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基建规模过大,产品积压很多,经济比例失调捷公共积累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呈上升趋势,1940年,
634东欧剧变的根源与教训
占49%,1943年—167%,1960年—194%,1964年—B134%,1970年—233%,1974年—26%,1976年—247%,B1977~1980年—24%左右,1981年—202%,1982年—B198%,1983年—182%。生产的发展主要靠增加投入。由B于粗放经营,基建投资大,战线长,成本收回慢。
1988年4月捷议长英德拉说,在建的基建项目相当于一年的国民收入。
产品往往不对路,但为了完成计划,照样生产,结果造成产品严重积压。
1987年,库存积压达6400亿克朗,为联邦预算的3倍,比国民收入增长速度还快。由于价格不合理,每年给农业、交通等方面以大量的补贴,80年代高达960亿克朗,占捷一年财政收入的14。
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和工业、生A产和消费的严重不平衡,使捷经济进入了死胡同。
第四节 改革与保守之争,反对派的崛起
捷经济出现种种困难和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计划管理体制的高度集中和僵化,则是一个根本原因。有识之士早已提出对旧体制进行改革的建议和试验,但均未能成功。胡萨克掌权后,全面恢复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问题越积越多,人们又开始思考改变旧体制的问题。
苏联东欧掀起的改革浪潮,对捷形成了巨大的冲击。
捷共一些领导人对旧体制的弊端作了尖锐的批评。
1988年4月3日,总理什特劳加尔说,“捷一直在实行国民经济的行政命令的管理体制,这种体制的潜力已消耗殆尽,为什么不早改变?
原因在于思想上和行动上的习惯势力。“
经济学家把捷经
东欧剧变的根源与教训734
济比作“一潭死水”。捷共中央主席团委员皮特拉说,全民所有制实际成了“无人所有制”
,无人负责的现象比比皆是。还有人说,目前的经济体制,“不利于科技的发展”
,平均主义严重阻碍了人们积极性的发挥。但是鉴于1968年事件的教训,另一些领导人对改革存在着恐惧心理,担心改革会肯定1968年,危及自己的地位。
社会上不少人对改革也噤若寒蝉,连“改革”二字也不敢提,只提完善经济体制。有的领导人过去紧跟苏联,此时在改革问题上,却反对向苏联学习,说什么改革不是模仿什么人,完善体制决不能赶时髦,走1968年的老路。改革与保守的斗争,往往以妥协告终。
经过较长时间的酝酿、准备和试验,联邦政府于1980年1月通过了《关于1980年以后完善国民经济计划管理体制的整套措施》,决定对经济体制进行改革。
这次改革被称为解放后的第三次改革。其主要内容如下:一、改革计划体系。
《整套措施》强调计划的科学性、综合性和连续性,提出建立长期、中期和短期计划相结合,而以五年计划为主的计划体系,年度计划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加强远景计划的作用。还要制定专项计划,以解决国民经济中的关键问题。计划的指标体系也要改革,将评价企业经济成果的综合指标由总产值指标改为净产值类型的“自身产值”
指标。所谓“自身产值”不包括材料消耗、交通服务和非生产费用,只包括净产值加燃料动力费用和折旧费,这一指标可更好地评价企业对国民经济的实际贡献。捷领导人认为,这是一项带有根本性的措施。在计划指标上,规定若干指令性指标,如新产品的比重、价格限额、试制项目的贡献参数、能
834东欧剧变的根源与教训
源原材料消耗等,共7个方面,30多项,各生产经济单位可任选7项指令性指标。
在农业上也改变过去统得过死的作法,1981年10月捷共中央决定,仅下达谷物和肉畜两项指令性指标。在计划中加强物资平衡,提高平衡表的作用。还要加强长期合同在计划中的作用。
二、加强经济核算。在所有企业推行经济核算制,扩大企业自筹资金的比重,实行财政包干。工业生产单位的利润留成由1977年的22~28%提高到30~37%。完善企业基金体系,建立建设基金、周转基金、储备基金、技术发展基金和各种物质鼓励基金,以利于运用科技,发展生产和合理分配。
三、改进基建工作。
《整套措施》要解决投资分散、建设规模大、施工期长和工程质量差等问题,将基建工程分为限额以上和限额以下两类,限额以上工程由国家计划确定,从建设基金拨款;限额以下工程由国家下达给生产经济单位,企业负责制定计划。上新项目均应经过严格审查,并建立了赏罚制度。
四、改革工资制度。为了使工资基金的形成直接取决于生产劳动的效率和质量,节约活劳动,对工资基金的形成指标作了修改,把工资基金分为两部分:基本工资部分占80%,奖励工资部分占20%。基本工资按“自身产值”的一定比例从成本中提取,奖励工资从利润中提取。过去奖励工资的最高限额为利润总额的8%,此次改革规定可超过8%。
凡未达到计划规定的“自身产值”指标和盈利率指标者,减少工资基金,甚至全部取消奖励基金。要扩大工资差别。过去平均
东欧剧变的根源与教训934
工资增长率保持在24~3%以内,新规定取消了这一限制。
B只要工资增长与经济成果相适,超过计划也允许各单位劳动生产率不同,工资可以有差别。还设有特加工资、附加工资和一次性奖金等。
五、完善价格制度。长期以来,捷实行集中定价、无地区差价和物价稳定的政策,使价格与价值脱离,表面上物价稳定,实际上有着潜在的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
由于70年代国际上能源和原材料价格上涨对捷经济的打击,1977年对批发价格进行了调整。为了使价格以生产的社会必要消耗为尺度,并能反映世界市场价格的变化,《整套措施》规定,1980年以后要对批发价格进行经常性调整,采取1981~1982年一次性提价和1980~1984年逐年提价相结合的办法。
要尽量减少批发价格的提高对零售价格的影响,政府号召用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消耗的办法来自行消化批发价格提高的后果。
政府规定了若干重要物资的进口价格,按进口成本或生产实际成本统一定价。这样既可反映国际市场实际价格的变化,又可控制原料的进口。
与此同时,对零售价格也作适当调整,减少国家补贴。
1982年,各种补贴占国家预算的20%。什特劳加尔总理说,“我们在国内市场出售的产品价格低于国际市场上的购买价格和国内的生产价格,任何人都不能容忍这种状况长期存在下去”
,提出要逐步调整零售价格,取消对一些商品的专项补贴,仅保留对石油和粮食的价格补贴。为了鼓励企业采用新技术,提高产品质量,这次改革实行价格奖惩制度,按产品的质量和技术水平,对基本价格实行加价或降价的办法,将产品分为3级,规定2级产品为基本价格,1级加
044东欧剧变的根源与教训
价20%,3级降价14%,这样使国家产品的价格向世界市场价格靠拢。
《整套措施》还规定将生产经济单位建成企业管理的基本环节,提高其地位,扩大其职权。规定生产经济单位为享有法人地位的综合性管理组织,是国家任务的承担者,是同国家预算发生关系的主体。
生产经济单位对国家财政计划负责,设有各种基金。生产经济单位对其所管辖的企业的技术、生产、贸易、投资和财政等一切重大经济问题进行统一管理。
这样,工业管理系统将由三级管理(政府各部—生产经济单位—企业)逐步过渡到两级管理(部—生产经济单位)。
《整套措施》规定在对外经济关系中实行奖惩措施,生产经济单位设立出口奖励基金;出口产品质量不合格者要给予经济制裁。
对外贸组织实行单独的奖励,取消生产部门与外贸组织共同分享出口成果的制度。
1984年9月,联邦政府又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国民经济计划管理体制整套措施的主要方针》,从14个方面对《整套措施》加以具体化。
这是计划管理体制变革过程中的又一重大步骤。
《主要方针》更加突出以效益为中心,发展科技,少投入,多产出,改进产品质量,提高出口竞争能力。文件强调发挥价值管理手段,扩大企业在各种基金创造和使用方面的责权,扩大了企业在限额工程以下的资金使用权。
1986年3月,捷共17大在提出“加速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同时,捷共中央总书记胡萨克明确提出“要不断完善经济和计划管理体制,逐步改革经济机制”。
还要完善政治体制,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他强调指出,必须从民主集中制的
东欧剧变的根源与教训14
原则出发,完善中央管理工作,同时加强下面各环节的责权,特别要发挥劳动集体的积极性。
根据捷共17大的精神,捷共中央主席团和联邦政府于1987年2月通过了《捷克斯洛伐克经济机制改革原则》(简称《37条》)
,确定了经济改革的原则、方针和步骤,决定从190年起,全面推行新的经济体制。
《37条》提出,在经济中要实行新的深刻的变革,利用科技,使捷经济发生向集约化过渡的根本性转折。
《37条》的核心仍是坚持对经济管理的社会主义原则,在加强党的领导作用和社会主义国家管理职能的同时,扩大企业的权限,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大力发挥科技的作用;改革计划管理体制,以促进经济向集约化方向发展,实现到本世纪末国民收入增长23的目标。新的经济管理体制A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扩大企业自主权,企业自负盈亏,自筹资金和自主经营,在完成国家规定任务和上缴利税后,有权制定计划,支配资金,决定生产结构、产品品种和销售途径,并享有更大的外贸权。!
取消中间环节—生产经济单位,实行中央和企业两级管理,转变管理机构的职能。府部门主要研究长远战略性经济发展问题,决定重大比例关系,实行宏观控制,审批重点工程和地区发展规划,制定价格、信贷和财政政策,并促进企业参与国际合作。中央计划部门主要负责制定中长期计划,以长期经济定额和效益标准代替产量和产值指标。在具体管理上,要利用经济手段调节经济,充分发挥价格、汇率、税收和信贷的作用。∶实行一定程度的开放政策,取消外资在合资企业中不得超过49%的限制;加强同苏欧国家企业及科研单位建立直接联系;主张改革经互会机
244东欧剧变的根源与教训
制。
为了实现以上改革原则,联邦议会于1988年通过了《国营企业法》、《农业生产合作社法》,修订了《对外经济关系法》,从法律上为改革作准备。同时,在一些企业进行改革试点,准备推广。但由于领导层对改革的看法不一致,党内和社会上保守思想较浓,群众对党缺乏信任,社会上反对派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