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王城唱晚--中国八大古都的忧伤与宿命-第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称〃天下之中〃,现今人们所说的〃中国〃,最初即是指洛阳一带而言。因此,古代的洛阳确有居中御外之便。从洛阳周围的地理环境来看,这里是一个小盆地,黄河及太行山构成了它的北部屏障;在其南部今嵩县境内的崇山峻岭中有〃三涂〃之险;西南部今卢氏县境内有熊耳山、东南部今登封县境内有嵩山;在其西部的豫西山地中有函谷、崤底二关;在其东部,是连绵起伏的丘陵,虎牢、成皋两关雄峙,构成了一道严密的防线。所以,洛阳在军事上具有易守难攻的特点。

第48节:洛阳:花事已灭 春秋已谢(6)


  对于洛阳在地理上的优势,古人早就有了明确的认识。《史记o周本纪》载:武王灭商后,曾在洛阳营建了一座供周人居住的城邑,但在回到镐京后,他仍然为东方局势不稳而寝食不安,竟然到了〃自夜不寐〃的地步,最终武王做出了迁都洛阳的决策。他对周公说:〃我南望三涂,北望岳鄙,顾詹有河,粤詹洛伊,毋远天室。〃对洛阳优越的地理位置和重要的战略价值,给予充分的肯定。在完成了东征战役之后,周公与召公一起,亲自主持了营建洛邑的工程并使成王迁都洛阳。东汉的大科学家、大文学家张衡在其《东京赋》中这样描绘洛阳披山戴河的形势: 〃沂洛背河,左伊右瀍,西阻九阿,东门于旋。盟津达其后,太谷通其前;迥行道乎伊阙,邪径捷乎轘辕,太室作镇, 揭以熊耳。〃文字虽然不无夸张,但还是把洛阳得天独厚的环境揭示出来了。

  古代洛阳不但有险要的地理位置,其境内的自然环境也是比较优越的。洛阳位于伊洛盆地的北部,这里土壤肥沃,气候适宜,雨量充沛。伊、洛、瀍、涧数条河流纵横贯穿其间,它们像脉管一样时刻不停地为洛阳输送着新鲜血液。这几条河流不但为洛阳增添了许多美景,而且均有灌溉之利,伊洛二河还有交通之便。在它们相继汇合的地方,形成了大片的沃土良田,为域内农业经济的发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为帝都王里,虽然洛阳的优势是明显的,但其先天不足也十分明显。首先,作为一国之都,洛阳地区的面积稍显狭小,容纳不了太多的人口,加之洛阳周围多是山地和丘陵地,土地既少又较为贫瘠,物产不够丰富,一遇战事,便会感到这里的周旋余地太小,可资借用的人口与物质基础不够雄厚。其次,洛阳地处中原腹地,对于周边少数民族地区的控制力比较薄弱,定都洛阳,制内易而御外不易,所以,历史上凡是致力于开边拓疆的帝王,大多不以洛阳为都。第三,洛阳地当交通要冲,水陆运输在古代十分发达,这对于刺激本地经济的繁荣虽然有利,但每逢新旧王朝更替或天下有乱之时,这里便成为兵家必争之地,昔日雄伟壮丽的都城,总会在激烈的战事中沦为废墟。例如,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把东汉王朝苦心经营了近200年的洛阳城焚毁殆尽;西晋末年的〃八王之乱〃和永嘉之乱,又将魏、晋洛阳变为废墟;北朝后期,高欢与宇文泰屡次在洛阳交战,〃焚城中室屋俱尽〃,所以当隋炀帝在洛阳营建新都时,不得不重新在瀍河以西另择城址;安史之乱又对隋唐东都洛阳城造成严重破坏,据《旧唐书》记载,当时洛阳〃宫室焚烧,十不存一〃。所以,洛阳的城市发展,经历的是一个反复毁坏又不断重建的过程,这其间所造成的社会财富的浪费,是十分巨大的。

  当古代中国的政治重心和经济重心俱在黄河中游和下游地区时,许多帝王出于巩固江山的考虑,往往不惜代价经营洛阳,采取一些措施去弥补洛阳为都的不足之处。例如,洛阳与西安的关系十分密切,被不少帝王等同视为东西二都,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但在中国古代的经济重心转向东南、政治和军事重心移至北方之后, 洛阳作为国都的优势便不复存在,而其原有的劣势则依然如故。所以,北宋以后,洛阳便不可遏止地走向衰落,除了在宋、金时期还循着历史的惯性而保持了陪都的名义外,元、明、清三朝时,洛阳仅成为河南府所辖之城,它对于当时王朝统治的影响,似乎主要体现在其军事战略的价值之上。

  1912年,中华民国政府废止府一级行政区划,洛阳由府治之所在降格为县城。1948年解放时,这座小城面积约四平方公里,人口八万,两者大约都只相当于它鼎盛时期武则天的周朝的十五分之一。所有中国古代的帝都,虽然各有兴衰的变化,但洛阳的萎缩可以说是首屈一指的。正因为如此,《简明大英百科全书》里才说:〃自宋以后,国家行政中心东移,洛阳的地位一落千丈。〃悲哉洛阳。

  洛阳衰变

  洛阳历史悠久,名称曾几度更改。据《尚书o禹贡》载,大禹治水划天下为九州,洛阳属豫州。夏朝属斟鄩部之范围,商朝归西亳之属地,西周称之为洛邑、新邑、大邑、天室、中国等。战国时始称洛阳。西汉末年称宜阳,东汉改称雒阳。曹魏、西晋、北魏复改洛阳。隋炀帝时先后称东京和东都。唐朝称洛阳宫、东都、神都、东京。五代时后梁称西都,后唐称雒京,后晋和北宋称西京。明朝因避光宗皇帝朱常洛之讳改洛字为雒。清以后仍称洛阳。

第49节:洛阳:花事已灭 春秋已谢(7)


  变更的是洛阳的名称,不变的是一个帝都的历史宿命。

  地处洛阳郊县郾师的二里头遗址,是洛阳的前世。商代早期曾在二里头建都,后来一次又一次(共达八次)迁走。而洛阳城的兴建则是从周武王灭殷后营建洛邑开始。西周成王继位后,曾将象征王权的重器九鼎迁于此。自此,康、昭、穆、共、懿诸王均曾在这里居住过,洛阳已成西周王朝的东方重镇。周平王迁都洛阳,史称东周,共有23个国王都居洛阳。东周末,王室在洛邑之内分为西周和东周两个小国,直至公元前257年和公元前250年为秦所灭。

  当初,周王朝在洛阳营建了两座城堡,一座是王城,一座是成周。两座城以海河为分界线,东西相距10多公里,东边的称成周城,又名下都,在今白马寺东的霍泉以南;西边的叫王城,在今涧河两岸。晋《元康地道记》说:城内宫殿建筑,排列有序,廓城四周各有3个城门,每门有3条路,王宫建筑在中央大道上,城内布局为〃前朝后市,左祖右社〃,城外南郊设有明堂以祭祀天地。据成王以后的铜器铭文和《左传》记载,王城内有1座主要王宫康宫。它由康寝、新宫、康公大室、康刺宫、康穆宫、康邵宫等部分组成,城内还有周公宫、京宫、平宫、庄宫、般宫等宫室,其规模布局完全按照奴隶制礼制设计的。据载城东西〃六里十一步〃,南北〃九里一百步〃,城内有大庙、新造、滤宫、室榭,滤宫和各大室等,相当壮观。成周城用途与王城有别,王城作为周王召见诸侯,处理政务用,周天子常居王城。成周城是官僚大臣居住和治事的地方,也是迁殷贵族于城内禁锢管制的一所城堡。周公曾率八师兵力戍卫在这里。 

  西周时期的洛阳〃富冠海内,皆为天下名都〃。农业、手工业、商业、文化艺术等方面都有突飞猛进的发展。在今老城瀍河西岸发现有大规模的青铜冶铸作坊,采用竖式鼓风炉进行熔炼,铸造工艺流程复杂,充分说明了当时手工业的发达。商业经济也出现前所未有的繁荣,成为四方贡纳的集中点和商品贸易聚散地,〃喜为商贾,不好仕宦〃成为洛阳人一种风尚。与此同时,洛阳成为了〃百家争鸣〃的场所,是道学的发源地、儒学经典的集散地和合纵家的故乡。老子在洛阳管理周朝的图书典籍,相传今洛阳东关大街中通巷老君祠是老子为周史官时故居,祠内有明刻《老子故宅》碑。孔子公元前519年入周问礼于老子传为佳话,今洛阳东关大街尚有明末洛阳知县杜汝明树的《孔子入周问礼处》碑。被后人称道的苏秦〃头悬梁,锥刺骨〃故事就发生在洛阳,苏秦故居在今洛阳东南太平庄,其墓地在张苏寨北。

  秦统一六国后,在洛阳置三川郡,为全国40郡之首,郡治设成周故城。此时洛阳在军事上是〃秦陇之襟喉〃和〃四方必争之地〃,先后为文信侯吕不韦和河南王申阳的封邑。西汉刘邦曾都洛阳数月,改三川郡为河南郡。王莽篡政,设〃新室东都〃和〃中市〃。地皇三年(22年)八月更始帝从南阳迁都洛阳,翌年二月西都长安。公元25年刘秀定都洛阳,东汉都洛196年之久,曹魏都洛46年,西晋都洛52年,北魏都洛42年。东、西魏以后洛阳一带因战乱而沦为废墟。

  汉魏洛阳城最初是刘秀在周代成周城、秦三川郡治基础上营建起来的,此后500年间,洛阳一直是全国政治上举足轻重、经济和文化繁荣发达的都市,曾一度为世界第一流的大城市。那时,洛阳建立了规模空前的国立最高学府太学,学生曾达到3万余人。考古发现这座太学的规模令人瞠目。据记载东汉洛阳城〃城门楼皆两重,去地百尺〃,夏门〃去地二十丈〃。宫城建筑分南北二宫,南宫为议政的皇城,宫殿楼阁鳞次栉比,朱雀门宏伟壮观,峻极连天;北宫为皇宫寝居的宫城,崇楼高阁,风景秀美,规模最大的德阳殿〃周旋容万人,阶高二丈,画屋朱梁,玉阶金柱,四十五里外观之与天地〃。城内有纵横24条街,官署里宅星罗棋布。城外南郊有太学、国家天文台灵台以及太庙明堂和辟雍。城西有中原最早的佛寺白马寺,另外还有招待四方夷族和外国使臣的胡桃宫。

第50节:洛阳:花事已灭 春秋已谢(8)


  这座宏伟都城的大部分建筑于公元190年被董卓焚之一炬。董卓原为地方豪强,他的部属均是地方土霸和羌胡豪酋,非常的野蛮残暴。进入洛阳城后,在董卓的纵容下,部将疯狂地在京城洛阳烧杀抢劫,洛阳城中哭声一片。董卓占据洛阳后,独掌中央大权,这种局面使其它豪强军阀和地方官吏很不甘心,他们不愿臣服董卓,纷纷发兵讨伐。董卓看到反对他的人如此之众,早已无心恋战,洛阳城已无法防守,于是便决定放弃洛阳,挟持汉献帝西逃长安。

  西逃长安之时,董卓派人将洛阳百万人强行驱赶,让其随迁长安,一路之上受尽折磨,死者不计其数。同时,董卓又下令将洛阳周围100公里以内的房屋全部烧光,这样他才带着抢来的数千车珠宝向长安逃去。

  当孙坚率军打败了吕布,进入洛阳城时,见到的是宫室被焚,帝陵被盗。人口繁多的洛阳城一片空虚,昔日繁华的东汉都城早已是一派残破景色。董卓与豪强军阀的混战在洛阳历时近二年,使洛阳这座自西周以来,历经数百年惨淡经营的繁荣都城毁于一旦,这是洛阳城市发展历史上遭受到的一次最惨重的破坏。

  后来当曹植路过洛阳时,这种局面还没改变,曹植触景生情,赋诗一首曰:

  步登北邙坂,遥望洛阳山。

  洛阳何寂寞,宫室尽烧焚。

  垣墙皆硕擗,荆棘上参天。

  不见旧耆老,但睹新少年。

  侧足无行径,荒畴不复田。

  游于久不归,不识陌与阡。

  中野何萧条,千里无人烟。

  念我平常居,气结不能言。

  现汉魏故城的城垣绵亘断续,一般高出地面1~2米,部分高出5~7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