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重叠就混乱,就混不清了,它是无量无边无数的重叠,清清楚楚,一点都不乱。这是怎么回事情?如果用佛家的术语来讲,古大德常说「自性法尔如是」。这句话答覆得很好,但是这句话不好懂。契入境界的人,一听就点头,肯定的。没有入境界,听了之后茫然不觉,他听不懂,不知道你在讲些什么!所以这一句里头的意思太深太广了。
『种种三昧现神通』,种种三昧到底有多少种?跟「一切刹中诸佛所」是同等的,不增不减。虚空法界无量无边无尽,种种三昧也是无量无边无尽,决定是等同的。在这里面,我们才真正体会到「平等真法界」,平等是佛说出来的。『一一神通悉周遍』,无量无边的神通,眼能见是神通,耳能听是神通,佛法通常讲的六通,这个「六」是六大类,就是把无量无边的神通归纳为六大类。这是佛为了教化弟子言说方便而设施的,把它归纳了好讲,每一大类都是无量无边。任何一种神通都周遍法界,周遍一切佛刹。我们常讲的周遍虚空、周遍法界、周遍刹土、周遍众生,无不周遍!
『十方国土无遗者』,十方是讲空间,一个国土都没有遗漏。那我要问,我们现在这个国土在不在其中?在其中,没有遗漏。在其中,那我们为什么一点感触都没有?套句佛经里面的话来讲,「业障深重」,这个话没有讲错,确确实实业障深重。什么叫业障?业是讲你的造作,你的造作错误,障碍了你的性德,这是业障。你的造作错误了,错在哪里?就是刚才我讲的,错在起心动念、分别执著,你错在这里。「出现品」里头,佛讲得很清楚,「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这是佛说的。本来你的智慧,你的能力,能力就是今天讲的神通,你的相好,相好不止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你看大经里面赞佛的报身,「佛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统统失掉了。这个失不是真失,是迷失了,就是你有障碍,把你的智慧、德能、相好障碍住了,不能现前,你变成苦恼的众生。
学佛没有别的,恢复自己的本能而已。你以为本能以外还想多得一点东西,没有这个道理!恢复本能,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自性本具的无量德能,自己自性本具的庄严相好,统统是自性本具的。所以佛在楞严会上讲得很好,「圆满菩提,归无所得」。为什么?你所得到的都是你自性本来有的,所以没有新的得到,是恢复性德而已。诸佛如来他们已经恢复了,诸大菩萨现在在做这个工作,也将要圆满恢复了,他们恢复一部分,还不圆满;我们今天是完全迷失,才刚刚听到这个消息、这个讯息。听到这个讯息,上根利智的人,他立刻能信能解能行,那他恢复就不难了。怎么个恢复法?
我学佛真的是非常幸运,头一天认识章嘉大师,我就向他老人家请教,我知道佛法很好,我问他有没有方法教我很快的就契入?我这个问题提出,章嘉大师冷静了半个小时才答覆我,那个时间很长,他眼睛看著我,一句话不说,那个形相庄严肃穆,我全部精神贯注听他说话。到半个小时之后,给我说了六个字,「看得破,放得下」,确确实实一句、一个废话都没有!我接著问一句,从哪里下手?他差不多过了五分钟的样子,答覆我「布施」。我头一天跟他见面,两个小时就谈几句话,一生受用不尽,真的是字字珠玑。
什么叫看破?对事实真相通达明了。什么是放下?於一切境缘当中,决定不生妄想分别执著,就是你要把妄想分别执著放下,你要把起心动念放下。起心动念是无明烦恼,分别是尘沙烦恼,执著是见思烦恼。这一放下就转烦恼成菩提,智慧就开了,你的忧虑、不安、恐怖真的一扫而空。你在这里练功,古大德讲你要把这个境界保任,保任是保持,不要把这个境界失去;时间久了,功夫深了,你一定悟入。真正善知识接引大众,指导我们那个言语是斩钉断铁,没有拐弯抹角的,简单明了,这才能得受用。末后这两句是总结:
『如一切刹如来所』,这是结前面的,我们讲尽虚空遍法界,一切诸佛刹土,一切如来菩萨,一切众生。『彼刹尘中悉亦然』,你看看前面讲毛孔,前面一开端「一切如来诸毛孔中」,现在他就换了「彼刹尘中」。微尘中,微尘是依报最小的,依报里面现正报,依报里面现依报。正报里面现正报,正报里头也现依报。你从这些句子上来看,你就能看出重重无尽,重重无尽的刹土、重重无尽的法界亦皆然,都像这个样子!你从一法里面见到了,一切里面统统都见到了。这个时候你的心量拓开了。你的心量不拓开,你只能见到一面,你不能见到重重无尽;一定要见到重重无尽,才是见到事实真相。
下面有两句,说明境界的所以然道理。说明境界所以然道理,后面总有五偈半,这是先说这两句,说它的缘,有因有缘,「缘力遍」。
【所现三昧神通事,毗卢遮那之愿力。】
毗卢遮那是什么意思?《华严经》里面的法身佛,名为毗卢遮那。毗卢遮那是梵语,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翻成中文叫遍一切处。毗卢遮那不是一个形状,不是一个身相。我们今天造毗卢遮那佛,造一个像,为什么?没有这个形相,就没有法子体会到。造这个像,你看到这个像,你就想到你不能著相,你一著相就错了。你看到这个像,就晓得我们的真心本性遍一切处,毗卢遮那是我们的自性、是我们的真心,在华严会上称之为法身佛。
前面所说的,在这一品经,一直讲到这个地方,『所现三昧神通事』,所现三昧是普贤菩萨入定出定,这是三昧事。前面讲的「普雨如是十种大摩尼王云」,那是神通事。普贤菩萨还没说话,刚刚一出定,你看看华藏会上,此土的菩萨就是华藏世界的菩萨,此土!他方云集的菩萨,十方世界来的这些菩萨众,无量无边,都到佛所来集会,提出四十个问题,这是大问。提出四十个问题,请普贤菩萨解答。普贤菩萨在没有解答之前,先入三昧,先入定。
这个意思,前面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给我们说明了。普贤菩萨是等觉菩萨,也可以说普贤菩萨早已经成佛了,倒驾慈航,退居在等觉位,协助佛接引众生,教化众生。他还需要入定吗?经上我们常常看到的,「那伽常在定,无有不定时」。普贤菩萨还用得著入定出定,还现这个相吗?清凉大师告诉我们,他入定出定是做给我们看的,统统是教学。他不需要,我们需要,我们不懂,他做样子给我们看。为什么入定?因戒生定,因定开慧,做出这个样子给我们看,我们才晓得要怎么开智慧?要入定。要怎样才能得定?要持戒。所以表现的是「戒定慧」三学,教导我们的!智慧开了,你才能答覆这些菩萨提出的问题。你没有智慧,你怎么能答覆?
所以后面普贤菩萨要为众菩萨来解答这些问题,这就是一部《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菩萨讲的!他在讲之前入定;换句话说,要解答这些问题,必须要真实的定慧。《华严经》是怎么说出来的?从自性本定、自性本具般若智慧里面说出来的,不是学来的,学不来的,一定要懂这个道理。所现「三昧神通事」,我们明白了。
『毗卢遮那之愿力』,这个愿力就是性德圆满的流露。从这个地方我们体会到,虚空法界刹土众生,共同一法身。经上常讲「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那个十方三世佛,实实在在是包含了虚空法界刹土众生,是我们一个真如本性变现出来的。然后你才知道,一切众生跟自己是什么关系!你把这个关系搞清楚、搞明白了,你才会大慈大悲,才能爱护一切众生,才能无条件的帮助一切众生,就这么个道理,这就是「毗卢遮那之愿力」。现在时间到了。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六七0卷) 2002/4/17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0670
诸位同学,请看「普贤三昧品」,毛光赞德偈颂的第五首:
【普贤身相如虚空,依真而住非国土,随诸众生心所欲,示现普身等一切。】
这个向后五首偈是讲「因力遍」。前面末后所说的「所现三昧神通事,毗卢遮那之愿力」,我们讲因跟缘,这是「缘力遍」。向下要讲因,因是亲因缘,缘比较疏一等了。像我们世间法传宗接代,我们做儿女,对父母来讲这是因,亲因缘,对祖父母来讲那是缘,就是疏一等。从这个地方能够体会到因跟缘的关系。
这一首,清凉大师注解得非常丰富,他说后面五首偈,这是第一首。「即体而用故遍」,前面两句讲的是体,后两句讲的是用。『普贤身相如虚空,依真而住非国土』,这是体;『随诸众生心所欲,示现普身等一切』,这是作用;作用正是随类化身,世尊在《楞严经》上讲的「随众生心,应所知量」。「随诸众生心所欲」,就是「随众生心」,下面一句就是「应所知量」,众生心里头想像什么身,佛菩萨就现什么身。所以佛菩萨没有身相,正因为无相,才能现一切相。我们今天为什么不能现相?就是因为我们执著这个身这个相就是我,所以就不能够现无量的身相。诸佛菩萨,大家念过《金刚经》都知道,诸佛菩萨确确实实四相四见全都放下了,「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他能现一切相,能够随顺众生心欲。
清凉在此地告诉我们,「身相如空」这是法性身,「依真而住」是法性土。这是我们通常讲法身,法身之体就是法性,身土是一不是二;法性身住法性土,身土不二。身没有相,土也没有相,依真而住。真没有相,妄就有相,所以相常常讲妄相;妄相有相,真相无相。但是你必须要知道,真跟妄是和合在一起的,真里面有妄,妄里面有真;虽然和合在一起,并不混杂,这个不可思议。正如前面所说的,法界是无限的重叠、无数的重叠、无量的重叠,它并不混杂,这个境界叫「不可思议境界」,《华严经》上的名称叫「不思议解脱境界」。
随机示现,这是化身,应化身。讲「应」,我们一定会联想起「感」,众生有感,普贤菩萨就有应,所以应身是应感而现之身。应身、化身,应跟化实在讲意思相同。这里面小有差别,这个差别就是「应」是完全随顺众生示现。像释迦牟尼佛当年示现在我们这个世间八相成道,他也入胎,他也受生,这就是应身。化身没有八相成道,是突然显现的,事情办完之后,这个身就没有了。
在台湾的同学,学佛的同学们,很多人都知道周邦道老居士的夫人曾经遇到地藏菩萨的化身,那是化身。这个事情发生在抗战胜利之后,周老居士住在南京,他住的这个房子很大,前面是有庭院,大门距离客厅有相当长的距离,客厅后面是住家的房子。有一天周夫人在自己房子里面,忽然有一个出家人进来了,跟她说他是九华山来的,来化缘的。要什么东西?要五斤香油。那时候周夫人没有学佛,也没有给他,这个法师就走了。走了之后,她忽然想起来,这位法师是怎么进来的?家里面的门是关上的,客厅门也是关上的,前面大门也是关上的,就感觉得非常纳闷,就觉得好像刚才就像是一个梦境一样,但是又非常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