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达佩斯演出成功,给大儿子起名“布达”,第二个儿子出世后,便按先来后到起名“佩斯”。1922年6月,陈炯明叛变革命,孙中山登上永丰舰与之相峙,这时候,他的外孙子出生了,就起名“永丰”。
用人名做纪念,可以时时勾起回忆,既可激励后人上进,又可回顾历史,起出的名多彩多姿,很少雷同。
二、用人名直接寄托家长的愿望。
1913年,孙中山的长孙问世,适逢民国初创,孙中山先生希望国治民安,天下太平,为长孙起名“治平”。1915年次孙降生,时值袁世凯酝酿称帝,感于治国之道先求平安,再求强盛,孙先生为次孙起名“治强”。美籍华人建筑大师贝聿铭,虽入美籍几十年,仍梦魂萦绕中华故土,他为儿女起名都用了一个“中”字。
用人名寄托家长的期望,意义深远,容易理解,是使用最多的命名方式。
三、化用别人姓名,表示仰慕或怀念。
汉代大辞赋家司马相如,因仰慕战国时赵国的蔺相如,而取名“相如”。南宋大词人陆游,字务观,据说他出生前母亲梦见了北宋大词人秦观。秦观字少游,于是用秦观的名做字,用秦观的字做名,希望他能像秦观一样。后来陆游果然成了大词人,而且成就在秦观之上。抗联名将冯仲云,为怀念中共满洲省委书记罗登贤烈士,为女儿起名“忆罗”。吉它歌手庄鲁迅的祖母是鲁迅同时代的人,她景仰鲁迅的为人,喜爱鲁迅的作品,希望孙子也像鲁迅一样,因此为孙子起名“鲁迅”。
直接用别人的名做名,一目了然,容易理解,但也容易产生误会。
四、借助姓起名。
借助姓起名方式很多。有父姓与母姓相连的,父亲姓王,母亲姓方,取名王芳;父亲姓陈,母亲姓周,取名陈周。有借助姓的字形的。如,林森、金鑫、石磊、王匡、林双木、张长弓、李季、方芳、陈东、林木、何可人。有借助姓组成词语的,如陈述、凌云志、牛得草、马识途、于德(得)水。
这种起名法,高雅机智,富有情趣。但如果单纯追求形式,搞成文字游戏,就失去积极意义。
五、截取成语、古诗文。
毛泽东,字润之,他的名字取自《孟子·滕文公上》的“若夫润泽之,则在君与子矣。”王若飞的名取于《木兰诗》“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美学家王朝闻的名,取自《论语》“朝闻道,夕死可矣。”京剧大师周信芳的名取自于《离骚》“苟余情其信芳。”刘伯承元帅给儿子起名刘蒙,取自成语“吴下阿蒙”。
截取古诗文、成语取名,意义深沉,不落俗套,能表现出家庭的文化教养,但不能矫揉造作。
六、讲求声韵和谐。
“秦发奋”、“傅菲芬”、“黄汪洋”,这样的名从意义上看不可谓不好,但读起来拗口。传说,古代王子出世,要“吹律定名”,即用乐器检验人名是否和谐悦耳。这虽然是传说,但可以看出人名节律的重要性。
现代汉语有四个声调,即阴平、阳平、上(读shǎng)声、去声,也有人称第一声、第二声、第三声、第四声。阴平、阳平,称为“平声”,上声、去声称为仄声。好听名应该是平声与仄声交错开的,不要几个字全是平声,也不要全是去声。
姓与名中的声母或是韵母也最好是不一样的,“傅菲芬”三个字声母全是F,“黄汪洋”三个字韵母全有anɡ,这样的名读起来就别扭。
七、注意字形的美感。
汉字是表意文字,与拼音文字不一样,看到ABCD后,人们什么也不会想,可是汉字就不同了,看到“梅”字,有的人就流出了口水,看到“虎”字有的人就害怕了。“小兰”和“晓岚”虽然听着一样,但一看字,人的感受就不一样了。“王艳”给人的是浓丽之美,“王燕”给人的是轻捷之美。“树”、“文”、“凌”、“平”、“贵”、“亚”、“之”、“其”这几个字,若是换成同音的“淑”、“雯”、“玲”、“萍”、“桂”、“娅”、“芝”、“琪”,美感作用是完全不同的。
字形、笔画也应该有所考虑。“魏毓麟”这三个字笔画太多,看着挤挤的,写着也费劲儿;“魏臻一”这三个字,前两个笔画多,后一字只有一笔,看着偏前一边,视觉上不舒服;“王玉三”全是横笔,视觉不美;“田国固”全是框框,也不好看。在字形搭配上,还应慎用形体相近的字。如冶与治、已与己和巳、戎与戍和戌、日与曰,这样的字容易被人误读误记。
八、考虑人的一生。
因为人有名是从孩子开始的,现在许多人的名只是孩子名,而没有想到这个人的整个一生。现在许多孩子用叠音的名,或是带“小”的名,女孩叫欢欢、翠翠、豆豆,男孩叫乐乐、洋洋、冬冬;女孩叫小丫、小琳,男孩叫小兵、小虎。这样的名小时候听着很好,但是人一大了,就不好听了,如果到了老年,就更不适用了。“下面请院长王卉卉讲话”,“请李妮妮宣布大会纪律”,不熟悉这名的人,可能就会笑。盼盼、琳琳、珍珍、翠翠这样的名用于老年人是不得体的。
以上这样命名方法,很少单一落实在一个人名上,往往是交叉使用的。既要考虑美感,又要声音和谐;既要追求形式,又要讲究思想;既要表现高深的文化,又要注意社会影响。为人起名,本身就是从事着文学创作,一个好的名,就是一篇好的作品。要想起个好名,做家长的还得先学好文化知识。与你同名知多少姓道名MINGSHUxingdao说
与你同名知多少曾参是孔子的得意门生。有一天,他的母亲正在织布,突然一个人闯进来嚷道:你的儿子杀人啦!知子莫如母,像曾参这样的孩子,怎么会去杀人呢?曾母一点没有相信,连手里的活都没停。过了一会,另一个跑来,又说:曾参杀人了。这回,曾母手中的活慢了下来,心有些乱了。不一会,第三个人气喘嘘嘘地大叫:曾参真的杀人了!曾母扔下梭子,跳墙逃走了。
其实曾参根本没有杀人,凶手是另一个叫曾参的人。因为同姓同名,让曾母虚惊一场。
战国时,有位毛遂,他曾自荐陪平原君出访楚国,按剑威劫楚王,定下了合纵抗秦的条约。平原君十分看重毛遂,认为他的三寸舌,胜过百万之师。一天,忽然有人报告,毛遂堕井身亡,平原君不由放声大哭。没多久,毛遂却来了,这才知道死的是另一个毛遂。
自有姓名以来,同姓名现象就一直是个让人头疼的事。早在南北朝时,梁元帝萧绎就亲自编撰了《古今同姓名录》一书,自此,唐、元、明、清,代代有人在同姓名上作文章,清乾隆年间,浙江萧山人汪辉祖从《旧唐书》到《明史》9部正史中辑录出同姓名者10812个,共计约3万人,编成76卷的《九史同姓名录》。仅仅9部史书中就搜集了这么多同姓名者,可见,同名的人实在是太多了。
许多著名人物都曾受过同名之苦,汉朝有两个刘歆,张良之后,历代都有叫张良的,仅宋代就有9个。其他如叫“周瑜”的4人,李广的6人,张衡的6人,董仲舒的3人,王羲之的3人,曹操的2人等等。不少同姓名者都是名人,如4个叫王充的人,一位是东汉著有《论衡》的哲学家,一个是隋朝的越王郑国公,另两位分别是苻坚中山太守和侍中将军。汉代的两位韩信,一是曾受“胯下之辱”的淮阴侯韩信,一是韩王信。曾有报载,上海叫“王小妹”的多到13000多人,沈阳市现有4800多个“刘淑珍”,4300多个“王玉兰”。广州的“梁姝”、“陈姝”各为2400多个,天津的“张力”、“张英”各有2000多个,武汉城区仅16岁以上的常住人口中,叫“王红”、“王斌”的便超过1000个,甚至在一个单位,叫张伟、李华的就能一打打地出现。据有关部门统计资料:在174900人中,重名者达46745个,占调查总数的2672%。时至今日,重名率更是大幅度上升,如中国体育报评选建国以来80名杰出的教练员、运动中,便有4人名“健”:张健、高健、黄健、韩健。吴国桢是40年代的上海市长,有个被判死刑的罪犯也叫吴国桢,电话纷纷打到法院讯问罪犯的情形。有人作了调查,发现当时上海有13个吴国桢,中国电影公司突发奇想,将这13个吴国桢聚在一起,拍了一部新闻影片,热闹得很。
南京大学某年录取的1400多名新生中,竟有65组同名的,有的是两人同名,有的是三人同名,还有四人共一个名。有四个“吴昊”,“徐佳”、“刘丹”、“孙杰”、“陈伟”、“王军”各有三个,有的同名者还不是同一性别。
造成重名有下面几个原因:
一、人口增多,交往扩大。进入20世纪以来,中国人口呈几何级数增长,现在已经达到13亿多,这同时,人与人交往的空间、频率越来越大。人多了,见面机会大了,可是人名用字不但没多,反而因汉字的简化比古代还少了;同时现在的姓越来越向大姓集中,虽然有几千个姓,但常见的只是几百个。现代汉语常用字大约7000个,最常用的只有3500个,据查,人名中所用字数为3350个,与最常用量不相上下,但是这些字中有些生冷字除极个别人使用外,用者甚少。人名用字基本集中在几百个表达美意的字上,最常用的不过400多个。百十个常见姓与400多字搭配组合成的人名,在十几亿人中自然要有许多是相同的。
二、命名方式日趋雷同。科技发达了,总体文化水平提高了,但是,不能否认,人的汉语文能力反而下降了,要讲数理化、外语,现在的人比以前强多了,但是汉语却不如从前,这就导致命名方式愈来愈简单化。取名不过是几种方式:一、以出生地或出生时某些有纪念意义的事件为名;二、追求美心理和时代风尚趋向一致;三、以父母之姓名合起的方式;四、节缩成语格言而成的方式;五、利用语言相叠的方式等等。取名的方式趋同,必将造成大量重名。
三、单字名增加。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以后,单名的比例开始上升,现在已与双名平分秋色。对济南市一个普通居民区街道的1000个人名之调查表明,单名的比例从1948年的33%到1986年上升到697%。用一个字作为名字,表意较好的字眼重名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了。据调查统计,7省市174900个人名中,单名重名率大大高于双名重名率,21400个单名中,重名的就有17592个,占54168%;而总数1515O0个双名中,重名的仅35153个,占22901%。
同名给社会已经造成了不良影响,许多人受过同名之苦。
有一则报道讲:公安部门在某街道捉拿叫“黄军”的要犯,殊不知,此处“黄军”有4个,被抓的并非真凶,错抓的黄军正在筹办婚事,其女友一时不辨真相,气急吞下毒药,险些闹出人命。
还有一则报道讲某市一家医院药房因疏忽而发错了药,急需找一个叫王勇的男孩,情况十万火急。可是在那个不大的地段,叫“王勇”的小孩竟有10多人,派出所只得紧急出动,查户口问地址忙得团团转,好不容易才找到那个王勇,因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