存在到底有何价值?我们若能考虑这些,当可发现脱离痛苦生存的若干空隙。但,这空虚立刻又被无聊和烦恼所侵袭,为了新的欲求,很快地变得狭隘。
生物愈高等,意志现象愈完全,智力愈发达,烦恼痛苦也就愈显著。如此,欲望、烦恼循序接踵而来,人生没有任何真正价值,只是由“需求”和“迷幻”所支使活动。这种运动一旦停止,生存的绝对荒芜和空虚便表现出来。
任谁也不认为自己“现在”是非常幸福的,若做如是之想,那他便是完全被它所醺醉了。
叔本华生平及其学说01
更新时间2009…1…14 16:25:13 字数:5318
叔本华生平及其学说
文章选自重庆出版社出版的《生存空虚说》,该书收录了叔本华一生中所有重要论文,如对本书感兴趣,请支持购买新书。
叔本华的魅力
叔本华在世时,他的哲学整整沉寂了三十多年,终于,他像一个从一场长期艰苦的战争中胜利凯旋的英雄,顿时名噪全欧,誉满天下。各国人士络绎不绝地去拜访他,全国的报章杂志不断地登载他的名字;他的信徒们三番五次地替他画像、雕像,然后当神圣一般地供奉在屋中膜拜,说来令人难以相信,竟然也有两位太太曾去造访他。我们这位素来被称为极忧郁、极悲观的哲学家,最后,大概是“乐观”地躺在沙发上瞌目长逝的。
近代,很多的大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如尼采、齐克果、华格纳、汤玛斯&;#8226;曼等,无不直接或间接地受叔本华哲学的影响,其中,尤以影响尼采最大,这位狂傲不羁的存在主义先驱者,在回忆购买阅读《意志与观念世界》(叔本华代表作)的情景时,这样写道:“一个不知名的幽灵,悄然地对我说:赶快把这本书带回去!我一回到家,随即把我的宝贝翻开。我屈服在他那强力、崇高的天才魔力之下了。”他花了十四天的工夫,几乎是废寝忘食地沉浸在那本书中。他又说:“我像一般热爱叔本华的读者一样,刚读最初一页,便恨不得一口气把全书读完。而且,我直觉到,我是很热心地注意倾听他的嘴唇所吐出的每一个词句。”所以,尼采在1874年发表了一篇论文,题目为《教育家叔本华》,把叔本华视为教育家,因为他使所有现代人得以发现“真正的自我”。叔本华对尼采的影响究竟有多深?我们从尼采致友人托伊生的信中所述,不难了解其影响的深刻。他这样写道:“你想知道叔本华对我的帮助吗?我只有这样回答你:他让我有勇气和自由地面对人生,因为我的脚发现了结实的地盘。”尼采之所以能面对现实——冷漠而充满悲惨的现实,实是得之于叔本华的教训,也由此,而建立他的思想和哲学的基础(节录自:刘崎译新潮文库14号《上帝之死》第34、35页)。
叔本华的哲学为何有如许深远的影响?有如此的魅力?当然,首先得归功于他独树一帜的“意志哲学”,此外,他超群的语言才华也功不可没。前者,我们将在后文中特开篇幅加以介绍;在这里,我且先借几句话来说明叔本华文体的特征。“当读者翻开《意志与观念世界》这本书的瞬间,最先获得的印象就是他那独特的文体。这里面没有像中国谜一般的康德的术语,没有黑格尔的迷惑,没有斯宾诺沙的几何学;一切都既清楚而有秩序;全部美妙地集中于主要概念——意志世界,斗争、痛苦——的论述。何等的直率坦诚!何等的生动有力!何等的坚强刚直!他的前辈们曾以种种理论对那不可见的意旨提出抽象的解释,然而这些理论很少明白地揭开实际世界。而叔本华,正像一个商人的儿子,在叙述、举例和运用方面都很详明,此外甚至还富有幽默。”(华莱士著《叔本华的一生》)
奇人、奇事、奇行——叔本华的生平
上帝似乎有意培植叔本华成一个杰出的哲学家,不论在本身或客观环境都安排得很周全。
亚尔德&;#8226;叔本华(ArthurSchopenhauer)生于1788年2月22日,诞生地是波兰但泽市海利原修德拉瑟117号。他父亲名叫海因利希&;#8226;佛罗里斯(HeinrichFloris,1748年生),母名约哈娜&;#8226;亨利得(JohafinaHenritte,1766年生)。两人在1785年结婚,当时海因利希是38岁,约哈娜19岁。
叔本华的先祖原是荷兰人,在他的曾祖父时代才移居但泽。他们一家素来就是有钱有势的地方望族,俄皇彼得大帝和皇后凯萨琳到但泽游览的时候,他的家成了招待所。到他祖父手中,再把事业扩充,又挣了许多产业,家庭声势更加浩大。
他的父亲个性刚愎而暴躁,但天资甚高,长袖善舞具有商业头脑,并且,早年曾旅居英、法多年,对于英、法文学的有关知识胸罗颇丰,对伏尔泰(法国思想家、文学家)尤为偏爱。他在政治上的见解,主张自由民权的共和政体,爱好自由,尊崇独立。他很欣赏英国的政治和家庭关系,因此家庭布置及家具等都是依照英国的风格,叔本华之所以对英国独具好感,大概就是由于他在幼年时期耳濡目染,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叔本华一生对自己的祖国——德国,有轻蔑的偏见,他比较尊重外国的思想家,他每天都读《伦敦时报》,但从来不看德国报纸,假如后来不是因为德国报纸登载关于他的新闻,他也许永远不会过目。除此外,海因利希还抱有世界主义的理想,他企图把叔本华教育成“世界公民”,叔本华所以被命名为“亚尔德”,就是因为此名可适用于欧洲各国。
据说,叔本华的父亲相貌令人不敢恭维。据说他身材矮胖,广阔的脸上嵌着一双突出的眼睛,鼻子粗短朝天,嘴巴又宽又大,并且,从小耳朵就不太灵光,患“重听”症。
叔本华母亲约哈娜氏,旧姓叫特罗志内尔(Trrosiener),她的父亲是但泽市议员。她聪明美丽,且富文学才华,曾出版不少小说和游记,是当时很有名气的女作家,外国语也说得很流利。她和夫婿性情本来就不甚相合,所以,经常借娱乐活动来减少一切摩擦,旅行更是他们的家常便饭,就这样,叔本华小时候不时随着父母出游。
叔本华说:“性格(或意志)遗传自父亲,而智慧遗传自母亲。”(参照本书《性爱的形上学》)。大概就是他自己的现身说法。如果这句话可以成立的话,叔本华在先天上已经播下“怪癖”和“天才”的种子。
1793年,但泽在“波兰的合并运动”中失去了自由。此事件对于向以自由、独立、共和为理想的海因利希来说,是他所无法忍受的,因此,乃举家迁往汉堡,汉堡也是自由市。
1797年叔本华唯一的妹妹出生,叔本华当时年方9岁,他随父母游历,途经法国,在巴黎近郊哈佛(Havre)滞留过一段时间,海因利希为了要使他的孩子彻底学会法文,便把他托付到一位商业上的朋友古列格瓦尔(Gregoire)家中,然后夫妇偕同回归汉堡。叔本华在此地居住了两年,和古列格瓦尔的孩子安狄姆同受私塾教育,这一段时间,是叔本华一生中最愉快、最值得回忆的欢乐时光。
1799年,叔本华返回汉堡,他进学校了,但他的教育完全是为了适合将来从事商业的需要,是他父亲的刻意安排,他父亲一心一意想让他继承自己的衣钵。由于他在法国受教两年,法文异常娴熟,对自己祖国的语文反倒几乎忘却,因此,在家里又同时勤修德文。他的父亲是商界名人,母亲和当时许多文艺界人士都有往来,很多名人雅士经常到他家做客。也许就是在这种两相比较之下,使他开始嫌恶商业生活的庸俗和那种市侩味道,心田里从此埋下学术的种子。不知为什么,在这种十四五岁的小小年纪,居然也被学校的老师发现出叔本华有哲学的天才,由这事实看来,我们不难了解,叔本华除了他惊人的才慧外,个性上也有特别突出的地方,诸如孤独、缄默、凝思之类。说他是“哲学胚子”当无不当。
叔本华曾向他父亲要求转入普通中学,一出口就遭到严词拒绝,到后来,他父亲也渐渐察觉叔本华的请求并不是小孩子一时天真的瞎想,开始意识到事态的严重。他父亲并不那么冥顽不灵,也不是存心要扼杀他独子的兴趣,只是文人多穷的观念,使得他始终不愿意轻易放弃固有的计划。但凭他在商场的经验阅历,也很懂得一般心理,他知道此时采取高压手段,是最愚笨不过的方法。于是他绞尽脑汁想出了两个方案,让叔本华任择其一。一是顺其本意走学术研究之途,进入高等学校就读;其次是参加他们夫妇出游旅行的行列,选择这则方案的话可以造访他的法国旧友安狄姆,可以参观英国的风物、意大利的古迹等,但有一个限制,就是此后永远不得提出学术研究之类的话,当时叔本华正值好奇心盛、富于冒险的少年期,一心想见识见识这海阔天空的世界,第二个条件诱惑力太大了,正对上了叔本华的脾胃,他父亲的一番巧计终于顺利达成。
1803年春天,叔本华在双亲的陪同下,开始周游欧洲各国,三人一行经荷兰渡英国,再转到法国、意大利、奥地利、瑞士等国,历时二年,才折回汉堡。虽在游历期间,他的父亲命他进修英、法语,母亲嘱他写日记,对他的教育也丝毫未曾放松。尤其是他们夫妇俩从英格兰赴苏格兰旅行的三个月期间,特别将叔本华安置在伦敦近郊的某教会学校学习。在这短短的三个月间,他的英语有惊人的进步,英文奠下了深厚的基础,后来他打算用英文翻译康德的著作,可惜未付诸实现。同时,在这期间也让他发现了英国教会的真面目,他对于英国司教职者的迂腐、冥顽不灵实感惊异,关于此点,在他当时的信函中曾迭有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