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入行论释-善说海 讲记-第3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前不久有些人说,自己要祈祷这个上师、祈祷那个上师,其中包括法王如意宝的一些弟子——堪布、活佛。我给他们提了一些建议:“这些上师只得了法王的一个部分加持,你如果真的要祈祷,还是多念一念《上师瑜伽》,祈祷法王如意宝比较好。祈祷法王如意宝的话,他是完整的祈祷对境。当然,我并不是说你上师是假的,但你上师可能只得了法王如意宝百分之一或千分之一的加持,今天才有能力摄受你。你祈祷他的话,不如祈祷一切悲心、智慧及功德的来源。”
    有些人可能想:“我又不是法王如意宝的传承弟子,为什么祈祷法王呢?”你用不着这样分别,因为如意宝不会有任何执著,但你自己有执著的话,会把自己搁置于外。比如如意宝放在这里,人、天人、阿修罗任何众生只要到它面前去祈祷,就会获得它所赐予的悉地。但如果你觉得如意宝是龙王的,我们人最好不要去,那你无疑给自己划清了界线。
    有些格鲁派、觉囊派或者禅宗、净土宗的人认为:“我不是学密宗的,我不是学宁玛派的,听说那个法王如意宝是宁玛派的,我才不去祈祷他、学他的法。”这完全搞错了。我们学习佛教,应该有个虔诚的祈祷,只有这样,才能令上师和佛陀的智慧、加持融入心间,那个时候你修行也好,传法也好,作弘法利生的事业也好,都会很方便。但如果没有这种加持,就像世间的理论学家,只是懂一个教证,把这个牢牢记住心中,给别人讲也是从脑海里面出来的,这个没有多大用处。西方人有种说法:“知识有两种:一是从心里冒出来的,这个有价值;一是脑子强记下来的,即便你在人前讲得天花乱坠,利益也不是很大。”因此,只有用心来沟通,才能对众生有利益。
    我们这里有这么多的法师,外面听《入行论》的也有很多了不起的居士,你们以后在弘法利生的过程中,祈祷非常重要。一旦通过祈祷,令上师的加持融入心,就算你是个业力深重的平凡人,也决定能在修行或弘法利生方面超越很多与你同等的人。
    这个问题十分重要。大家不要认为佛陀涅槃了,上师涅槃了,再怎么祈祷,上师诸佛也听不到、看不到。这是我们的一个邪见。要知道,你什么时候祈祷,佛菩萨、上师们什么时候就在你面前,只要以恭敬心来祈祷,你自己有什么样的希求,都可以满愿的。(假如你特别难看,那也可以求:“上师如意宝,我这一辈子可能没办法了,但下一辈子,您一定要让我长得很好看。不然很多人看见我都不舒服,我自己照镜子也很难过——”)
    癸二、作者虽灭然有作用:
    如人修鹏塔,塔成彼人逝。
    虽逝经久远,灭毒用犹存。
    有些人又问:“佛陀在因地时有分别心,发誓要利益众生,这是不错。但如今佛陀已融入法界,灭除了一切分别戏论,那往昔誓愿现在又怎能实现呢?”
    比如说释迦牟尼佛因地时发愿度化无量众生,当时有一颗非常诚恳的心,这在《广传》中也看得出来,纵然它变成旁生,也时时不忘利益众生,这种发心相当切,除此以外并无其他想法。但后来获得佛果时,按照大乘经典的说法,佛远离能所二取,息灭了我与我所的执著,对自他的分别、想利益众生的心早已灭尽,如前所云:“由心灭故唯身证。”心灭了才获得这种清净身,这样一来,众生怎么可能还得到饶益呢?
    答言:无有此种过失。尽管佛陀想利益众生的心已经泯灭,但由于因地时勤作的功用力所致,现在仍可以利益众生。打个比方说,从前有一个人,见许多众生罹患风湿等龙病 ,于是通过仪轨和咒语修持大鹏法。修成之后,为利后世众生,他以咒语和仪轨加持石堆、木块等材料,砌成一座大鹏塔,并发愿让每一个见闻接触或转绕礼拜此塔的人消除龙病折磨。(就像我们学院的坛城佛塔,上师如意宝说过,心脏病、食道癌等患者,依靠上师和僧众加持,转绕坛城即可得以痊愈。现在很多人也亲身验证了这一点。)他在世时,千千万万的人依鹏塔息灭了病苦,而在他去世后,虽然历经了千百年的漫漫岁月,但此塔仍能灭除诸毒病,众人也依之而解除了苦痛。
    据说,这座大鹏塔在尼泊尔境内。法王如意宝1990年去印度时,我看过一个尼泊尔的历史,上面说有这座塔。打听当地人,他们都说有这个塔,但到底是原来的塔,还是在遗址上再起的新塔?大家都不知道。很多人说凡是有病的人到那里去朝拜,都非常灵。当时上师如意宝的妹妹阿里美珠,她的膝关节因风湿病比较痛,法王引用了《入行论》这一段,说应该到那里去朝拜。当我们四处联系准备去时,才知道那里交通不方便,塔在很高的山顶上,由于时间比较急,最终也没有去得成。
    后来我问了很多人,包括在尼泊尔居住的有些道友,去过那里没有?它在哪个地方?但他们都没有去。我们去的时候,尼泊尔很多人说有这个塔,但现在到底有没有?我也不是特别清楚。总而言之,确实有这个说法,大鹏塔没有分别念,造塔者也早已辞世,不可能有利他的想法,但是因缘聚合后,大鹏塔利益众人的能力仍然不息,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事实。
    一些妙药、咒语,其实也有这个能力,虽然没有分别念,但依靠它们的力量,能够遣除身心痛苦。同样,佛陀、菩萨、上师没有分别念照样能利益众生。有些人供养上师时,一直在旁边叮咛:“上师啊,您一定要知道,这钱是我供养的,千万不要搞错!搞错了的话,您到时不给我加持了。”他供养的钱也全部摊开,好像打牌一样搁着,害怕合在一起上师不知道。其实上师不一定有这个分别念:“哦,这是500块钱,我要给你500块钱的加持,而不是5毛钱的加持!”
    但现在很多人不明白,觉得佛陀如果没有分别念,就像无心物一样,那在佛前乞求“我身体不好,请赐给我健康,遣除病障”,根本得不到加持。这种想法是不合理的。佛陀因地时已发下宏大誓愿,只要我们祈求就会满愿,刚才的比喻也说明了这个问题。
    随修菩提行,圆成正觉塔,
    菩萨虽入灭,能成众利益。
    同样,修持六度万行的大乘菩萨,为利益无量无边的众生,行持布施、持戒等大乘法,那个时候是有分别念,就像《入行论。回向品》所言,没有衣服的众生,我愿变成衣服来帮助他;没有饮食的众生,我愿化作饮食来帮助他……但菩萨趣入不住涅槃之后,能取所取全部消失,烦恼障与所知障全部灭尽,尽所有智和如所有智全部现前,成为了众生怙主的正觉塔。此时他虽没有分别心,但仍能成办一切他利,在其面前祈祷的话,什么样的祈祷,满什么样的愿,赐给什么样的悉地。
    《入中论》中有一个比喻说:譬如陶师在做瓶子之前,首先要极力勤作地摇转机轮,力足之时,就不需摇动而机轮自然旋转。同理,“如是佛陀法性身,现前虽无功用力,由众生善与愿力,事业恒转不思议”。佛陀的法性身现前时,虽然没有菩萨地或凡夫地时的发心,但众生的善愿与菩萨的大愿一旦结合,佛陀利生事业永不间断、恒转不息,不可思议地饶益有情。《现观庄严论》中也讲了佛陀事业的三个特点——常有、周遍、任运自成。
    因此,在佛前祈祷的利益不可思议,祈祷的结果虽不一定立竿见影,但决定会有殊胜的力量来触动你的发心,并且不断巩固增上。这一点,大家务必要有信心。懂得佛理、闻思过佛法的人,完全能明白佛陀与众生之间的奥妙因缘。如果不懂这一点,认为佛像只不过是纸上画的、寺院里的塑像只不过是建筑物而已,以这样的心态来求悉地,必定徒劳无获。密宗有一种说法是:“若把上师看作一般人,那你的悉地只有在狗面前获得。”以讽刺的语气说明了观清净心的重要性。
    其实这就像电脑、物理、化学等知识,只有专业人才懂,非专业人再怎么会说,也不可能懂它的功能和原理。同样,我们佛教的专业人士,完全明白众生与佛之间的缘起力,外人对此恐怕不懂,但不懂也千万不要轻易去诽谤。
    癸三、虽无心然能生福:
    供养无心物,云何能得果?
    供奉今昔佛,经说福等故。
    小乘行人说:“佛陀若无接受供养的心,供佛怎么会有福德呢?如果有供养、有收取之心,佛陀才可能回报你的供养,然而按汝宗所许,佛陀的一切执著分别消于法界,去供养怎么会获得福德呢?没有心的佛陀,就相当于无心物,我们用多少金银财宝去供养石头、瓶子或一座山,也起不到任何作用,佛陀岂不也是如此?”
    中观宗答道:那不一定。如果无心就得不到利益,供养舍利就不应该有功德了,但佛陀在《绕塔功德经》中云:“若人清净心,供养住世佛,灭后之遗塔,功德无差别。”以清净心供养住世佛,或者以清净心供养佛涅槃后的舍利塔,这两个功德完全等同。《层花经》中也说:“今日供养我,未来供舍利,功德果报等。”
    所以,没有心并不一定得不到功德,对境若是佛舍利、佛像,供养的功德不可思议。《波斯匿王请问经》中说:“不论对佛塔或佛像,作顶礼以额头触碰,是人将成为宝器,受到诸天神与众人尊敬。”
    我们这里有几个道友,前段时间放假回去,别人供养一点路费、生活费,怎么都不敢接受:“这是人民币啊,不行不行!上师,别人供养我钱啦,我可不可以供养您?我好害怕哦!”马上拿去放生,自己不敢吃。但如果你对佛法有信心,在没有接受供养之前,先用头碰一碰佛塔或佛像,应该是可以接受的。这也是个窍诀。(众笑)
    好多人刚出家时,对因果非常谨慎,但出家多年后,若还能保持这种心态,那我会非常随喜。我以前的时候,别人供养十块钱,我都不敢接受,供养一块钱,我就很害怕,给他念了很多咒语。但现在,肆无忌惮地摧毁因果,这个倒也没有,但心态还是改变了很多。我们重视因果非常非常重要,但也不能太极端了,你穿着出家人的衣服,却一点供养也不接受,那吃什么、穿什么啊?
    不管怎么样,对佛塔佛像接触、供养、顶礼的话,这个功德非常大,自己的身体也成了宝器。以前我讲过“依靠一泥像,三人得成佛”,依靠一尊小佛像,三个人都获得了成就解脱。尤其是遇到装有舍利的佛塔,如五台山大白塔、彭县龙兴舍利塔等时,应想到供养它的功德与供养住世佛的功德等同,在其面前祈祷发愿很重要。
    即便不是舍利塔,只要形状是佛塔,见到后也应该马上摘帽。在藏地,人们看见佛像、佛塔或出家人时非常恭敬,马上把帽子摘下来。但我看到极个别的寺院中,有些人戴着帽子顶礼,帽子也特别大,这样不是很好。也许汉地很多地方不太懂,但以后还是应该改过来,以恭敬心作承事的话,这个功德不可思议。
    当然,即使没有恭敬心,以无记心也能得到利益。从前有一座佛塔,这个佛塔很古老,有许多裂缝。这附近有一只猪,有一次下大雨,猪就在淤泥里滚来滚去,全身沾满了泥巴。不久,太阳出来了,猪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