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东欧剧变的根源与教训-第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中央总书记乌尔班内克在捷共非常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1989年12月20日)
  中也说:
  046东欧剧变的根源与教训
  “酿成这一危机的根本原因是斯大林主义的变态,其实质在于非民主的、集中制的、行政命令式的管理体制”。既然剧变的主要原因在于不合时宜的苏联模式,那么我们应当从中吸取哪些历史教训呢?兹分四部分阐述如下。
  第一节 在经济落后的国家坚持社会主义,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东欧剧变和苏联瓦解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引起了一片狂喜,一些政治家著书立说,论证这是“社会主义的大失败”
  ,在原社会主义国家引起了一场思想混乱。波兰哲学家亚当。
  沙夫早在1980年波兰危机爆发以后撰写的《波兰教训》一文中说:“在不具备主、客观条件的情况下进行社会主义的革命变革,这是彻头彻尾反马克思主义的行动”。
  ①他认为,马克思只预言社会主义革命将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同时获得胜利,象波兰这样落后的农业国家不具备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
  沙夫的观点同普列汉诺夫在1917年二月革命后反对社会主义革命的言论如出一辙。当时普列汉诺夫以俄国经济落后和无产阶级占人口少数为由,反对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提出的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正确主张。我国也有些学者认为,马克思和恩格斯只预言社会主义将在一些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首先取得胜利,最先提出在落后国家
  ①亚当。沙夫:《论共产主义运动的若干问题》,1983年人民出版社,第164页。
  东欧剧变的根源与教训146
  实行社会主义革命的是列宁。这些错误看法不只为马克思主义过时论开了绿灯,也为前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失败的必然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鉴于理论界的思想混乱,有必要对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理论作进一步的阐述。
  众所周知,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纪70年代以前曾经把主要精力放在研究英法等西欧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向社会主义转变的问题。他们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和《资本论》等著作中得出结论:社会主义将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获得胜利,而且在最主要的国家里同时获得胜利。
  从巴黎公社失败以后,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前途表现出越来越大的兴趣。他们同俄国革命者建立了密切的联系,频繁地通信,参加了民粹派提出的俄国可以不经过资本主义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讨论。
  1877年,马克思在给《祖国纪事》杂志编辑部的信中指出:“如果俄国继续走它在1861年所开始走的道路,那它将会失去当时历史所能提供给一个民族的最好机会,而遭受资本主义制度所带来的一切极端不幸的灾难”。
  ①182年1月,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俄文版序言中又指出:“假如俄国革命将成为西方无产阶级革命的信号而双方相互补充的话,那么现今的俄国土地公社所有制便能成为共产主义发展的起点”。
  ②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第129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第326页。
  246东欧剧变的根源与教训
  当时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俄国可以不必象西欧国家那样经过资本主义而走向社会主义,但对俄国能否一定能避免资本主义前途,走一条不同于西欧的道路尚无把握。马克思逝世后,俄国资本主义获得迅速发展,农村公社日趋瓦解,民粹派渴望实现的非资本主义道路的计划失败了。1894年1月,恩格斯在《〈论俄国的社会问题〉跋》中写道:“俄国在短短的时间里就奠定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全部基础。但是与此同时也就举起了砍断俄国农民公社根子的斧头。……俄国就这样以愈来愈快的速度转变为资本主义工业国,很大一部分农民愈来愈快地无产阶级化,旧的共产主义公社也愈来愈快地崩溃。”
  ①从上述引文中可以看出,马克思和恩格斯不只预见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现社会主义革命的可能性,而且也预见过落后俄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可能性。
  列宁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落后国家实现社会主义革命的思想。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利用第一次世界大战出现的罕见时机,在二月革命后制定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战略方针,领导俄国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胜利地实现了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东欧国家除捷克斯洛伐克已经实现了工业化外,多数国家的生产力水平和俄国相近,既然俄国布尔什维在能利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有利时机夺取政权,为什么东欧共产党不能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第406~410页。
  东欧剧变的根源与教训346
  利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有利时机夺取政权?列宁在反驳孟什维克机会主义时说得好:“你们说,为了建立社会主义就需要文明。好极了。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首先在我国为这种文明创造前提,如驱逐地主,驱逐俄国资本家,然后开始走向社会主义呢?”。
  ①
  社会主义是高于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但是先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苏联、东欧和中国在经济和文化上却大大落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如何解决这个矛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无疑是一条唯一正确的道路。这里有三个必须解决的问题:优先发展重工业是不是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普遍规律?工业化的目标是什么?它同提高人民生活有什么关系?
  关于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斯大林把在苏联特殊条件下确定的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作为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普遍规律,而把优先发展轻工业作为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普遍规律。
  他的这个“理论”后来被苏联东欧国家奉为金科玉律。谁要是偏离它,就要被斥为背离“马克思列宁主义”。现在我们有必要对这个“理论”作必要的质疑。
  马克思指出:“超过劳动者个人需要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是一切社会的基础”。
  ②这就是说农业是发展国民经济和提高
  ①《列宁全集》第2版,第43卷,第372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第884页。
  446东欧剧变的根源与教训
  人民生活的基础。
  恩格斯也说:“一个很明显而以前完全被人忽略的事实,即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就是说必须劳动,然后才能争取统治,从事政治、宗教和哲学等等。”
  ①根据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唯物主义原理,先解决好人们的吃、喝、住、穿,是最重要的。所以,按照农业——轻工业——重工业的顺序发展经济和从轻工业开始的工业化是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而按照重工业——轻工业——农业的顺序发展经济和从重工业开始的工业化只是在战争和准备战争的条件下可行的。
  东欧国家均属中小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自然资源贫乏,没有必要进行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
  所以,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不是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普遍规律。由于农业和轻工业还未发育成熟,把有限的资金和生产要素向重工业转移,势必造成农业和轻工业的更加落后。
  东欧国家长期没有改变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造成国民经济的畸形发展和生产力的萎缩以及人民生活的下降。
  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目标。
  1933年,当苏联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时,社会主义成分在工业中的比重达到99%,工业产值在国民经济全部生产中的比重上升到70%,斯大林宣布苏联已由农业国变成了工业国,也就是说,苏联已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根据这个标准,东欧国家在1960年左右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完成了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41页。
  东欧剧变的根源与教训446
  对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上述认识,显然是过于简单化,它降低了工业化的目标。工业化不只是工业产量所占比重的增长,也不只是建立大机器工业体系,更重要的是工业生产商品化、社会化,特别是生产现代化的历史过程。它要求用当代最先进的科学技术装备国民经济各部门并用最先进的科学管理方法进行管理。而要做到这些,要求劳动者有很高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素质。所以,工业化的目标只能在很长的历史时期里才能实现,决不可能通过几个五年计划就能实现的。
  衡量工业化的标准不只需要纵向比较(同自己的过去比较)
  ,而且更需要横向比较(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比较)
  ,即需要有一个国际标准。这个国际标准,就是世界银行统计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只有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的情况下,才可以宣布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目标已经实现。
  工业化同提高人民生活的关系。工业化的目的归根到底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中表述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主要特点和要求,这就是“用在高度技术基础上使社会主义生产不断增长和不断完善的办法,来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
  ①但是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下,长期保持很高的积累率,使国民收入中的消费保持低水平,所以不可能达到上面所说的目的。东欧国家人民生活水平不只没有赶上和超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他们之间的差距反而拉大了。
  他们过的是“贫穷的社会主义”
  生
  ①《斯大林文选》下册,第602页。
  646东欧剧变的根源与教训
  活。社会主义国家如果长期保持低下的生活水平,就显示不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人民就会对社会主义制度失去信心。
  第二节 建设社会主义必须从本国实际情况出发,探索符合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模式,决不能超越历史发展阶段
  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同本国实际相结合是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这是东欧共产党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面临的艰巨而光荣的任务。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越出了一国范围而成为世界体系。国际形势发生了有利于和平与社会主义的变化。季米特洛夫、铁托、哥穆尔卡、哥特瓦尔德等东欧国家共产党领导人,根据东欧国家的历史传统、民族特点和战争中形成的反法西斯民族统一战线,提出了通过不同于苏联模式的人民民主模式探索通向社会主义的道路。战后东欧建立的人民民主政权是几个阶级的联合政权,而不是十月革命后建立的无产阶级专政。人民民主模式在经济方面的特点是由社会主义公有经济、合作社经济和个体、私营经济组成的混合经济,由国家调节市场;在政治方面的特点是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议会民主制;在工业化的方针上是采取渐进、缓慢的方式,反对用损害农民的利益或降低人民的消费水平来发展重工业。
  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4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