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同茯神、甘草。治气逆。
同沉香、砂仁、甘草。治痞胀噫酸。
同砂仁、甘草。治一切气滞症。
同乌药、甘草。治一切心腹刺痛。
同茯神、甘草、橘红。治妇人血滞气虚之症。
卷二草部下
【贝母】
气平。味辛。无毒。主伤寒烦热。淋沥邪气。疝瘕。喉痹。乳难。金疮。风痉。(去心糯米炒)
贝母气平。禀天秋平之金气。入手太阴肺经。味辛无毒。得地西方之金味。入手阳明燥金大肠经。气味降多于升。阴也。其主伤寒烦热者。伤寒有五。风寒湿热温。而风与热。乃阳盛之症。阳盛所以烦热也。贝母气平则清。味辛润散。故主之也。淋沥者膀胱有热也。邪气者热邪之气也。膀胱以气化为主。贝母味辛润肺。肺乃主气之脏。肺化则气润及于州都。小便通而不淋沥矣。其主疝瘕者。肺气不治。则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因而湿热之邪。聚结成疝成瘕。贝母气平。可以通调水道。味辛可以散热结也。大肠之脉。其正者上循咽喉。火发于标。乃患喉痹。痹者闭也。其主之者。味辛气平。能解大肠之热结也。肺乃津液之腑。主乳难者。味辛能润。润则乳自通也。肺主皮毛。味辛气平。则肺润而皮毛理。可愈金疮也。风痉者。风湿流于关节。致血不能养筋而筋急也。贝母味辛。辛则散风湿而润血。且贝母入肺。肺润则水道通而津液足。所以风湿逐而筋脉舒也。
制方:
贝母、姜汁丸。治忧郁不伸。
同浓朴丸。化痰降气。
同知母、牡蛎末。猪蹄汤调服。治乳汁不下。
专末。治吐血衄血。吹鼻中。治吹乳作痛。
同知母、前胡、麦冬、葛根、甘草。治伤寒烦热。
同陈皮、前胡、石膏、知母、麦冬、竹沥。治痰疟。
同白芷、白蒺藜。治郁症乳痈。
卷二草部下
【葶苈子】
气寒。味辛。无毒。主症瘕积聚结气。饮食寒热。破坚逐邪。通利水道。(炒用)
葶苈子气寒。禀天冬寒之水气。入足太阳寒水膀胱经、手太阳寒水小肠经。味辛无毒。得地西方之金味。入手太阴肺经。气味降多于升。阴也。其主症瘕积聚结气者。气结聚而成积。有形可征者谓之症。假物成形者谓之瘕。葶苈入肺。肺主气。而味辛可以散结也。小肠为受盛之官。饮食入肠。寒热之物。皆从此运转。如调摄失宜。则寒热之物积矣。葶苈气寒可以去热。味辛可以散寒。下泄可以去积也。破坚者辛散之功。逐邪者下泄之力。十剂云。泄可去闭。葶苈是也。肺者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葶苈入肺入膀胱。辛寒下泄。所以通利也。
制方:
葶苈炒成末蜜丸。大枣同煎。治肺痈喘急。及支饮不得息。
同枣肉丸。治通身浮肿。专酒浸
。治腹胀积聚。
卷二草部下
【元参】
气微寒。味苦。无毒。主腹中寒热积聚。女子产乳余疾。补肾气。令人明目。(蒸晒)
元参气微寒。禀天冬寒之水气。入足少阴肾经。味苦无毒。得地南方之火味。入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络经。气味俱降。阴也。腹中者心肾相交之区也。心为君火。心不下交于肾。则火积于上。而热聚肾为寒水。肾不上交于心。则水积于下而寒聚矣。元参气寒益肾。味苦清心。心火下而肾水上。升者升而降者降。寒热积聚自散矣。女子以血为主。产乳余疾。产后诸症以产血伤也。心主血。味苦清心。所以主之。补肾气者。气寒壮水之功也。令人明目者。益水可以滋肝。清心有以泻火。火平水旺。目自明也。
制方:
元参同生地、甘菊、蒺藜、杞子、柴胡。能明目。
同贝母、连翘、甘草、花粉、薄荷、夏枯草。治瘰。
同升麻、甘草。治发咽痛。
同知母、麦冬、竹叶。治热病燥热烦乱。
卷二草部下
【天花粉】
气寒。味苦。无毒。主消渴。身热。烦满大热。补虚安中。续绝伤。
天花粉气寒。禀天冬寒之水气。入足少阴肾经、足太阳寒水膀胱经。味苦无毒。得地南方之火味。入手少阴心经。气味俱降。阴也。膀胱者津液之腑也。心火内烁。则津液枯而病消渴。膀胱主表。火盛则表亦热而身热也。其主之者。苦寒可以清火也。心为君火。火盛则烦满大热。其主之者。寒以清之。苦以泄之也。火盛则阴虚。补虚者。清润能补阴虚也。阴者中之守。安中者苦寒益阴。阴充。中有守也。其主续绝伤者。血为阴。阴虚则伤。阴枯则绝。花粉清润。则虚者滋。枯者润也。实名(栝蒌)。甘寒之性。能解阳邪。所以主伤寒阳邪结胸也。
制方:
花粉同川莲。治心火乘金消渴。
同人参、麦冬。治肺津枯消渴。
同麦冬、竹叶。治心火烦渴。
实同川莲、枳实。名小陷胸汤。治伤寒结胸。
卷二草部下
【牛蒡子】
气平。味辛。无毒。主明目补中。除风伤。(一名恶实酒蒸拭净焙)
牛蒡子气平。禀天秋平之金气。味甘无毒。得地西方之金味。入手太阴肺经。气味降多于升。阴也。牛蒡气平清热。味辛散郁。郁热清。则目得血而能视矣。所以明目。中者阴之守也。人身阴阳。求之升降。牛蒡辛平清肺。肺气下降则阴生。所以补中也。风伤于卫。卫附皮毛。皮毛者肺之合也。辛平疏肺。则皮毛解散。所以除风伤也。
制方:
牛蒡同紫草、犀角、生地。治痘血热不出。
同桔梗、甘草。治风热咽痛。
卷二草部下
【甘菊花】
气平。味苦。无毒。主诸风。头眩肿痛。目欲脱。泪出。皮肤死肌。恶风湿痹。久服利血气。轻身耐老延年。
甘菊气平。禀天秋平之金气。入手太阴肺经。味苦无毒。得地南方之火味。入手少阴心经。气味俱降。阴也。味苦清火。火抑金胜。发花于秋。其禀秋金之气独全。故为制风木之上药也。诸风皆属于肝。肝脉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肝风炽则火炎上攻头脑而眩。火盛则肿而痛。其主之者。味苦可以清火。气平可以制木也。肝开窍于目。风炽火炎。则目胀欲脱。其主之者。制肝清火也。手少阴之正脉。上走喉咙。出于面。合目内。心为火。火甚则心系急而泪出。其主之者。苦平可以降火也。皮肤乃肺之合。肌肉乃脾之合。木火刑肺金脾土。则皮肤肌肉皆死。甘菊禀金气。具火味。故平木清火而主皮肤死肌也。其主恶风湿痹者。风湿成痹。风统于肝。甘菊气平。有平肝之功。味苦有燥湿之力也。久服利血气者。肺主气。气平益肺。所以有利于气。心主血。味苦清心。所以有利于血。利于气。气充身自轻。利于血。血旺自耐老。气血皆利。其延年也必矣。
制方:
甘菊捣汁。治疔疮。重九采花末服。治酒醉不醒。
同杞子丸服。终身无目疾疮疽。
同谷精草、绿豆皮等分末。治目翳。
卷二草部下
【丹皮】
气寒。味辛。无毒。主寒热中风。螈惊痫。邪气。除症坚瘀血。留舍肠胃。安五脏。疗痈疮。
丹皮气寒。禀天冬寒之水气。入手太阳寒水小肠经。味辛无毒。得地西方之金味。入手太阴肺经。气味降多于升。阴也。寒水太阳经。行身之表而为外藩者也。太阳阴虚。则皮毛不密而外藩不固。表邪外入而寒热矣。其主之者。气寒可以清热。味辛可以散寒解表也。肝者风木之脏也。肺经不能制肝。肝风挟浊火上逆。中风螈惊痫之症生矣。丹皮辛寒。益肺平肝。肝不升而肺气降。诸症平矣。小肠者受盛之官。与心为表里。心主血。血热下注。留舍小肠。瘀积成瘕。形坚可征。丹皮寒可清热。辛可散结。所以入小肠而除瘕也。五脏藏阴者也。辛寒清血。血清阴足而藏安也。荣血逆于肉里。乃生痈疮。丹皮辛寒。可以散血热。所以和荣而疗痈疮也。
制方:
丹皮同防风末酒服。治癞疝。
同麦冬、五味、白茯、甘草、木通、生地。治心包络之火。
卷二草部下
【黄连】
气寒。味苦。无毒。主热气目痛伤泪出。明目。肠腹痛下痢。妇人阴中肿痛。久服令人不忘。(酒炒吴茱萸同炒姜汁炒)
黄连气寒。禀天冬寒之水气。入足少阴肾经。味苦无毒。得地南方之火味。入手少阴心经。气味俱降。阴也。其主热气目痛者。心主火。火气热。心病舍肝。肝开窍于目也。黄连苦寒。所以清火也。手少阴之正。出于面。合目内。手少阴为心火。火盛则心系急而泪出。伤泪出皆心火也。黄连清心。所以主之。实则泻其子。心者肝木之子也。清心则肝邪泻。所以明目也。大肠为庚金之腑。心火乘之。则津液化成脓血。痛而下痢矣。其主之者。寒以清火。苦以泄热也。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开窍于二阴。妇人阴中乃肾窍也。热胜则肿。肿痛者火盛也。黄连入肾。寒苦清火。所以主之。其久服令人不忘者。入心清火。火清则心明。能记忆也。
制方:
黄连同西河柳、黄芩、黄柏、石膏、知母、甘草。治痧疹已透。烦躁不止。
同当归、枣仁、圆肉、生地、黄芩、黄柏、黄。治火症盗汗。
同槐花、枳壳、乳香、没药。治痢纯血腹痛。
同五味、麦冬、干葛。治酒病。同麦冬、五味。治卒消渴小便多。
同人参、莲子。治虚痢。专为末丸。名泻心丸。治心实心痛。同吴茱萸、神曲丸。治肝火作痛。同白术、陈皮、神曲丸。名四物丸。治胸中嘈杂作痛。
同白茯。治思想所致白淫。
同木香丸。名香连丸。治痢。
同炮姜末。治气痢后重。
卷二草部下
【黄芩】
气平。味苦。无毒。主诸热。黄胆。肠泄痢。逐水。下血闭。恶疮疽蚀。火疡。(酒炒)
黄芩气平。禀天秋凉之金气。入手太阴肺经。味苦无毒。得地南方之火味。入手少阴心经。气味俱降。阴也。心者火脏也。十二官之君。诸热之主也。苦平清心。故主诸热。黄胆者湿热乘脾之症也。脾为太阴湿土。土湿热。则本色现而发黄胆。黄芩苦平清肺。肺亦太阴。太阴湿热退。而脾疸亦平也。肺与大肠为表里。大肠湿热则肠泄痢。黄芩清肺。肺清则通调水道。而湿热下逐。肠肺复其燥金之气。而泄痢愈矣。肺司水道。热则肺失清肃之令。而水道不通。水因而蓄焉。黄芩清肺。则化气下及膀胱而水下逐矣。血闭者。实热在血分而经闭不通也。心主血。味苦清心。则能下泄。所以主之。恶疮疽蚀者。疮疽败坏溃腐而不收口也。火疡者。火伤疮也。皆心火有余而腐坏肺之皮毛也。苦平清心肺。所以主诸痛痒疮疡也。
制方:
黄芩同白芍、甘草。名黄芩汤。治湿热肠痛。及泻痢。
同白芍、甘草、半夏。治吐泻。
同白芍、麦冬、白术。治胎不安内热。
卷二草部下
【连翘】
气平。味苦。无毒。主寒热。鼠瘰。痈恶疮。瘿瘤结热。蛊毒。(去心用)
连翘气平。禀天秋平之金气。入手太阴肺经。味苦无毒。得地南方之火味。入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络经。气味俱降。阴也。心包络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其经别属三焦。出循喉咙。出耳后。合少阳。郁则包络之火上炎经络。而成寒热鼠瘰矣。连翘轻清平苦。轻而扬之。因而越之。结者散而寒热愈也。痈恶疮。皆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